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蒂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宋任游;孟存方

关键词:肌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软组织缺损, 肿瘤切除, 口腔颌面部肿瘤, 带蒂肌皮瓣, 切除术后, 生存质量, 皮瓣移植, 面部外伤, 患者, 护理措施, 成功率, 彻底性, 重建, 手术, 肉体, 容貌, 理想, 局部
摘要: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以及颌面部外伤造成的组织缺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带蒂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它不仅保证了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而且有效地进行了局部功能的重建与容貌的修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也提高了皮瓣移植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由于创伤、先天性疾病、癌症、感染、炎症等原因[1]所造成的组织与器官的缺损日渐增多.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修复,但仍因供源不足、造成供体受损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而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近十几年来,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的兴起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手段.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在正确认知哺乳动物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之上,研究开发能够修复、维持或改善损伤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2].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的功能相关的活细胞种植于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后植入体内,用以修复或替代病损组织及器官;随着种子细胞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生物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终形成与相应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相一致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重建的目的.本文就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和组织构建作一综述[3-7].

    作者:黄培信;刘德伍;毛远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固定修复体铸件失败原因分析

    精密铸造技术由于其操作工序简单、精确度高,在口腔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口腔修复工艺整体水平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铸件出现缺陷甚至失败也是极为常见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本文收集了83例固定修复体的失败铸件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越野;卢芳丽;王宝成;张艺权;何惠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汗除臭剂功效评价

    出汗是维持和控制体温极其重要的生理学功能,但是如果出汗太多则是一种病态,会影响个人卫生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审美观.在炎热的夏天,汗液被细菌分解后会造成狐臭或汗臭,常常令人感到尴尬,影响正常社交及工作,也对社会公共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抗汗剂和除臭剂能使汗液的流出量减少,使汗腺分泌物因细菌的分解受到抑制,可起到控制体臭的作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且对抗汗和除臭剂类产品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美国、欧洲地区等国家则申请了一大批抗汗剂和除臭剂的专利,在配方研究、生产工艺和功能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本文就国、内外抗汗和除臭功效评价方法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程艳;祁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整形外科门诊受术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对形体美追求的日益强烈,为整形外科门诊手术提供了更广宽的空间,受术者从就医到手术结束离院,在整形门诊停留时间短暂,在心理、手术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价格方面,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把我院2005年1月~2005年9月255例受术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尹凤英;袁文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O2激光治疗睑黄瘤658例临床体会

    睑黄瘤是发生在上下睑皮肤皮下脂肪代谢障碍所致的浅层脂肪集聚沉淀后呈淡黄色的片状病损,尤以发生在上睑的皮肤病灶较为常见.而眼部的皮肤组织结构是人体皮肤组织中细薄的软组织,尤其是眼部的上下睑皮肤不仅细薄而且还是面部表情丰富,灵敏的部位,在人体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患者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较为慎重.1992年4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CO2激光治疗睑黄瘤患者658例,收到较满意疗效,现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曼华;许斐;刘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睑缘和口内联合切口面中部提升术

    目的:探讨经下睑缘和口内联合切口骨膜下面中部提升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解剖基础.方法:采用下睑袋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下层次常规完成下睑松弛皮肤切除术后,于眶缘下2~3mm切开骨膜,通过口内切口在梨状孔下缘水平切开骨膜,共同完成颧骨和上颌骨的骨膜下分离,外侧的分离止于颧大肌起点的内侧,内侧为鼻骨与上颌骨转折处.切开剥离范围内、外侧骨膜,将颊部脂肪垫的前叶及其下的骨膜,颧部的皮下脂肪垫向上外固定,然后将骨膜与眶缘的骨膜向上外方重叠缝合,缝合下睑切口.结果:采用本方法临床治疗下睑皮肤松弛和面中部老化患者13例,并发症轻,可同时达到下睑和面中部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本方法切口隐蔽,并发症少,可作为面中部年轻化手术的推荐使用方法.

    作者:李太颖;冯国平;孙广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Klinefelter患者整形综合治疗一例报告

    我院2004年5月为一名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行毛发毛囊移植种植胡须、种植腋毛、种植阴毛,阴茎延长、隆鼻术等系列手术.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心态明显改善.

    作者:赵军;薛志辉;刘照文;吴建明;陈德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良Mckissock法巨乳缩小术

    目的:探讨重度乳房肥大下垂的理想术式.方法:应用改进的Mckissock术式行乳房缩小术.结果:17例(32只)重度乳房肥大下垂术后外观挺拔,无乳头乳晕坏死发生和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进的Mckissock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手术方法简便,术后乳房外观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姚远;汪春兰;高学宏;曹东升;丁浩;王帮河;朱华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蛇毒NGF与胶原蛋白联合治疗急性感染控制后痤疮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胶原蛋白联合使用治疗急性感染控制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 0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4周,两组均先抗感染治疗;后4周,治疗组给予蛇毒NGF+胶原蛋白+替硝唑;对照组给予蛋黄+替硝唑.以上药物两组均使用美容仪器导入面部,每次治疗15~20min,每周治疗2次.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3.3%,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率52.5%,总有效率72.5%,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皮肤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1~2年,未见1例复发.结论: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蛇毒NGF和胶原蛋白可提高痤疮皮肤的免疫功能,加速损伤部位的皮肤修复,不留瘢痕,无色素沉着,美容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陈丽华;马琼;孙素娇;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光子嫩肤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烧伤后可引起局部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部分色素沉着为暂时性,可自行消退,而有的色素沉着则长期存在,可严重影响皮肤美容.2003年11月~2006年3月,笔者应用光子设备SkinStation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6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华;杨帆;陈红艳;李小莉;陈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针对传统的毛囊移植手术后存在的移植发稀疏的缺点,本文对新型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在移植发密度方面的改进进行临床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使用新型的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对620例脱发患者进行毛囊移植手术治疗并对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所恢复的移植发密度、成活率进行测量.结果:62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对移植发密度满意.结论:通过对620例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总结以及与以往毛囊移植手术技术对比后,笔者认为,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结合显微移植单位毛囊移植技术应成为现代毛发移植手术的主要方法.

