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昱辉;段银钟;孙应明
1病例介绍某男,22岁,因先天性左侧乳头发育异常巨大于2004年9月15日就诊本院,要求手术.问诊左侧乳头自幼年起便较右侧粗大,在十四、五岁时增粗增大更为明显.我们考虑:一是发育异常,二是经过长期外界刺激与摩擦,从而引起左侧乳头的异常增生.
作者:孙建斌;易东菊;傅海曙;彭孝武;廖成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手指缺损在手外伤中常见,严重影响手的握、捏、抓等功能.拇指功能约占全手功能的一半以上,拇指缺失或(及)其他四指全部或部分缺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指缺损所致手功能丧失和畸形,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从理论上说,任何手指的任何缺损都有修复再造的必要.
作者:周志强;韩岩;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睑凹陷的患者应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于上睑眶隔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上睑凹陷都获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脂肪移植矫正上睑凹陷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一;李伟;邓颖;曾令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颏颈部瘢痕挛缩是面颈、胸部烧伤后常见的后遗畸形,严重影响功能及外观,且颏颈部绝大部分为暴露部位,故颏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时既要考虑颈部活动功能的恢复问题,又要考虑美观问题.我科自1995年初至2003年底,共行颏颈部瘢痕挛缩整复124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整复手术方法,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以添;张立宪;杨东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组织中神经肽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牙髓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SP和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S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牙髓组织,并主要伴随在血管周围,CGRP阳性神经纤维与S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类似,但数量较多.结论:CGRP与SP在牙髓组织中分布类似,可能包含在同一种神经纤维中,二者协同作用,调节牙髓血管的血流分布.
作者:赵昱辉;段银钟;孙应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组织创伤修复包括再生和瘢痕愈合两种形式,其中再生一般只发生在低等生物和胚胎早期的创伤,成人组织创伤修复一般通过瘢痕愈合.瘢痕又包括不高出于正常皮肤的非病理性瘢痕(又称正常瘢痕,Normal scar)和高出正常皮肤的病理性瘢痕(又称异常瘢痕abnormal scar),其中多数伤口愈合后表现为病理性瘢痕,后者又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作者:倪云志;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别以微小种植体作支抗和利用颅部作支抗,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比较其临床效果及矫治特点.方法:患者16例,其中8例采用口外唇弓推磨牙,为对照组,8例采用种植体作支抗推磨牙,为实验组,共植入16枚微小种植体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将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速度和距离,在近远中方向、水平方向的位置变化及上切牙的位置变化,衡量磨牙的移动方式和特点,评价支抗强弱.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结果: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移动距离3.9mm,疗程6.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0.5°;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水平旋转约1.5°;磨牙颊向移位0.8mm;上颌中切牙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移动距离4.5mm,疗程4.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1.0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0.9°;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水平旋转约5.5°;磨牙颊向移位0.9mm;上颌中切牙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结论:两种方法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但种植体支抗更强.并且对患者的依赖性降低,大大缩短疗程.
作者:郭军;段银钟;郑辉强;陈巧玲;吴国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所在科室自1998年~2004年,共施行5例整张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双手背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45岁.其中烧伤后肉芽创面1例,烧伤后瘢痕切除创面4例.创面大小:8cm× 6cm~10cm× 20cm.供皮区:胸背部1例,腹部1例,大腿3例.移植皮片大小:8cm× 20cm × 1张~10cm×20cm× 2张.手术时间:8~14h.输血:1例,2×200ml.
作者:张春喜;宋明照;向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加重,化妆品和激素类药品的滥用,以及不当的美容护理,致使面部皮肤出现敏感症状的人数迅速增加.在这些人群中,有部分因及时合理的治疗获得痊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由于不规范的治疗陷入越治越严重的尴尬境地.其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性红斑、表皮萎缩、皮肤敏感、灼热、瘙痒等症状.
作者:王玮蓁;黄海;吴纪园;刘晓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波长治疗黑色、灰色或蓝色皮肤色素性病变;532nm波长治疗红色色素性病变,共计124例.结果:此方法可明显去除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效果好、无瘢痕产生,但需多次治疗.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滨;梁建;彭晓茹;吕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中年眶周老化病人的简单而有效的门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眉整形切口应用SMAS层折叠方法对一组病例进行治疗,并进行术后满意度问询和随访.结果:本组66例病人手术后对效果满意,并发症少,随访6~24个月,术后瘢痕小,疗效持久.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效果持久,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凯;李青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无污染、安全的可注射性填充材料,且系自体组织,可重复取材.方法:以胶原蛋白为对照将变性血浆注射到家兔皮下,并于注射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取材,同一方法处理.结果:肉眼观察两组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及镜下对照比较,自体变性血浆炎症反应较重,实验组较轻,纤维层数较对照组较多.结论:自体变性血浆于家兔皮下填充后的组织反应及纤维增生程度较人体胎盘胶原蛋白重,且在吸收程度上相近.自体变性血浆取材方便,可重复使用,来源丰富,自体无抗原性,无污染,有希望在体表小面积填充方面取代1代胶原材料,形成新一代自体注射性填充材料.
