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芳;王笃权;姚斌;张红艳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行性,总结复合树脂即刻美容修复前牙冠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前牙冠折的不同情况,采用活髓摘除、根管充填、置根管钉或直接置自攻自断螺纹钉,光固化复合树脂即刻美容修复冠折缺损部分.结果: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初期均有满意疗效,半年成功率为94.44%,1年为83.33%,2年为75.00%.结论: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用即刻美容修复的方法治疗前牙冠折.
作者:薛荣奇;董金凤;焦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Ang Ⅱ type 1,AT1)受体和2型(Ang Ⅱ type 2,AT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毛囊、汗腺、皮脂腺中的表达和分布,探索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学技术检测AT1和AT2受体在13例正常皮肤附件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所检测的13例标本的皮肤附件中AT1和AT2受体都有表达.在汗腺,皮脂腺,AT1和AT2受体在腺上皮细胞有较强阳性染色信号.在毛囊中,AT1和AT2受体在外根鞘、内根鞘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强,但在毛乳头未见阳性染色信号.结论:AngⅡ受体AT1和AT2在皮肤附件中表达和分布提示,Ang Ⅱ可能通过AT1和AT2受体参与毛囊、汗腺、皮脂腺的发生、生长和损伤后再生,进一步研究AT1和AT2受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皮肤附件疾病的发生机制,改善深度创面愈合的效果.
作者:刘宏伟;程飚;付小兵;余文林;唐建兵;王捷;廖元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毛乳头细胞(DPC)条件培养液对斑秃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DPC分泌促进毛囊生长的活性物质.方法:收集体外培养低传代DPC培养上清,制成冻干粉,用于治疗50例斑秃患者,并分别选择其中26例和10例作去炎松组和空白组自身对照.结果:DPC条件培养液组、去炎松组和空白组治愈率分别为74%、54%、10%,有效率分别为96%、73%、30%,DPC条件培养液组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去炎松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人DPC条件培养液有促进斑秃患者毛囊生长的作用.
作者:罗洋;郝飞;叶庆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腋臭主要是由于大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皮肤表面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需氧性白喉杆菌等的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及氨而放出的臭味,影响社交,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小切口肿胀麻醉[1-2]负压吸刮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艳;陈辉;叶华;唐微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介绍隆鼻术中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的方法.方法:了解受术者的要求,用一根牙签放于鼻根(眉头与内眦中点连线的中点)与鼻尖中点,将牙签一端抬离鼻尖点约2~4mm,从侧面观察决定需要垫高的高度及形状,据此选择适当的假体并对假体进行相应的雕刻.结果:3年中应用上述方法进行隆鼻术50例,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电话随访1~2年,外形满意,无假体外露,无排斥反应.一些国产的鼻假体型号较全,不需太多雕刻,使用方便.进口硅橡胶假体和聚四氟乙烯鼻假体型号单一,需要较多的雕刻.结论:根据鼻畸形的外形,确定所需的假体的形状与厚度,选择适当的假体经适当的雕刻,制成个性化的假体,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作钧;王佳琦;张志宏;郑行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的抗癌机理,并初步探讨端粒酶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TT法、双层琼脂培养法、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法、TRAP-PCR-ELISA法研究平阳霉素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平阳霉素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对细胞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下调c-myc、bac-2的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且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用416ng/ml平阳霉素处理Tca8113舌癌细胞后12h、24h、48h、72h、96h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76±0.03,0.45±0.06,0.32±0.05,0.14±0.02,阴性).结论:平阳霉素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转移复发倾向,还可作用于线粒体,在下调c-myc、bac-2的表达的同时抑制端粒酶活性.
作者:商洪涛;刘锐;陈鹏;雷德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胶原蛋白联合使用治疗急性感染控制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 0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4周,两组均先抗感染治疗;后4周,治疗组给予蛇毒NGF+胶原蛋白+替硝唑;对照组给予蛋黄+替硝唑.以上药物两组均使用美容仪器导入面部,每次治疗15~20min,每周治疗2次.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3.3%,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率52.5%,总有效率72.5%,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皮肤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1~2年,未见1例复发.结论: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蛇毒NGF和胶原蛋白可提高痤疮皮肤的免疫功能,加速损伤部位的皮肤修复,不留瘢痕,无色素沉着,美容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陈丽华;马琼;孙素娇;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种植支抗在牙颌畸形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实现了支抗的完全控制,在对支抗控制要求较高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种植支抗逐渐被正畸医生所认识和接受,目前对种植支抗的研究也已成为口腔正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曾经在临床应用过的种植支抗有:牙种植体支抗,磨牙后区种植体支抗,骨内种植体支抗,骨膜下种植体、钛板种植体支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吸收种植体支抗等,本文针对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胡湘权;孔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有关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其发病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多种内外因子的激发下表现为免疫功能、神经精神及内分泌、代谢功能等各方面的紊乱,导致酶系统的抑制或黑素细胞的破坏或使黑素体的生成或黑化过程障碍,终致色素脱失[1].本病临床常见,白斑常发生于外伤部位、体腔口周围,可涉及到粘膜或色痣周围,对称分布,有同形反应,白斑处毛发可变白[2].根据白斑的形态、部位、分布范围和治疗反应,可分为两型(寻常型和节段型),两类(完全性白斑和不完全性白斑)及两期(进展期和稳定期).典型的皮疹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较易诊断.但是很多色素减退性皮肤病临床上常与白癜风易混淆引起误诊.下列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如:先天性局限性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先天性泛发性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获得性皮肤色素减退性疾病,伴有其他皮损色素减退性疾病等[3]与白癜风皮损很相似.在临床上我们需加以区别,以便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杨慧兰;林挺;刘仲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细胞取自猪耳弹性软骨,体外培养原代至第6代软骨细胞,将培养液中加入TGF-β1或/和b-FGF作用于软骨细胞,并用MTT比色分析法对其增殖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因子对软骨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结果:b-FGF明显促进原代至第3代软骨细胞的增殖,并逐渐减弱,对第4代细胞无增殖作用,TGF-β1仅促进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TGF-β1和b-FGF联合应用,其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低于b-FGF单一作用.结论:b-FGF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的增殖,主要作用于原代至第2代软骨细胞,明显强于b-FGF和TGF-β1联合应用.
