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血管瘤800例病因及疗效分析

徐泉;孟保英;段怡涛;李鹏;刘宾

关键词:血管瘤, 尿素, 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发生的关系及尿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分析.方法:对80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和100例正常婴儿母亲进行母孕期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及血管瘤患儿尿素注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母亲孕期病毒感染率较正常婴幼儿母孕期病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即显著升高;尿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肯定.结论: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积极预防,尿素治疗血管瘤疗效明显.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形式美在牙齿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在当代人类文化和社会活动中,牙齿和颌面部的美观具有很大的魅力,漂亮的牙齿和娇好的面容在多数活动中受到欢迎.精品修复观念的提出,要求医生在掌握精湛医疗技术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1].对于形式美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终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在免疫机理、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耐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人类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展示了光辉的前景.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综述其相关进展.

    作者:张旭东;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个牙磨耗量计算机三维测量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自行开发研制的计算机三维辅助测量方法与传统牙刷机磨耗测量方法比较,对牙磨耗量的计算机三维测量系统进行评价.方法:用牙刷机进行模拟牙磨耗,用传统称重法,通过电子天平测试件的重量变化,失水法计算测试材料的密度,换算成体积.同时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测量系统计算体积丧失量,对实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三维计算机辅助测量所得的体积丧失量与传统的称重法测得的丧失量相近,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行开发研制的计算机三维辅助测量法可以较精确、快速地实现牙磨耗量的测定.

    作者:王晓波;姚月玲;廖琪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提折叠面中部软组织的面部三维除皱术

    目的:在面部除皱中为了使患者恢复年轻时的面部轮廓,达到三维除皱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及实际观察中探讨面中份老年化及面部轮廓改变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相应手术方法进行矫正.方法:全麻下进行全面部除皱术,术中在皮下、SMAS筋膜及骨膜下广泛分离,在面颊部,颧弓下定一关键点,并在此上提折叠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移位折叠SMAS筋膜,下垂脂肪上提复位.结果:从2002年2月至2003年5月,完成手术12例,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改善明显,除皱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旨在通过折叠上提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移位折叠SMAS筋膜,使面部松弛软组织向上和外侧方向牵拉同时使软组织向前方隆起,从而重塑年轻时的面部轮廓达到三维除皱效果.

    作者:黄金龙;刘育凤;宁官森;章庆国;周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因特网上整形与美容外科资源获取技术

    目的:探讨医学网络资源的一般获取技巧,以及医学整形与美容外科资源的获取途径.方法:应用因特网等关键词,采用医学专业检索引擎PubMed,并在此基础上链接其他医学检索引擎,获得有关整形与美容外科文献的网址和相关网页.结果:整形与美容外科的大型网站较少,但相关的学会、协会等研究机构的网站较多.结论:本文具体阐述了整形与美容外科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技巧.

    作者:刘延;时惠平;原振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包皮环切术的整形改进

    目的:根据整形外科学原则对包皮环切术进行改进.方法:包皮环切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包皮系带的损伤,将包皮系带处的外板尖端修剪成圆钝弧形,缝合内外板时直接将出血点缝扎.结果:112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术后无出血,系带处水肿消除明显加快,系带感觉良好,包皮外形美观自然,部分病例随访3~6个月,性生活满意.结论:根据整形外科学原则对包皮环切术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且效果良好的.

    作者:康安;蒙喜永;雷涛;张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侧带蒂颊粘膜肌瓣修补过宽腭裂

    目的:探索修复过宽腭裂的手术方法,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效果.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过宽腭裂进行修复手术.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12例过宽腭裂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肌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作者:魏远坚;胡顺广;林楚红;廖贵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底细胞癌的T细胞亚群

    目的:研究基底细胞癌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3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结果:基底细胞癌患者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基底细胞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作者:孙乐栋;曾抗;刁友涛;周再高;贺凤姣;江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隆乳受术者的心理及心理疏导

    隆乳术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手术,不仅可以改变受术者的体形,而且还可以改变受术者的心理.因此,受术者表现出的许多心理状态,应予以关注.笔者近两年来实施该类手术126例,对受术者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心理异常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疏导,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临床应用回顾与分析

    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组织缺损和发育不良,已有较长的历史,早Neuber(1893年)和Lexer(1910年)就有报道,1950年Peer的研究发现移植的脂肪颗粒,在体积和重量上大多减少50%以上[1],坏死的脂肪颗粒往往引起纤维囊性化和假性囊肿.

    作者:李青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黄褐斑48例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常表现为颜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斑片,多为女性.近年来笔者对48例黄褐斑患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采取耳针佐以内服中药、外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以共奏脏腑气血通达,内分泌功能协调,内调外治达到了消斑美容肌肤之功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洁;阎润虎;王真子;李莉;于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鼠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Ⅰ型胶原和MMP-1及TIMP-1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Ⅰ型胶原和MMP-1、TIMP-1在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磨牙移动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术后1、3、5、7、10、14天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中Ⅰ型胶原和MMP-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Ⅰ型胶原和MMP-1、TIMP-1在大鼠正畸牙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且有时间依赖性.结论:Ⅰ型胶原在牙周组织改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MP-1、TIMP-1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代谢过程.

