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玖;姜爽爽;李士星
目的 评价99TCm-MIBI双时相减影SPECT/CT断层融合成像联合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对甲状腺后方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10例甲状腺后方占位患者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减影法及SPECT/CT断层融合成像,并检测患者的血清PTH水平.结果 11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来源75例,血清PTH水平为(360.63±202.25) pg/ml,其中99Tcm-MIBI双时相减影法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阳性71例(71/75,94.67%);可疑阳性为4例(4/75,5.33%),其中2例为甲状旁腺恶性肿瘤,2例为异位甲状旁腺伴部分腺瘤样变;35例非甲状旁腺来源病例中,血清PTH水平为(83.95±42.19) pg/ml,其中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可疑阳性,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例孤立性甲状腺肿及2例甲状腺髓样癌表现为阳性;甲状旁腺来源病变患者血清PTH水平明显高于非甲状旁腺来源肿瘤(P<o.01);结合患者PTH水平,双时相减影法诊断甲状腺后方结节为甲状旁腺来源的灵敏度约为94.67%(71/75).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减影法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成像结合血清PTH水平诊断伴PTH升高的甲状腺后结节是否为甲状旁腺来源有较高价值.
作者:任炳秀;蔡静;江丽玲;乔玉旺帕;王学红;朱高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同步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与彩色M型血流传播速度比值(E/Vp)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病例组,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以及常规超声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A峰),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流速(Am),以及M型血流传播速度(Vp),计算同步与非同步E/Vp、E/Em.分析:①E/Vp、E/Em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相关关系;②E/Vp、E/Em与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关系;③分析E/Vp、E/Em用于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的可行性.结果 ①病例组同步及非同步测得E/Vp、E/E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同步E/Vp也随之增高,同步E/Vp与NT-proB-NP相关性良好(r=0.77,P<0.01);③当同步E/Vp≥1.32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96%;同步E/Em≥9.11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敏感度为61%,特异度为92%.结论 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的同步E/Vp重复性好,能较准确地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孙钦亮;邓颖;李珺;王珍珍;李海茹;田家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45岁,胸闷,气促2年,加重半年.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增宽,右肺动脉显示不清.CDFI于肺动脉主干内见探及一束宽约0.5 cm的花色血流(图1),连续多普勒呈双期单向频谱.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右肺动脉显示不清,考虑右肺动脉起源异常.CTA证实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图2)、PDA(图3),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ies,ARSA).心导管检查提示肺动脉压正常.于体外循环下行右肺动脉矫正术及动脉导管结扎术,术中见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起始部、后壁见一细小的动脉导管,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吻合口无明显狭窄,CDFI显示肺动脉血流通畅.
作者:吴婷;黄敏;刘燕娜;陈柏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预测脑血管症状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拟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接受MDCT平扫及CTA的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38)及无症状组(n=49),通过手动勾画ROI的方法测量CT平扫及CTA图像上斑块非钙化部分的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采用平扫CT值及强化幅度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并采用Z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平扫CT值分别为(45.58±8.94)HU和(31.09土6.83)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1);有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强化增幅大于无症状组(t=-3.421,P=0.001).ROC曲线阈值分析显示,平扫CT值佳临界值为37.20 HU,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敏感度为92.10%(35/38),特异度为81.63%(40/49),准确率86.21%(75/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强化幅度佳临界值为10.1 HU,其敏感度为76.32%(29/38),特异度为63.27% (31/49),准确率为68.97%(60/87),曲线下面积为0.735;二者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3,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非钙化部分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与脑血管症状有关;斑块平扫CT值对判断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优于斑块强化幅度.
作者:黄山;郑穗生;管松;邹立巍;王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62岁,体检发现左肾肿物.双肾多期增强CT扫描示左肾下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膨出于肾实质,大小约11.7 cm×13.8 cm,其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钙化影,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皮质期强化程度高于肾髓质,低于肾皮质,实质期强化程度有所减低,并可见片状无强化区(图1).CT诊断:左肾恶性占位.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肾下极,约12 cm×14 cm,向肾外突出,包膜完整.肿瘤切面呈灰褐色,有较多坏死,局部呈囊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呈颗粒状,伴核周空晕,可见双核细胞(图2).病理诊断: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CCRC).
