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皮扩张皮瓣修复儿童瘢痕性秃发

李军;袁伟;徐威;任军

关键词:头皮扩张术, 软组织扩张器, 皮瓣修复, 儿童烧伤, 瘢痕性, 严重并发症, 大面积烧伤, 秃发, 身心发育, 年龄增长, 永久性, 愈合, 影响, 效果, 头发
摘要:儿童头皮大面积烧伤愈合后,遗留瘢痕性秃发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常造成永久性头发丧失,面积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1996~2003年,我科采用软组织扩张器行头皮扩张术修复儿童烧伤后瘢痕性秃发84例,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容外科发展的应有原则

    当今国内美容外科的发展异常迅猛,尤其在国内市场的初始阶段,从业医师大部分是从其它相关科室转化而来,学术界比较普遍地认为整形外科才是正宗的、权威的,而一些人员则更是片面地强调医疗技术的重要,而忽视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综合素质.笔者以多年从业经验思考,认为美容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更应注重美学和心理学素质的培养,否则,即便外科技术再强,也难以取得佳美容效果.这应该成为美容外科发展的应有原则.

    作者:张聚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治疗颏部黑痣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皮瓣修复颏部黑痣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6例颏部黑痣患者行一次性黑痣切除,设计颏下动脉皮瓣Ⅰ期修复黑痣切除后的创面.结果:6例颏部黑痣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及家属时术后外观满意,无挛缩现象发生.结论:颏下动脉皮瓣与颏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I期修复颏部黑痣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晨旺;赵穆欣;刘晓吉;黄循镭;陈斌;李养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骨内种植体178例临床应用研究及同顾

    目的:探讨178例患者进行268颗人工牙种植成功因素.方法:采用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CDIC)生产的螺旋状种植体和德国贝格公司(BEGO)生产的柱状种植体进行了268颗人工牙种植.结果:随访观察1~10年,成功260颗,占97%:失败8颗,占3%.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人工牙种植体修复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金属机械性能,病例选择,术前周密计划,手术操作技术,以及牙种植体的修复系统等有关.

    作者:刘怀勤;叶蕾;高宇;俄正义;李润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瘢痕瓣用于臂胸部瘢痕粘连的矫治体会

    腋部深度烧伤后常因瘢痕增生挛缩产生畸形,轻则腋窝前后皱襞形成蹼状瘢痕使上肢抬举受限,重则上臂内侧及前后方广泛瘢痕与胸前后壁及侧壁广泛瘢痕连成一片,导致臂胸粘连,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完全丧失功能.由于臂胸瘢痕粘连常常继发于严重烧伤,其周围(胸壁及肩胛区)常常存在广泛瘢痕,局部无皮瓣可用,治疗相对比较闲难.笔者于2005年8月~2008年5月间采用瘢痕瓣治疗臂胸瘢痕粘连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诗政;刘萍;张赛圣;刘小伟;李婷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重度眼球萎缩患者巩膜腔HA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重度眼球萎缩患者巩膜腔HA植入的可行性.方法:眼轴直径在18mm以下的重度眼球萎缩患者76例(76眼),采用眼内容物去除后,切下直径14mm后巩膜,然后在巩膜腔内植入18~20mm HA眼台并在眼台前覆盖切下的后巩膜,再分层缝合角巩膜瓣筋膜结膜.结果:本组76例患者74例结膜创口Ⅰ期愈合,2例结膜切口裂开经保守治疗后愈合,术后随访6~22月,所有患者无感染、交感性眼炎及义眼台暴露,眼窝饱满,所配戴义眼活动度好,效果满意.结论:巩膜腔AH植入术仍然适合于重度眼球萎缩患者的容貌矫正.

    作者:罗兴华;卓阳;罗春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P27kipl和ki-67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27<'tipl>、ki-67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36);ki-67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00);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的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结论:P27<'kipl>蛋白表达的下降及ki-67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

    作者:吴文艺;朱世泽;吴瑞兰;邹承浩;王朝阳;黄种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肿胀技术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肿胀技术相结合,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肿胀技术相结合,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8例患者,与以往9例未采用肿胀技术的病例在术中出血、术后早期疼痛及术后血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该方法为8例患者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术后血肿发生率低.经术后3个月~2年的随诊,疗效满意.结论:肿胀技术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是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昭鑫;马显杰;易成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经验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点阵激光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面颈部浅表性瘢痕,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治疗50例,一次治疗后的总显效率为62%.点阵激光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14天,平均9天,无感染、新生瘢痕、明显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较严重并发症.结论: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疗效艮好.

