学术投稿

椎动脉发育异常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

陈莉;吕发金;罗天友;蔡昌平;李琦;姚开情;刘筱霜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椎动脉发育不良, 孤立性椎动脉,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椎动脉发育异常伴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与后循环缺血(PCI)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颅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CTDSA)检查的218例PCI患者(PCI组)和110名无前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于VR图上观察有无孤立性椎动脉(IVH)、椎动脉发育不良(HVA)及FTP,并测量双侧椎动脉颅内段起始处管径.对椎动脉发育异常合并FTP与PC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中,IVH占1.82%(2/110),HVA占17.27% (19/110),FTP占7.27% (8/110);其中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占0.91% (1/110);②PCI组中,IVH占10.55%(23/218),HVA占49.08%(107/218);FTP占28.90%(63/218);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占25.23%(55/218);③对照组与PCI组间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6,P<0.001);④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与PCI具有相关性(r=0.31,P<0.001).结论 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可能引起PC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病灶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70例患者中,良性37例(共43个病灶),恶性33例(共34个病灶).ABVS[(18.0±8.9) mm]和MRI[(17.0±9.0)mm]测得病灶大值与病理测值[(17.8±9.2) mm]均呈正相关(r=0.96、0.95,P<0.01),但ABVS和MRI所测病灶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MRI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31/34)和85.29%(29/34)、86.05%(37/43)和90.70%(39/43)、88.31%(68/77)和88.31%(68/77)、83.78%(31/37)和87.88%(29/33)、92.50% (37/40)和88.64%(39/4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5(P>0.05).“汇聚征”阳性率为32.47%(25/77),在良、恶性病灶中分别占6.98%(3/43)和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P<0.01).ABVS重建冠状面“汇聚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70% (22/34)、93.02% (40/43)、80.52%(62/77)、88.00% (22/25)和76.92%(40/52).结论 ABVS和MRI均能有效诊断乳腺肿块,但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其冠状面的“汇聚征”能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作者:金叶;李凤华;杜晶;王琳;万财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卵巢腺肉瘤CT表现1例

    患者女,54岁.8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1个月前自觉憋尿后腹部胀痛,排尿后缓解,排便时有阻力感,并扪及腹部质硬包块.外院检查:膀胱镜示膀胱底部左侧壁肿物压迫膀胱明显,CA125 517 U/ml,CA19-9 919 U/ml.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CT:平扫盆腔见一巨大囊实混合性肿块影,大截面11.8 cm×12.0 cm,向上达脐水平,其内散在致密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图1A),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图1B).

    作者:刘强;石文达;张杨;潘诗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癌的病理和超声造影特征

    肾脏肉瘤样癌是由Farrow于196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少见肿瘤,指一种特殊的、具有肉瘤样成分的癌,其来源于上皮组织,但形态上存在上皮与间叶两种分化成分[1].肾肉瘤样癌比肾癌更具侵袭性且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极差,生存期仅为9~19个月[2].

    作者:徐超丽;魏淑萍;傅宁华;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比较单径测量法与体积测量法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疗效

    目的 比较单径测量法与体积测量法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的胸部增强CT扫描图像,对每例患者选取1~2个肺内病灶作为靶病灶,测量靶病灶的轴位大长径、与其垂直的大短径、冠状位垂直大径及体积,根据轴位大长径、体积的变化率分别进行疗效评价.记录每个病灶的形态学表现.结果 104例中,共85例(85/104,81.73%)采用体积测量与单径测量的评价结果一致、二者的评价呈中度一致(Kappa值为0.520).单径测量评价为疾病稳定(SD)的85例患者中,评价结果一致组与不一致组间治疗前后形态变化、轴位垂直短径变化率、高度变化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单径测量法与体积测量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为中度.

