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linefelter患者整形综合治疗一例报告

赵军;薛志辉;刘照文;吴建明;陈德裕

关键词:患者, 整形, 综合治疗, 种植, 毛发毛囊移植, 阴茎延长, 效果满意, 阴毛, 心态, 手术, 隆鼻
摘要:我院2004年5月为一名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行毛发毛囊移植种植胡须、种植腋毛、种植阴毛,阴茎延长、隆鼻术等系列手术.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心态明显改善.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扁平疣58例

    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男女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影响美观.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科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58例扁平疣患者,疗效确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鲍海平;边峰;边二堂;武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正畸与前牙美容修复的联合应用

    目的:局部牙列的正畸治疗能为错位牙、转位牙、过小牙、牙间隙等前牙美容修复创造条件,从而解决了单纯牙体修复无法解决的问题.方法:采用正畸治疗与烤瓷冠桥修复52个前牙.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正畸后都为修复创造了条件,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牙体宽度和高度均协调、牙龈附着良好、在功能与美观上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前牙列缺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错(牙合)畸形通过正畸和前牙美容修复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大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内入路面部轮廓复合改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面部轮廓复合改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切口,对患者下颌角肥大及颧骨过高等情况进行下颌角和颧骨等多部位的面部轮廓复合改形.结果:自2001年以来完成手术23例,出现术中出血和术后早期感染并发症各1例,经治疗痊愈.随访1年,患者面部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口内入路面部轮廓复合改形术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和颧骨肥大等症,效果良好.

    作者:郑健生;郑庆亦;柳大烈;吴景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针对传统的毛囊移植手术后存在的移植发稀疏的缺点,本文对新型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在移植发密度方面的改进进行临床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使用新型的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对620例脱发患者进行毛囊移植手术治疗并对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所恢复的移植发密度、成活率进行测量.结果:62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对移植发密度满意.结论:通过对620例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总结以及与以往毛囊移植手术技术对比后,笔者认为,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结合显微移植单位毛囊移植技术应成为现代毛发移植手术的主要方法.

    作者:季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辅助发音器治疗腭咽闭合不全前后舌位置及运动特点比较研究

    目的:讨论S-A治疗前后舌位置及运动形态对腭裂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对腭裂术后VPI患者,S-A治疗前后、语音治疗一年后舌静止及运动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静止位S-A治疗后舌背明显降低,语音治疗后舌位逐渐抬高,发/a:/音时S-A治疗后及语音治疗一年后,不良代偿习惯逐渐消除,语音清晰度明显升高.结论:VPI的矫正及语音治疗对根除舌不良代偿习惯,获得清晰准确的发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宏权;李宇;王传家;纪影畅;李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美国美容外科现状初探

    2003~2004年间,笔者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DIEGO)整形外科作访问学者.期间,经德国整形外科协会前主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客座教授GOTTFRIED LEMPERLE的引荐,参观访问了当地的三所医院的整形外科及七家私人美容外科诊所.

    作者:谢宏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颌面颈部巨大良性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研究面颈部巨大良性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到2004年的6例面颈部巨大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结果:6例面颈部巨大肿瘤中神经纤维瘤1例,淋巴管瘤3例,脂肪瘤1例,腮腺混合瘤1例,除1例经过4次手术外,其余5例均行1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面颈部巨大的肿瘤患者大多伴有面颈部软组织及骨组织畸形,在手术中应遵循整形美容外科及微创治疗的原则,进行颌面颈部的外形及功能整形.

    作者:刘丽芳;王笃权;姚斌;张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皮管法鼻再造术探讨

    目的:探讨皮管法鼻再造的手术相关技术和适应证.方法:自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上臂皮管、胸部皮管、腹部皮管临床治疗18例鼻缺损患者.总结相关技术及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证.结果:本组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及通气效果良好.随访3~12个月,皮瓣无明显回缩.结论:对于此组额、面部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管法鼻再造是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袁伟;庞星原;任军;白彦;欧阳山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切口肿胀麻醉负压吸刮治疗腋臭的护理体会

    腋臭主要是由于大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皮肤表面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需氧性白喉杆菌等的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及氨而放出的臭味,影响社交,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小切口肿胀麻醉[1-2]负压吸刮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艳;陈辉;叶华;唐微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皮肤磨削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30例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系由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皮肤组织所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和免疫有关.光镜、电镜组织化学及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均证实淀粉样物质来源于表皮,由变性的表皮细胞逸入真皮内,并转化为淀粉蛋白,沉积在真皮乳头层所致,目前临床上无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1].为了探讨治疗PCA的新途径,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1月应用皮肤磨削术治疗PCA患者30例,取得了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凡;朱小燕;霍亚兰;蔡华;徐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麻醉方法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的止痛效果,探讨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佳麻醉方法.方法:74例行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的患者,在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局部麻醉方法.其中23例患者行常规局部浸润麻醉,18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33例行胸大肌下局部肿胀麻醉.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因止痛不完善而导致手术终止的情况发生,但是麻醉效果和病人反应各有不同.结论:从安全性和止痛效果来看,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与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胸大肌下局部肿胀麻醉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特别是后者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和胸大肌的损伤,对于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是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希军;柳大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共轭亚油酸的皮肤分子药理及在皮肤科学的应用

