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kit受体在黄褐斑中的表达

李菲;赵广;孟如松;郭广进;马慧军;申宇鸿

关键词:黄褐斑, c-kit受体, 色素沉着, 定量分析
摘要:目的:检测c-kit受体在色素性疾病中的表达,初步认识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黄褐斑(实验组)皮损,以黑变病(对照组1)及炎症后色素沉着(对照组2)皮损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kit受体在黄褐斑、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分布与表达,使用显微图像分析法,进行染色后的病理图像形态学定量分析,检测各组标本中c-kit受体的平均积分光密度(OPT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i t的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浆或细胞膜表面及毛囊周围,黄褐斑组中c-kit平均积分光密度值1.18士0.38明显高于黑变病0.38士0.08及炎症后色素沉着0.42士0.07组差异显著(P<0.01),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c-kit受体在黄褐斑皮损中的表达较在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表达显著增高,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整形外科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

    长期以来,我院整形外科手术后的器械清洗、保养、打包均由于术室护士完成,一方面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劳动强度,另一方而由于手术室护士未参加过供应室专业培训,器械清洗的质量难以达到供应室专业化水平.随着医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以及整形外科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手术器械的保养、消毒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自2006年1月开始实行了整形外科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一体化运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兰玉;汪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仪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治疗仪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一次性充填中的应用.方法:临床收集79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惠牙117颗,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8例,使用Nd:YA G激光进行根管消毒后一次充填,对照组59例,常规甲醛甲酚(FC)根管消毒观察后充填,患牙均进行必要的调(牙合),以减少咬合创伤.随访两年,并记录结果.结果:根充后24h后2组叩击痛发生率及其程度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叩击痛试验组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2年随访,两组保存率分别是84.4%、55.8%,结果显示实验组保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讨论:Nd:YAG激光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保存治疗中有良好的使用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马毅慧;王虎中;郭家平;董青山;王翔;王林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JAK-STATs通路在CTGF刺激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JAK-STATs是否参与CTGF刺激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urean hyportrophic scar fibroblast,hHSF)增殖分化过程.方法:原代培养hHSF,将其分为①对照组:hHSF组;②CTGF刺激hHSF组.取0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八个时相点,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时相点JAK1、JAK2、JAK3、TYK2、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STAT6蛋白活化(磷酸化)情况.再对筛选出的蛋白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和凝胶阻滞电泳(EMSA)方法进一步验证分析其表达及活化情况,以筛选出参与CTGF调控hHSF增殖和分化的JAK-STATs信号分子.结果:通过western-blot、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和凝胶阻滞电泳(EMSA)方法筛选出JAK1、STAT1蛋白在CTGF刺激后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增强.结论:JAK1、STAT1可能参与了CTGF调控hHSF增殖过程.这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CTGF调控hHSF增殖分化过程的信号转导机制,从而为抑制瘢痕纤维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更深入地调控CTGF的促纤维化作用,为hHSF及其它纤维化疾病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陶灵;李世荣;刘剑毅;戴霞;李喆;毋巨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疗效.方法:利用美国产Er:YAG激光器,波长2940nm,治疗患者472例.激光发射至皮肤,治疗部位变白及出现少量渗血为宜.一般需治疗3次,治疗间隔1~2个月.结果:共治疗患者472例,治愈259例,占55%.皮肤反应轻微,有20%的患者出现色素沉着,约1~6个月能自行消退.结论:铒激光治疗瘢痕疗效确切,尤其是表浅的、凹陷性瘢痕.

    作者:王敏;滕雯;李芍华;肖志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面部萎缩性瘢痕磨削术后创面用LED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面部萎缩性瘢痕是一种损容性疾病,由于目前主要由重症痤疮引起的,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此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严重者可导致抑郁症甚至精神异常.2005年我科采用微晶磨削的方法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在治疗中出现渗液结痂现象,患者需要在家休息一周左右,因此多数患者不能接受磨削治疗.我科既往磨削术后使用金因肽药物促进其恢复,脱痂需要7~10天.

