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闭式灌洗引流在扩张器Ⅰ期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王鹏;田诗政;刘小伟

关键词:小切口, 闭式灌洗引流, 扩张器, 术后感染, 应用, 软组织扩张术, 皮肤扩张, 相关并发症, 治疗费用, 效果满意, 缺损修复, 感染控制, 处理比较, 缩短, 染发, 理想, 局部, 计划, 畸形
摘要:自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以来,在皮肤、软组织畸形或缺损修复中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认可并被广泛应用[1],扩张术的相关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尤其是扩张器感染发牛率相对较高,处理比较棘于.2006~2008年6月笔者对发生扩张器置入术后局部感染应用小切口闭式灌洗引流12例,感染控制理想,完成后续皮肤扩张计划,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治疗费用,效果满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推进皮瓣修复继发性畸形眉

    有些继发性(失败文屑或洗眉后瘢痕)畸形眉表现为宽大棕红色眉头或瘢痕眉头.采用Q激光或梭形切眉术治疗这种宽大眉头的畸形眉很棘手.我们采用切除畸形眉+推进皮瓣修复术式治疗这类畸形眉27例,获得满意效果.这种术式的优点是;能完全切除畸形眉,术后切口痕迹轻微,眉间平整.报道如下.

    作者:郝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他克莫司局部用药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后局部应用他克莫司预防免疫排斥的效果.方法:以Lewis鼠和Brown Norway鼠为实验动物,进行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其中Brown Norway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实验分为3组:全身用药组(A组),局部用药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在移植术后10天内均先给予腹腔注射环胞素A(20mg/kg/天),此后A组继续全身用药,而B组和C组仅在皮瓣局部分别给予他克莫司涂抹剂或赋形剂氮酮(均为2mg/kg/天).通过观察皮瓣存活时间,皮瓣组织病理学检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以及全身IL-2的变化,探讨局部应用他克莫司的效果.结果:三组皮瓣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00天(A组),25天(B组)及17天(C组),>通过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局部用药可以延长异体皮瓣的存活时间,但是仅靠局部用药仍无法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结论:局部用药可以延长异体皮瓣的存活时间,但是仅靠局部用药仍无法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对于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可以延长皮瓣的存活时间,但存活时间有限;但是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局部用药可以降低全身用药的剂量,而保证异体皮瓣长期存活.因此,为了减少全身用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对于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来说,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作者:潘华;王璐;张旭东;刘丹;刘垠;郭树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颌面部外伤患者40例护理体会

    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容易遭受损伤.所以患者除生理上受折磨外,心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在2007年共收治急性颌面部外伤患者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诊指甲指端缺损修饰性再造重建

    目的:介绍半趾甲瓣在指甲、指端缺损急诊修复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分别采用半趾甲瓣修复外伤引起指甲、指端复合组织缺损9例,皮瓣面积0.5cm×.0cm~1.5cm×2.5cm.术中吻合趾-指动脉及背侧浅静脉重建血液循环、吻合相应神经.结果:随访6~18月,9例均无继发感染,皮瓣完全存活,皮瓣外形与功能满意,优(5/9),良(4/9).指甲同步生长无脱落,指端饱满,见罗纹,出汗,有痛、温觉,两点分辨觉为4~6mm.冬季无冻伤发生.供瓣区伤口愈合可,无继发性破溃,运动无障碍.结论:趾甲瓣移植术受供区解剖变异的影响较小,不破坏受供区知名血管,手术创伤小,符合循环重建理念,可达到精细专科修复的目的,是修复指端指甲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青;祁强;赵建武;林伟;杨明忠;葛自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性睑内翻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76例(98眼)老年性睑内翻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予缝线矫正法,改良皮肤轮匝肌切除术、眼轮匝肌缩短术进行矫正,并术后随访1~2年,观察不同术式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拆线时均获良好矫正,随访1~2年,A组病例有7例(10眼)复发,B组病例有1例(2眼)复发,C组病例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和眼轮匝肌缩短术操作可行、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向荣;姜春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猴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变化的影像学与肌电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12只成年雌性恒河猴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经口内随,机行一侧下颌角截骨术,做自身前后对照.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以CT和肌电仪动态检测术侧咬肌的厚度、横截面积和肌电电压峰值.结果:术后咬肌厚度、横截面积和肌电峰值均减小,这些变化在术后3个月为明显,术后6个月开始恢复,但在术后12个月时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下颌角截除术使咬肌的形态与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萎缩与减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恢复的趋势.

