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宇;张石琳;邹征云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对荷DMS153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与STAT3、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荷DMS153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KI低中高剂量干预组、顺铂干预组,共5组,每组10只裸鼠.CKI低中高干预组每天予以不同剂量CKI干预[1.0、2.0和4.0 ml/(kg·d)],顺铂(DDP)干预组予以顺铂干预(第1、3、5天给药4.8 mg/kg),每天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各实验组裸鼠在第29天处死取材.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中STAT3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CKI不同剂量干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其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DDP干预亦能够显著抑制移植瘤生长(P<0.05),与 CKI高剂量干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KI不同剂量干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移植瘤中 STAT3和MMP9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其中高剂量组抑制为显著;CKI不同剂量干预组STAT3和MMP9的mRNA转录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2>0,P=0.044<0.05);CKI不同剂量干预组STAT3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0>0,P=0.005<0.05);与对照组相比,DDP干预亦能够显著抑制移植瘤组织中STAT3和MMP9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与CKI高剂量干预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I能够有效抑制荷DMS153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高剂量组抑瘤作用较优;CKI抗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STAT3和MMP9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黄明华;肖明生;陈传军;樊拖迎;吴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术等相关资料,分析患者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特点及患者预后转归.结果:82例MDS患者中,25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中45例存在原始细胞增多中20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37例无原始细胞增多中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0例存在Auer小体者中13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62例无Auer小体者中12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两组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1例小巨核病态改变者中1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51例无小巨核病态改变者中10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其余病态造血未发现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有相关性(均P>0.05).82例MDS患者中,27例死亡.其中存在原始细胞增多、Auer小体以及小巨核者,其生存时间较短.结论:原始细胞增多、Auer小体、小巨核病态改变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及其预后有相关性,对指导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唐元艳;张利铭;张江召;熊涛;梁艳;余卓君;刘荟敏;刘敏;黄知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顺铂耐药患者腹水中ALDH1阳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从卵巢癌顺铂耐药患者腹水中分离癌细胞,流式分选法得到 ALDH1阳性和ALDH1阴性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两组细胞的干细胞标志CD44、CD90、CD133及上皮间质化相关标志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Fi-bronectin在mRNA水平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和对顺铂的耐药指数,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悬浮成球实验分别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增殖分化能力及干细胞的潜能.结果:与ALDH1阴性细胞相比,ALDH1阳性细胞的干细胞标志CD44、CD90、CD133表达升高,上皮化标志E-cadherin降低,间质化标志 N-cadherin、Vimentin表达明显升高.MTT测定生长曲线显示ALDH1阳性细胞增殖明显增快,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14.2,ALDH1阳性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克隆形成数以及成球数目显著高于ALDH1阴性细胞(P<0.05).结论:ALDH1阳性细胞具备干细胞特征,其耐药性和侵袭能力增强.
作者:郑淑婕;郝建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软组织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3例存档GCT标本,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病理学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3例 GCT患者平均年龄47.9岁(范围为16~70岁),其中女性16例(69.6%),男性7例(30.4%).21例(91.3%)为良性,2例(8.7%)为恶性.显微镜下,良性GCT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质嗜伊红颗粒明显.21例(91.3%)良性病例均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2例恶性GCT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分别为7个和4个/10HPF,其中1例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S-100、CD68、Vimentin在良性中阳性率分别是100%(21/21)、90.5%(19/21)、100%(21/21),恶性中均为100%(2/2);良性Ki-67增殖指数平均2.1%(范围0% ~10%),恶性Ki-67增殖指数平均22.5%(范围15% ~30%).1例足部恶性GCT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未检测到EWSR1重排,进一步除外透明细胞肉瘤.良性GCT随访19例(14个月至8年)无复发,2例复发均为恶性GCT.结论:GCT是一种少见的外周神经组织肿瘤,免疫组化是GCT诊断的常规手段,分子遗传学还有待于深入研究.GCT注意应与多种病变鉴别,特别是冰冻病理学检查容易误诊.
