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win-block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

刘岚;刘鑫;惠光艳;张骏

关键词:安氏Ⅱ类, 下颌后缩, Twin-block矫治器
摘要: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处于替牙期、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11例进行矫治,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来判断其疗效.结果:患者戴用Twin-block矫治器3-8个月后,咬合关系获得明显改善;侧貌协调;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高效矫治器之一,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就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及面貌美观的疗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痤疮凝胶剂的制备及应用观察

    痤疮多发病于青春初期,中期达高峰,一般25岁左右逐渐减轻.痤疮病因复杂,与内分泌、皮脂腺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等有关.

    作者:赵云玲;孙瑞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吾尔族先天性唇腭裂婴儿的病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先天性唇腭裂的致畸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调查新疆11所医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对检出的维吾尔族唇腭裂新生儿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作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08 427名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发现唇腭裂婴儿123例,发病率11.34/万.病例组与维族健康新生儿作对照分析,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家族史(OR=29.898),孕期营养差(OR=17.092),孕期患风疹(OR=12.139),孕期患全身疾患(OR=7.452).与汉族健康新生儿作对照,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家族史(OR=21.317),孕期患风疹(OR=16.204),饲养动物(OR=15.848),孕期患全身疾患(OR=9.297),胎次(OR=0.095).结论:家族史,孕期营养差,孕期患风疹,孕期患全身疾患,可能是维吾尔族发生唇腭裂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蓉;薛振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瘢痕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病理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创面过度修复产生的一种常见疑难病,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并缺乏特效治疗而成为美容整形、烧伤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刘德伍;李国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Twin-block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处于替牙期、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11例进行矫治,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来判断其疗效.结果:患者戴用Twin-block矫治器3-8个月后,咬合关系获得明显改善;侧貌协调;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高效矫治器之一,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就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及面貌美观的疗效.

    作者:刘岚;刘鑫;惠光艳;张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复发性跖疣、甲周疣疗效探讨

    近年来我科对用微波冷冻治疗无效的、因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儿童不能耐受疼痛的复发性[1]的跖疣、甲周疣病例采用了六神丸研粉外敷治疗了8例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念宇;包为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整合素β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的表达变化.方法:作犬下颌骨颊舌向骨皮质牵张模型.固定牵张器一周后开始牵张,每天2次,每次0.5mm,连续7天.牵张完成后第4天及第1、2、4、6、8周取新生骨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整合素β1在新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的表达.结果: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在新骨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不同.成骨细胞膜上整合素β1在第一周开始表达,第2-4周表达强,第8周恢复正常水平.在破骨细胞膜上第4天弱阳性表达,一周后数目明显抑制,第4周消失.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增强,提示在牵张成骨中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素β1可能与介导应力信号转导有关.

    作者:叶虎;刘彦普;张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上颌切牙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为研究模拟临床各种矫治力作用下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研究手段.方法:应用较先进的螺旋CT技术,结合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建立了首个包含髓腔和矫治器系统的左侧上颌切牙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形态逼真,精度高.结论:该模型可用于正畸矫治力作用下的牙周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彬;谈龙;叶湘玉;周洪;阿达莱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Q开关倍频Nd:YAG激光仪治疗雀斑、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我科从2000年2月至2002年5月应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仪治疗雀斑12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01例,年龄小12岁,大58岁;脂溢性角化病14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84例,年龄小35例,大72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何黎;吴正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基底对热压铸全瓷冠抗碎裂载荷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基底对后牙热压铸瓷冠抗碎裂载荷的影响.方法:24颗拔除的无龋坏磨牙进行标准基牙预备,以及自制金属代型、树脂代型、大小规格统一.制成厚度为1.5mm±0.1mm的Cerinate,IPS-Empess,Optec-OPC热压铸瓷冠,以树脂粘固剂分别粘固于牙齿、金属代型、树脂代型上,垂直加压于全冠直至碎裂,经统计分析.结果:粘固于牙齿上的热压铸瓷冠的抗碎裂载荷明显高于粘固于金属代型、树脂代型上的(P<0.01).结论:由于采用了树脂粘接剂材料,因此有利于提高热压铸瓷冠与牙齿粘接后的整体强度.

    作者:王辉;陈吉华;施长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牵张成骨技术(DO)整复腭裂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并可用于以DO成骨方式进行畸形矫治.方法:1-1.5岁杂种犬7只为实验对象,其中以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形成硬腭部8 mm×30mm全层洞穿缺损裂隙.8周后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5只为实验组,在形成模型的同时放置固定DO装置,并形成骨转移盘,观察模型建立后牵张成骨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犬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对照组犬8周后上腭裂隙仍存在,干骨标本见骨缺损大小形状与手术时无差别,实验组犬安置DO装置后伤口愈合良好,DO装置固定牢靠.结论:通过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动物模型,经长期观察裂隙不能自行修复,安置DO装置后效果稳定.腭裂DO装置设计较合理,建立的DO矫正腭裂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作者:张浚睿;封兴华;魏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保护性作用