    作者:崔剑;祝颂松;张碧;满城;胡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痤疮的光学治疗

    痤疮的治疗虽然已经有多种口服及局部用药可以应用,但多数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且出现各种不良反应[1].近年来,各种类型光学仪器在痤疮治疗上的应用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蓝光、红光、紫光、紫外线以及激光治疗对于减少痤疮皮损的个数有效[2-4].与药物相比较而言,光疗法起效快、疗程短、安全、不良反应少.本文就痤疮光疗的生物学原理、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丹妮;杨春俊;张学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瘢痕内切除瘢痕瓣回植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瘢痕部分切除瘢痕瓣回植联合药物扩大注射一个疗程.结果:57块瘢痕疙瘩治愈47块,显效8块.结论:瘢痕内切除瘢痕瓣回植结合药物扩大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满意.

    作者:孟凡军;张学诚;赵月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芦荟在皮肤科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芦荟是百合科多浆植物,品种繁多,至少有360多种,但真正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是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国芦荟、翠叶芦荟[1].近10来年,国内外对芦荟的药朋价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除了抗炎、保肝、活血、抗肿瘤等功效外,芦荟还通过抗感染、调节免疫、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提供营养等多重作用,促进皮肤创伤的愈合.本文仅就芦荟在皮肤科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大维;李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腋臭根治术经验探讨

    腋臭的治疗现多提倡微创疗法,如微创刮吸及小切口修剪,但皮下血肿、表皮坏死、复发等并发症时有发生.笔者临床开展了一种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并电凝烧灼治疗方法,适合各种腋臭,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绍明;饶颖慧;杨晓林;闫贵春;李生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全口义齿软衬治疗的护理及临床观察

    临床上一些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牙槽脊吸收严重,软组织萎缩变薄失去弹性,义齿基托易与之形成点接触,导致义齿同位力差,反复多区域粘膜压痛,影响咀嚼功能,修复后效果差,满意度降低[1].而软衬相当于-个弹性缓冲垫,可以将患者的咬介力均匀地传递到牙槽脊上,避免局部组织应力,减少咀嚼时义齿对粘膜的直接冲击,解决了因口腔粘膜变薄而引起的疼痛,从而提高了义齿佩戴的舒适感和满意度[2].

    作者:马蕾;赵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目的:探讨下腹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als Myocataneous,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13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对侧单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7例,Ⅱ期再造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2例.1例Ⅱ期进行乳头乳晕再造.9例供区下腹部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结果:2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部分皮下脂肪硬结伴部分液化,1例对侧下腹壁轻度膨隆不适,无腹壁疝.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单蒂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可以有效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

    作者:王彪;庄福连;陈祥锦;石铮;黄循镭;王美水;郑厚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萎缩眼球的多层球筋膜及结膜全角膜覆盖术

    目的:探索一种改善眼球萎缩患者容貌的简便方法.方法:对88例眼球萎缩患者施行多层球筋膜及结膜全角膜覆盖术,术后1月配戴定做薄型义眼膜以改善患者容貌缺陷.结果:88例患者共88只患眼在经过治疗并配戴义眼膜后,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都能达到满意的美容效果.未出现角膜暴露、结膜囊狭窄等并发症,亦未发现诱发眼部炎症.结论:保留萎缩眼球的球筋膜结膜遮盖角膜术是一种改善眼球萎缩患者容貌的简便经济方法,可以作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术的替代手术.

