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睑袋整形术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鱼尾纹

吴晓红;李伯达;黄惠铭

关键词:睑袋整形术, 联合应用, 型肉毒毒素, 注射治疗, 现报道如下, 鱼尾纹, 眶外侧, 手术, 患者
摘要:2000年2月始我们在接受睑袋整形术的患者中同时在眶外侧以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鱼尾纹取得与睑袋手术相辅相成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反义及正义α-SMA的表达对成纤维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目的:利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因,重组反义和正义逆转录病毒载体,评价α-SMA逆转录病毒对NIH3T3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方法:用含全长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NA的质粒DNA的酶切、连接,重组反义和正义α-SMA的目的cDNA,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培养的NIH3T3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和基因表达的观察.结果:反义和正义重组逆转录病毒能够携带的目的基因并成功整合到NIH3T3细胞基因组中;利用两种逆转录病毒分别感染NIH3T3、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现对细胞生长和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反义重组逆转录病毒使细胞活性下降、基因表达减弱,而正义重组逆转录病毒使细胞活性下降、基因表达增强明显.结论:α-SMA重组病毒对细胞的形态、突起的生长甚至细胞的生存均有影响.

    作者:王珍祥;吴军;易绍萱;李世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切除及瘤体皮肤回植

    目的:总结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切除与切取瘤体皮肤修复创面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8月~2004年4月收治的7例巨大神经纤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臀部2例,背部2例,腰部1例,上肢1例,下肢1例.面积在36cm×25cm~5 5cm×38cm,瘤体切除后,反取瘤体皮肤使之成为中厚层皮片,回植创面.结果:术中出血少,回植皮片成活良好,回访6个月~4年以上,皮片生长稳定,外观满意,未见瘤体复发.结论:巨大神经纤维瘤可完整或大部分手术切除,切取的瘤体皮肤回植创面,可取得良好的外观.

    作者:陈文斌;张喜成;成玉花;章庆国;郭宗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多中心研究

    目的:比较0.1%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扁平疣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应用0.1%维A酸乳膏和喷昔洛韦乳膏为治疗组,0.1%维A酸乳膏和不含喷昔洛韦的基质乳膏为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选择靶皮损和全部皮损,并记录治疗前后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入组240例,完成试验225例.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8.5±32.2、33.9±30.2和70.2±37.1,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5.5%和28.6%,总有效率为74.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9.3±26.2、32.9±39.1和49.8±40.0,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7.7%和25.7%,总有效率为43.4%.治疗组在治疗后6周基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可协同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效果.

    作者:郝飞;谢红付;郑敏;金德惠;杜华;钟华;陈翔;吕中法;宋亚丽;邓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加减滋水清肝饮对皮肤SOD及脂褐质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加减滋水清肝饮对皮肤SOD及脂褐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法复制黑素沉着动物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皮肤SOD活力,用荧光法测定皮肤脂褐质的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小鼠皮肤SOD活性明显增高,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皮肤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两组无黑素沉积或仅有少量沉积.结论:加减滋水清肝饮可增加皮肤SOD活性,降低脂褐质含量.

    作者:杨智荣;张丽宏;黄昕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冻存及复苏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正常皮肤和8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分别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作生长曲线比较细胞增殖情况.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梯度降温后置入液氮(-1 96℃)中保存4~6个月,进行细胞复苏培养,以2%台盼蓝确定细胞活力,并观察复苏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基本相同,但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萌出生长较正常皮肤快,生长融合后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冷冻保存4~6个月后,复苏率超过80%,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特性基本相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作者:李惠斌;蔡景龙;潘博;刘振中;安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切除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肿泡眼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眼轮匝肌下脂肪垫(SOOF)的解剖观察,探讨其部分切除在肿泡眼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 5例肿泡眼施行切开重睑术,在常规切除肥厚的眼轮匝肌和膨隆的眶隔脂肪以减轻上睑臃肿的同时,去除部分上睑外侧肥厚的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结果:临床解剖观察表明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肿泡眼眼睑中较丰富,它位于眼轮匝肌下,覆盖在外侧眶缘上,向外伸展指向眉弓的末端,在眼睑的眶外缘形成檐盖状膨隆,该脂肪垫在上睑外1/3处肥厚更明显,组织较致密.肿泡眼患者重睑术中适当去除部分肌下脂肪垫后上眼睑变薄,重睑弧度自然,形态逼真.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只要熟悉眼睑的解剖层次,并谨慎操作,术中适当切除该脂肪垫,可明显提高肥厚眼睑重睑后的美容效果.

