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本质表面不同状态对自酸蚀体系剪切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马哲;陈吉华;王辉;王迎捷

关键词:剪切强度, 自酸蚀体系
摘要:目的:研究牙本质表面不同状态对自酸蚀体系剪切强度影响.方法:选择新鲜牙片32个,所得的试件分为4组:即刻测试组(自酸蚀和全酸蚀)和24h后测试组(自酸蚀和全酸蚀),每组8个试件,观察剪切强度.结果:经one-way ANOVA统计分析,可知三种不同状态在自酸蚀粘结系统下即刻和24h测试组比较组内及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自酸蚀即刻测试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自酸蚀24h测试组的剪切强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牙本质表面在半干燥条件下的即刻和24h测试组的剪切强度值大;②三种条件下的24h测试组的剪切强度值较即刻测试组的剪切强度值大;③与全酸蚀为对照组的比较,即刻组的剪切强度值均小于对照组的剪切强度值,24h测试组的剪切强度值大于对照组的剪切强度值,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化用于V类洞制备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临床上牙齿颈部龋坏、楔形缺损等病例中常需要制备V类洞.但是由于牙颈部的特殊解剖结构和患者的敏感情况,常常在制备洞形的过程中患者酸痛难忍,有的患者需要采用局部麻醉,有的甚至拒绝继续治疗.本文报道了一种患者易于接受的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片,观察其在V类洞制备过程中的临床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大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硅胶囊假体隆乳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拥有苗条的身材、挺拔的胸脯、优美的曲线是爱美女性梦寐以求的愿望.而大部分女性哺乳后,或因其他原因造成乳房塌陷、萎缩,严重影响了女性的曲线美,甚至影响了女性的心理健康.不少现代女性为了展现自我魅力、重塑自信,到专业医院做隆乳手术的人越来越多.我院自医学整形美容中心成立以来,共行硅胶囊假体填充隆乳术108例,隆乳者术后效果满意.而硅胶囊假体填充隆乳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萍;雷岳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整形美容中心护理管理难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难点与对策.方法:总结近5年的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经验,分析难点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结果:医学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难点主要有护理岗位点多面广,咨询多于治疗,护理人员技术单一,缺乏团结协作等.具体的对策包括依靠科室环境,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实行弹性制排班,加强协作和加强护理人员轮训等.结论:选取一定策略应对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朱玮;杨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源性表皮高色素纯黑素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包皮组织作为细胞来源,消化法获得表皮细胞悬液,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参照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设计的方法对细胞进行纯化,Dopa染色和S-100染色鉴定细胞来源,酪氨酸酶活性、生长曲线及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获得的黑素细胞色素颗粒较多,未见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污染,生物学特性观察显示:高色素性黑素细胞具有贴壁时间长、高酪氨酸酶活性和生长增殖慢的特点.结论:获得了大量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

    作者:于晓云;李强;孙林潮;高天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进展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2%.临床主要表现为后天性色素脱失,男女均可发生,年龄不限,通常好发生于青年和儿童,5~30岁发病者可占50%以上.

    作者:杨慧兰;李翠华;刘仲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选取腹壁浅层颗粒脂肪注射移植20例应用体会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因具有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术后不遗留瘢痕,可重复注射塑形等优点,在整形及美容外科的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移植后脂肪细胞易于液化、坏死、吸收、远期成活率低,成为脂肪移植中的难题.取材时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决定脂肪细胞远期是否能够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自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间,我们采用腹壁浅层抽吸获取脂肪颗粒行双侧颞部凹陷充填移植20例,随访10个月~2年,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消痔灵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72例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在以临床表现和组织结构特征旧的分类中静脉畸形应属于海绵状血管瘤[1-3].临床上多发于唇、颊、舌、牙龈、口底和咽部,也见于鼻、眼睑和上颈部,大而广泛的脉管性疾病可波及眶内和颅底.1999年5月~2005年6月,笔者应用消痔灵血窦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以静脉畸形为主的脉管性疾病7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田福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产生的变化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比较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产生的变化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E在18例增生性瘢痕和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用ELISA法测定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 Ⅱ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正常皮肤中,ACE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皮肤附件包括毛囊和汗腺.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增强,阳性染色信号仍定位于表皮层,在成纤维细胞中未见阳性染色信号.随瘢痕逐渐成熟,ACE表达逐渐减弱,但仍高于正常皮肤.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正常皮肤可检测到Ang Ⅱ,含量为(15.36±5.40)pmol/mg蛋白,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 Ⅱ产生明显增加约是正常皮肤的4倍(63.58±12.30 pmol/mg蛋白,P<0.05),在成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Ⅱ的含量下降(27.64±7.50 pmol/mg蛋白,P<0.05).结论:皮肤组织具有独立合成Ang Ⅱ的能力;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和Ang Ⅱ产生的变化规律提示,在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Ang系统被激活,Ang Ⅱ可能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进一步研究Ang 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作者:刘宏伟;程飚;付小兵;余文林;曾东;杨光成;王捷;廖元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UVB辐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的产生和清除及EGCG的干预作用

    目的: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是细胞受紫外线损伤后产生的特征性光产物之一.本文观察UVB辐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CPDs的产生和清除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并用EGCG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照光后不同时间点检测CPDs的产生和清除.结果:细胞损伤程度随UVB辐射剂量加大而增大.30mJ/cm2 UVB辐射后HaCaT细胞开始产生CPDs,0.5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也开始清除CPDs,辐射后4h内清除速率较快,4h后清除速率逐渐降低,至24h基本清除CPDs.EGCG处理UVB辐射的细胞CPDs少于单纯照光组(P<0.05).结论:细胞损伤程度随UVB辐射剂量增大而加重,UVB辐射后HaCaT细胞对CPDs的清除存在快速期和慢速期;EGCG可以降低UVB辐射所致的光产物水平.

