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斌;张喜成;成玉花;章庆国;郭宗科
目的:评价树脂粘结剂粘结后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颜色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前牙为四环素变色牙、氟斑牙及死髓变色牙的患牙181颗,采用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修复并用测色仪测色,对修复后颜色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树脂粘结剂粘结后的瓷贴面与对照牙及比色板间颜色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的颜色有显著影响,提示可尝试通过调配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树脂粘结剂来调节瓷贴面修复的效果.
作者:赵晓婧;樊聪;王新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正常皮肤和8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分别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作生长曲线比较细胞增殖情况.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梯度降温后置入液氮(-1 96℃)中保存4~6个月,进行细胞复苏培养,以2%台盼蓝确定细胞活力,并观察复苏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基本相同,但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萌出生长较正常皮肤快,生长融合后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冷冻保存4~6个月后,复苏率超过80%,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特性基本相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作者:李惠斌;蔡景龙;潘博;刘振中;安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皮肤创伤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是美容整形外科棘手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其特征是大量细胞增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过量沉积,胶原排列紊乱.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在瘢痕形成机理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细胞凋亡不足或延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Bcl-2、Bax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将近年来Bcl-2、Bax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华;王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皮炎.由于种种原因,本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现将笔者自1999年4月~2004年4月门诊收集的20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继华;胡建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术前护理由于此手术是一种涉及隐私部位的美容手术,患者对此持有较多的顾虑,如担心医护人员对自己有偏见,能否替自己保密以及手术能否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术中是否疼痛及术后恢复时间长短等问题.为了取得使患者满意的效果,术前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与患者做充分的交流沟通,使其消除种种顾虑,为手术做好准备.
作者:宋晓燕;高杰;侯燕;吕志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观察电灼加暗疮挤压器治疗颜面部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8例皮脂腺囊肿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6人,对照组22人.治疗组采用电灼加暗疮挤压器联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电灼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共计320个皮脂腺囊肿,一次性治愈率97.50%;对照组22例患者,共计260个皮脂腺囊肿,一次性治愈率55.38%.两组治疗一次性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65,P<0.01).联合疗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痊愈率达93%.结论:联合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联合方法治疗面部皮脂囊肿具有愈合快、痛苦小,复发率低的优点,有美容医学意义.
作者:冯占芹;陈雪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减滋水清肝饮对皮肤SOD及脂褐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法复制黑素沉着动物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皮肤SOD活力,用荧光法测定皮肤脂褐质的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小鼠皮肤SOD活性明显增高,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皮肤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两组无黑素沉积或仅有少量沉积.结论:加减滋水清肝饮可增加皮肤SOD活性,降低脂褐质含量.
作者:杨智荣;张丽宏;黄昕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基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和曲拉通X-100对兔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成脱细胞血管基质;体外分离和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将其作为种子细胞种植于脱细胞血管基质上,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血管.结果:制备的脱细胞血管基质由胶原、弹力纤维等组成,未见细胞成分残留;体外扩增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脱细胞血管基质上可生长增殖.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血管基质支架材料复合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有望为血管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作者:刘德伍;胡翔;毛远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烤瓷冠桥的修复不仅形态要与邻牙协调,而且颜色也要与邻牙高度一致.因此,首先要确定患者口内余留牙的颜色,之后再从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粉中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瓷粉加工制作烤瓷冠桥,使后完成的烤瓷修复体达到与患者余留牙齿协调一致的效果.选色、配色好像并不难,但是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选色、配色不恰当致使完成的修复体颜色与邻牙颜色不一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准确地确定患者余留牙的颜色就成了修复医师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方法是依靠统一制作好的牙科比色板,从比色板中选择与患者余留牙的颜色相近的色片,置于患者口列附近进一步比较,确定以后做好记录,技师就以此纪录为准选择相应的瓷粉加工制作.
作者:郭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微螺钉加载正畸负荷后的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包括了1 5例成年患者,以植入上颌颧突的微螺钉作为前牙内收的颌内支抗.微螺钉植入2周后施力.加力前及加力后9个月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将头影测量片进行重叠,测量微螺钉的移位变化.结果:15例中6例患者的微螺钉伸出并移位(-0.5~1.5mm).微螺钉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4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但是在承载正畸负荷的过程中,并不保持绝对的稳定,部分微螺钉在正畸力作用下有移位.为了防止因微螺钉移位伤及临近的重要组织结构,建议微螺钉应植入在没有主要神经、血管通过的非齿槽骨区,或植入在齿槽间隔区,但微螺钉与牙根之间应留出2mm的安全距离.