    作者:许艺兰;张晓鹏;齐丽萍;孙应实;陈颖;李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手掌血管肉瘤1例

    患者女,29岁,主因“左手掌淋巴血管瘤26年余,手术后复发4月余”就诊.2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掌异物,行组织活检诊断为淋巴血管瘤,于外院先行放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左手生长缓慢,各手指活动尚可,但左手较右手明显偏小.2013年,患者左手掌出现黄豆大小包块,质软,疼痛.近4个月来,包块生长迅速,表面皮肤破溃、有鲜血流出,并逐渐出现手掌、手背及各手指肿胀,活动受限,触之疼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就诊于本院.查体:左手肿胀畸形,较右手明显偏小,左手背及左手掌可见皮肤瘢痕,色泽偏暗,左腕关节尺侧可见斜型陈旧性瘢痕,愈合尚可.

    作者:韩引萍;张垚;周俊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MRI表现1例

    患者女,36岁,发现左乳肿物半年,逐渐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左乳外下象限触及一大小约6.0 cm×4.0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表面皮肤光滑,未见“橘皮样”改变.超声:左乳囊实性占位,BI-RADS 3类.乳腺MRI:左乳外下象限团块,边界清楚,约6.8 cm×6.0 cm×5.5 cm,FSPGR呈等信号,内见裂隙样低信号区(图1A);脂肪抑制T2WI上呈结节状、片状稍高信号,内见裂隙样高信号区(图1B);Vibrant动态增强呈卵圆形肿块样强化,边界清楚,内部强化不均匀,裂隙样低信号区无强化(图1C),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入型(Ⅰ型);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b值选择1000 s/mm2,ADC值为1.49×10-3 mm2/s.BI-RADS 3类.

    作者:邓小丽;王绍武;张丽娜;宋清伟;高雪;宁殿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睾丸卵黄囊瘤并破裂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19岁,因撞击致左侧阴囊肿胀、睾丸疼痛4天就诊.查体:左侧阴囊明显肿胀,大小12 cm×8 cm×8 cm,表面见紫褐色瘀斑,压痛(+);左侧睾丸、附睾未触及;左侧精索肿胀、质略硬,压痛(+).超声:左侧睾丸肿胀,附睾与睾丸分界不清,睾丸白膜连续中断,睾丸内回声杂乱,见散在不规则无回声,部分睾丸实质可见;CDFI见实质内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左侧睾丸肿大并杂乱回声改变(考虑睾丸挫裂伤).

    作者:吴赤球;余丹;陈文军;张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肌声学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与心肌微循环障碍紧密相关,及时有效地评价微循环灌注情况对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肌声学造影是一种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的超声新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评价AMI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心肌声学造影在AMI再灌注前后的应用、危险分层、疗效评估、存活心肌检测、造影剂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方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Natur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结节剪切波弹性成像的中英文文献,根据诊断性试验研究的纳入标准纳入和排除文献,应用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终纳入5篇文献、共586个甲状腺病灶,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结节481个,恶性结节105个.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0.84[95%CI(0.75~0.90)],特异度0.86[95%CI(0.83~0.89)],阳性似然比6.35[95%CI(2.64~15.24)],阴性似然比为0.20[95%CI(0.13~0.31)],诊断比值比31.21[95%CI(12.40~78.53)],诊断试验的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7(Q*=0.8353).结论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能够作为甲状腺结节的无创诊断方法.

    作者:李维芝;吕晓玉;柳莉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二维灰阶超声、CDFI及三维能量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瘢痕子宫和(或)有其他子宫手术史的191例前置胎盘孕妇,应用二维灰阶超声、CDFI及三维能量超声扫查整个胎盘.以产时临床诊断和产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效能.结果 191例中,粘连性胎盘13例,植入性胎盘16例,穿透性胎盘14例.单独采用二维灰阶超声、CDFI、三维能量超声诊断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27/30)、91.30%(147/161)、65.85%(27/41)、98.00%(147/150),86.67%(26/30)、93.79%(151/161)、72.22%(26/36)、97.42%(151/155)和96.67%(29/30)、96.89%(156/161)、85.29%(29/34)、99.36%(156/157).3种方法联合应用检测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100%(30/30)、98.76%(159/161)、93.75%(30/32)、100%(159/159).结论 在产前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的诊断中,联合应用二维灰阶超声、CDFI及三维能量超声,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漏诊,三维能量超声可作为二维灰阶超声和CDFI的补充诊断方法.

