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强;毛天球;顾晓明;杨维东;雷德林;何黎升
目的:本文对临床使用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和Ω曲朝远中的横腭弓在增加磨牙支抗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利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112例为对照组,使用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增加支抗;按照同样病例选择标准选择病例14例为实验组,使用Ω曲朝远中的横腭弓增加支抗,对这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矢状方向及垂直方向测量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①6-Ptm,6-So在对照组及实验组中治疗前后均增加,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增加的少,且具有显著性;②6-PP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均增加,且两组增加的程度差值不具有显著性;③1-Ptm,1-So,1-NA,1-SN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显著减小;④<GoGn-Sn和ALFH/AFH%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患者,Ω朝远中的横腭弓在控制磨牙前移方面优于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
作者:王菲;周洪;叶湘玉;牛百平;谈龙;管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告知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的重要性.方法:向每一位患者进行术前咨询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材料选择、麻醉经过、恢复期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相关的信息.结果:通过交谈,使医务人员和患者达成共识,从而消除了手术的顾虑,积极主动参与配合治疗,取得了双方满意的效果.讨论:强调预防为主,是医务人员自觉的接受法律的制约和监督,提高医德修养,履行告知说明义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符合法律制度的医疗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操作,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这一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力.
作者:金宝玉;王亚平;曹孟君;梁晓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生长增殖、DNA合成代谢及胶原合成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外源性MTS1基因导入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及3H-脯氨酸掺入的方法测定细胞的DNA合成量及胶原合成量,来分别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生物学变化.结果:在转染MTS1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同时其DNA合成量及胶原合成量也明显降低,而转染空载体组及正常组细胞均未出现上述变化.结论:外源性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能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方面生物学功能,为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韩军涛;陈璧;刘淑娟;汤朝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求乳房肿块切除手术中切口选择的美学问题.方法:根据乳房肿块的大小、部位,应用三种隆乳术皮肤小切口,乳腺内放射状切口行乳房肿块切除.结果:临床应用56例,全部取得良好效果,切口瘢痕隐蔽,保持了乳房的较好外形.结论:采用隆乳切口行乳房肿块切除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传统的乳房肿块切除手术切口应加以改进.
作者:朱云;刘毅;肖斌;钟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我科对用微波冷冻治疗无效的、因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儿童不能耐受疼痛的复发性[1]的跖疣、甲周疣病例采用了六神丸研粉外敷治疗了8例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念宇;包为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具有效果可靠、不易复发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临床,该手术是利用额肌筋膜瓣的自然收缩,直接提起眼睑,增大睑裂,从而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
作者:韩继芹;肖凌凤;王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并可用于以DO成骨方式进行畸形矫治.方法:1-1.5岁杂种犬7只为实验对象,其中以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形成硬腭部8 mm×30mm全层洞穿缺损裂隙.8周后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5只为实验组,在形成模型的同时放置固定DO装置,并形成骨转移盘,观察模型建立后牵张成骨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犬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对照组犬8周后上腭裂隙仍存在,干骨标本见骨缺损大小形状与手术时无差别,实验组犬安置DO装置后伤口愈合良好,DO装置固定牢靠.结论:通过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动物模型,经长期观察裂隙不能自行修复,安置DO装置后效果稳定.腭裂DO装置设计较合理,建立的DO矫正腭裂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作者:张浚睿;封兴华;魏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次玻璃渗透对Vita In-Ceram氧化铝基底颜色的影响及渗透后基底颜色相对稳定的渗透次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厚度为1.5mm的圆盘状氧化铝试件30个分别玻璃渗透1-5次,应用美能达CR-321接触式色差计对试件的正反面进行颜色测定,采用CIE L* a* b*色度系统和Chroma色度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试件在玻璃渗透前、后发生明显可见的颜色改变,随着渗透次数的增加,L*值增加,a*、b*值降低.渗透三次后,样本正、反面与比色板的色差值小,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结论:玻璃料的渗透会改变In-Ceram基底的颜色,当玻璃料渗透第3次时,渗透次数之间的色度差相对较小且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
作者:刘冰;王忠义;李旬科;张艺权;王少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做为隆鼻术植入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从兔髂骨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25g/L藻酸钠溶胶混合形成藻酸钠/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取其2mL与0.17g硫酸钙粉末混合均匀,注射于新西兰兔鼻背部骨膜下,观察成骨情况.结果:藻酸钙/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兔鼻背部皮下4周后有类软骨样组织形成,8周时有骨小梁、骨髓腔等骨组织结构.结论:以藻酸钙为载体的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可用于隆鼻术植入材料.
