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00例临床分析

赵继华;胡建中

关键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皮炎患者, 收集, 门诊, 发病, 部长
摘要: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皮炎.由于种种原因,本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现将笔者自1999年4月~2004年4月门诊收集的20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痤疮丙酸杆菌相关疾病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短杆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属于皮肤的正常菌群,一般寄居在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中.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成熟,毛囊口出现角栓,皮脂腺分泌功能也明显增加,因皮脂含有较多脂肪酸等成分,适合P.acnes的生长及繁殖,从而成为痤疮主要的病因之一.P.acnes的致病力相对较低,有学者计算出P.acnes分裂一代时间约是5.1 h[1],比其他细菌的分裂时间慢,常规细菌培养不能发现其阳性结果,导致P.acnes引起的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除了可以引起痤疮外,P.acnes还会导致手术后感染类疾病,部分由P.acnes引起的疾病甚至可以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常规培养不能查出病原体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必须要考虑到P.acnes,可延长培养时间达十天左右,治疗可以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本文对由P.acnes引起的及与之有关的疾病综述如下.

    作者:齐显龙;卢涛;高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加减滋水清肝饮对皮肤SOD及脂褐质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加减滋水清肝饮对皮肤SOD及脂褐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法复制黑素沉着动物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皮肤SOD活力,用荧光法测定皮肤脂褐质的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小鼠皮肤SOD活性明显增高,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皮肤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两组无黑素沉积或仅有少量沉积.结论:加减滋水清肝饮可增加皮肤SOD活性,降低脂褐质含量.

    作者:杨智荣;张丽宏;黄昕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厚上唇伴唇珠缺损同期整形术

    上唇红唇部增宽且外露过多,组织增厚,缺乏妩媚动人的线条,同时伴唇珠缺陷或不显,闭唇时露齿,则使红唇完全丧失了立体形态的美感,尤其对女性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国内对此类红唇畸形相关治疗报道尚不多见.2001年12月至2005年1月笔者共完成厚上唇伴唇珠缺损同期整形术15例,取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捍东;朱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并发症有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并发症有关问题.方法:总结处理24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整形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并对4例注射部位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24例并发症均经穿刺抽吸或手术摘除治疗,4例注射部位肌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肌细胞间隙均散布有大小不等的片状异物颗粒,HE染色呈淡蓝色,较大异物周围似有纤维包囊,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行面部整形容易移位,无论何处,一旦注入则难以彻底去除,需慎重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体内长期滞留对机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谆;于海涛;隋继强;刘芳霞;李明勇;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基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基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和曲拉通X-100对兔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成脱细胞血管基质;体外分离和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将其作为种子细胞种植于脱细胞血管基质上,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血管.结果:制备的脱细胞血管基质由胶原、弹力纤维等组成,未见细胞成分残留;体外扩增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脱细胞血管基质上可生长增殖.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血管基质支架材料复合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有望为血管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作者:刘德伍;胡翔;毛远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隆乳术中大出血1例报道

    1病例介绍某女,33岁,已婚已育,术前常规检查正常.2004年4月27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假体隆乳术.自左侧腋顶入路,乳腺后间隙分离.

    作者:叶琳诺;叶惠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房整形美容手术进展

    圆润、挺拔、丰满的乳房是女性美丽和性感的象征.如果乳房外形欠佳或者缺失,会造成女性严重自卑心理,而通过乳房美容整形手术则可以大大改善患者自卑的心理状态,增加其自信.乳房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主要包括隆乳、乳头缩小、巨乳缩小等美容手术和乳房再造、乳头内陷矫正以及男性乳房发育切除等修复重建手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乳房美容整形手术目前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约占整形外科手术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我国,乳房美容手术也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但乳房再造等整形修复手术开展的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广泛.近年来,乳房美容整形手术也是整形外科学界创新改进的重要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材料的文献报道.

    作者: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阴茎延长术改进切口缝合的体会

    阴茎延长术的延长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皮肤切口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近5年来采用皮肤纵菱形切口直接对合缝合,不仅缝合快,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义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皮肤扩张灌注器与常规扩张方法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交互反馈式持续恒压皮肤扩张灌注器与常规扩张方法临床效果,总结灌注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经验.方法:应用国家专利设计-交互反馈式持续恒压皮肤扩张灌注器与常规扩张方法比较观察,选择门诊及住院整形美容患者共85例,165个扩张器.随机分为灌注器组50例,共98个扩张器;常规扩张组35例,共67个扩张器.结果:扩张器容量50~400ml.灌注器组所有病例均经1~3次储水囊充液即完成扩张,扩张时间1~3周,仅有两例出现轻度毛发脱落,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而常规扩张组扩张时间为3~6周,并有31.4%并发症.结论:交互反馈式全封闭型持续恒压皮肤扩张灌注器是一种简单快捷、安全高效、新型实用的皮肤扩张新器具.

    作者:贺忠文;王标;李江;吴玉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修复颜色的影响

    目的:评价树脂粘结剂粘结后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颜色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前牙为四环素变色牙、氟斑牙及死髓变色牙的患牙181颗,采用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修复并用测色仪测色,对修复后颜色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树脂粘结剂粘结后的瓷贴面与对照牙及比色板间颜色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Ⅰ铸瓷贴面的颜色有显著影响,提示可尝试通过调配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树脂粘结剂来调节瓷贴面修复的效果.

