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侵犯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祖新慧;刘贵鹏

关键词:宫颈癌, 神经侵犯, 独立危险因素, 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宫颈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6例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宫颈癌PNI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宫颈癌术后复发及死亡结局的影响.结果:506例宫颈癌患者中PNI阳性48例,发生率为9.5%(48/506),PNI发生率在淋巴结转移、切缘累及、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I阳性患者术后需接受辅助治疗比例明显多于PNI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宫颈癌无复发生存率与PNI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宫颈癌PNI为宫颈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是判断宫颈癌复发的独立指标,可以为宫颈癌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提供指导.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调miR-34b表达可增强HCC827细胞对埃克替尼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上调miR-34b的表达对HCC827细胞对埃克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转染技术获得miR-34b高表达的HCC827细胞,并将HCC82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组、埃克替尼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生长周期的变化,同时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c-MET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R-34b转染后,HCC82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miR-34b转染后,埃克替尼对HCC827细胞的抑制率较埃克替尼组明显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下降(P<0.05);转染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的c-MET水平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34b表达可以抑制HCC82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可以增强HCC827细胞对盐酸埃克替尼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34b反馈抑制c-MET有关.

    作者:翟阳;廖子君;王玉珍;张茜;徐瑞;郑琪;李旭;周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炎症及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T细胞淋巴瘤属非霍奇金亚型中的集合型淋巴瘤,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研究结果显示该病预后较差.近年关于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炎症微环境和促炎因子的变化等因素可诱发肿瘤的进展,同时提示了较差的预后.目前,关于慢性炎症与实体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较多,而关于引发炎症的细胞通过异常活化推动恶性转化过程相关研究报导较少.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特征之一是存在长期发炎的含有恶性T细胞的皮肤损伤.本文针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炎症微环境,对近两年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付馨谊;张清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肝癌组织中S1P1和AT1R蛋白及m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检测S1P1和AT1R蛋白及mRN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18例人正常肝组织和23例人肝癌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正常肝组织和人肝癌组织中S1P1及AT1R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S1P1及AT1R在人正常肝组织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可见弱的棕黄色颗粒沉着,肝癌组织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可见强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S1P1和AT1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两者呈现一致趋势.结论:S1P1及AT1R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一致升高的趋势,提示两种分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提供了一丝新线索,也为临床上肝癌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些新策略.

    作者:姬媛媛;王志东;陈海燕;李胜利;王宝太;杨正安;白亮;杨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FOXN3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FOXN3(Fork head Box N3),又名CHES1(Checkpoint Suppressor 1),属于叉头框(forehead box, Fox)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亚型.FOXN3作为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及肿瘤的发生,其基因结构及表观遗传学的异常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FOXN3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充当抑癌基因的角色,但其相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对于FOXN3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国内外FOXN3蛋白在不同肿瘤中的主要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航;张蕊;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F-κB抑制剂QNZ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NF-κB抑制剂QNZ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胶质瘤U251细胞中加入QNZ处理,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和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凋亡以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QNZ处理后绘制出生长曲线,发现胶质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QNZ降低U251细胞的侵袭性.不同浓度QNZ处理后,U251细胞凋亡增加,与QNZ浓度有相关性.QNZ处理后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期.结论:QNZ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和细胞侵袭力,促进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进展,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畅;徐玉杰;曹亮;方大钊;丁涟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放疗前微创卵巢移位术在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放疗前微创卵巢移位术对行放射治疗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性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直接行放化疗治疗,观察组行微创卵巢移位术后开始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2、FSH、LH水平,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卵巢功能影响情况,随访生存率及复发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性激素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2、FSH及LH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功能影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行微创卵巢移位术可有效保护卵巢功能,调节性激素水平,缓解围绝经期症状,且未对生存时间和复发风险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邓艳丽;钟帮英;黄相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循环miR-29 a和miR-150与非小细胞肺癌胸部放射治疗剂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部放射治疗剂量与循环血miR-29a和miR-150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诊断为NSCLC的患者,其中5例NSCLC患者在0、20、40、60 Gy辐照后用miRNA芯片检测循环血miRNA表达差异;51例NSCLC患者在0、20、40 Gy辐照后用实时定量PCR验证循环血中候选 miRNA表达;医用直线加速器(2 Gy/天,连续处理3天)辐照A549和MRC5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和细胞上清外泌体miR-29a和miR-150的表达.结果:miRNA芯片筛选出随着患者放疗剂量的增加而差异表达的10个 miRNA (miR-29a、miR-150、miR-142、miR-342、miR-125b、miR-101、miR-425、miR-338、miR-126、miR-15b).验证发现验证组患者0、20、40 Gy辐照后循环血 miR -29a和 miR -150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验证组循环miR-29a和miR-150分别与V5、V20、MLD、Mean Eso呈负相关.A549及MRC5细胞辐照3天后细胞内miR-29a和miR-150表达显著增加(P<0.05),细胞上清外泌体中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循环血miR-29a和miR-150与NSCLC胸部放射治疗剂量相关.

