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矫治

王长慧;孙娆;魏翠娥

关键词:单侧唇裂, 唇鼻畸形, 二期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基于对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唇裂继发唇鼻畸形的二期修复包括上唇瘢痕的切除与松解,以及对上唇短曲外翻或过长,唇红、唇弓、唇珠畸形,鼻小柱、鼻中隔偏斜或短曲,鼻头低垂及鼻孔过大或偏小,鼻翼塌陷、卷曲等不同程度的畸形通过局部组织移位或填充等综合矫治的手术方法,使畸形得以纠正,使以上组织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结果:自2003年1月以来,经过58例的临床实践,术后鼻底丰满,上唇人中嵴、人中凹显现,通过二期综合矫治,皆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对某些术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畸形复发.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义齿PMMA基托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技工操作因素对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粉液比、充填时期、聚合温度、混合方式以及出盒温度成型的上颌半口义齿基托上选取1.5cm2范围,按照统一的打磨顺序,由粗到细打磨抛光完成,浸入冷水中,7天后进行粗糙度测试,所得数据经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在单体含量降低组、丝状期充填组、热处理时直接放入70℃水中维持9h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影响PMMA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制作工艺因素有单体含量降低、丝状期充填和未经1 00℃高温热处理.

    作者:逯宜;姚月玲;赵信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头皮分层切开和帽状腱膜覆盖减张缝合法预防额颞部除皱术后脱发

    目的:探讨额颞部除皱术治疗额颞部皮肤老化的缝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头皮分层切开和帽状腱膜覆盖减张缝合法,头皮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与帽状腱膜的切开不在同一水平,将形成的后叶帽状腱膜瓣和前叶帽状腱膜深面减张缝合.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此缝合方法应用于56例额颞部或全颜面除皱术.术后随访证实此缝合方法能长时间地去除额纹,上提眉毛,并可预防术后出现永久性脱发和凹陷性瘢痕.结论:头皮分层切开和帽状腱膜覆盖减张缝合法能有效地维持手术效果,并预防术后出现脱发和凹陷性瘢痕.

    作者:薛志强;张海明;马继光;归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颊肌粘膜瓣修复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

    目的:为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修复、恢复良好形态和功能提供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据唇红组织缺失大小,设计蒂在同侧口角的颊肌粘膜瓣旋转至红唇缺损部位,颊肌粘膜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不需二期断蒂.结果:2003年以来,采用本术式共治疗上下唇近临口角处红唇缺损12例,随访3个月~2年,所有颊肌粘膜瓣全部成活,修复后的红唇形态及感觉良好.结论:蒂在口角的颊肌粘膜瓣含有知名血管,血运丰富,组织丰厚,为同侧临近口角处红唇缺损修复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延勇;蒋海越;庄洪兴;胡守舵;胡晓根;全玉竹;潘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伴有眶缘凹陷的睑袋整复术

    睑袋整复术中有些患者的睑袋类型表现为下睑袋区域伴有明显的鼻睑沟、眶睑沟凹陷,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手术比较,针对睑袋区域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组织特性表现,提出了对伴眶睑沟凹陷型的下睑袋的矫正方法.

    作者:张海霞;张志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烫伤仪制备烫伤创面,以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烫伤创面,观察愈合时间和收缩率等.结果:移植2周后实验组创面基本愈合,表皮角质化,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6周后创面收缩到原始面积的61%.结论:含有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促进了烧伤创面的愈合,获得了较理想的愈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鹏;邓志宏;温宁;李媛;陆伟;许小林;金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美容文饰实践课教学体会

    我院于2001年创办了美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说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1].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我们认为美容文饰技术可作为一门独立的美容技能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且具有资金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等特点,是学生毕业后一条较好的就业途径.

    作者:陈丽华;赵建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及植皮术后皮肤色素沉着21例

    烧伤及创伤后的局部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游离皮肤移植后也常产生色素改变,皮肤色泽加深呈浅褐色甚至棕色,形成不良的外观并影响植皮的手术效果[1].这种外伤性皮肤色素异常有碍美观,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痛苦.而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已成功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包括雀斑、老年斑、咖啡斑、痤疮后色素沉

    作者:曹川;李世荣;邓向东;李晓格;刘怡;贺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埋线疗法治疗痤疮58例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痤疮患者5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英斌;秦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从肺论治中医美容的运用和意义探讨

    中医美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损容性疾病的防治和损容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驻颜、维护和创塑人体形神美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绝大部分损容性疾病都是皮肤病,而各种美容保健的目的又大多是针对皮肤外在美观的,故中医美容以皮肤美容为主[1].本文试从肺与皮肤的关系,阐述从肺论治在中医美容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作者:何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睑黄瘤213例

    我科从1995年3月~2006年6月,对213例睑黄瘤患者行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随访6~12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佳琴;张继忠;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荷包缝合法在小面积圆形创面修复术中的应用

    位于头面部的点状创面,尤其是黑痣,对外貌有较显著的影响.1996年男波雄哉[1]报道勿需缝合的黑痣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1999年起我们将其方法进行改进,对各种头面部的点状创面采用荷包缝合术,缩小面积,以达到减少瘢痕,加速愈合的目的.临床应用32例,效果良好.