    作者:尹飞;于加平;蔡茂季;曾金鉴;王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泡眼患者重睑隆鼻Ⅰ期成形术

    目的:探求治疗肿泡眼理想的手术术式和方法.方法:根据肿泡眼患者的局部解剖特点及面部特征,对常规切开法重睑术加以改进,即适当切除上睑皮肤、肥厚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和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并同期完成隆鼻成形术.结果:应用本方法完成80例,其中75例术后随访3~6个月,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对肿泡眼患者施行改良切开法重睑术,并同期施行隆鼻成形,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美容效果.

    作者:张福奎;耿传卫;刘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整形美容外科医疗纠纷的防范

    近年来,整个医疗界的医疗纠纷和投诉呈不断上升趋势.整形美容外科作为高风险医疗行业中的浪尖,更是不能平静.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处理或参与处理过不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积累了一些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深感医疗纠纷的发生,不同程度地给工作人员带来精神压力,造成工作秩序的混乱,使科室经济效益受损,更严重的是对医院和科室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科的顺利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维胺脂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重度痤疮

    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维胺脂胶囊(商品名三蕊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中药大黄蛰虫丸(北京同仁堂生产,规格3g/丸)治疗重度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梅;李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修复颜色的影响

    目的:评价树脂粘结剂粘结后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颜色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前牙为四环素变色牙、氟斑牙及死髓变色牙的患牙181颗,采用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修复并用测色仪测色,对修复后颜色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树脂粘结剂粘结后的瓷贴面与对照牙及比色板间颜色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的颜色有显著影响,提示可尝试通过调配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树脂粘结剂来调节瓷贴面修复的效果.

    作者:赵晓婧;樊聪;王新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引导组织再生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因素

    1982年Nyman S首先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概念[1].引导组织再生的基本原理是用外科的方法放置一个物理屏障来选择性地分隔不同的牙周组织,即就是阻止牙龈结缔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首先与根面接触,在膜与牙根之间形成楔状间隙,引导牙周膜细胞向冠方迁移生长,形成真正的牙周再生.随着GTR膜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GTR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的多个领域,是目前口腔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如此,GTR的应用和效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膜材料类型、有无其他植入材料、屏障膜的暴露与细菌定植、手术创伤与技巧、吸烟等.本文就影响GTR技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有关因素作以综述.

    作者:潘丹;刘利锋;王宝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体疣埋植联合左旋咪唑内服治疗扁平疣65例

    扁平疣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的碍容性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少年.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均存在疗效不确切,症状反复迁延不愈等不足,日常生活中影响美观,使患者在社会交往中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压力.自2001年3月~2004年9月,笔者采用自体疣埋植联合左旋咪唑内服治疗扁平疣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罗耀兵;周承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颞筋膜瓣和E-PTFE在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颞筋膜瓣、e-PTFE在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颞筋膜瓣、e-PTFE并采用不同切口入路对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软组织充填多在皮下脂肪层下潜行分离,行颞筋膜、e-PTFE充填.结果:本组修复的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面部轮廓改善理想,触诊手感自然,其中1例患者1月后修复区有一直径5mm大的皮肤坏死,其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颞筋膜瓣、e-PTFE进行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充填是理想而损伤小且效果明显的修复方法.