    作者:刘文秀;曹博;杨娟;高院;王兴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NFR1与PDC-E2在胶质瘤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TNFR1和PDC-E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NFR1和PDC-E2异常表达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9例不同级别胶质瘤新鲜组织中TNFR1和PDC-E2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胶质瘤组织石蜡切片中TNFR1和PDC-E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NFR1和PDC-E2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手术切除范围以及肿瘤分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TNFR1和PDC-E2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对两者的表达情况做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Western blot分析显示,TNFR1和PDC-E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随级别增高而增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NFR1和PDC-E2的表达与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胶质瘤中TNFR1和PDC-E2的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P值均<0.01);对两者的表达情况做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TNFR1和PDC-E2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0,P<0.01).结论:TNFR1和PDC-E2在胶质瘤中随着肿瘤级别的增加表达升高,高表达TN-FR1和PDC-E2的患者预后较差,TNFR1和PDC-E2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林素平;韩霜;周玉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转移及USP2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HepG2细胞中USP22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s2O3在不同时间点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方法检测HepG2细胞在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下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s2O3作用下HepG2细胞中USP2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s2O3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24 h时分别用2、4、8 μmol/L的As2O3处理的HepG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降低,细胞中USP2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As2O3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的USP22蛋白水平相关.

    作者:倪博雄;杨艳梅;陈晓宁;孙世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23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4.3个月,其中早期复发145例(≤2年),晚期复发90例(>2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化疗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术后化疗(P=0.011)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3)、TNM分期(P<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徐晓燕;方乐平;姬玉;陆明洁;黄普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并对hepcidin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和铁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80例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外周血,分别检测hepcidin、IL-6、Hb、血清铁和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使用SPSS 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血清中hepcidin、IL-6、Hb、血清铁和铁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61.93 ± 19.98)μg/L、(5.56 ± 1.17)ng/L、(96.68 ± 12.35)g/L、(9.85 ± 1.09)μmol/L和329.42(299.70~459.06)μg/L;健康对照组相对应的表达量分别为(21.35 ±7.38)μg/L、(2.52 ± 1.28)ng/L、(140.07 ± 7.71)g/L、(19.95 ± 4.25)μmol/L和95.72(76.56 ~131.42) μg/L,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血液病男性贫血患者中hepcidin、IL-6和Hb的表达量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中度贫血患者hepcidin、IL-6和铁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轻度贫血患者,Hb和血清铁表达量低于轻度贫血患者(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cidin与Hb、血清铁含量呈负相关,与IL-6、铁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患者中高表达,并与贫血程度相关,提示hepcidin在恶性血液病贫血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新颖;杨硕;陈贵琴;汪丹;谢杨;夏春晓;李美杰;刘建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疗方式是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化疗能够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副作用较明显,近年来,随着对胃癌的各种相关分子的信号转导通路的逐渐认识,在分子水平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众多靶向药物应运而生,如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Claudin18.2等,各种靶向药物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作者:杨帅;刘相良;李理;刘枫;冯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术中加温输液对中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输液温度对中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60例,ASA II-III级,随机分为两组,加温组(n=30),利用加温输液仪使输液温度加温至41 ℃,对照组(n=30),输入在室温(22 ℃ ~25 ℃)下放置的液体,不经加温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QRS)评估拔管后15、40 min,术后1、3、7天患者生理功能、焦虑、抑郁、疼痛、呕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或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Steward评分以及苏醒室停留时间.结果:加温组在手术开始后90 min、拔管时、拔管后15 min、40 min鼻咽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加温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5 min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温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加温组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加温组患者在术后15 min、40 min时疼痛发生率较低,任何时点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恢复率、恶心呕吐发生率、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加温输液能够很好的预防中老年开腹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缩短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降低苏醒期疼痛的发生,但对患者生理功能、恶心呕吐、焦虑和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发生或恢复没有影响.