    作者:林向飞;骆丹;闵玮;吉玺;缪旭;朱洁;徐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维A酸霜联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A酸霜联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疣体每晚外涂0.1%维A酸霜,联合涂酞丁安乳膏,2次/天;对照组外用酞丁安乳膏,3次/天,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维A酸霜联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有效率高、不留瘢痕、简便易行.

    作者:鲍海平;边二堂;武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外Paget's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如何手术治疗会阴部的乳腺外Paget's病,降低其复发率.方法:1997~2004年,我科采用病灶扩大切除术,治疗会阴部的乳腺外Paget's病患者7例.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切片,创面以直接缝合(1例)、皮瓣转移(5例)或游离植皮术(1例)进行修复;术后长期随诊.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游离植皮患者部分创面坏死.5例患者健康存活,无复发;2例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在快速冰冻切片指导下行病灶扩大切除术,以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乳腺外Paget's病的理想术式.术前进行系统检查,术后定期复查,长期随访,可帮助降低乳腺外Paget's病的复发率.

    作者:陈学杰;李爱林;赵月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86例临床分析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皮肤萎缩、灼热及紧绷感,毳毛明显,色素沉着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症状顽固,反复难治.我科于2002年2月~2005年8月共诊治8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现将临床分析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的直肠肛管功能测试

    目的:测试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Ⅰ期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直肠肛管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Ⅰ期改进的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大直肠内压等.结果: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后即用改进的Ⅰ期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直肠肛管功能的测试结果说明其功能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说明此术式的改进在结构和功能重建上已达正常人要求.

    作者:张本寿;吴允飞;林子豪;查嘉华;李增男;水祥兵;许良标;黄洪;徐志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粘固剂材料和厚度对烤瓷熔附金属冠的应力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粘固剂材料、粘固剂厚度对基底冠、瓷层、粘固剂应力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下颌第一磨牙烤瓷熔附金属冠进行模拟加载.结果:随着粘固剂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基底冠、瓷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Yon Mises应力峰值都略有减小,而粘固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Von Mises应力峰值却明显增大;随着粘固剂厚度的增加,基底冠、瓷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Von Mises应力峰值略有增大,而粘固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VonMises应力峰值却有所减小.结论:粘固剂的弹性模量、厚度对烤瓷熔附金属冠的应力影响较小,对粘固剂影响较大.

    作者:张少锋;李芸;韩永战;王忠义;凌伟;丁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肤扩张术37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一期埋置61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37例患者进行修复重建,总结预防扩张术并发症的部分经验.结果:37例61只扩张器1只发生外露,1只发生血肿.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对局部解剖熟悉程度、操作技巧、切口选择、注水时间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曾学文;赵亚南;王继华;李文平;张景波;谢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青海藏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

    本文就青海藏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就错(牙合)的一些分类、统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

    寻常痤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好发于面、背、胸部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目前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简称P.acnes)繁殖以及炎症反应[J].本文仅就P.acnes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朱莲花;金哲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颗粒充填改善面部轮廓和衰老面容

    目的:通过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恢复面部容积,改善面部轮廓和衰老.方法:用针筒抽吸脂肪,经过清洗,超量30%注入颞部、颊部、鼻唇沟、眶周、皮下皱纹等面部受区.结果:多数一次成形,无一例出现感染、团块、液化,与组织相容性好,面部衰老得到明显改善,疗效确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可以作为独立术式或辅助术式,有效恢复面部容积,使病人重返青春.

    作者:唐良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肤小切口一针埋线法重睑术治疗体会

    由于种族不同,眼睑又有其各自的解剖特点,东方民族的眼睑上睑多肥厚,富有脂肪组织,约50%以上的人缺少上睑皱褶[1].将臃肿的单睑变成菲薄的双睑,可以起到增大睑裂、提高眼睑灵活性及使睫毛上翘等作用,因此,重睑术在美容医学手术中应用广.由于其术式繁多,不同的术式又具有不同的适应证,而且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如何寻找一种简便实用、效果持久、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以提高重睑术的质量是摆在我们医学美容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需探究的课题.自2000年以来我们学习王业江主任的经结膜下一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中应用1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覆盖患者正畸矫治后的面部软组织美学特征改变

    目的:对两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成功矫正深覆盖后的面部软组织改变进行研究.方法: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描图和重叠,分析软组织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主要变化有:下面高增加,下唇明显前移,上唇后移,颏唇沟变浅,唇肌紧张度改善.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For sus矫治器和Ⅱ类(牙合)间牵引使两例严重深覆盖患者的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矫正效果主要为牙颌-牙槽代偿,临床中需谨慎应用,注意病例选择.

    作者:张京剧;赵建强;李珺;冯薇;张未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