    共轭亚油酸(Coniugated linoleic acid,以下简称CLA)是一种存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乳脂和肉制品中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1].20世纪80年代,CLA被发现具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之后,科学家们相继发现CLA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关于CLA与皮肤之间的关系文献报道较少,1985年,Pariza等首次发现CLA能降低小鼠皮肤癌的发病率.之后人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CLA具有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损伤等重要皮肤生理活性.本文则综述了CLA在皮肤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对皮肤化妆品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期望能促进CLA皮肤药理学及其产业化前沿技术的发展.

    作者:李珍;杨得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规范操作减少小切口法腋臭清除术后并发症

    目的:减少小切口法腋臭清除术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术前戒烟酒,做好术前检查,手术采取腋部横行小切口,修剪刮除皮下汗腺组织,术中严格消毒,注意彻底止血和充分冲洗术区,术后打包固定,术后2~3天打开外层敷料检视术区.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应用抗炎和止血药物.结果:小切口腋臭清除术后皮下血肿、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可以明显减少小切口腋臭清除术的并发症.

    作者:唐建兵;程飚;杨光成;李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行性,总结复合树脂即刻美容修复前牙冠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前牙冠折的不同情况,采用活髓摘除、根管充填、置根管钉或直接置自攻自断螺纹钉,光固化复合树脂即刻美容修复冠折缺损部分.结果: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初期均有满意疗效,半年成功率为94.44%,1年为83.33%,2年为75.00%.结论: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用即刻美容修复的方法治疗前牙冠折.

    作者:薛荣奇;董金凤;焦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壳聚糖神经导管修复犬胫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壳聚糖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18条杂交犬,平均分成3组,无菌条件下切断左侧胫神经,制成25mm的犬胫神经缺损模型.采用壳聚糖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神经导管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PLGA神经导管为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为C组作对照,每组6条犬.术后12周后通过一般观察,肌电图检查,HE染色和S-100免疫组化观察,再生神经图像分析等评价修复的效果.结果:术后12周各组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肌电图,HE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A组再生神经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质量优于B组(P<0.05);C组优于A、B组.结论:壳聚糖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作者:沈华;沈尊理;张佩华;贾万新;王永春;张兆锋;黄一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肿胀麻醉下经乳晕小切口行男性乳房肥大症治疗

    目的:介绍一种美容效果良好的男性乳房肥大症的外科治疗技术.方法:在肿胀麻醉下经乳晕边缘小切口切除增生肥大的乳腺组织.结果:本组15例共21侧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除2例术后出现血肿,经血肿清除、止血处理后切口愈合外,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乳头乳晕无坏死,且乳头乳晕感觉于手术后3~6个月恢复.结论:应用该方法行男性乳房肥大症外科治疗,术后切口不明显.不仅能达到切除增生、肥大乳腺组织的目的,而且美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仁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Ⅰ)

    目的:研究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比色板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色度值的分布规律,以利于提高临床上的比色准确率.方法:在自然光线下用数码相机对Vita比色板进行摄影,将拍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Photoshop7.0软件处理后,记录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正中点及近四个角的点(共五个点)色度值.结果:各比色片偏浅黄红色,是多种颜色的综合,而不是单纯的一种颜色,不同比色片的同一点及同一个比色片的不同点,其色度值是不同的.结论:数码摄影可以较真实地再现Vita比色片的颜色,可以做为临床比色方法的补充.

    作者:包向军;李国强;邓汉龙;王德芳;戴文安;王惠庆;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竭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天然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影响,为开发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吸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血竭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血竭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增高,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还能显著降低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5).RT-PCR法对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其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血竭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肖佐环;梁杰;左强;李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整形外科门诊受术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对形体美追求的日益强烈,为整形外科门诊手术提供了更广宽的空间,受术者从就医到手术结束离院,在整形门诊停留时间短暂,在心理、手术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价格方面,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把我院2005年1月~2005年9月255例受术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尹凤英;袁文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降低ePTFE隆鼻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降低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隆鼻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尝试将雕刻成形的ePTFE假体放入含有庆大霉素溶液的注射器内,负压抽吸使庆大霉素溶液进入材料的孔隙,然后将假体置入.结果:比较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感染发生的情况,庆大霉素处理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减少ePTFE隆鼻术后感染发生率的简便易行方法.

    作者:路会;刘庆阳;高占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