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外Paget's病的外科治疗

陈学杰;李爱林;赵月强

关键词:乳腺外Paget's病,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手术治疗会阴部的乳腺外Paget's病,降低其复发率.方法:1997~2004年,我科采用病灶扩大切除术,治疗会阴部的乳腺外Paget's病患者7例.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切片,创面以直接缝合(1例)、皮瓣转移(5例)或游离植皮术(1例)进行修复;术后长期随诊.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游离植皮患者部分创面坏死.5例患者健康存活,无复发;2例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在快速冰冻切片指导下行病灶扩大切除术,以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乳腺外Paget's病的理想术式.术前进行系统检查,术后定期复查,长期随访,可帮助降低乳腺外Paget's病的复发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大量体外超声吸脂的安全性评价及体会

    目的:探讨行局部体外超声大量吸脂的安全性.方法:对400例肥胖患者464个部位行体外超声吸脂术,记录局部吸出脂肪量、注入肿胀液量,注入利多卡因浓度,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利多卡因毒性反应,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其中吸出脂肪量超过4000ml共124个部位(腰腹部76例,大腿48例),局部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术后无一例出现休克、严重利多卡因中毒症状,术后恢复正常,无感染、皮肤坏死、不平坦及松弛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肿胀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永乐;石冰;李望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复方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黄褐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来,我科采用本院制剂室研制的3%复方氢醌乳膏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波;张琳;武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面部外伤的早期美容修复

    目的:分析总结面部外伤的早期修复经验,指导临床相关工作.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 2月间急诊处理并行早期修复的727例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27例患者中,经随诊发现:2例感染,2例创缘有血运障碍,3例拆线时伤口有部分裂开,4例伤愈后欠平整,11例在近期(1~4个月)内有瘢痕增生、局部潮红、切口线痕高出皮面且较硬.97%患者(70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为减少后续治疗,对面部外伤急诊处理中的早期修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要考虑美学要求.主要经验是:早期细致清创至关重要;掌握手术技巧分层对位缝合;选择精细的缝合器械与材料;做好术后各项预防瘢痕增生的措施等.

    作者:鲁开化;马显杰;郭树忠;韩岩;卢丙仑;杨力;潘宝华;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以聚羟基丁酸已酯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隆鼻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以聚羟基丁酸已酯(PHB)为支架材料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作为隆鼻填充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取兔的耳软骨细胞,行体外培养扩增,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接种于PHB支架上,置于新西兰白兔的鼻背部骨膜下,从大体和组织学方面观察软骨形成情况;对照组:单纯以未接种软骨细胞的支架移植于兔的鼻背部骨膜下,于相同时间点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植入4周后该复合物在兔鼻背下支架表层有软骨层形成,并可见软骨细胞突入至支架材料中间.8周后支架材料继续降解,软骨细胞及细胞基质生成明显,伴有少量血管及胶原长入,对照组无相应变化.结论:以聚羟基丁酸已酯(PHB)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软骨可用于隆鼻的填充材料.

    作者:田晋洪;艾玉峰;潘宝华;艾卫兵;伍锦华;张琳西;杨清芳;董兆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青海藏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

    本文就青海藏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就错(牙合)的一些分类、统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的直肠肛管功能测试

    目的:测试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Ⅰ期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直肠肛管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Ⅰ期改进的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大直肠内压等.结果: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后即用改进的Ⅰ期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直肠肛管功能的测试结果说明其功能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说明此术式的改进在结构和功能重建上已达正常人要求.

    作者:张本寿;吴允飞;林子豪;查嘉华;李增男;水祥兵;许良标;黄洪;徐志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UVB辐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的产生和清除及EGCG的干预作用

    目的: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是细胞受紫外线损伤后产生的特征性光产物之一.本文观察UVB辐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CPDs的产生和清除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并用EGCG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照光后不同时间点检测CPDs的产生和清除.结果:细胞损伤程度随UVB辐射剂量加大而增大.30mJ/cm2 UVB辐射后HaCaT细胞开始产生CPDs,0.5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也开始清除CPDs,辐射后4h内清除速率较快,4h后清除速率逐渐降低,至24h基本清除CPDs.EGCG处理UVB辐射的细胞CPDs少于单纯照光组(P<0.05).结论:细胞损伤程度随UVB辐射剂量增大而加重,UVB辐射后HaCaT细胞对CPDs的清除存在快速期和慢速期;EGCG可以降低UVB辐射所致的光产物水平.