    作者:马扬;代玉婷;马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幕下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5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幕下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下SFT的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1例行CT平扫,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仅行MRI增强检查.结果:本组5例(4例女性,1例男性)均为单发病灶,均宽基底与脑膜相连,2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1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凸面,1例跨右侧小脑幕上下生长,1例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大径范围约4.1~5.2 cm,5例边界均清楚,4例呈浅分叶状,1例呈类圆形.肿瘤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低信号,3例T2WI病灶内见片状低信号区,2例病灶内见囊变,2例病灶内见迂曲血管,4例病灶周围可见轻度水肿,3例病灶周围见脑脊液环绕征象.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囊壁均明显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幕下SF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幕下肿块呈浅分叶状并具有脑外肿瘤的征象,CT上呈稍高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低信号,明显强化,T2WI病灶内见低信号区及迂曲血管影时,可考虑诊断该病,但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徐小玲;牛晨;范妤欣;马雪英;张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181d对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miR-181d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骨巨细胞瘤病理标本及瘤旁组织,利用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miR-181d的表达.以原代培养的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giant cell tumor stromal cell,GCTSC)转染miR-181d的仿生剂和抑制剂,通过CCK8实验检测miR-181d对GCTSC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萤光素酶活性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miR-181d对细胞周期分裂蛋白37(CDC37)调控作用.结果:RT-PCR检测骨巨细胞瘤中miR-181d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瘤旁组织[(1.09 ± 0.12)vs(3.07 ± 0.43),P<0.05];荧光原位杂交显示肿瘤组织内荧光值明显低于瘤旁组织.GCTSC转染miR-181d agomir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0.51 ± 0.11)vs(0.95 ± 0.12),P<0.05];而转染miR-181d antagomir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63 ± 0.15)vs(0.89 ± 0.09),P<0.05];萤光素酶活性实验及western blot显示miR-181d可以抑制CDC37表达.结论:miR-181d可通过调控CDC37抑制骨巨细胞瘤细胞增殖.

    作者:王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Notch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Notch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2例肾透明细胞癌、40例癌旁肾组织中Notch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 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42/52)、30.0%(12/40)(P<0.05);Notch1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TNM分期、Fuhrman分级、远处转移有关(P<0.05);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7 ± 0.044、0.153 ± 0.038(P<0.05).结论:Notch1蛋白及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但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有待探讨.

    作者:郑丽颖;张振;王凯;赵泓帝;邵志强;郭丰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croRNA-29a靶向抑制PTEN基因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microRNA-29a(miR-29a)及其靶蛋白PTEN在TGF-β1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A549细胞经终浓度为10 ng/ml TGF-β1诱导48 h后,分为Blank组(不转染任何序列)、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IN组(转染miR-29a inhibitors)、siRNA组(转染PTEN-siR-NA)和IN+siRNA组(共转染miR-29a inhibitors和PTEN-siRNA).普通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EMT相关因子及PTE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EMT相关因子、PTEN、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PTEN及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549细胞转染miR-29a inhibitors后TGF-β1诱导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显著受到抑制,N-cadherin、Vimentin及Slu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IN组中显著低于Blank组和NC组,但在siRNA组和IN+siRNA组中显著上调(均P<0.05).与Blank组和NC组相比,IN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p-Akt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而siRNA组和IN+siRNA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Akt的表达显著上升,细胞迁移率显著升高(均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与Blank组和NC组相比,IN组肿瘤生长较慢,重量降低,E-cadherin和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Slu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TGF-β1能诱导NSCLC细胞发生EMT,且能上调miR-29a并抑制PTEN的表达水平;抑制miR-29a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上调靶基因PTEN,促进Akt磷酸化,抑制EMT的发生.

    作者:梁媛;冯洋洋;李琳琳;沈晓宇;辛田;赵雨薇;马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GD)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入住我院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49例,随机分为恩度组(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和对照组(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恩度组疾病控制率为52.17%,高于对照组的23.0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17.39%和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Ⅲ、Ⅳ度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度组无进展生存期为(4.08 ± 0.70)月,对照组为(2.35 ± 0.29)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GD方案对晚期软组织肉瘤疗效较GD方案好,患者耐受性好,可考虑应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

    作者:张殿宝;康议心;郭艳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Hippo信号通路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

    Hippo是新发现的一种非常保守的信号传导通路,其主要成分在多种癌症中出现突变和表达失调,促进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但有关Hippo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较少,分子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就Hippo信号通路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明确Hippo信号通路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可能起到的作用,为抑制乳腺癌的转移提供新思路.

    作者:龙跃洲;党相国;魏昌然;李湘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铝镁加混悬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多卡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口服治疗.放射治疗技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3.3%和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7%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放射性食管炎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单桂芹;曹嘉伽;吴海健;顾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