作者:郑娇;马英腾;李长新;王功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区域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网的建立及其在出院带管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价值.方法:以区域中心医院为主线建立区域PICC维护网,提供规范、便捷的PICC导管维护服务,严格PICC网络质量控制,对比网络建立前后带管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近维护患者比例等.结果:本区域PICC维护网共纳入各级医疗机构13个,研究期内,接受患者电话咨询175个,通过微信和QQ平台解决PICC置管维护疑难问题52例次.观察组五项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带管并发症总发生率(3.26%)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观察组就近维护患者占比(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提前拔管患者明显减少(P<0.001),观察组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总体满意度(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区域PICC维护网为患者提供规范、高效的导管维护服务,减少了 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李应菊;李红;谭嬿;喻星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巴塞罗那(BCLC)B/C期肝癌患者术前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0例BCLC-B/C期肝癌患者术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患者健康问卷9(PHQ-9)和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logistics回归分析BCLC-B/C期肝癌患者术前不同抑郁程度(无抑郁、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的相关因素;同时测定 IgG、IgM、IgA、补体 C3、补体 C4、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3 +、CD3 +CD4 +、CD3 +CD8 +、CD3 +CD4 +/CD3 +CD8 +、CD3 -CD16 +CD56 +(NK细胞)、CD19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含量.结果:160例BCLC-B/C期肝癌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为64.4%(103/160),其中无抑郁57例(35.6%)、轻度抑郁63例(39.4%)、中重度抑郁40例(25%).回归分析显示抑郁与年龄、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疼痛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患者NLR、CRP、hs-CRP、CD3 +CD8 +含量呈递增趋势,CD3 +、CD3 +CD4 +、CD3 +CD4 +/CD3 +CD8 +、CD3 -CD16 +CD56 +含量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C-B/C期肝癌患者术前抑郁发生率较高,年龄、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疼痛是患者术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抑郁能引起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应寻找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免疫功能.
作者:赵凌云;韦珏伶;赵新华;唐娟;李秋琴;谢容蔚;霍荣瑞;游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儿童喉乳头状瘤(juvenile onset laryngeal papilloma,JLP)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通常是c-Jun和c-Fos的异源二聚体)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JLP组织中TLR4和AP-1(c-Jun、c-Fos)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JLP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儿童JLP组织中TLR4和 AP-1(c-Jun、c-Fos)蛋白和mRNA均为阳性表达,与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JLP两组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其中TLR4蛋白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58.33%,c-Jun、c-Fos蛋白复发组阳性率分别为86.67%和83.33%,无复发组阳性率均为66.67%.TLR4和AP-1(c-Jun、c-Fos)蛋白表达均与JLP的复发有明显相关性(P<0.05或者P<0.01);JLP组织中TLR4和AP-1 (c-Jun、c-Fos)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TLR4及AP-1的高表达可能在JLP的发生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彬雅;赵斯君;任基浩;陶礼华;彭湘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晚期肺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初次就诊我院的晚期肺癌患者,LMR分界值由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分析LMR表达与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晚期肺癌患者总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LMR佳临界值AUC=0.581,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LMR(n=34)和低LMR(n=13).LMR水平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COG评分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P>0.05).高LMR组和低LMR组的中位OS分别为28.8个月和16.2个月;中位PFS时间分别20.7个月和11.6个月,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病理类型、吸烟史和LMR水平是影响晚期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LMR是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且与晚期肺癌的生存呈正比关系,对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建清;林秀华;沈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分期特点与差异,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年龄<35岁)与观察组(年龄>35)岁,每组各5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中老年患者(P<0.01),且2年内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P<0.01),两组患者在初次性生活史、避孕药的使用、HPV检查结果阳性、肿瘤分期、大小、病理类型等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不仅能尽早发现疾病病变,同时还能尽早治疗,是防止疾病发展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晓东;刘敏;鲍慧;年亮;段伟;张璐;刘宁宁;胡海峰;乔健;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免疫抗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在这个新的领域,免疫系统里作为负向调节因子的免疫检查位点,在抗肿瘤免疫反应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诸如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现在已经研发出了针对前述这三者免疫检查位点的阻断因子,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在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研究中有着可喜的成果.本文综述关于在结直肠癌中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的生物背景和临床研发新进展.关于阻断PD-1和PD-L1的临床前期试验结果的前景令人充满希望,尤其是在带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更加明显.接下来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临床试验将证实这些初步结果,并且评估这二者联合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确认这两个生物标记物作为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的效应在哪些人群中更有可能受益或更加抵抗.
