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忠文;王标;李江;吴玉家
目的:分析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特点.方法:成人组及青少年组病例各33例,比较其疗程长短和托槽脱落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两组的疗程、病人的满意率无显著差异,但青少年组托槽脱落次数明显多于成人组.结论:治疗条件相同的成人与青少年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罗征;刘传宏;郭奕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整个医疗界的医疗纠纷和投诉呈不断上升趋势.整形美容外科作为高风险医疗行业中的浪尖,更是不能平静.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处理或参与处理过不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积累了一些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深感医疗纠纷的发生,不同程度地给工作人员带来精神压力,造成工作秩序的混乱,使科室经济效益受损,更严重的是对医院和科室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科的顺利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交互反馈式持续恒压皮肤扩张灌注器与常规扩张方法临床效果,总结灌注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经验.方法:应用国家专利设计-交互反馈式持续恒压皮肤扩张灌注器与常规扩张方法比较观察,选择门诊及住院整形美容患者共85例,165个扩张器.随机分为灌注器组50例,共98个扩张器;常规扩张组35例,共67个扩张器.结果:扩张器容量50~400ml.灌注器组所有病例均经1~3次储水囊充液即完成扩张,扩张时间1~3周,仅有两例出现轻度毛发脱落,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而常规扩张组扩张时间为3~6周,并有31.4%并发症.结论:交互反馈式全封闭型持续恒压皮肤扩张灌注器是一种简单快捷、安全高效、新型实用的皮肤扩张新器具.
作者:贺忠文;王标;李江;吴玉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982年Nyman S首先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概念[1].引导组织再生的基本原理是用外科的方法放置一个物理屏障来选择性地分隔不同的牙周组织,即就是阻止牙龈结缔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首先与根面接触,在膜与牙根之间形成楔状间隙,引导牙周膜细胞向冠方迁移生长,形成真正的牙周再生.随着GTR膜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GTR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的多个领域,是目前口腔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如此,GTR的应用和效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膜材料类型、有无其他植入材料、屏障膜的暴露与细菌定植、手术创伤与技巧、吸烟等.本文就影响GTR技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有关因素作以综述.
作者:潘丹;刘利锋;王宝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隆乳术后乳房的良好曲线.方法:应用乳房假体容积双重选择法,根据假体大小适当调节假体放置位置并行胸大肌部分剥离胸骨骨膜固定.结果:采用该法行隆乳术共113例,除2例受术者强烈要求选择较大的假体而造成术后乳房过假以外,111例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乳房的曲线接近生理曲线.结论:综合应用假体大小选择的双重标准、放置位置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及假体上极的胸大肌折叠充填,是一种改善隆乳术后乳房移行曲线差的良好方法.
作者:高尚;王永洁;李键宁;陈忠存;蒋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颞筋膜瓣、e-PTFE在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颞筋膜瓣、e-PTFE并采用不同切口入路对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软组织充填多在皮下脂肪层下潜行分离,行颞筋膜、e-PTFE充填.结果:本组修复的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面部轮廓改善理想,触诊手感自然,其中1例患者1月后修复区有一直径5mm大的皮肤坏死,其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颞筋膜瓣、e-PTFE进行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充填是理想而损伤小且效果明显的修复方法.
作者:周晓东;周晓燕;滕利;归来;张智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树脂粘结剂粘结后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颜色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前牙为四环素变色牙、氟斑牙及死髓变色牙的患牙181颗,采用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修复并用测色仪测色,对修复后颜色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树脂粘结剂粘结后的瓷贴面与对照牙及比色板间颜色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的颜色有显著影响,提示可尝试通过调配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树脂粘结剂来调节瓷贴面修复的效果.
作者:赵晓婧;樊聪;王新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眼轮匝肌下脂肪垫(SOOF)的解剖观察,探讨其部分切除在肿泡眼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 5例肿泡眼施行切开重睑术,在常规切除肥厚的眼轮匝肌和膨隆的眶隔脂肪以减轻上睑臃肿的同时,去除部分上睑外侧肥厚的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结果:临床解剖观察表明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肿泡眼眼睑中较丰富,它位于眼轮匝肌下,覆盖在外侧眶缘上,向外伸展指向眉弓的末端,在眼睑的眶外缘形成檐盖状膨隆,该脂肪垫在上睑外1/3处肥厚更明显,组织较致密.肿泡眼患者重睑术中适当去除部分肌下脂肪垫后上眼睑变薄,重睑弧度自然,形态逼真.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只要熟悉眼睑的解剖层次,并谨慎操作,术中适当切除该脂肪垫,可明显提高肥厚眼睑重睑后的美容效果.