    作者:罗兴华;卓阳;罗春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疗效.方法:利用美国产Er:YAG激光器,波长2940nm,治疗患者472例.激光发射至皮肤,治疗部位变白及出现少量渗血为宜.一般需治疗3次,治疗间隔1~2个月.结果:共治疗患者472例,治愈259例,占55%.皮肤反应轻微,有20%的患者出现色素沉着,约1~6个月能自行消退.结论:铒激光治疗瘢痕疗效确切,尤其是表浅的、凹陷性瘢痕.

    作者:王敏;滕雯;李芍华;肖志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DF-1、CXCR4的表达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DF-1、CXCR4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8例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30例,瘢痕疙瘩28例)、30例非病理性癜痕及2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DF-1、CXCR4的表述.结果:SDF-I在病理性瘢痕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P<0.01),且在瘢痕疙瘩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增生性瘢痕(P<0.05).CXCR4在病理性瘢痕、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均为低表达或不表达,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F-1/CXCR4生物轴在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SDF-1的表达升高实现的.

    作者:杨智勇;王喜梅;牛扶幼;任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成年人错(牙合)畸形综合矫治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伴多种口腔疾病中年人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47例伴多种口腔疾病中年人错(牙合)畸形的疾病特点,探讨其治疗计划的特殊性及综合矫治方法的关键点,评价其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结果:47例患者经口腔综合治疗后,牙列排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咀嚼功能及外貌均有明显改善,总成功率100%.结论:在全面分析患者的口腔特点,并采取有效的综合口腔治疗后,伴多种口腔疾病中年人错牙舾午形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马育霞;张佐;谷静;林松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c-kit受体在黄褐斑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c-kit受体在色素性疾病中的表达,初步认识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黄褐斑(实验组)皮损,以黑变病(对照组1)及炎症后色素沉着(对照组2)皮损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kit受体在黄褐斑、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分布与表达,使用显微图像分析法,进行染色后的病理图像形态学定量分析,检测各组标本中c-kit受体的平均积分光密度(OPT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i t的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浆或细胞膜表面及毛囊周围,黄褐斑组中c-kit平均积分光密度值1.18士0.38明显高于黑变病0.38士0.08及炎症后色素沉着0.42士0.07组差异显著(P<0.01),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c-kit受体在黄褐斑皮损中的表达较在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表达显著增高,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李菲;赵广;孟如松;郭广进;马慧军;申宇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放射性治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上的发展

    瘢痕疙瘩是皮损愈合后形成的一种过度增生的异常瘢痕组织,隆起于皮肤表面,其内有大量胶原和皋质成分的沉淀及毛细血管的再生,且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1,2].1770年由Retz首先描述,1802年Alibert描述并正式命名为瘢痕疙瘩.1970年Rusell等称其为良性皮肤肿瘤.瘢痕疙瘩常由手术、烧伤、炎症、身体异物等引起[3,4].冈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5],且临床手术切除后又易复发[1,6],故同前仍是临床医学上的难题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主要的方法有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等多种方法,但单一疗法效果均欠佳[2,4,7],众多临床实践表明各种疗法均需与其它方法联合方可减少复发的机会,其中手术切除结合早期放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7-10].

    作者:赵欣欣;黎志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吸脂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隆乳术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Bircoll 1987年、111ouzY-G1990年、Fulton JE 1992年分别有成功报道,因受到脂肪液化、纤维囊性化、硬结、钙化等并发症的网扰[1],以及对乳房肿瘤及钙化点的X线诊断有一定影响[2],曾一度受到争议.但随着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现代磁共振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对脂肪坏死钙化的鉴别诊断能力也已提高.这些问题已小能成为阻碍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的理由,它町应用于单独的乳房增大治疗或乳房再造及假体隆乳术后等病例乳房外形的美化[1].笔者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开展女性注射器法吸脂术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隆乳美容17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乃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隆鼻术并发症120例分析

    目的:分析隆鼻术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收治的120例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隆鼻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操作不规范、隆鼻材料的选择有关.结论:规范的手术操作和选择优质材料对减少隆鼻术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进;戚峰;张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