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水杨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车敦发;管海宏;曹扬;张敏;倪容之;冯传新;叶楠;傅有军

关键词:2%水杨酸凝胶, 寻常痤疮
摘要:目的:观察2%水杨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有效药物(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为轻、中度痤疮患者,每天涂药2次,连续治疗6周.结果:2%水杨酸凝胶组在2、4、6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30%、60%,无明显不良反应,与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别.结论:2%水杨酸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文刺异物反应与异物肉芽肿36例临床分析

    随着文刺美容技术的普及和广大爱美人士对文眉(唇)的普遍接受,近年来出现文刺后异物反应与异物肉芽肿的病例逐渐增多.虽发病率目前还无法计算,但初步统计近10年中约有400例有关此类病变的报告,且目前对该类病变的认识不尽一致,现就我科治疗的36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等作初步探讨.

    作者:周存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痤疮丙酸杆菌培养滤液对THP-1细胞增殖和吞噬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培养滤液对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DAF比色法观察比较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与从本病患者皮损分离菌株在相同浓度培养滤液及相同菌株不同浓度的培养滤液对THP-1细胞增殖、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1、痤疮丙酸杆菌培养滤液作用于THP-1细胞,可见细胞在12h时增殖明显,48h增殖达到高峰,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标准株较患者分离株培养滤液的刺激增殖作用强(P<0.05);2、培养滤液均能促进THP-1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且促进作用的强弱与滤液浓度有关.标准株在20%浓度时刺激作用强,分离株均表现为1 00%浓度时刺激作用强.但各菌株滤液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病致病菌及标准株培养滤液对THP-1细胞均有明显促进增殖的作用;对THP-1细胞有促吞噬作用且与浓度有关.

    作者:林琨;齐显龙;孙东杰;徐修礼;李春英;孙林潮;高天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的拇外翻畸形矫治术

    目的:探讨骨磨削替代Keller手术的骨切除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制不锈钢螺旋骨磨头,磨削显露突向内侧的跖骨头和增生骨赘代替Keller手术的骨切除;同时与Mcbride手术相结合治疗拇外翻畸形.结果:采用此手术方法为38例患者行拇外翻畸形整复,并进行一年的随访,总优良率86%,效果满意.结论:Mcbride手术和骨磨削手术相结合矫正拇外翻畸形,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

    作者:田治国;张勇;卢宗耀;李刚;姚建明;周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角帆状阴茎皮瓣覆盖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在尿道重建后具有良好血运的、张力小的皮瓣覆盖方法,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美观阴茎外形.方法:对6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采用几种不同术式完成尿道重建、用三角帆状阴茎皮瓣覆盖方法,将新成形尿道完全错位掩盖在皮瓣下,缝合后与阴茎体长轴线成夹角斜线.结果:手术成功54例,随访6个月~5年,阴茎外形美观,避免因瘢痕挛缩致阴茎下弯,且皮瓣完整有一定厚度、血运良好,一旦手术失败形成狭窄或尿瘘需再次手术,可供质地良好的修复材料.结论:采用三角帆状皮瓣覆盖新成形尿道,方法简易,外形良好,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且为可能发生的尿瘘或尿道狭窄再修复预留下可用之优质皮肤材料.

    作者:田福年;刘征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功能性敷料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功能性敷料对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对48例患者行大腿外取皮,将供皮区创面分为治疗组即用功能性敷料覆盖及对照组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治疗组为(9.2±1.2)天,对照组为(13.3±2.6)天,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功能性敷料能促进供皮区创面的愈合.

    作者:王大太;郭树忠;张旭东;倪云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岛状眼轮匝肌皮瓣修复下睑外翻畸形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下睑外翻畸形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以皮下眼轮匝肌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中、重度下睑外翻畸形10例,其中2例曾行植皮术,效果不佳.结果:1 0例病人下睑外翻畸形被完全矫正,皮瓣肤色与质地正常,供瓣区瘢痕不明显,随访半年~2年,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设计简单灵活,操作容易,供、受区瘢痕不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仁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刨面修复中的应用

    创伤修复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而干细胞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并对创伤修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干细胞由于其多向分化潜能而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从发育学的角度可将其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由于取材及伦理学等方面的原因,在研究及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而成体多能干细胞无伦理学方面的困扰,且广泛存在,使其在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中显示出很好的研究前景.作为成体多能干细胞的一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金丽娟;张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建立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对兔耳瘢痕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建立三种兔耳皮肤创伤愈合模型,A组在切除兔耳皮肤的同时,切除皮下软骨及软骨膜;B组切除皮肤及软骨膜但保留软骨;C组只切除皮肤,保留软骨及软骨膜.对创伤愈合过程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并在镜下测量瘢痕突出皮肤的高度.结果:①A、B、C三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 0.4±1.0)天、(17.8±1.6)天、(11.4±1.3)天,三组之间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②A、C两组伤后4~5天肉芽组织充满创面,B组在伤后第1 0天,肉芽组织开始在坏死软骨下向中心生长;③A、B、C三组瘢痕隆起高度为(1.20±0.56)mm、(1.68±0.7 3)mm、(1.15±0.50)mm,B组与A、C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保留软骨,切除皮肤和软骨膜能获得较大的瘢痕,可用于瘢痕治疗性实验;切除软骨形成瘢痕较小,可用于观察创面外用药物对瘢痕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希军;柳大烈;王吉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以及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恶性黑色素瘤和40例色素痣中VEGF的表达.结果:在68例黑色素瘤中有42例VEGF表达阳性(61.8%),而在40例色素痣中仅有5例表达为阳性(12.5%),恶性黑色素瘤VEGF阳性率高于色素痣(P<0.01);转移性黑色素瘤VEGF阳性率(32/45 71.1%)高于原发性黑色素瘤(10/23 43.5%)(P<0.05).结论:VEGF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琳西;张旭东;郑岩;杨莉;郭树忠;杨继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鲜红斑痣136例光动力学疗法的护理措施与体会