    作者:苏慧;刘晓峥;曾宪玉;刘雯;王玮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提高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成活率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的成活率.方法:通过负压抽吸的方法抽取患者自体脂肪富有部位的脂肪颗粒,进行漂洗、沉淀处理后,将其注射移植到双乳.在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以提高成活率.结果:本组51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效果,有3例出现了局部的硬化,无一例出现脂肪坏死,液化.胸围增大4~8cm,平均6.5cm;乳房凸度增加1.5~3cm,平均2.5cm,移植脂肪成活率60%~80%.随访2~3年,外形保持良好.结论:术前严格筛查,术中减少对脂肪细胞的损伤,创造适宜的脂肪细胞生存环境,术后必要的局部红外线治疗,是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谭章梅;胡永才;黄泽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Romberg's病畸形的外科综合矫治

    目的:探讨以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游离移植为基础进行综合序列矫治中重度Romberg'S病畸形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半侧颜面萎缩畸形进行分期综合矫治,Ⅰ期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植入矫正软组织凹陷,部分病例同期植入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商品名Medpor)矫治颅颌面骨缺损;Ⅰ期治疗恢复后,针对半侧颜面颅颌面骨、眼、鼻、唇畸形,以及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植入后产生的继发畸形,进行综合修复.结果:从1996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32例中重度Romberg's病患者.Ⅰ期手术植入33块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20cm×11cm~12cm×8cm,组织瓣成活艮好.20例行面部Medpor填充颅颌面骨骼重建.共有22例行Ⅱ期修复,7例行Ⅲ期修复,Ⅰ例行Ⅳ期修复.随访6个月到7年,面部形态基本对称,外形满意,大腿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采用这种方法系统、综合矫正Romberg's病畸形,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靳小雷;滕利;张智勇;徐家杰;季滢;卢建建;张波;归来;周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痤疮的光学治疗

    痤疮的治疗虽然已经有多种口服及局部用药可以应用,但多数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且出现各种不良反应[1].近年来,各种类型光学仪器在痤疮治疗上的应用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蓝光、红光、紫光、紫外线以及激光治疗对于减少痤疮皮损的个数有效[2-4].与药物相比较而言,光疗法起效快、疗程短、安全、不良反应少.本文就痤疮光疗的生物学原理、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丹妮;杨春俊;张学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胶原寡聚肽保湿抗皱功效评价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人体试验评价胶原寡肽保湿抗皱功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方法,对含有胶原寡肽成分的眼霜其保湿、抗皱效果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并用体外试验方法确定胶原寡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含有胶原寡肽成分的眼霜在第1、4周,可以显著地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改善眼周皱纹;体外试验证实,胶原寡肽处理细胞后96、120h,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加,以1.00mg/ml组作用显著.结论:在细胞水平,胶原寡肽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寡肽做为化妆品的添加成分能够提高化妆品的保湿抗皱效果,但是其透皮吸收性及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和提高.

    作者:马慧敏;刘爱青;王海燕;范立英;信许亚;刘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c-kit受体在黄褐斑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c-kit受体在色素性疾病中的表达,初步认识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黄褐斑(实验组)皮损,以黑变病(对照组1)及炎症后色素沉着(对照组2)皮损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kit受体在黄褐斑、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分布与表达,使用显微图像分析法,进行染色后的病理图像形态学定量分析,检测各组标本中c-kit受体的平均积分光密度(OPT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i t的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浆或细胞膜表面及毛囊周围,黄褐斑组中c-kit平均积分光密度值1.18士0.38明显高于黑变病0.38士0.08及炎症后色素沉着0.42士0.07组差异显著(P<0.01),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c-kit受体在黄褐斑皮损中的表达较在黑变病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皮损中的表达显著增高,c-kit受体在黄褐斑色素沉着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李菲;赵广;孟如松;郭广进;马慧军;申宇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上颌尖牙双尖牙异位的临床矫治

    异位牙(tooth transposition)是一种较少见的牙齿异常萌出.是指同一象限相邻两个牙齿的位置互换或一个牙齿发育萌出在一个不相邻的另一个牙齿的位置[1-2].其临床矫治较复杂,尤其是采用不拔牙而恢复牙齿的正常排列顺序方法矫治时,难度很大.本文就我们所采朋的不同矫治方法矫治上颌尖牙与双尖牙异位的效果及矫治后异位牙的软组织附着等情况作一介绍.

    作者:方志欣;周嫣;黄敏方;陈世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下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术设计的改良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下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手术的设计方法.方法:采用与Cohen类似的方法,术前设计进行了改良,采用乳房手术设计器结合改良设计方法做完善的术前设计,确定切口位置、新乳头的大小及位置,避免术中随意更改.结果:自2002年8月起,共行14例,经术后3~18个月随访,无明显并发症,新乳房形态自然,乳头乳晕感觉正常.结论:采用乳房手术设计器辅助设计的下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手术设计简单、可灵活变化,手术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冯国平;彭喆;杨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红蓝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3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本院自制的克林霉素醇溶液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仅外用本院自制的克林霉素醇溶液治疗.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和43.6%,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GAGS综合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实验组下降更显著.结论:红蓝光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尹锐;林琳;肖艳;郝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切口闭式灌洗引流在扩张器Ⅰ期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自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以来,在皮肤、软组织畸形或缺损修复中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认可并被广泛应用[1],扩张术的相关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尤其是扩张器感染发牛率相对较高,处理比较棘于.2006~2008年6月笔者对发生扩张器置入术后局部感染应用小切口闭式灌洗引流12例,感染控制理想,完成后续皮肤扩张计划,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治疗费用,效果满意.