作者:曹强;毛天球;顾晓明;杨维东;雷德林;何黎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腋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治疗方法繁多,疗效各不相同.我科在传统的剥离术上加以改进,采用肿胀麻醉下腋皱襞小切口双层剥离法治疗腋臭10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蔡仁祥;成中意;李美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眼眶及眶周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统计分析了5年来手术治疗创伤性眼眶及眶周畸形患者16例,并随访到11例.结果:11例患者均对外观改善满意,1例功能改善欠佳.结论:外观与功能并重,使用头部冠状切口以外的其他联合切口,截骨复位内固定或附以植骨,使眶内容物复位,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同时修复其他畸形,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建波;王承波;魏学武;史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脂肪抽吸术(suction lipectomy)又称吸脂术(liposuction),是通过抽吸身体过多的脂肪堆积达到改善体形、改善机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技术.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对鼠失神经支配创面愈合中VEGF、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于大鼠背部做一2cm×2cm的矩形全层皮肤缺损,其中A组创面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组,B组未加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在20-80mmHg.在VAC后1,3,6,9,12天,A、B两组同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创面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Bcl-2的表达和标记指数.结果:A组较B组其VEGF、Bcl-2表达及标记指数明显增加(P<0.001).结论:VAC能明显促进创面的修复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作者:汤苏阳;陈绍宗;胡昭华;宋梅;曹大勇;吕晓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以埋植支架(硅胶、自体肋软骨)为主的隆鼻术在整形美容中已被广泛应用,对鼻梁偏矮的求美者,这种以埋植支架为主的门诊手术大多数取得较好的外形效果,但常常忽略了鼻下端必要的修整[1].
作者:陈长安;吴海军;张蒙;茹战锋;刘晓荣;钟德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学,阐明中性粒细胞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等分为地塞米松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增加.光镜显示:皮瓣组织学改变轻.透射电镜发现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较小,凋亡数量较多,皮瓣毛细血管结构较完整.扫描电镜显示:血管通畅,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轻,与血管壁粘附现象少见.对照组皮瓣组织学改变重;光镜显示:术后1天即可见皮瓣内血管有大量血栓形成,皮瓣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多;透射电镜显示皮瓣毛细血管结构不完整,内皮细胞坏死,脱落,皮瓣中有较多数量的坏死中性粒细胞,少见凋亡的中性粒细胞,3天时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皮瓣中有大量溶酶体分布.扫描电镜显示血管附壁血栓形成多,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重,与血管壁粘附现象多见.结论:地塞米松保护皮瓣与其减少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增加其凋亡水平有关.
作者:曹景敏;鲁开化;郭树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下睑袋的5种临床病理分型,并根据分型采取不同术式.方法:50例分为5型,即①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②单纯皮肤膨隆型伴下睑皮肤松弛型;③下睑轻中度膨隆型;④下睑中重度膨隆型伴下睑皮肤松弛型;⑤皮肤松弛伴下睑缘与眶下缘之间凹陷型.手术原则:对于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只需修薄眼轮匝肌.对于单纯皮肤松弛型,只需去除多余的皮肤.对于下睑轻中度膨隆型,可选择结膜径路.对于皮肤松弛伴下睑中重度膨隆型,需要从睑缘皮肤切口去除多余的皮肤,及眶隔脂肪,同时收紧眶隔及眼轮匝肌.结果:50例效果皆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下睑袋根据临床病理分型而采用对应术式,才能取得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接种对人表皮细胞体外培养融合的影响.方法:外科切取无菌皮肤或包皮环切手术标本,经两步酶消化处理后,制备单个表皮细胞悬液.以不同细胞密度接种于含有3T3滋养细胞的培养瓶中,实验室体外原代培养扩增.结果:观察不同接种密度表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结果表明人表皮细胞具较高的生长、增殖、融合能力.2×106cell/75cm2培养瓶密度接种人表皮细胞于含3T3滋养细胞培养瓶中,表皮细胞贴壁良好,细胞融合时间较短.结论:鼠3T3细胞能促进人表皮细胞贴壁,仍不失为较好的表皮细胞培养滋养层.适宜的表皮细胞接种密度为2×106cell/75cm2培养瓶.
作者:于大山;冯光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耳廓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转移扩张后的耳后皮瓣覆盖耳支架行全耳廓再造.结果:21例创伤性耳廓缺损获得整复,外形好,无并发症.结论:该方法能获得足够的血运良好的无毛皮肤覆盖支架,再造耳的外形轮廓较理想.
作者:陈竹生;程宁新;王原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基底对后牙热压铸瓷冠抗碎裂载荷的影响.方法:24颗拔除的无龋坏磨牙进行标准基牙预备,以及自制金属代型、树脂代型、大小规格统一.制成厚度为1.5mm±0.1mm的Cerinate,IPS-Empess,Optec-OPC热压铸瓷冠,以树脂粘固剂分别粘固于牙齿、金属代型、树脂代型上,垂直加压于全冠直至碎裂,经统计分析.结果:粘固于牙齿上的热压铸瓷冠的抗碎裂载荷明显高于粘固于金属代型、树脂代型上的(P<0.01).结论:由于采用了树脂粘接剂材料,因此有利于提高热压铸瓷冠与牙齿粘接后的整体强度.
作者:王辉;陈吉华;施长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高频皮肤整形仪治疗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超高频皮肤整形术对3 643例色素性皮肤病变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少数色素痣有复发但经第2次治疗仍能达到佳疗效.结论:采用超高频皮肤整形术治疗皮肤色素性病变效果显著,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勇;徐红霞;石彦平;黄叶莉;薛艳斌;阎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