    作者:谭军;李高峰;吴东辉;李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ellyzyme(蘑菇提取物)的美白、祛皱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含有Celluzymo(蘑菇提取物)的美白换肤面膜的美白、祛皱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招募30名健康受试者,左右侧面部随机分为治疗侧(使用舍CeLIuzyme的面膜)及对照侧(不用面膜).于使用面膜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皮肤颜色及角质层含水量,并由医师及受试者各自进行疗效主观评分.结果:治疗侧L差值(皮肤亮度)显著高于对照侧,而·a 差值(反应皮肤的红斑情况),含水量差值则无明显区别.医师及受试者的主观评分均认定面膜可使皮肤美白.毛孔细致、皱纹减少.结论:美白换肤面膜可安全而有效地改善皮肤色泽和质地.

    作者:徐媛媛;李远宏;吴严;杨雪松;董光晖;耿龙;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头皮扩张皮瓣修复儿童瘢痕性秃发

    儿童头皮大面积烧伤愈合后,遗留瘢痕性秃发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常造成永久性头发丧失,面积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1996~2003年,我科采用软组织扩张器行头皮扩张术修复儿童烧伤后瘢痕性秃发84例,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军;袁伟;徐威;任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抽吸术清除体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美容术后取出方法进行分析,以便有效、快捷地取出注射材料,较好地恢复被注射部位的原有形态,避免对患者造成新的更大损伤.方法:对我科1998年5月~2008年3月诊治的110例PAHG注射美容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提出看法.结果:110例经1次抽吸临床治愈者102例;经2次抽吸治愈者4例;抽吸结合手术治愈者4例.抽吸术可能并用灌洗、挤压或引流等外科技术.结论:时PAHG注射美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在临床上采用了抽吸.切除,灌洗,挤压或引流等技术.总结资料和经验后笔者认为,抽吸术仍是处理PAHG注射并发症的主要方法,在某些病例需同时并用其他方法.

    作者:李德新;蔡冰;查元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难愈性创面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修复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治疗67例难愈性创面,对其临床治疗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2例胫骨凿孔,培养肉芽组织后植皮完全坏死外,板障层移植皮片与短管状骨面植皮片、皮瓣100%成活,伤口Ⅰ期愈合;对于存在数月至数年的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后溃疡的患者,在全身情况维持稳定的同时,应用简易封闭负压治疗技术,创面局部改善后,行皮瓣或皮片移植术,皮瓣、皮片成活良好.经术后2~12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短管状骨骨髓面或板障层植皮、多种皮瓣以及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综合运用可较好治疗难愈性创面.

    作者:张鲜英;刘毅;张绪生;张斌;张诚;李玉环;杨雪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临床探索