作者:尹飞;于加平;蔡茂季;曾金鉴;王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小口畸形的常见病因及采用口角开大术矫正小口畸形的经验.方法:对59例小口畸形病例,采用口角开大术及红唇粘膜瓣转移再造新口角.结果:本组59例小口畸形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满足口腔疾病的诊治及日常生活需要.结论:采用口角开大术及应用红唇粘膜组织瓣转移术矫正小口畸形,可形成接近正常解剖形态的圆弧形口角.
作者:朱光辉;濮礼臣;金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2年12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治疗面部色素性及增生性皮肤病患者2 1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琴;张够霞;刘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面部整形术后局部凹凸不平、面部不对称等并发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方法:经肿胀麻醉抽取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后对凹凸不平、有缺陷的局部进行注射填充治疗.结果:2 3例患者通过一两次脂肪颗粒移植注射治疗均获得了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对于面部整形术后局部凹凸不平、不对称等并发症,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正在不断地向着新的更高层次演进,人们在关注躯体健康的同时,逐渐关注到对自身美容和健美问题的探索和追求,因而产生了美容医学.在美容医疗实践中,人们运用各种医学、美学及美容相结合的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因而美容医学科是医学、美学和美容技术三者相互交织而成的,是一门以医疗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应用型医学学科[1,2].
作者:杨春俊;刘盛秀;杨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身、文眉、文眼线或异物植入等属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皮肤色素改变.传统的治疗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皮肤结构改变、色素变化和瘢痕而不为患者接受.笔者自2002年4月~2004年12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仪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黄勤;郭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手部先天性畸形是整形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1],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整形,有利于其患手及患肢的发育和功能重建,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也有利于减少术后局部瘢痕的产生[2].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我科共收治手部先天性畸形患儿41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手的功能与外形得到了满意恢复.由于该疾病多与遗传及孕期的环境因素有关,患儿家长心理压力很大,加之患儿年龄小,需要家长全力配合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因此,做好家长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对取得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刘云景;张阳;杨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头皮及毛囊结构中表达分布情况.方法:将头皮病理切片和游离培养的毛囊使用不同类型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角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CK15主要分布在毛囊隆突部,部分毛囊外根鞘外层也有一定的表达;CK19主要分布在汗腺、毛囊外根鞘外层和皮肤的基底层;CK16在表皮层和毛囊外根鞘均有阳性表达;CK10主要分布在头皮表皮的基底上层和皮脂腺腺泡的外层.结论:不同类型角蛋白在头皮和毛囊结构中具有明显差异性,CK19和CK15阳性表达细胞可能具有干细胞特性.
作者:唐建兵;陈君;杨光成;李勤;刘宏伟;廖元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0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背阔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肘部挛缩瘢痕肘关节切除、松解之创面及重塑肘关节外形,治疗因肘部瘢痕挛缩影响肘关节外形及功能的患者18例.术后皮瓣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外观达到整形美学标准,效果满意.
作者:窦玺;耿素艳;宫传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正常皮肤和8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分别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作生长曲线比较细胞增殖情况.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梯度降温后置入液氮(-1 96℃)中保存4~6个月,进行细胞复苏培养,以2%台盼蓝确定细胞活力,并观察复苏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基本相同,但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萌出生长较正常皮肤快,生长融合后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冷冻保存4~6个月后,复苏率超过80%,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特性基本相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作者:李惠斌;蔡景龙;潘博;刘振中;安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并发症有关问题.方法:总结处理24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整形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并对4例注射部位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24例并发症均经穿刺抽吸或手术摘除治疗,4例注射部位肌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肌细胞间隙均散布有大小不等的片状异物颗粒,HE染色呈淡蓝色,较大异物周围似有纤维包囊,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行面部整形容易移位,无论何处,一旦注入则难以彻底去除,需慎重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体内长期滞留对机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谆;于海涛;隋继强;刘芳霞;李明勇;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求治疗肿泡眼理想的手术术式和方法.方法:根据肿泡眼患者的局部解剖特点及面部特征,对常规切开法重睑术加以改进,即适当切除上睑皮肤、肥厚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和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并同期完成隆鼻成形术.结果:应用本方法完成80例,其中75例术后随访3~6个月,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对肿泡眼患者施行改良切开法重睑术,并同期施行隆鼻成形,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美容效果.
作者:张福奎;耿传卫;刘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