作者:李甜甜;刘斌;王丽;苏勤军;范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构建PRL-3过表达载体,研究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生长的影响.方法:提取Hela细胞总RNA并反转为cDNA,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PRL-3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通过转染让SW620细胞过表达PRL-3,空载体组和空白组作为阴性对照.qPCR、Western blot实验用来检测PRL-3在SW620细胞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用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用来检测SW620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成功构建了PRL-3过表达载体.与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相比,PRL-3过表达载体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后,qPCR检测PRL-3表达水平上调数倍.CCK-8实验表明过表达PRL-3能够促进SW620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表明上调PRL-3能够增强SW620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过表达PRL-3能够加快SW620细胞周期进程.结论:PRL-3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生长,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军;董文刚;褚楚;穆楠;顾锦涛;张旺倩;薛晓畅;张英起;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症状、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PLC保守治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支持治疗+奥曲肽治疗,31例)和联合组(支持治疗+奥曲肽治疗+消癌平注射液治疗,31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胀、疲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胀、疲乏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 +、CD4 +、CD8 +及CD4 +/CD8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3 +、CD4 +及CD4 +/CD8 +水平高于常规组,CD8 +水平低于常规组,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奥曲肽在PLC患者中保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袁扬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78例,分为3组(n=26),Ⅰ组:全凭静脉麻醉+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Ⅱ组: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Ⅲ组: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PCEA.观察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时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记录患者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呕吐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T0比较,3组患者在T1、T2时点CD3 +、CD4 +、CD4 +/CD8 +及 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CD8 +明显升高(P<0.05);Ⅱ组和Ⅲ组在T2及T3与Ⅰ组比较,CD3 +、CD4 +、CD4 +/CD8 +及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CD8 +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Ⅰ组(P<0.05),其中术后呕吐和患者满意度Ⅱ组明显优于Ⅲ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并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小,术后恢复快,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周彪;王琛;韩国瑞;吕梦新;刘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调查现代生活方式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需要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选择本院的医务工作者,经我院超声检查确定无甲状腺疾病.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情绪以及周边环境.结果:终纳入甲状腺疾病患者290例,健康人群3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物、经常食用隔夜饭菜、经常生闷气、遇事不与人倾诉、经常焦虑、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物(OR=15.45,95%CI=3.433~69.523)、经常生闷气(OR=1.043,95%CI=1.043~4.202)以及脑力工作(OR=2.035,95%CI=1.059~3.910)为甲状腺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日常饮食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郭丝锦;黄美玲;王春晓;刘花蕊;苏彩梅;曹小花;张美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在三阴性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18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49例、Luminal B型41例、HER-2阳性型44例,三阴性组(TNBC)5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E-cadherin在TNBC中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随访54例TNBC患者3年复发或转移率及PFS.结果:乳腺癌中E-cadherin阳性率为52.13%,Luminal A型组阳性率为63.27%、Luminal B型组阳性率为63.41%、HER-2阳性组阳性率为43.18%及TNBC组为42.59%,四组间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TNBC与HER-2阳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χ2=0.003,P>0.05),而TNBC组阳性率较Luminal A型组和Luminal B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2.59% vs 63.27%,χ2=4.40,P<0.05,42.59% vs 63.41%,χ2=4.05,P<0.05);TNBC中E-cadherin阳性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负相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总体3年复发或转移率高达55.56%,无病生存率为44.44%.E-cadherin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39.13%,E-cadherin阴性组复发转移率为67.7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3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E-cadherin阳性组明显优于阴性组(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cadherin表达不同,E-cadher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期及浸润转移呈负相关,对预测3年复发转移有一定意义.