    作者:张晓东;林珠;李永明;陈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豚鼠肋软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体外培养豚鼠肋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及功能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单层培养豚鼠肋软骨细胞,对照组培养液为无血清DMEM,实验组在培养液DMEM中加入IGF-1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ng/m1、50ng/ml、100 ng/ml,作用6天后,检测细胞DNA含量和培养液中糖醛酸的含量.结果:IGF-1在10~100ng/m1浓度范围能明显增加培养软骨细胞的DNA及糖醛酸的含量,且以50ng/ml作用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F-1对体外培养肋软骨细胞有刺激,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影响细胞的增殖及功能代谢.

    作者:杨壮群;刘利锋;曹峻岭;许援朝;师钟丽;邢喆;荔鹏;兰海龙;屠军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改进的垂直切口下腹壁整形术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改进的垂直切口矫治腹壁纵行瘢痕和凹陷畸形的腹部整形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经过脐周的半环形加下腹部的楔形切口,对腹壁的纵行瘢痕及多余的皮肤进行切除整形,同时行腹部吸脂手术.结果:共治疗11例,除1例局部有少量积液外,其余均恢复顺利.其中3例随访1年,腹部平坦,瘢痕细小.结论:对于下腹部有纵行瘢痕并有凹陷畸形的患者,该手术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腹壁整形方法.

    作者:张正文;侴海燕;康深松;翟弘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essier Ⅳ型面斜裂的一种修复方法

    面斜裂是一组少见的颅颌面先天性畸形.除极少数情况外,面斜裂都属于严重的先天畸形,通常需要多次手术才能改善畸形状态.根据Tessier 1973年的颅面裂分类法,面斜裂属于Ⅲ、Ⅳ、Ⅴ型.不全性面斜裂属于骨性裂存在而软组织连续性尚存在的隐性裂崎形.如果选择方法得当,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综合的手术治疗,成功地治疗了2例不全性面斜裂病人.特别是一例Tessier Ⅳ型面斜裂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抑西;李延;虎小毅;李蕴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两种入路眼袋整复术中发生的眼心反射

    目的:通过眼袋整复术观察眼心反射,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共对80例受术者进行眼袋整复,其中经结膜入路42例,经皮肤入路38例,术中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比较术前、术中心率的变化.结果:眼心反射阳性标准:心率较术前每分钟减慢10次以上.所有病人中,共13例出现眼心反射,其中经结膜入路8例,经皮肤入路5例,均在提拉剪除眶隔脂肪时发生.眼心反射发生率为16.2 5%.结论:眼袋整复术中可以发生眼心反射,即出现心率减慢、心脏节律的改变.所以手术应轻柔、准确、快捷,以尽量避免眼心反射的发生.

    作者:尹飞;于加平;蔡茂季;曾金鉴;王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龄患者吸脂形体塑造的护理配合

    随着吸脂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改进,要求通过吸脂达到减肥、形体塑造目的的人越来越多,因其比较安全、效果肯定,也日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自1999年以来,我科对55例年龄在50岁以上、局限性脂肪堆积伴皮肤松垂的大龄患者进行了皮下脂肪抽吸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相对年青人吸脂而言,大龄患者吸脂有其特殊性,其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严爱群;朱正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月形瓣充填加自制外固定架牵引矫正乳头内陷

    目的:探索一种实用、简便的矫正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新月形乳晕瓣行组织移植充填于空虚的乳头下方,术后采用自制外固定架持续牵引乳头1~3月.结果: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应用此方法矫正62例82只内陷乳头,术后随访6~36月,除2只乳头有部分回缩外,矫正的乳头均挺拔,瘢痕不明显,感觉正常,6例妊娠分娩哺乳正常.结论:采用新月形瓣充填加自制外固定架持续牵引矫正乳头内陷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刘长山;金钟奎;谢德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额肌瓣在眼部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额肌瓣在眼部整形中不同部位的应用及其修复效果.方法:设计额肌瓣用于矫正眶上壁及上睑塌陷1 6例,眼眶内容剜除充填14例,外伤性鞍鼻18例.结果:应用额肌瓣整形48例全部成功.结论:带血管蒂额肌瓣可用于眼部整形修复,且效果良好.

    作者:董冰松;黄发明;黄晓环;张庆华;宗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异丙酚治疗隆乳术后焦虑综合征一例

    对于采用氯胺酮麻醉后出现的焦虑综合征,笔者运用异丙酚予以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某女,31岁,因小乳症在我科行假体隆乳术,术前体格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相,血糖正常.无家族精神病史,患者术前精神正常.术中采用持续高位硬膜外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经腋下入路于胸大肌下间隙双侧各植入硅凝胶假体250ml.

    作者:吴一;江兴容;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