作者:刘岩;金光玉;韩雪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5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组(CCC组)和无侧支循环组(N-CCC组).再根据冠状动脉闭塞情况及室壁运动评分将患者左心室18节段心肌分为正常心肌组、缺血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患者分别在PCI术后72 h及1个月接受超声检查,检测并比较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纵向应变(LS)和应变率(LSR).结果 与术后72 h比较,1个月时CCC组和N-CCC组缺血及梗死心肌的LS均增大(P<0.01).术后72 h,CCC组缺血心肌LSR-s大于N-CCC组(P<0.05).术后1个月,CCC组缺血及梗死心肌LS均大于N-CCC组(P<0.05),且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N-CCC组(P<0.05).结论 CCC可显著改善AMI患者PCI术后72 h缺血心肌和术后1个月缺血、梗死心肌的收缩功能及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
作者:李阳;马春燕;刘爽;王永槐;关正宇;李烨;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65岁,因发现骶尾部包块3年,进行性增长6个月入院.既往尿毒症透析史3年,透析规律,于透析初期发现骶尾部包块,未予特殊处理.体格检查:骶尾部多个包块聚集,边界较清,形态欠规则,质硬,活动性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皮肤表面可见点状乳白色物质,其周边皮肤稍红,有轻微触痛及压痛(图1).实验室检查示甲状旁腺激素13.1 pmol/L,肌酐(透析前)824 μmoI/L,尿酸248 μmoI/L.超声检查示骶尾部皮下层多发结节,部分为斑片状强回声,部分为囊性结节,内充满云雾状稍强回声,范围约65 mm×17 mm×49 mm,部分强回声后方可见声影(图2A),团块周围可见弱回声包绕;CDFI示团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其周边弱回声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图2B).行粗针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羟磷灰石沉积症.
作者:向茜;曾佳;王丽芸;邱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儿童肝脏间叶错构瘤(HMH)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HMH患儿,术前均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根据CT平扫图像显示的病变密度,将瘤灶分囊性、囊实性、实性3种类型.结果 19例HMH病灶均为巨大类圆形或长椭圆形,肿瘤大径4~23 cm,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78.95%(15/19).CT平扫12例表现为囊实性,4例为单纯实性,3例为多分隔囊性占位.1例囊实性占位内见点状钙化.增强后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7例(3例囊实性和4例实性)病灶内见肝血管分支穿行.结论 HMH的CT平扫可表现为多分隔囊性、囊实性和实性,瘤灶实性成分强化模式多样.
作者:于彤;周春菊;高军;王蓓;胡迪;段晓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双变量模型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5个研究,3569例研究对象.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AUC分别为82%(75%~87%)、91%(85%~94%)、8.6(5.6~13.3)、0.20(0.14~0.28)、43(24~78)和0.93(0.90~0.95).结论 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应作为乳腺癌术前治疗评估的主要手段.
作者:梁莉;马立斌;王莉莉;辛文龙;朱道明;田小雪;雷军强;郭顺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相关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单发肺外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穿刺活检资料,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超声引导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为99.58%(235/236),病理确诊率为85.11%(200/235).穿刺活检相关肺出血发生率为11.91%(28/235).病变血流显示较丰富与不丰富者相比,穿刺后有无肺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而不同性别、年龄、病变位置、病灶前后径、病理类型、病变内支气管征、穿刺针型号及进针次数的患者,穿刺后有无肺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病变的血流显示是否较丰富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引起肺出血关系密切,术前详细了解病变内血管数量及其走行、分布,有助于减少肺出血的发生.
作者:王蕾;李智贤;唐师;廖新红;黄雪;陈美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探讨MRI作为超声补充检查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价值.方法 检索1991年1月-2014年11月Pubmed、Elsevier-SDOL(Science Direct OnLine)、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对超声怀疑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行MRI检查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的相关文献.采用QUADAS-2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1.4软件分析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对存在异质性的阳性似然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Meta分析显示,MRI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汇总敏感度、汇总特异度、汇总阳性似然比、汇总阴性似然比及各自95%CI分别为0.96(95%CI 0.93~0.98)、0.75(95%CI 0.57~0.88)、2.98(95%CI 1.05~8.45)、0.07(95%CI 0.04~0.13).SROC曲线的AUC为0.96.结论 MRI作为超声补充检查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冯友珍;刘晓玲;程仲元;刘斯润;蔡香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成人脐尿管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成人脐尿管病变的超声表现.结果 本组成人脐尿管病变的超声表现可分为4类:①脐茸炎或脐窦,病变局限于脐孔中心及周围,呈低至无回声;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38/38).②脐尿管囊肿,病变多位于脐下至膀胱顶之间,膀胱顶缘周围腹壁呈节段状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性(或混合性)包块,内部回声杂乱不均;诊断准确率为77.78%(7/9).③脐尿管瘘,多呈管状或盲管状,低至无回声;诊断准确率为94.87% (37/39).④脐尿管肿瘤1例,表现为脐下缘腹壁与膀胱顶部间不规则混合性包块,边界不清,内部少许细点状强回声,实性部分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阻力增高,膀胱壁局部稍厚,加压时包块不随肠管变化.结论 超声能够较准确地显示成人脐尿管病变的范围、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郭方春;牛勇;李安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儿女,6岁,5个月前因外伤行脾破裂全切术+自体脾片移植术,术中见脾脏呈多分叶状,背面有深切口,将1/3脾切成脾片,放置于大网膜血流丰富处缝合固定,然后将脾片及大网膜置于脾窝处.术后病理:脾破裂.99 Tcm_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左上腹部见2处显像剂浓聚区(图1A),下方者偏小且浓聚程度较上方浅淡.SPECT/CT:脾窝区可见不规则显像剂浓聚,程度高于肝脏,但单个脾片影像分辨不清;CT示该部位可见多发不规则、条索状及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56 HU,密度较均匀(图1B);提示移植脾存活且功能良好.