    鲜红斑痣(naeus telangiectaticus)又称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PWS)或火焰痣(naevus flammeus),为常见的皮肤血管性疾病.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好发于面颈部和头皮,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我科开展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鲜红斑痣13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葵;苑凯华;李勤;夏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瘢痕面积及其不规则程度的定量测量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相对简便、实用的瘢痕面积定量测量方法;并提出瘢痕不规则程度的一种定量描述方法.方法:采用透明投影胶片或半透明硫酸纸取样,描记待测瘢痕的轮廓.分别以数格法(方法A),数码相机/扫描仪再取样(方法A和B)或数码相机直接取样(方法D)后结合电脑软件,测量瘢痕轮廓面积;采用方法B所测的瘢痕周长和面积,建立描述瘢痕不规则程度的4种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测量瘢痕面积的方法B和C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好;瘢痕不规则程度的测量数据响应性和可靠性较好.结论:①数码相机或扫描仪再取样后定量测量瘢痕面积的方法准确、可靠;②瘢痕轮廓的不规则程度,可用瘢痕面积和周长为参数的数学模型定量描述.

    作者:于东宁;张国安;李健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添加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及物理性能研究

    目的:对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及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为口腔抗菌印模材料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1%添加比将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加入到藻酸盐印模材料,采用薄膜密着法,测试添加抗菌剂后印模材料的抗菌活性,并参照相关标准对材料的结固时间,压应变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8 5%和99.8 3%.添加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主要物理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以1%的比例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可赋予藻酸盐印模材料强抗菌性能.添加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刘奕;陈吉华;方明;沈丽娟;徐修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改进的针刀结合自体脂肪注射行面部整形美容

    目的:寻找一种微创矫正面部皱纹和凹陷的方法.方法:对常用小针刀进行改进,应用改进的针刀切断真皮与表情肌之间的纤维连接或将皮下组织与深层的粘连切断,对一些病人需将皱眉肌作适当切断,将准备好的自体脂肪注射入分离好的腔隙或肌肉断端之间,应用此法矫正面部皱纹及凹陷共31例.结果: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随访1~2年,外形满意,疗效持久.其中1例面部凹陷的女患者,注射的脂肪有部分吸收,半年后再次注射自体脂肪,终效果满意.结论:改进的针刀结合自体脂肪注射治疗面部皱纹及凹陷是一种微创、效果持久的方法.

    作者:赵作钧;于丽;吴军玲;宋维铭;王佳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预防隆鼻术后假体外露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隆鼻术后假体外露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隆鼻术的手术成功率.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12月,75例隆鼻术患者,根据患者鞍鼻程度及自身鼻部解剖结构特点,进行假体适当雕塑和防止假体外露的手术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假体外露的并发症,隆鼻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假体的雕塑和防止假体外露的手术操作,隆鼻术后假体外露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贾万新;沈尊理;黄一雄;侯明钟;张兆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755nm激光治疗局部多毛症675例

    多毛症为毛发的过度生长和增多,虽然大多不会影响健康,但有碍美观,故要求脱毛者甚多.2002年10月~2005年8月,笔者应用755nm激光治疗仪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脱毛,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斌;孙志文;杨坤;玛丽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可摘义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修理方法

    可摘义齿戴用一段时间后,因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或因口腔情况的变化而引起不适应,如义齿基托折断、人造牙脱落或折裂、基托不密合,铸造卡环折断等,经过修理并消除损坏原因,义齿可与原义齿发挥同样的作用.但与重新镶配一付义齿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和花费比较少,患者对修理后的义齿也容易适应,因此掌握了义齿的修理技术并能分析出原因与掌握义齿的制作技术是同等重要的.若义齿使用时间已很久,塑料老化或已多次修理,损坏严重,则应重做.

    作者:卢芳丽;越野;李旬科;张少锋;王宝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技术改进

    目的:介绍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中的技术改进.方法:对来我科要求行隆乳手术的求美者,均行经腋下置入硅凝胶假体于胸大肌下间隙,采用术中扩大腔隙剥离范围,术后早期按摩,加强术后随访指导.结果:40例求美者均获良好外观,无1例感染,1例术后血肿,2例3侧发生包膜挛缩再次手术矫正.结论:改良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后包膜挛缩,使隆乳术后形态自然,有动态美感.

    作者:吴一;李伟;邓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8例

    目的:探索和评价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2ml溶解后行瘤体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宜,注射剂量以0.2~0.3mg/蝇计算.2~3周注射一次,一个疗程3~5次.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有效率1 00%,治愈和好转率95.6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鸿儒;赵大华;孙亦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表胃电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客观指标.方法:将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研究治疗前、后患者体表胃电图谱.结果:治疗组针刺治疗后胃电振幅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的运动异常与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晓燕;李静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体免疫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96例

    面部扁平疣是好发于青年男女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2000年4月~2005年4月,笔者采用自体疣皮下植入免疫疗法治疗扁平疣患者9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祝红;鲍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