    目的:研究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学,阐明中性粒细胞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等分为地塞米松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增加.光镜显示:皮瓣组织学改变轻.透射电镜发现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较小,凋亡数量较多,皮瓣毛细血管结构较完整.扫描电镜显示:血管通畅,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轻,与血管壁粘附现象少见.对照组皮瓣组织学改变重;光镜显示:术后1天即可见皮瓣内血管有大量血栓形成,皮瓣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多;透射电镜显示皮瓣毛细血管结构不完整,内皮细胞坏死,脱落,皮瓣中有较多数量的坏死中性粒细胞,少见凋亡的中性粒细胞,3天时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皮瓣中有大量溶酶体分布.扫描电镜显示血管附壁血栓形成多,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重,与血管壁粘附现象多见.结论:地塞米松保护皮瓣与其减少中性粒细胞坏死数量,增加其凋亡水平有关.

    作者:曹景敏;鲁开化;郭树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皮瓣移植与扩张皮瓣修复唇颊部全层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唇颊部全层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层次、大小等,分别采用下颌部面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耳后岛状皮瓣瓦合以扩张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7例唇颊部全层缺损患者分别应用皮瓣移植加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治疗,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经半年至5年随访未见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唇颊部复合组织缺损手术方法要依病情合理选择,小的缺损可以应用局部组织瓣转移修复,本方法适用于局部组织瓣转移难以修复的较大的唇颊部全层组织缺损,修复后唇颊丰满度适中,皮肤色泽纹理接近正常,形态满意.

    作者:廖旭锋;刘玉生;陈晓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瘢痕疙瘩中Langerhans细胞的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组织中Langerhans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其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电镜技术观察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切除标本各6例及4例正常皮肤组织中Langerhans细胞的形态,观察其分布特征.结果:电镜下表皮细胞层中朗格罕细胞核形多不规则,胞质中等电子密度,有较多线粒体和溶酶体,扁平囊泡较多.结论:Langerhans细胞在瘢痕疙瘩组织中功能活跃,Langerhans细胞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王少华;吕世军;张圣明;吴洪娟;王燕华;吕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知情同意权与知情选择权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

    目的:通过<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告知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的重要性.方法:向每一位患者进行术前咨询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材料选择、麻醉经过、恢复期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相关的信息.结果:通过交谈,使医务人员和患者达成共识,从而消除了手术的顾虑,积极主动参与配合治疗,取得了双方满意的效果.讨论:强调预防为主,是医务人员自觉的接受法律的制约和监督,提高医德修养,履行告知说明义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符合法律制度的医疗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操作,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这一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力.

    作者:金宝玉;王亚平;曹孟君;梁晓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埋入缝合法隆鼻及鼻下端塑形术

    以埋植支架(硅胶、自体肋软骨)为主的隆鼻术在整形美容中已被广泛应用,对鼻梁偏矮的求美者,这种以埋植支架为主的门诊手术大多数取得较好的外形效果,但常常忽略了鼻下端必要的修整[1].

    作者:陈长安;吴海军;张蒙;茹战锋;刘晓荣;钟德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多次玻璃渗透对氧化铝基底颜色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次玻璃渗透对Vita In-Ceram氧化铝基底颜色的影响及渗透后基底颜色相对稳定的渗透次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厚度为1.5mm的圆盘状氧化铝试件30个分别玻璃渗透1-5次,应用美能达CR-321接触式色差计对试件的正反面进行颜色测定,采用CIE L* a* b*色度系统和Chroma色度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试件在玻璃渗透前、后发生明显可见的颜色改变,随着渗透次数的增加,L*值增加,a*、b*值降低.渗透三次后,样本正、反面与比色板的色差值小,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结论:玻璃料的渗透会改变In-Ceram基底的颜色,当玻璃料渗透第3次时,渗透次数之间的色度差相对较小且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

    作者:刘冰;王忠义;李旬科;张艺权;王少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关于横腭弓Ω曲朝近中或朝远中在增加支抗方面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文对临床使用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和Ω曲朝远中的横腭弓在增加磨牙支抗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利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112例为对照组,使用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增加支抗;按照同样病例选择标准选择病例14例为实验组,使用Ω曲朝远中的横腭弓增加支抗,对这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矢状方向及垂直方向测量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①6-Ptm,6-So在对照组及实验组中治疗前后均增加,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增加的少,且具有显著性;②6-PP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均增加,且两组增加的程度差值不具有显著性;③1-Ptm,1-So,1-NA,1-SN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显著减小;④<GoGn-Sn和ALFH/AFH%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患者,Ω朝远中的横腭弓在控制磨牙前移方面优于Ω曲朝近中的横腭弓.

    作者:王菲;周洪;叶湘玉;牛百平;谈龙;管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冷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液氮冷冻结合中药祛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10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国外美容外科新动态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隆乳术后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其防治体会

    1997年以来,笔者为8例乳房假体隆乳术后患者,进行假体取出、畸形矫正等再次手术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郑家全;罗长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