作者:杭望雁;夏春鹏;侯铁军;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求不同温度下脂肪组织冻存时的适宜低温保护剂.方法:在-16℃(普通家用冻箱)、-80℃(深低温冰箱)及-196℃(液氮)条件下,加入不同的低温保护剂,冷冻脂肪组织,24h后测定肌酸激酶活力,并与贮存前酶活力做比较.结果:液氮组以15%二甲基亚砜,6%丙二醇为低温保护剂时脂肪组织活力高,达贮存前的76%,深低温冰箱组以15%二甲基亚砜组活力高,达66%,而普通冰箱组高也仅为46%.结论:低温保护剂能明显保持冷冻脂肪组织活力,不同冻存条件下其适宜的低温保护剂各异.
作者:肖斌;刘毅;于晟;陈绍宗;张绪生;田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眼轮匝肌下脂肪垫(SOOF)的解剖观察,探讨其部分切除在肿泡眼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 5例肿泡眼施行切开重睑术,在常规切除肥厚的眼轮匝肌和膨隆的眶隔脂肪以减轻上睑臃肿的同时,去除部分上睑外侧肥厚的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结果:临床解剖观察表明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肿泡眼眼睑中较丰富,它位于眼轮匝肌下,覆盖在外侧眶缘上,向外伸展指向眉弓的末端,在眼睑的眶外缘形成檐盖状膨隆,该脂肪垫在上睑外1/3处肥厚更明显,组织较致密.肿泡眼患者重睑术中适当去除部分肌下脂肪垫后上眼睑变薄,重睑弧度自然,形态逼真.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只要熟悉眼睑的解剖层次,并谨慎操作,术中适当切除该脂肪垫,可明显提高肥厚眼睑重睑后的美容效果.
作者:尹飞;于加平;蔡茂季;曾金鉴;王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面部整形术后局部凹凸不平、面部不对称等并发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方法:经肿胀麻醉抽取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后对凹凸不平、有缺陷的局部进行注射填充治疗.结果:2 3例患者通过一两次脂肪颗粒移植注射治疗均获得了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对于面部整形术后局部凹凸不平、不对称等并发症,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间接了解对软组织侧貌影响较大的硬组织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对20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多数软硬组织侧貌美学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影响的软组织美学指标多硬组织测量项目依次为:SND、1-T、SNB、T-NB、T-NB(mm)、ANB、1-NA、1-NA(mm)、SNA、FMIA.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硬组织面型构成了软组织面型的基础和支架,影响的软组织美学指标多硬组织测量项目多集中在面型的下1/3处,即下颌骨区.
作者:金军;冷军;段银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小口畸形的常见病因及采用口角开大术矫正小口畸形的经验.方法:对59例小口畸形病例,采用口角开大术及红唇粘膜瓣转移再造新口角.结果:本组59例小口畸形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满足口腔疾病的诊治及日常生活需要.结论:采用口角开大术及应用红唇粘膜组织瓣转移术矫正小口畸形,可形成接近正常解剖形态的圆弧形口角.
作者:朱光辉;濮礼臣;金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例介绍某女,33岁,已婚已育,术前常规检查正常.2004年4月27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假体隆乳术.自左侧腋顶入路,乳腺后间隙分离.
作者:叶琳诺;叶惠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32眼)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双眼外直肌后徙12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眼球外转受限.结论:该手术方式操作简便,避免损伤过多的眼外肌,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牛洪明;肖克花;付丽丽;高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活性依赖于金属锌离子的蛋白酶.它以酶原形式被分泌,经激活后参与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降解.MMPs现有二十余种不同的蛋白酶.根据它们的结构和降解底物分为胶原酶、明胶酶、基质水解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他基质金属蛋白酶五大类.MMPs的表达受生长因子等许多因素的调控.体内MMPs酶原主要由纤溶酶活化,其活性主要受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抑制.MMPs在创面基质降解和重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参与基质的降解,影响组织修复、重塑和瘢痕形成.MMPs表达与活性的异常改变与创面愈合纤维化,瘢痕形成和慢性创面不愈合密切相关.探讨MMPs表达与活性的调控机理,寻找它们失调的机制以及临床干预的可能性和方法,可望为瘢痕和慢性创面的修复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石冰;刘芳华;陈绍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维胺脂胶囊(商品名三蕊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中药大黄蛰虫丸(北京同仁堂生产,规格3g/丸)治疗重度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梅;李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