作者:马志强;王文胜;师丙帅;赵爱国;李帅;范军朝;张双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ZEB-1、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法)检测ZEB-1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在171例胃癌组织和60例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ZEB-1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P<0.05),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胃组织,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ZEB-1、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 -0.369,P=0.019).结论:联合检测E-cadherin和ZEB-1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钙化灶型乳腺癌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钙化灶乳腺癌和41例非钙化灶乳腺癌患者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钙化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内在联系.结果:钙化灶乳腺癌分期较非钙化灶乳腺癌晚(P=0.012),浸润性乳腺癌较原位癌钙化更常见(P=0.039).乳腺癌钙化与HER-2扩增(P=0.042)、Ki-67的表达率(P=0.027)密切相关.HER-2扩增型和三阴性乳腺癌较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乳腺癌,发生钙化更常见(P=0.014).结论:乳腺癌钙化与其病理分期、HER-2扩增、Ki-67表达率及分子分型密切相关.
作者:刘棣;张寅斌;李量;戴强;陈欣;赵一凡;张淑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和手术切除治疗策略在肿瘤控制及生存期方面的差异,以此阐述等待观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在国外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达到cCR关于等待观察策略和手术切除对比试验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两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肿瘤相关死亡、2年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待观察组相比手术组有着较高的局部复发率(LR)(RR=5.05;95%CI:2.22~11.51;P<0.001),但是两组在远处转移(RR=0.93;95%CI:0.51~1.68;P=0.805)、肿瘤相关死亡(RR=0.83;95%CI:0.37~1.87;P=0.658)、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R=0.97;95%CI:0.91~1.03;P=0.277)、2年总体生存期(RR=1.03;95%CI:0.97~1.10;P=0.346)、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R=0.95, 95%CI:0.83~1.08;P=0.406)、5年总体生存期(RR=1.03;95%CI:0.95~1.11;P=0.534)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部分nCRT后达到cCR的患者采用等待观察策略是可行的,但需要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以及规范的随访.
作者:杜东霖;苏周荣;谭卯;魏正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糖类癌抗原125(CA125)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74例肺癌患者(肺癌组)、74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74例到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三组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抽取4.0 ml静脉血,离心处理后进行实验室检验.对比三组患者中CYFRA21-1、SCC、CEA、NSE以及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肺癌组的CYFRA21-1、SCC、CEA、NSE以及 CA125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和良性肿瘤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YFRA21-1、SCC、CEA以及CA125水平均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SE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CYFRA21-1、SCC、CEA、NSE以及CA125水平将会显著增高,通过联合检测CYFRA21-1、SCC、CEA、NSE以及CA12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肺癌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对于肺癌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颖;董秀鹏;杜静;刘敏;王金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不同主野数目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位患者制作三种放疗计划通过只改变照射野数目的方式,在靶区95%的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三种计划的同侧肺、对侧肺、心脏和脊髓的剂量差异以及治疗时间的长短,已期找到较合适的放疗方案.结果:在三种IMRT计划中,5-Field的靶区剂量的剂量热点明显低于3-Field(P<0.05),但5-Field与7-Field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5-Field同侧肺的V5-V40的剂量低,但是与3-Field和7-Field体积的剂量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5-Field在对侧肺的V5-V20的剂量中除了与3-Field的V5无显著差别外,其余体积的剂量均要明显低于3 - Field和7 - Field且有显著差异(P<0.05);5-Field对心脏的V20的保护也要明显优于7-Fiel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5-Field也要比3-Field更优,但它们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种放疗计划对脊髓和食道的剂量保护以及治疗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三种不同野数的放疗计划对比,发现在设计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MRT计划时,5个射野的计划能获得相对更多的收益.
作者:周云泷;胡高武;杨霜;李会超;刘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