    作者:陈立红;邓瑛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对创伤组织中VEGF、受体KDR的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对创伤组织中VEGF、受体KDR以及微血管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作用于兔耳慢性创面,利用反转录PCR方法观察各组术后1、3、7、10、14天创面组织中VEGF及KDR 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的变化.结果:VEGF mRNA在Nw(非缺血创面纽)和CW+VEGF组(转基因组)3天后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CW组(慢性创面组)相应时间点的表达水平,P<0.05;KDR mRNA在Nw组7~14天,CW+VEGF组3~14天的表达水平高于CW组,P<0.05;VEGF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结果基本一致;与XW组相比,7天后微血管计数在CW+VEGF组及NW组增加显著,P<0.05.结论:外源性VEGF基因转染导致创面中VEGF及受体KDR的表达上调,并通过增加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促进了慢性创面的愈合.

    作者:彭湃;郭树忠;夏文森;易成刚;张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结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腋臭临床观察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和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治疗腋臭2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文;孙林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丙烯单丝线植入式重睑术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材料(聚丙烯单丝线)植入式重睑术.方法:按上睑长度设计重睑线,从内到外标记出6点,即A、B、C、D、E、F点.重睑宽度按6~8mm设计.用带针聚丙烯单丝线从A点穿入,B点穿出,再从B点穿入C点穿出,直至穿出F点.将A、F点余线轻提剪除,使线头埋入皮下.结果:施术208例,其中184例形态良好;16例术后1月也恢复良好;8例内、外眦部重睑线消失,需再次手术.结论:聚丙烯单丝线植入式重睑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损伤小,肿胀轻微,恢复快,受术者容易接受.

    作者:邓光平;周建林;林强;娄延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牵引成骨术在面中份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sis,DO)指在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前提下,在骨缝处或截开骨段,用牵引装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频率牵开,因此产生骨间隙形成新骨,以达到使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骨牵引术起源于欧洲,1905年意大利学者Alessandro Codivilla将股骨干截断,跟骨牵引进行股骨延长,他的研究开创了牵引成骨术的先河.

    作者:唐蓉;张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8例,皮瓣面积19cm×8cm~12cm×4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术区感觉及虎口 .功能恢复良好.该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好,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从柏;解为慈;李振刚;刘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 7等图像处理软件,HyperMesh网格自动划分软件,通过特定的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准确的建立了牙本质、牙釉质、髓腔、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形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本实验建模方法可行性强,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与几何力学相似性.为临床口腔医师提供了一种简捷而精确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作者:怡力;张娜;赵守亮;王胜朝;唐荣银;孙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面颊部凹陷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双颊部凹陷于2005年9月8日行双侧面颊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术.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用10ml注射器抽取下腹部脂肪,经处理取得纯脂肪颗粒10m1,平均装入2支5ml一次性注射器内备用.术前标出面颊部凹陷需注射的范围,在耳前发际内作2~3mm切口,将连接装有5ml纯脂肪颗粒的5ml注射器的16号钝头从切口进入标出范围内的浅筋膜层的远端,边退边注射脂肪颗粒,多个方向均匀铺开,手术操作顺利,术中无出血,术后无血肿,患者自觉满意,术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

    作者:陈辉;张继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合面中部提升的下睑袋整复术

    下睑袋的形成与面颊部软组织松弛下垂是面中部老化的表现,两者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形成.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以往单纯行睑袋整复术,仅解决了眼下部组织松弛老化的问题,而对同时伴有面中部下垂的患者则需要另行面部提升除皱手术来纠正.为了同时达到睑袋整复与面中部提升的效果,使手术更加简单,并尽可能降低面中部提升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从2001年到2004年我科采用下睑袋整复术的同时通过下眼睑切口提升下降的面中部,使面中部年轻化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钟茜;罗滔;谭军;李高峰;李波;罗明灿;刘东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矫治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基于对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唇裂继发唇鼻畸形的二期修复包括上唇瘢痕的切除与松解,以及对上唇短曲外翻或过长,唇红、唇弓、唇珠畸形,鼻小柱、鼻中隔偏斜或短曲,鼻头低垂及鼻孔过大或偏小,鼻翼塌陷、卷曲等不同程度的畸形通过局部组织移位或填充等综合矫治的手术方法,使畸形得以纠正,使以上组织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结果:自2003年1月以来,经过58例的临床实践,术后鼻底丰满,上唇人中嵴、人中凹显现,通过二期综合矫治,皆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对某些术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畸形复发.

    作者:王长慧;孙娆;魏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