    作者:蔡霜婷;洪涛;周爱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运动相关脑区的局部一致性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区域局部一致性(ReHo)技术,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局部ReHo值.方法 收集19例RRMS患者(RRMS组)与19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rs-fMR和常规MR检查.分别提取两组左、右侧运动相关脑区ReHo值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对RRMS组双侧运动相关脑区ReHo值与患者EDSS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RMS患者双侧运动相关脑区ReHo值降低(P<0.05,经Al phaSim校正,体素>20),患者双侧运动相关脑区ReHo值与EDSS评分均呈负相关(右侧:r=-0.819,P<0.05;左侧:r=-0.871,P<0.05).结论 RRMS患者运动相关脑区神经元活动一致性存在减低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患者运动功障碍形成的相关因素之一.

    作者:熊华;李咏梅;曾春;王静杰;刘义;杜思霖;孟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脏平滑肌瘤2例

    病例1,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物10天”入院.CT:平扫示右肾上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直径约5.20 c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边缘呈不规则轻度强化(图1),静脉期边缘呈中度强化.CT考虑为肾癌.MR检查:肿块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内见条索状稍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边缘不均匀斑片状强化,静脉期肿块强化呈向心性,范围扩大,延迟期肿块呈全瘤均匀强化;肿块包膜平扫呈稍低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MRI考虑为嗜酸性细胞腺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平滑肌瘤.

    作者:江肖松;李雪华;黄斯韵;杨旭峰;郭燕;李子平;孙灿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Q)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收集4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VTQ检查,获得结节及结节周围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采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性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SWV分别为(2.05±0.25)m/s[95%可信区间(CI):1.95~2.15 m/s]、(1.78±0.26)m/s(95%CI:1.68~1.88 m/s),恶性结节及其周围组织SWV分别为(3.57±1.29)m/s(95%CI:3.06~4.09 m/s)、(1.85±0.29)m/s(95%CI:1.73~1.96 m/s).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与其周围组织、恶性结节与其周围组织间SW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良性结节周围组织与恶性结节周围组织间S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6).应用SWV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7,截断值为2.416m/s,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8.89%(24/27)、96.43%(27/28)、96.00%(24/25)、90.00%(27/30)、24.89及0.12.结论 VTQ检查能够通过SWV值反映出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硬度,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发进;徐金锋;刘慧玉;张磊;熊奕;罗慧;焦阳;丁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表现

    目的 观察结节性筋膜炎(NF)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NF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8例患者中,发生前臂皮下型3例,骶尾部皮下型2例,肩部皮下型、下肢肌内型和下肢肌间隙型各1例;病灶直径1.23~9.52 cm.皮下型病灶T1WI均呈等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2例病灶周围轻度水肿;肌内型病灶T2WI呈中央高信号,周边稍低信号改变;肌间型病灶T2WI比T1WI信号低.皮下型病灶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的“筋膜尾”征;肌内和肌间型病灶增强后均呈不均匀强化,肌内型可见“筋膜尾”征.结论 NF病灶的MRI表现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位于皮下的病灶较具特征性,“筋膜尾”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长浓;林国太;符有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肌内黏液瘤超声影像特征

    目的 观察并分析肌内黏液瘤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内黏液瘤的二维及CDFI超声表现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8例肌内黏液瘤中,5例位于下肢肌肉,2例位于上肢肌肉,1例位于腰大肌;8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内部为不均匀弱回声,6例肿块内可见片状无回声区.8例肿块周边均有“亮环征”,7例可见“亮帽征”.CDFI显示6例肿块内无血流,2例部分区域内见点线状血流信号.结论 肌内黏液瘤好发于四肢骨骼肌,超声表现特征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增强,内部为不均匀弱回声、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周边可见“亮环征”及“亮帽征”,内部血流多不丰富.