    作者:林向飞;骆丹;闵玮;吉玺;缪旭;朱洁;徐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扩张皮瓣缺血治疗中包膜下给药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扩张皮瓣缺血性治疗中包膜下给药方法的可行性及先进性.方法:用猪作为实验动物,同时埋置扩张器及注药管(infusing-tubes)各12枚.术后2周开始扩张,每周1次.猪A包膜下VEGF 20ng/ml、5ml/次;猪B包膜下VEGF10ng/ml、5ml/次;猪C为对照生理盐水5ml/次.扩张完成后3天经注药管注射墨汁.常规HE染色.镜下毛细血管计数.结果:猪A扩张皮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高,猪BC变化不明显.结论:扩张皮瓣包膜下应用VEGF可以加快扩张速度,提高扩张皮瓣质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作者:张易;蔡国斌;陈光宇;刘柳;王连召;李太颖;李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美容外科门诊提高服务满意率的护理体会

    爱美是人之天性,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美容外科事业迅速发展,美容手术已经成为人们改变自我,美化自我的重要途径.为减少或避免非医疗过失性医患纠纷,提高美容手术者的服务满意率,我们不仅要重视手术过程,还要重视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邵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腭裂修复术后松弛切口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腭裂修复术后松弛切口裸露疗法、填塞碘仿纱条法两种方法对腭裂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64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松弛切口直接暴露于口腔;B组,松弛切口内填塞碘仿纱条.观察术后创口出血、体温、创口愈合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证实A、B组在术后出血和伤口愈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体温变化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腭裂修复术松弛切口裸露疗法与填塞碘仿纱条法比较具有相同的疗效,并且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陈峻岭;吕改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颌骨单侧牵张成骨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下颌骨单侧牵张成骨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24只行单侧下颌牵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牵张速率为0.5mm×2次/天(1mm组);另一组为0.5mm×4次/天(2mm组),间歇期均为5天,牵张长度均为10mm.在牵张完成后0周、2周、4周、8周时每组各处死3只动物,后一只处死做对照.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牵张区含下牙槽神经组织块做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张区神经大体观察均可见直径变细,组织学上可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髓鞘肿胀、层状分离和断裂、轴索数目减少,但神经外膜、束膜仍完整,随着时间延长,发生修复性变化.结论:下颌骨牵张成骨后下牙槽神经发生退行性变,但在合适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随时间延长可以完全修复.

    作者:孙建壮;刘彦普;刘锐;赵晋龙;商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先天性耳垂畸形及其修复

    耳廓的外形与对称性对保持颜面的美容协调至关重要,而耳垂一直被诸多文化视为美的标志,通过各式各样耳饰的佩戴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耳垂的形态变异较大,其形状大致可分为圆形、扁形和三角形三类.其附着于面部皮肤的程度也不同,从完全游离、部分粘连乃至完全粘连,与面部所成角度的变异也很大.

    作者:杨娴娴;张如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芨胶载EGF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如何促进创伤后伤口愈合、缩短愈合过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科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其中EGF和白芨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深入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现将EGF和白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仇树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鼠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进行骨向分化诱导,以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为骨髓MSCs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MSC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用诱导剂对骨髓MSCs向成骨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骨髓MSCs.经骨向诱导后,ALP和矿化结节染色阳性.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并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

    作者:熊曦州;李晓红;姚天华;饶国洲;石建峰;李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项部发际带毛囊全厚皮移植胡须再造

    上唇胡须是成熟男性的性特征,体现着男性美.面部深度烧伤常造成口周瘢痕畸形、胡须缺如.以往的整形只注重切除瘢痕、矫正畸形,并移植自体全厚、中厚皮或用皮瓣来修复[1],而往往忽视了胡须的修复或再造,影响外观.利用项部发际带毛囊全厚皮胡须修复或再造国内也未见报道.1998~2001年,笔者采用色泽、质地与上唇近似的项部发际带毛囊全厚皮行上唇瘢痕切除、胡须再造,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雷晋;郝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制中药外用治疗黄褐斑20例

    2004年1月~2005年3月,笔者应用自制的中药按摩膏和面膜治疗黄褐斑患者20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覆盖患者正畸矫治后的面部软组织美学特征改变

    目的:对两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成功矫正深覆盖后的面部软组织改变进行研究.方法: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描图和重叠,分析软组织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主要变化有:下面高增加,下唇明显前移,上唇后移,颏唇沟变浅,唇肌紧张度改善.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For sus矫治器和Ⅱ类(牙合)间牵引使两例严重深覆盖患者的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矫正效果主要为牙颌-牙槽代偿,临床中需谨慎应用,注意病例选择.

    作者:张京剧;赵建强;李珺;冯薇;张未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维A酸霜联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A酸霜联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疣体每晚外涂0.1%维A酸霜,联合涂酞丁安乳膏,2次/天;对照组外用酞丁安乳膏,3次/天,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维A酸霜联合酞丁安乳膏治疗扁平疣,有效率高、不留瘢痕、简便易行.

    作者:鲍海平;边二堂;武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国美容医学知名专家--系列报道

    高天文国家重点皮肤性病学科、全军皮肤性病中心、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完成博士后训练回国.自1997年起至今担任西京医院皮肤科主任.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与学美容学分会常委及皮肤美容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常委及皮肤美容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色素病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病理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四个学会的副主任委员等职,兼任《中国美容医学》、《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等七个专业杂志的常务编委或编委.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脂肪干细胞及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发展,脂肪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扩增量大(具有向骨、软骨、脂肪、神经等组织分化的潜能),不易衰老等特点,成为继骨髓干细胞后又一研究的热点[1-2].本文就脂肪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春明;刘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