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大钧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Ang Ⅱ type 1,AT1)受体和2型(Ang Ⅱ type 2,AT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毛囊、汗腺、皮脂腺中的表达和分布,探索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学技术检测AT1和AT2受体在13例正常皮肤附件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所检测的13例标本的皮肤附件中AT1和AT2受体都有表达.在汗腺,皮脂腺,AT1和AT2受体在腺上皮细胞有较强阳性染色信号.在毛囊中,AT1和AT2受体在外根鞘、内根鞘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强,但在毛乳头未见阳性染色信号.结论:AngⅡ受体AT1和AT2在皮肤附件中表达和分布提示,Ang Ⅱ可能通过AT1和AT2受体参与毛囊、汗腺、皮脂腺的发生、生长和损伤后再生,进一步研究AT1和AT2受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皮肤附件疾病的发生机制,改善深度创面愈合的效果.
作者:刘宏伟;程飚;付小兵;余文林;唐建兵;王捷;廖元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血肿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隆乳术后血肿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再次手术取出乳房假体,查找出血点彻底止血后重新置入乳房假体.结果:血肿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积极处理效果满意.结论:应重视术中每一个操作环节尤其是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加压包扎至关重要,应认真对待.
作者:朱立群;刘荣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出汗是维持和控制体温极其重要的生理学功能,但是如果出汗太多则是一种病态,会影响个人卫生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审美观.在炎热的夏天,汗液被细菌分解后会造成狐臭或汗臭,常常令人感到尴尬,影响正常社交及工作,也对社会公共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抗汗剂和除臭剂能使汗液的流出量减少,使汗腺分泌物因细菌的分解受到抑制,可起到控制体臭的作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且对抗汗和除臭剂类产品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美国、欧洲地区等国家则申请了一大批抗汗剂和除臭剂的专利,在配方研究、生产工艺和功能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本文就国、内外抗汗和除臭功效评价方法和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程艳;祁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针对传统的毛囊移植手术后存在的移植发稀疏的缺点,本文对新型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在移植发密度方面的改进进行临床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使用新型的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对620例脱发患者进行毛囊移植手术治疗并对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所恢复的移植发密度、成活率进行测量.结果:62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对移植发密度满意.结论:通过对620例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总结以及与以往毛囊移植手术技术对比后,笔者认为,卵圆形打孔器毛囊移植技术结合显微移植单位毛囊移植技术应成为现代毛发移植手术的主要方法.
作者:季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面部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粘膜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1].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皮损,颜面部接触部位有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局部皮肤肿胀、温度高,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自觉瘙痒.若病因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则皮炎会反复发作或转化成慢性,表现为患病部位皮肤浸润,增厚和苔藓病变,瘙痒持续,时轻时重,经久难愈,有碍美容且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及处理面部接触性皮炎至关重要.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天然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影响,为开发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吸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血竭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血竭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增高,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还能显著降低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5).RT-PCR法对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其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血竭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肖佐环;梁杰;左强;李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美容患者是特殊的医疗群体,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求美者在求医目的、地位和判断标准等方面与求医者的区别.进一步指出求美者的心理波动可由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等影响,从而引发医疗纠纷.而防范的主要对策是建立在心理分析基础上的健全法律、据章行医、有所不为和心理沟通.
作者:朱希山;唐胜建;王少华;吕建平;王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齿槽裂及鼻底进行天然多孔骨(Bio-Oss Collagen材料)移植整复畸形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齿槽裂及鼻底行Bio-Oss Collagen材料植入整复手术.结果:随访9~12月外形恢复良好,唇部和鼻底丰满,鼻翼提升,X线片示齿槽裂及鼻底植入Bio-Oss Collagen材料基本被自体骨取代.结论:用Bio-Oss Collagen材料代替自体骨植入齿槽裂及鼻底整复畸形鼻,均效果良好.
作者:陈觉尧;吴纪楠;黄素平;郑巧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烧伤后可引起局部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部分色素沉着为暂时性,可自行消退,而有的色素沉着则长期存在,可严重影响皮肤美容.2003年11月~2006年3月,笔者应用光子设备SkinStation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6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华;杨帆;陈红艳;李小莉;陈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的止痛效果,探讨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佳麻醉方法.方法:74例行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的患者,在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局部麻醉方法.其中23例患者行常规局部浸润麻醉,18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33例行胸大肌下局部肿胀麻醉.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因止痛不完善而导致手术终止的情况发生,但是麻醉效果和病人反应各有不同.结论:从安全性和止痛效果来看,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与低剂量间断氯胺酮复合麻醉+胸大肌下局部肿胀麻醉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特别是后者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和胸大肌的损伤,对于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是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希军;柳大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下睑缘和口内联合切口骨膜下面中部提升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解剖基础.方法:采用下睑袋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下层次常规完成下睑松弛皮肤切除术后,于眶缘下2~3mm切开骨膜,通过口内切口在梨状孔下缘水平切开骨膜,共同完成颧骨和上颌骨的骨膜下分离,外侧的分离止于颧大肌起点的内侧,内侧为鼻骨与上颌骨转折处.切开剥离范围内、外侧骨膜,将颊部脂肪垫的前叶及其下的骨膜,颧部的皮下脂肪垫向上外固定,然后将骨膜与眶缘的骨膜向上外方重叠缝合,缝合下睑切口.结果:采用本方法临床治疗下睑皮肤松弛和面中部老化患者13例,并发症轻,可同时达到下睑和面中部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本方法切口隐蔽,并发症少,可作为面中部年轻化手术的推荐使用方法.