    作者:曾佳;唐远姣;邱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动脉发育异常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椎动脉发育异常伴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与后循环缺血(PCI)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颅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CTDSA)检查的218例PCI患者(PCI组)和110名无前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于VR图上观察有无孤立性椎动脉(IVH)、椎动脉发育不良(HVA)及FTP,并测量双侧椎动脉颅内段起始处管径.对椎动脉发育异常合并FTP与PC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中,IVH占1.82%(2/110),HVA占17.27% (19/110),FTP占7.27% (8/110);其中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占0.91% (1/110);②PCI组中,IVH占10.55%(23/218),HVA占49.08%(107/218);FTP占28.90%(63/218);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占25.23%(55/218);③对照组与PCI组间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6,P<0.001);④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与PCI具有相关性(r=0.31,P<0.001).结论 椎动脉发育异常伴FTP可能引起PCI.

    作者:陈莉;吕发金;罗天友;蔡昌平;李琦;姚开情;刘筱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诊断直肠癌前哨淋巴结

    目的 探讨CEUS在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直肠癌患者中,选取接受直肠癌手术,且术中CEUS定位检测SLN的患者42例,观察SLN增强情况.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测所有淋巴结,并与CEUS结果比较.结果 CEUS对SLN的检出率为91.30% (42/46),CEUS判定直肠癌SLN的敏感度87.50% (21/24)、特异度90.47% (38/42)、准确率89.39%(59/66).结论 CEUS定位直肠癌SLN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增强方式可初步判断其是否发生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茹;王文;崔海欧;王福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直肠超声与体部线圈磁共振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经直肠超声(ERUS)和体部线圈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ERUS和MR检查、后行一期手术切除.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ERUS和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31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T1期7例,T2期6例,T3期18例.ERUS显示病变累及肠管长度约(28.18±13.30)mm,MRI显示约为(35.58±18.24)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7,P=0.002),但两种检查所测得病变下缘距肛门距离、病灶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US诊断直肠癌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3.55%,93.55%,87.10%和100%,总准确率为93.55%;MRI诊断直肠癌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10%,70.97%,64.52%和93.55%,总准确率为79.03%;ERUS、MRI诊断的直肠癌各期以及总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US和MRI均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检查方法,ERUS对于T分期的准确性稍高于MRI.

    作者:刘小银;刘广健;周智洋;文艳玲;余俊丽;陈瑶;付伸伸;程文捷;郑小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视神经脊髓炎颅脑MRI表现

    目的 观察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颅脑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NMO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将脑MRI表现分为未见异常改变、非特异性病灶、类多发性硬化病灶和NMO特异性病灶(水通道蛋白-4主要分布区的融合性病灶).对40例行NMO-IgG抗体检测.结果 50例NMO患者中,35例脑MRI未见异常改变.15例MR检查发现病灶,其中NMO特异性病灶7例、病灶分布于下丘脑、脑桥和脑室周围,类MS病灶3例,非特异性病灶5例.NMO-IgG抗体阳性率65.00%(26/40).结论 大多数NMO患者脑MRI未见异常改变,部分典型表现患者病灶分布于下丘脑、脑桥和脑室周围,与水通道蛋白-4的主要分布区一致.

    作者:王飞;刘亚欧;段云云;李坤成;陈旺生;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直肠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

    目的 探讨经直肠CEUS鉴别诊断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44例,根据术前经直肠CEUS检查结果分为直肠癌组29例和直肠间质瘤组15例,另设同种肿瘤周围正常肠壁分别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造影剂在直肠肿瘤患者的充盈灌注情况,并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以对照组为参照,采用SonoLiver分析软件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并对曲线形态和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进行比较.结果 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直肠癌组总体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高增强模式,直肠间质瘤组表现为“慢进慢出”的低增强模式.直肠癌组IMAX值高于对照1组[(122.42±15.99)%vs100%],而RT[(6.02±1.54)s vs (8.01±1.63)s]、TTP[(8.30±1.59)s vs(10.73±3.03)s]、mTT[(14.40±2.51)s vs(18.77±4.14)s]均小于对照1组(P均<0.05);直肠间质瘤组IMAX低于对照2组[(55.40±8.33)%vs 100%],而RT[(9.73±1.61)s vs (7.50±1.82)s]、TTP[(18.03±1.91)s vs (9.51±1.24)s]、mTT[(20.17±23.10)s vs (17.92±1.81)s]均大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 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CEUS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结合TIC和造影参数,有助于鉴别直肠癌和直肠间质瘤.

    作者:齐旭;唐少珊;金虹;刘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