    作者:赵晓婧;樊聪;王新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00例临床分析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皮炎.由于种种原因,本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现将笔者自1999年4月~2004年4月门诊收集的20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继华;胡建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3年到2004年,施行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28例.采用额部小切口,在帽状腱膜下和骨膜下平面剥离,用缝线和螺钉固定后推的头皮和额部皮肤.结果:28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且脱发、感觉减退和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同传统面部除皱手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磊;章庆国;黄金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人与青少年口腔正畸的区别

    目的:分析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特点.方法:成人组及青少年组病例各33例,比较其疗程长短和托槽脱落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两组的疗程、病人的满意率无显著差异,但青少年组托槽脱落次数明显多于成人组.结论:治疗条件相同的成人与青少年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罗征;刘传宏;郭奕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防晒化妆品--皮肤老化与化妆品系列讲座七

    随着对日光紫外辐射危害认识的深化,人们在寻求各种防止其危害的方法,使用防晒化妆品就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国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已开始广泛使用防晒化妆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化妆品行业开始崛起,防晒化妆品的生产也紧跟国际形势,产品日益增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防晒化妆品的使用日渐普遍.下面就防晒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剂型及功效的评价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仲荣;吴燕虹;杨慧兰;杨军;樊建勇;林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慢性创面的形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活性依赖于金属锌离子的蛋白酶.它以酶原形式被分泌,经激活后参与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降解.MMPs现有二十余种不同的蛋白酶.根据它们的结构和降解底物分为胶原酶、明胶酶、基质水解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他基质金属蛋白酶五大类.MMPs的表达受生长因子等许多因素的调控.体内MMPs酶原主要由纤溶酶活化,其活性主要受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抑制.MMPs在创面基质降解和重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参与基质的降解,影响组织修复、重塑和瘢痕形成.MMPs表达与活性的异常改变与创面愈合纤维化,瘢痕形成和慢性创面不愈合密切相关.探讨MMPs表达与活性的调控机理,寻找它们失调的机制以及临床干预的可能性和方法,可望为瘢痕和慢性创面的修复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石冰;刘芳华;陈绍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冻存及复苏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正常皮肤和8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分别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作生长曲线比较细胞增殖情况.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梯度降温后置入液氮(-1 96℃)中保存4~6个月,进行细胞复苏培养,以2%台盼蓝确定细胞活力,并观察复苏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基本相同,但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萌出生长较正常皮肤快,生长融合后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冷冻保存4~6个月后,复苏率超过80%,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特性基本相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作者:李惠斌;蔡景龙;潘博;刘振中;安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响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侧貌的软硬组织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间接了解对软组织侧貌影响较大的硬组织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对20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多数软硬组织侧貌美学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影响的软组织美学指标多硬组织测量项目依次为:SND、1-T、SNB、T-NB、T-NB(mm)、ANB、1-NA、1-NA(mm)、SNA、FMIA.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硬组织面型构成了软组织面型的基础和支架,影响的软组织美学指标多硬组织测量项目多集中在面型的下1/3处,即下颌骨区.

    作者:金军;冷军;段银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反义及正义α-SMA的表达对成纤维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目的:利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因,重组反义和正义逆转录病毒载体,评价α-SMA逆转录病毒对NIH3T3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方法:用含全长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NA的质粒DNA的酶切、连接,重组反义和正义α-SMA的目的cDNA,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培养的NIH3T3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和基因表达的观察.结果:反义和正义重组逆转录病毒能够携带的目的基因并成功整合到NIH3T3细胞基因组中;利用两种逆转录病毒分别感染NIH3T3、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现对细胞生长和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反义重组逆转录病毒使细胞活性下降、基因表达减弱,而正义重组逆转录病毒使细胞活性下降、基因表达增强明显.结论:α-SMA重组病毒对细胞的形态、突起的生长甚至细胞的生存均有影响.

    作者:王珍祥;吴军;易绍萱;李世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明晰我国医疗美容纠纷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广大群众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近年来,美容手术引起的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多,在不少地方已成为影响正常医疗美容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一、二、三级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与2000年初比普遍上升.其中三级医院上升17.9%,二级医院上升34.7%,一级医院上升12.9%,其他未评定等级医院上升4%[1].因此医疗美容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正确处理,不仅关系到医患合法权益的维护,而且影响到美容医学学科和医疗美容技术的正常发展.而时下对医疗美容纠纷的概念、特点的认识及其处理程序尚不规范.为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如下浅见.

    作者:欧阳学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引导组织再生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因素

    1982年Nyman S首先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概念[1].引导组织再生的基本原理是用外科的方法放置一个物理屏障来选择性地分隔不同的牙周组织,即就是阻止牙龈结缔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首先与根面接触,在膜与牙根之间形成楔状间隙,引导牙周膜细胞向冠方迁移生长,形成真正的牙周再生.随着GTR膜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GTR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的多个领域,是目前口腔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如此,GTR的应用和效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膜材料类型、有无其他植入材料、屏障膜的暴露与细菌定植、手术创伤与技巧、吸烟等.本文就影响GTR技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有关因素作以综述.

    作者:潘丹;刘利锋;王宝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