作者:李太颖;冯国平;孙广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治中度先天性杯状耳畸形的新术式.方法:采用健侧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治疗中度杯状耳畸形患者48例,共48只畸形耳.结果:48例患者的复合组织全部成活,耳轮延长,耳舟显露,整个外耳形态满意,双侧基本对称.结论:采用健侧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治中度先天性杯状耳畸形的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基本纠正了杯状耳的全部解剖缺陷.
作者:国冬军;蒋海越;潘博;庄洪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2004年5月为一名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行毛发毛囊移植种植胡须、种植腋毛、种植阴毛,阴茎延长、隆鼻术等系列手术.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心态明显改善.
作者:赵军;薛志辉;刘照文;吴建明;陈德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2003年以来对6例轻、中度乳腺萎缩并松垂的美容者实施改良双环法乳房缩紧悬吊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此术式较传统治疗乳腺萎缩松垂的术式操作更为简单、损伤更小、瘢痕不明显、术后乳房形态更佳.
作者:张兵;王宝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含氟牙膏对纯钛表面形态、光泽和色彩的影响.方法:制备规格为11mm×11mm×2mm的纯钛试件板片10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片.第1组用含氟牙膏刷洗,第2组用无氟牙膏刷洗.每组处理前后分别测量钛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反射率和色彩(CIE L*a*b*)值,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果:含氟牙膏刷洗组钛试件的反射率下降值、明度下降值和色差均大于无氟牙膏刷洗组(P<0.01),同时含氟牙膏刷洗组钛试件的表面形态改变明显大于无氟牙膏刷洗组.结论:同无氟牙膏相比,含氟牙膏对纯钛的表面形态、光泽和色彩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佟宇;郭天文;张惠;党勇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对小鼠黑素细胞系Mel-Ab及melan-a黑素生成的影响,筛选出有减少黑素生成作用的中药.方法:药物处理Mel-Ab细胞后分别进行黑素含量和细胞生存率的测定.选取的中药在melan-a与鼠角质形成细胞系SP-1共培养做进一步实验.熊果苷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川芎、威灵仙、桂枝、麦冬、白果、蒿本、红花、白苏叶的醇提物,五倍子的水提物在细胞培养水平对黑素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强于相同浓度熊果苷的作用.其中五倍子、威灵仙、白果、川芎在共培养中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本研究表明上述九种中药提取物对黑素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仲少敏;吴艳;赵俊郁;汪科;杨淑霞;朱学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各类颧骨颧弓骨折的实用性及美学意义.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充分暴露颧额缝、颧骨体及颧弓,复位颧骨颧弓后以微型钛板固定,口腔内辅助切口固定颧颌缝.所有患者经1 0个月~1年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7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开口度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面神经损伤.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骨折复位充分,面部不留瘢痕,损伤面神经机会极少,但要注意皮瓣翻开的层次.
作者:陈峻岭;付宜静;单晋杰;李可兴;陈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多见于青年男女.以颜面、颈项、胸背部出现针头或绿豆大小的紫红或灰白色丘疹,可挤出黄色脂栓,日久易形成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为特征.中医又称酒刺、粉刺、青春痘等.
作者:叶世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度乳房肥大下垂的理想术式.方法:应用改进的Mckissock术式行乳房缩小术.结果:17例(32只)重度乳房肥大下垂术后外观挺拔,无乳头乳晕坏死发生和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进的Mckissock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手术方法简便,术后乳房外观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姚远;汪春兰;高学宏;曹东升;丁浩;王帮河;朱华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行性,总结复合树脂即刻美容修复前牙冠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前牙冠折的不同情况,采用活髓摘除、根管充填、置根管钉或直接置自攻自断螺纹钉,光固化复合树脂即刻美容修复冠折缺损部分.结果: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复初期均有满意疗效,半年成功率为94.44%,1年为83.33%,2年为75.00%.结论: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用即刻美容修复的方法治疗前牙冠折.
作者:薛荣奇;董金凤;焦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