    作者:季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隆乳术后并发血肿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血肿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隆乳术后血肿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再次手术取出乳房假体,查找出血点彻底止血后重新置入乳房假体.结果:血肿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积极处理效果满意.结论:应重视术中每一个操作环节尤其是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加压包扎至关重要,应认真对待.

    作者:朱立群;刘荣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研究现状

    种植支抗在牙颌畸形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实现了支抗的完全控制,在对支抗控制要求较高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种植支抗逐渐被正畸医生所认识和接受,目前对种植支抗的研究也已成为口腔正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曾经在临床应用过的种植支抗有:牙种植体支抗,磨牙后区种植体支抗,骨内种植体支抗,骨膜下种植体、钛板种植体支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吸收种植体支抗等,本文针对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胡湘权;孔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

    目的:研究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各类颧骨颧弓骨折的实用性及美学意义.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充分暴露颧额缝、颧骨体及颧弓,复位颧骨颧弓后以微型钛板固定,口腔内辅助切口固定颧颌缝.所有患者经1 0个月~1年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7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开口度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面神经损伤.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骨折复位充分,面部不留瘢痕,损伤面神经机会极少,但要注意皮瓣翻开的层次.

    作者:陈峻岭;付宜静;单晋杰;李可兴;陈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耳再造同期纠正颜面短小畸形38例临床报告

    第一、二腮弓综合征的患者常并发小耳畸形和同侧颜面短小畸形.2003~2005年我中心对3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伴颜面短小畸形的患者行外耳再造手术同时用肋软骨充填纠正颜面短小畸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万厚;庄洪兴;杨庆华;国冬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皮管法鼻再造术探讨

    目的:探讨皮管法鼻再造的手术相关技术和适应证.方法:自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上臂皮管、胸部皮管、腹部皮管临床治疗18例鼻缺损患者.总结相关技术及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证.结果:本组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及通气效果良好.随访3~12个月,皮瓣无明显回缩.结论:对于此组额、面部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管法鼻再造是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袁伟;庞星原;任军;白彦;欧阳山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真皮片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

    鼻尖整形的材料颇多,各有优缺点,笔者自2005年应用真皮片(无细胞真皮基质,AMD)在隆鼻的同时应用或单独应用进行鼻尖整形,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林;赵绍明;饶颖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皮肤附件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Ang Ⅱ type 1,AT1)受体和2型(Ang Ⅱ type 2,AT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毛囊、汗腺、皮脂腺中的表达和分布,探索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学技术检测AT1和AT2受体在13例正常皮肤附件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所检测的13例标本的皮肤附件中AT1和AT2受体都有表达.在汗腺,皮脂腺,AT1和AT2受体在腺上皮细胞有较强阳性染色信号.在毛囊中,AT1和AT2受体在外根鞘、内根鞘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强,但在毛乳头未见阳性染色信号.结论:AngⅡ受体AT1和AT2在皮肤附件中表达和分布提示,Ang Ⅱ可能通过AT1和AT2受体参与毛囊、汗腺、皮脂腺的发生、生长和损伤后再生,进一步研究AT1和AT2受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皮肤附件疾病的发生机制,改善深度创面愈合的效果.

    作者:刘宏伟;程飚;付小兵;余文林;唐建兵;王捷;廖元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有关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其发病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多种内外因子的激发下表现为免疫功能、神经精神及内分泌、代谢功能等各方面的紊乱,导致酶系统的抑制或黑素细胞的破坏或使黑素体的生成或黑化过程障碍,终致色素脱失[1].本病临床常见,白斑常发生于外伤部位、体腔口周围,可涉及到粘膜或色痣周围,对称分布,有同形反应,白斑处毛发可变白[2].根据白斑的形态、部位、分布范围和治疗反应,可分为两型(寻常型和节段型),两类(完全性白斑和不完全性白斑)及两期(进展期和稳定期).典型的皮疹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较易诊断.但是很多色素减退性皮肤病临床上常与白癜风易混淆引起误诊.下列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如:先天性局限性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先天性泛发性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获得性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伴有其他皮损色素减退性疾病等[3]与白癜风皮损很相似.在临床上我们需加以区别,以便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杨慧兰;林挺;刘仲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麻醉方法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的止痛效果,探讨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佳麻醉方法.方法:74例行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的患者,在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局部麻醉方法.其中23例患者行常规局部浸润麻醉,18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33例行胸大肌下局部肿胀麻醉.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因止痛不完善而导致手术终止的情况发生,但是麻醉效果和病人反应各有不同.结论:从安全性和止痛效果来看,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与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胸大肌下局部肿胀麻醉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特别是后者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和胸大肌的损伤,对于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是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希军;柳大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