作者:丁小邦;高建华;夏万尧;陈兵;周广东;崔磊;刘伟;曹谊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局部牙列的正畸治疗能为错位牙、转位牙、过小牙、牙间隙等前牙美容修复创造条件,从而解决了单纯牙体修复无法解决的问题.方法:采用正畸治疗与烤瓷冠桥修复52个前牙.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正畸后都为修复创造了条件,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牙体宽度和高度均协调、牙龈附着良好、在功能与美观上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前牙列缺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错(牙合)畸形通过正畸和前牙美容修复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大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面颈部巨大良性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到2004年的6例面颈部巨大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结果:6例面颈部巨大肿瘤中神经纤维瘤1例,淋巴管瘤3例,脂肪瘤1例,腮腺混合瘤1例,除1例经过4次手术外,其余5例均行1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面颈部巨大的肿瘤患者大多伴有面颈部软组织及骨组织畸形,在手术中应遵循整形美容外科及微创治疗的原则,进行颌面颈部的外形及功能整形.
作者:刘丽芳;王笃权;姚斌;张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面部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粘膜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1].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皮损,颜面部接触部位有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局部皮肤肿胀、温度高,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自觉瘙痒.若病因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则皮炎会反复发作或转化成慢性,表现为患病部位皮肤浸润,增厚和苔藓病变,瘙痒持续,时轻时重,经久难愈,有碍美容且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及处理面部接触性皮炎至关重要.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血肿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隆乳术后血肿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再次手术取出乳房假体,查找出血点彻底止血后重新置入乳房假体.结果:血肿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积极处理效果满意.结论:应重视术中每一个操作环节尤其是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加压包扎至关重要,应认真对待.
作者:朱立群;刘荣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一种美容效果良好的男性乳房肥大症的外科治疗技术.方法:在肿胀麻醉下经乳晕边缘小切口切除增生肥大的乳腺组织.结果:本组15例共21侧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除2例术后出现血肿,经血肿清除、止血处理后切口愈合外,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乳头乳晕无坏死,且乳头乳晕感觉于手术后3~6个月恢复.结论:应用该方法行男性乳房肥大症外科治疗,术后切口不明显.不仅能达到切除增生、肥大乳腺组织的目的,而且美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仁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多见于青年男女.以颜面、颈项、胸背部出现针头或绿豆大小的紫红或灰白色丘疹,可挤出黄色脂栓,日久易形成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为特征.中医又称酒刺、粉刺、青春痘等.
作者:叶世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化学剥脱和刮除术联合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手术刀或刮匙先将皮损表面增厚角化部分刮除掉,然后再均匀地涂化学剥脱剂(复方无痛酚液)数次至皮损呈霜白色为止.结果:患者897例,共计5 430个皮损,痊愈870例(96.99%),好转27例(3.01%),总有效率100%,无1例出现瘢痕,局部组织质地、色泽与周围正常组织无异.结论:化学剥脱和刮除术联合治疗脂溢性角化病除治疗时局部皮肤有不适外,具有安全、特效、简便易行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龙文;陈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锌对超长任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32)、对照组(n=32)和处理组(n=32).在大鼠背部设计蒂在头侧的任意皮瓣,约1cm× 7cm大小.分别测定皮瓣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免疫组化切片中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表达部位,并对切片进行图象分析,以积分光密度代表MT的含量.术后7天观察皮瓣成活率.结果:术后6h、12h,处理组MDA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15.7%、25.2%(P<0.05),MPO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21.5%、19.7%(P<0.05).术后1h、6h、12h,处理组皮瓣NO含量高于对照组70.1%、109.8%、115.6%(P<0.01).处理组中术后6h、12h MT表达量高于对照组47.7%、105.9%(P<0.01).MT表达在皮瓣中表皮基底层细胞、皮下组织及肉膜下组织血管壁细胞、成纤维细胞,毛囊、皮脂腺、汗腺的细胞浆中.处理组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结论:外源性锌对超常任意皮瓣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谢祥;仇树林;胡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们对形体美追求的日益强烈,为整形外科门诊手术提供了更广宽的空间,受术者从就医到手术结束离院,在整形门诊停留时间短暂,在心理、手术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价格方面,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把我院2005年1月~2005年9月255例受术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尹凤英;袁文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测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的各级分支,为相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20侧)防腐人头标本,描述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的走行、定位及层次.结果: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分为2~4支,均走行在SMAS筋膜下;颊Ⅰ、颊Ⅱ恒定出现,其一级分支距腮腺导管分别为(1.1±0.5)cm及(0.5±0.3)cm,且分别向前走行(1.3±0.9)cm及(1.8±0.5)cm后发出二级分支.结论:面神经颊支较为恒定,在面瘫治疗中健侧面神经颊支的二级分支可以作为受体神经,可不损伤面神经颊支主干.面神经颊支的分布及走行也可指导除皱术、扩张器植入、瘢痕切除等手术的剥离范围,不致产生并发症.
作者:黄渭清;方柏荣;闫迎军;方薛泉;乔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