    作者:王鹏;田诗政;刘小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酸蚀时问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酸蚀时间对4种全酸蚀粘结剂(OptiBond Solo(0B)、Single Bond(SB)、One-Step(OS)、Prime&Bond NT(PB))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64颗无龋坏人磨牙,用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预备出统一的牙本质粘结面玷污层,分别选用4种粘结剂在不同粘结面酸蚀时间条件下进行粘结处理;每颗牙齿垂直于粘结面切割出4个4mm×0.9mm×4mm粘结试件,分别在TEM下观察、比较其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结果:4种粘结剂的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均随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延长酸蚀时间,在牙本质粘结界面中遗留有更多的未封闭结构,加速牙本质粘结界面老化.

    作者:赵三军;陈吉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皮肤黑色素细胞痣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黑色素细胞痣患者的群体分布,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7年住院手术治疗的877例黑痣患者病历,分析患者基本情况、黑痣部位、住院及手术情况.结果:手术患者中1-10岁为610例,占69.59j6;手术部位大多为阳光慢性暴露部位,共722例,占82.33%;一般经一次手术即可治愈,占74.OO%;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单次或分次切除术,切除后直接缝合或植皮,共计729例,占83.12%.结论:患者对暴露部位的黑痣治疗态度积极,对易恶变的隐蔽部位未引起足够重视.医师及患者均对治疗时间短的黑痣切除术的接受程度高.

    作者:吴镝;张超;熊斌;赵振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全口义齿软衬治疗的护理及临床观察

    临床上一些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牙槽脊吸收严重,软组织萎缩变薄失去弹性,义齿基托易与之形成点接触,导致义齿同位力差,反复多区域粘膜压痛,影响咀嚼功能,修复后效果差,满意度降低[1].而软衬相当于-个弹性缓冲垫,可以将患者的咬介力均匀地传递到牙槽脊上,避免局部组织应力,减少咀嚼时义齿对粘膜的直接冲击,解决了因口腔粘膜变薄而引起的疼痛,从而提高了义齿佩戴的舒适感和满意度[2].

    作者:马蕾;赵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萎缩眼球的多层球筋膜及结膜全角膜覆盖术

    目的:探索一种改善眼球萎缩患者容貌的简便方法.方法:对88例眼球萎缩患者施行多层球筋膜及结膜全角膜覆盖术,术后1月配戴定做薄型义眼膜以改善患者容貌缺陷.结果:88例患者共88只患眼在经过治疗并配戴义眼膜后,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都能达到满意的美容效果.未出现角膜暴露、结膜囊狭窄等并发症,亦未发现诱发眼部炎症.结论:保留萎缩眼球的球筋膜结膜遮盖角膜术是一种改善眼球萎缩患者容貌的简便经济方法,可以作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术的替代手术.

    作者:罗兴华;卓阳;罗春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颏体部斜行截骨术矫治宽颏畸形

    目的:探讨矫正颏部宽大的新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发育性颏部宽大或下颌角截骨整形、颏部水平截骨整形后自觉颏部宽大的25例患者,采用下颌骨颏体部下缘斜行截骨术.手术截除自颏结节至角前切迹连线以下的下颌骨下缘,同时进行此连线间外侧骨皮质的打磨修整,术后通过正侧面面部形态观察,以及影像资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正面现:颏部和下颌体部中份较术前明显缩窄;侧面观:下颌缘光滑,下颌角、下颌体以及颏前点之间弧线自然美观,X线可见下颌下缘平整,颏结节不明显,无第二下颌角形成或原有第二下颌角消失;未发生颏神经断裂、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颏体部下缘斜行截骨术可有效地缩窄颏部,同时矫正颏体部交界区域的突起、凹陷畸形,使颏部与下颌骨角体部协调美观、侧面观自下颌角至颏前点之间的曲线连续自然,可单独实施或作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颏部水平截骨整形的补充手术,以达到重塑完美面型目的.

    作者:唐蓉;张智勇;唐晓军;牛峰;俞冰;刘剑锋;归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目的:探讨下腹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als Myocataneous,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13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对侧单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7例,Ⅱ期再造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2例.1例Ⅱ期进行乳头乳晕再造.9例供区下腹部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结果:2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部分皮下脂肪硬结伴部分液化,1例对侧下腹壁轻度膨隆不适,无腹壁疝.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单蒂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可以有效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

    作者:王彪;庄福连;陈祥锦;石铮;黄循镭;王美水;郑厚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