    目的:探索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方法:制作宽窄和长度适宜的额肌瓣,经眼轮匝肌与眶隔膜间隧道,下移固定于睑板上缘,治疗重度上睑下垂97例.结果:临床治疗126只眼(97例),随访0.5~9年,外形自然,闭合自如,无复发现象,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是活疗重度上睑下垂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詹太国;詹领;李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带蒂残耳复合组织瓣在再造耳修整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残耳组织,对再造耳进行局部修整的方法.方法:对12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再造耳进行修整.患耳按耳廓发育情况分为:Ⅰ度3例,Ⅱ度9例.所有患者在三期再造耳修整时,残耳组织量充足,残耳软骨及皮肤量较多,再造耳外形尚可,存在狭小耳甲腔,再造耳的颅耳沟瘢痕粘连变浅.在粘连的颅耳沟区切开松解,并在原支架底部切开包裹支架的筋膜,使之与软骨皮瓣基底部相通,形成一颅耳沟区创面,再在残耳组织上设计比创面略大的梭形切口,在其两侧皮下剥离,保留软骨表面的软组织,形成蒂在底部的残耳复合组织瓣,将之通过支架下方的隧道转移至耳后区创面,缝合组织瓣与耳后创面边缘,供瓣区皮瓣适当改形后覆盖耳甲腔创面,以扩大耳甲腔.结果:转移至颅耳沟区的残耳复合组织瓣成活良好,耳支架高度明显增高,颅耳沟明显加深,耳甲腔明显扩大,随访3~6个月,再造耳无明显挛缩变形.结论:残耳组织在再造耳修整中是良好的材料,将其通过带蒂移植的方法转移至需要部位,不仅可明显改善再造耳的外观,而且可合理利用原有组织,而无需另取组织游离移植.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张一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简化的嵌甲矫正术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嵌甲及其引起的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无症状的嵌甲或甲沟炎早期,采取简化的嵌甲矫正术,即部分拔甲和部分切除甲根部的甲床、甲母质;对于嵌甲引起的甲沟炎的化脓期或慢性肉芽肿期,行拔除部分趾甲、清创引流术,待炎症控制、创面愈合一个月后行简化的嵌甲矫正术.结果:本组共86例,病人经过12~18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采用简化嵌甲矫正术,患者恢复快、无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王新同;洪苑;赵作钧;赵建;梁伟中;王佳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十精丸延缓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十精丸对皮肤的抗衰老功效及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十精丸对老龄大鼠皮肤中SOD活力、Hyp含量、血清MDA含量及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十精丸高低剂量组皮肤中SOD活力、Hyp含量高于老龄对照组(P<0.01);而血清MDA含量则明显低于老龄对照组(P<0.01),尤以高剂量组明显;形态学观察表明十精丸能促进皮肤真皮胶原纤维增殖,减少基底层色素沉着,角质层变薄.结论:十精丸能够改善皮肤衰老状态,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丽娟;王兴炎;董兴中;韩莹;李征南;陶责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颜面色素痣1380例美容综合治疗临床分析和体会

    颜面色素痣是人体常见皮肤病,使化妆品难以掩盖的瑕疵,影响容貌美,少数的可因长期的摩擦,日晒及刺激诱发癌变.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治病和美容的愿望出发,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往往求治心切,我们在临床上采用美容外科综合方法对1380例患者的数万颗色素痣进行了综合美容治疗,分析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及组织病理特点不同的色素痣,取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桑海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应用预控出血的包茎矫治术治疗包茎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专用于包茎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预先控制出血的一系列方法,代替了出血后止血,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肿胀等并发症.结果:从2004年4月到2008年7月,采用本方法共治疗包茎患者45例,术中平均出血量2~3ml,术后渗血1~2ml,仅有轻微水肿.结论:本法可以确实有效地减少包茎手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术后水肿.

    作者:刘韬滔;范巨峰;吕伟;候莹;田博文;李惠;杜鑫;谷亦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会阴体重建阴道紧缩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会阴体重建阴道紧缩术的方法及临床作用.方法:手术采用阴道口入路,立体分段缝合、紧缩盆底肌相关段,重建会阴体结构.术后10天拆线、2月后开始性生活.结果:自2006年8月~2008年7月,应用本文术式完成治疗阴道松弛患者92例,无血肿及感染等临床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随访41例,短者术后9个月,长者术后16个月.均述肛缩有力,阴道收缩能力、阴道壁张力增强,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会阴体重建阴道紧缩术治疗产后会阴体损伤、阴道松弛,针对性强,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作者:周传德;李强;唐勇;陈文;李峰永;杨喆;李养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纳米非品金刚石薄膜与纯钛及钴铬合金表面结合强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与纯钛及钴铬合金表面结合强度以及镀膜厚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钴铬合金和纯钛圆片试件各20个,将纯钛与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成a1、b1及a2、b2各两组.al、a2组试件表面镀膜膜厚50nm;b1、b2组试件表面镀膜膜厚100nm.采用薄膜结合强度测试仪测试镀膜后试件的膜/基结合强度(Lc).结果:a1、b1两组以及a2、b2两纽L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膜厚相同时,纯钛和钴铬合金试件Lc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可以与纯钛及钴铬合金材料达到较好的结合;膜厚相同时,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与纯钛表面的结合强度优于钴铬合金;镀膜厚度对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与纯钛及钴铬合金的结合强度有明显影响,因此在镀膜时应选择适宜的膜厚.

    作者:陈钢;赵晓琳;李斌;姚月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