作者:李红梅;张秀梅;冯珏;冯亚丽;王鹏;郭小瑞;于天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结构及代谢产物的改变.方法 收集T2DM患者(T2DM组)和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各30例,行MRS及DTI检查,测量双侧半卵圆中心ADC值与FA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的含量,计算NAA/Cr、Cho/Cr、Cho/NAA比值,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T2DM组左、右侧半卵圆中心ADC值升高(t=9.51、2.06)、FA值降低(t=6.08、3.67)、NAA/Cr值降低(t=3.06、2.31)、Cho/NAA升高(t=5.68、2.24),左侧半卵圆中心Cho/Cr升高(t=5.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TI联合MRS可反映T2DM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局部神经纤维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异常改变;DTI联合MRS技术可早期发现由T2DM引发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吴迪;赵卫;孙学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评估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方法 检索2004年1月-2015年2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系统关于FFRCT在评估心肌缺血准确性方面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行进一步质量评估以及异质性检验.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汇总工作特征曲线(S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采用FFRCT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质量分级均为A级.纳入研究的总患者数为662例,血管1117条.FFRCT在患者及血管水平汇总后的敏感度分别为0.90(95%CI 0.85~0.93)和0.83(95%CI 0.78~0.87);特异度分别为0.72(95%CI 0.67~0.76)和0.78(95%CI 0.75~0.81);诊断比值比(DOR)分别为24.34(95%CI 10.84~54.65)和21.09(95%CI 7.51~59.24),AUC分别为0.9415、0.9140.结论 FFRCT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邓达标;王芮;方进;胡钰;邹亚妮;周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37岁,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增大、咽部不适,吞咽有异物感.查体:心率114次/分,咽喉部红肿、充血,右侧甲状腺Ⅰ度肿大,质中,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沉51.00 mm/h;甲状腺功能:T3 6.19 nmol/I、T4305.90 nmol/L、FT3 16.96 pmol/L、FT4 62.39 pmol/L、TSH<0.005 uIU/m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超声示甲状腺两叶增大,回声不均匀,其内多个片状低回声散在分布,边界不清.临床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予消炎、镇痛、减慢心率等对症支持治疗.甲状腺99m锝显像示甲状腺右叶影像模糊,轮廓不清;左叶影像异常清晰,形态完整(图1).甲状腺右叶表现为摄取99m锝功能明显减弱;甲状腺左叶摄取99m锝功能异常增强,两叶功能状态呈现截然相反的表现.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即有心悸、出汗、易怒、多食、易饥等症状,一直未就诊,初步考虑SAT合并Graves病.补查促甲状腺受体抗体24.76 IU/L,进一步予以证实.
作者:谢来平;黄定德;厉红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前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协商阅片,并与终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HR-MRI用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时,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性好(Kappa=0.900,P<0.01)、与病理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16,P<0.01),HR-MRI对T分期的准确率为96.72%(59/61),N分期准确率为83.78%(51/61).结论 HR-MRI可用于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评估.
作者:安景皎;高远翔;周晓明;田小军;林东亮;隋庆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诊断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AAM患者资料,观察AAM的临床特点及术前超声表现.结果 10例AAM患者病灶位于盆腔2例,外阴4例,会阴部延伸至盆腔2例,臀部延伸至盆腔2例.超声均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肿块;8例边界清,2例边界稍模糊;3例呈液性伴密集细小点状回声,2例呈不均匀中等回声,1例呈中、低混杂回声,4例呈不均匀低回声;CDFI显示3例未见血流信号,5例可见少量血流信号,2例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术前超声对10例AAM均准确定位,但7例未能定性诊断,3例误诊.结论 AAM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侵及范围,但定性诊断较为困难.
作者:尹晶;黄瑛;夏禹;刘丽霞;田丹;刘守君;任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应用于腹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临床疑诊腹部血管疾病、接受腹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模式扫描,B组采用常规螺旋模式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背部肌肉CT值及图像噪声,记录扫描时间及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SNR、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各动脉的CT值、噪声、SNR、CNR、扫描时间、ED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的CT值、SNR、CNR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噪声、扫描时间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相比,A组的扫描时间缩短86.45%、ED降低72.56%.结论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腹部CTA可在获得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安攀;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刘欣;李琳;孙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比值诊断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30例,髓母细胞瘤(MB)18例,室管膜瘤12例.术前均接受MR检查,包括DWI.测定肿瘤实性部分、正常脑组织ADC值,计算肿瘤与正常脑组织ADC比值.利用ROC曲线确定ADC比值对肿瘤鉴别诊断的佳阈值.结果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ADC比值PA为2.33±0.39,MB为0.96±0.19,窒管膜瘤为1.5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区分室管膜瘤与PA的肿瘤与正常脑组织ADC比值佳阈值为1.87,其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6.7%;区分MB与室管膜瘤的肿瘤与正常脑组织ADC比值佳阈值为1.19,其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1.7%.结论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ADC比值对常见儿童后颅窝肿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邓小林;文明;吴晓凤;葛晓东;李妹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