    作者:周晓东;周晓燕;滕利;归来;张智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假体容积的双重选择及假体上极胸大肌填充隆乳术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隆乳术后乳房的良好曲线.方法:应用乳房假体容积双重选择法,根据假体大小适当调节假体放置位置并行胸大肌部分剥离胸骨骨膜固定.结果:采用该法行隆乳术共113例,除2例受术者强烈要求选择较大的假体而造成术后乳房过假以外,111例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乳房的曲线接近生理曲线.结论:综合应用假体大小选择的双重标准、放置位置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及假体上极的胸大肌折叠充填,是一种改善隆乳术后乳房移行曲线差的良好方法.

    作者:高尚;王永洁;李键宁;陈忠存;蒋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牙科比色板与比色仪的研究进展

    烤瓷冠桥的修复不仅形态要与邻牙协调,而且颜色也要与邻牙高度一致.因此,首先要确定患者口内余留牙的颜色,之后再从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粉中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瓷粉加工制作烤瓷冠桥,使后完成的烤瓷修复体达到与患者余留牙齿协调一致的效果.选色、配色好像并不难,但是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选色、配色不恰当致使完成的修复体颜色与邻牙颜色不一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准确地确定患者余留牙的颜色就成了修复医师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方法是依靠统一制作好的牙科比色板,从比色板中选择与患者余留牙的颜色相近的色片,置于患者口列附近进一步比较,确定以后做好记录,技师就以此纪录为准选择相应的瓷粉加工制作.

    作者:郭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眶筛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鼻眶筛区(naso-orbital-ethmoid,NOE)是人体为复杂的解剖区域之一,特指面中部由两侧眶上孔和眶下孔之间构成的矩形区域[1],范围包括鼻骨、额骨、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位于颅、眶及鼻三者交叉区域,又称鼻上颌泪额筛区.鼻眶筛复合体骨折是面中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首先由McCoy于1959年提出[1].由于本身及其所牵涉的相邻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单纯的NOE骨折较为少见,多合并颅颌面其他部位的骨折,表现为多块面骨的复合骨折和眶底的爆裂骨折,常波及眶尖,损伤视神经,导致眼球失明,如诊断和处理不当,常造成多种难以纠正的并发证和畸形,它一直是颌面外科治疗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对面部骨折特点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NOE骨折才逐渐被认识.本文主要对NOE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处理原则及手术方法和畸形整复等情况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亦炫;胡永寿;梁振博;谭卫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治疗成人间歇性外斜视

    目的:探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32眼)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双眼外直肌后徙12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眼球外转受限.结论:该手术方式操作简便,避免损伤过多的眼外肌,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牛洪明;肖克花;付丽丽;高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背阔肌岛状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

    2000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背阔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肘部挛缩瘢痕肘关节切除、松解之创面及重塑肘关节外形,治疗因肘部瘢痕挛缩影响肘关节外形及功能的患者18例.术后皮瓣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外观达到整形美学标准,效果满意.

    作者:窦玺;耿素艳;宫传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电灼加暗疮挤压器治疗与护理颜面部皮脂腺囊肿

    目的:比较观察电灼加暗疮挤压器治疗颜面部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8例皮脂腺囊肿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6人,对照组22人.治疗组采用电灼加暗疮挤压器联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电灼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共计320个皮脂腺囊肿,一次性治愈率97.50%;对照组22例患者,共计260个皮脂腺囊肿,一次性治愈率55.38%.两组治疗一次性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65,P<0.01).联合疗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痊愈率达93%.结论:联合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联合方法治疗面部皮脂囊肿具有愈合快、痛苦小,复发率低的优点,有美容医学意义.

    作者:冯占芹;陈雪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厚上唇伴唇珠缺损同期整形术

    上唇红唇部增宽且外露过多,组织增厚,缺乏妩媚动人的线条,同时伴唇珠缺陷或不显,闭唇时露齿,则使红唇完全丧失了立体形态的美感,尤其对女性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国内对此类红唇畸形相关治疗报道尚不多见.2001年12月至2005年1月笔者共完成厚上唇伴唇珠缺损同期整形术15例,取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捍东;朱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