作者:赵绍明;杨晓林;冯辉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西安地区部分汉族骨性Ⅱ类长短面型青年进行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将该年龄组的颅面部各器官之间的三维测量值及比例指数在长短面型之间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Farkas的颅面部软组织表面测量方法,对西安地区骨性Ⅱ类长短面型青年进行54项测量.结果:通过对西安地区部分汉族骨性Ⅱ类长短面型患者进行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发现:1.从三维测量值中可见骨性Ⅱ类长面型相对于短面型患者下颌角大(150.4°>120.8°,P<0.01).2.从三维测量比例指数中可见骨性Ⅱ类长面型相对于短面型较窄、长,前全面高较大,前上面高及前下面高均较大(P<0.01).结论:西安地区骨性Ⅱ类长短面型之间不仅面高比不同,颅面部软组织的其他三维测量值及比例指数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作者:王菲;周洪;任敏宁;司新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眼外伤、眼烧伤、眼部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等多种原因可致眼睑部分或全部缺损,严重影响眼睑正常的外形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极为妨碍面部美观[1].回顾我院自1994年至2004年间眼睑缺损行眼睑再造术的患者116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薛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于许多的阴道异常情况通常需广泛的外科手术重建.但传统的各种术式及非阴道组织被应用于阴道再造必然会导致其功能的局限性,且同时会损伤供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可为阴道再造提供组织来源,组织工程化阴道与正常阴道组织相近,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组织工程应用的文献报道,着眼于阴道组织工程的应用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周佳;刘伟;刘德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诊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场所,整形手术耗时长,操作精细,似乎并不适合急诊的节奏;此外整形手术多要求创面一期愈合,而急诊软组织损伤往往是污染创面,仿佛很难达到整形手术的要求.但临床经验表明,只要清创进行的细致、彻底,加之合理应用抗生素,伤口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冯锐;张琳;乔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电子吸脂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应用医用电子吸脂机对腹部、背部、髂腰部、臀部、腿部、上臂、下颌、颈项等部位进行吸脂塑形术,出现了皮肤瘀斑、血清肿、表皮坏死、局部血肿伴皮肤不平整等并发症.结果:电子吸脂术安全性高、无反弹、术区平整、无切口瘢痕,局部并发症一般不影响吸脂手术的效果.结论:电子吸脂术疗效好,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治疗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孟令军;谢爱玲;黄治林;牛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格因素对正颌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PF、EPQ人格问卷和正颌患者术后满意度问卷对30例正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PF人格问卷中,稳定性、感情与机警两因子标准得分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375~0.462),敏感性因子标准得分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379).EPQ人格问卷中,P量表的标准得分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402).结论:情绪稳定、自控倾向强的正颌患者较情绪不稳定者易于满意手术结果.
作者:匡斌;苗丹民;张银玲;郭树忠;韩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种不同的植物挥发油霜对人体蠕形螨杀灭作用的情况,筛选出新的天然杀螨药物.方法:在室温18℃~26℃,相对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从我科门诊患者和健康人群的额部、双颊、鼻部、鼻唇沟取蠕形螨,立即加入不同植物挥发油霜,显微镜下观察蠕形螨的存活情况,筛选出此五种植物挥发油中杀螨效果佳者,又对其进行不同浓度抗蠕形螨作用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姜黄、丁香、桉叶、珊瑚姜、木姜子这五种植物的挥发油霜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人体蠕形螨作用,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螨虫死亡率明显增高,而其中姜黄油霜的杀螨效果强,加药后2h螨虫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础霜比;P<0.05,与木姜子油霜比;P<0.05,丁香、桉叶、珊瑚姜、木姜子这四种植物挥发油霜的螨虫死亡率差别无显著性).桉叶油霜及新肤螨灵霜的杀螨作用次强(P<0.05,与基础霜比).而且,随着加药时间的延长,姜黄油霜组螨虫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与基础霜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他的各组与基础霜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姜黄、丁香、桉叶、珊瑚姜、木姜子这五种植物挥发油霜有抗人体蠕形螨的作用,其中以姜黄挥发油霜的作用强.我们的研究为临床治疗蠕形螨的天然药物开发打下了一个基础.
作者:李文戈;郑罡;张春元;张旭;孙等军;衣利;曹煜;李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血竭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血竭经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回流提取得到三种提取液,进行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血竭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时间点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绘制适浓度下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适浓度培养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血竭乙酸乙酯提取物在0.0625~0.5mg/m1浓度范围内,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0.5mg/ml浓度值时促进作用显著,此条件下细胞DNA合成S期较对照组增加25.7%(P<0.01).结论:血竭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作用,提示血竭可能具有促进创面愈合中再上皮化的作用.
作者:李丹;郭树忠;王胜春;张琳西;易成刚;胡永武;张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