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坤;欧阳兵
目的:研究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与纯钛及钴铬合金表面结合强度以及镀膜厚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钴铬合金和纯钛圆片试件各20个,将纯钛与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成a1、b1及a2、b2各两组.al、a2组试件表面镀膜膜厚50nm;b1、b2组试件表面镀膜膜厚100nm.采用薄膜结合强度测试仪测试镀膜后试件的膜/基结合强度(Lc).结果:a1、b1两组以及a2、b2两纽L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膜厚相同时,纯钛和钴铬合金试件Lc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可以与纯钛及钴铬合金材料达到较好的结合;膜厚相同时,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与纯钛表面的结合强度优于钴铬合金;镀膜厚度对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与纯钛及钴铬合金的结合强度有明显影响,因此在镀膜时应选择适宜的膜厚.
作者:陈钢;赵晓琳;李斌;姚月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含有Celluzymo(蘑菇提取物)的美白换肤面膜的美白、祛皱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招募30名健康受试者,左右侧面部随机分为治疗侧(使用舍CeLIuzyme的面膜)及对照侧(不用面膜).于使用面膜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皮肤颜色及角质层含水量,并由医师及受试者各自进行疗效主观评分.结果:治疗侧L差值(皮肤亮度)显著高于对照侧,而·a 差值(反应皮肤的红斑情况),含水量差值则无明显区别.医师及受试者的主观评分均认定面膜可使皮肤美白.毛孔细致、皱纹减少.结论:美白换肤面膜可安全而有效地改善皮肤色泽和质地.
作者:徐媛媛;李远宏;吴严;杨雪松;董光晖;耿龙;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评估并比较同一患者应用两种方法治疗下睑睑袋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36个病例,一侧下睑行传统的睑成形术,即切除下睑眶隔内脂肪,另一侧不去除眶脂而是行睑囊筋膜疝修补术.结果:术后2~6个月进行评估,两者外形无明显差异,其美容效果相当.结论:两术式远期外形无明显差异,美容效果相当,但后者术中不适感及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门诊推行价值.
作者:邱晓东;周兴亮;宫昔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专用于包茎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预先控制出血的一系列方法,代替了出血后止血,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肿胀等并发症.结果:从2004年4月到2008年7月,采用本方法共治疗包茎患者45例,术中平均出血量2~3ml,术后渗血1~2ml,仅有轻微水肿.结论:本法可以确实有效地减少包茎手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术后水肿.
作者:刘韬滔;范巨峰;吕伟;候莹;田博文;李惠;杜鑫;谷亦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经验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点阵激光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面颈部浅表性瘢痕,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治疗50例,一次治疗后的总显效率为62%.点阵激光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14天,平均9天,无感染、新生瘢痕、明显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较严重并发症.结论: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疗效艮好.
作者:谭军;李高峰;吴东辉;李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皮瓣修复颏部黑痣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6例颏部黑痣患者行一次性黑痣切除,设计颏下动脉皮瓣Ⅰ期修复黑痣切除后的创面.结果:6例颏部黑痣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及家属时术后外观满意,无挛缩现象发生.结论:颏下动脉皮瓣与颏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I期修复颏部黑痣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段晨旺;赵穆欣;刘晓吉;黄循镭;陈斌;李养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前临床上先天性血管性病变、色素性皮肤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随着激光设备的不断更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1],对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病变、色素病变的治疗越来越重视,要求治疗的人群也不断增多.而大部分激光治疗都伴有疼痛和不适的.疼痛程度从微热到被橡皮筋弹痛感或像熏肉时油滴到皮肤上疼痛直至剧烈的烧灼样感[2].因此婴幼儿会在不适及疼痛中拼命反抗,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过程及效果.为了能减轻患儿在激光治疗中的痛苦,又保证医师在治疗中治疗部位更准确,更易于操作,我们将氯胺酮全麻应用于婴幼儿的激光治疗并探讨,强调术后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伍艳群;张玉;王笋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尿道板瓣在尿道成形中的价值;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方法:将残余尿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一起形成尿道板瓣,与一侧包皮岛状瓣结合形成缺损段尿道,转移另一侧包皮瓣完成阴茎腹侧创面覆盖,尿道板瓣大面积为2.0cm×0.5cm.治疗先天性阴茎型尿道下裂患者34例.结果:本组患者除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道外口包皮瓣部分坏死,尿道外口狭窄,二次手术切开外,余者均Ⅰ期愈合,随访1~3年,无再造尿道狭窄及尿瘘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残余尿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可以形成具有良好血供的尿道板瓣,有效地解决了一侧包皮瓣再造尿道组织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一次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晓吉;李养群;杨喆;李锋永;唐勇;周传德;陈文;吕淑贞;李强;李森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修复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治疗67例难愈性创面,对其临床治疗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2例胫骨凿孔,培养肉芽组织后植皮完全坏死外,板障层移植皮片与短管状骨面植皮片、皮瓣100%成活,伤口Ⅰ期愈合;对于存在数月至数年的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后溃疡的患者,在全身情况维持稳定的同时,应用简易封闭负压治疗技术,创面局部改善后,行皮瓣或皮片移植术,皮瓣、皮片成活良好.经术后2~12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短管状骨骨髓面或板障层植皮、多种皮瓣以及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综合运用可较好治疗难愈性创面.
作者:张鲜英;刘毅;张绪生;张斌;张诚;李玉环;杨雪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对人体不同部位脱毛的疗效.方法:利用强脉冲光脱毛287例(318个部位),回顾性分析其脱毛情况.结果:腮部和唇周5次脱毛后,脱毛率分别与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腮部和唇周之间,以及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部和唇周总脱毛次数较多,平均分别为8.21次和8.07次,次数多于其余各部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四肢、骶部各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唇毛的有效率低,发际和腮部的总有效率次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结论:强脉冲光脱毛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不同部位脱毛效果不同,对四肢、腋窝,发际脱毛效果较好,疗效优于唇周和腮部.
作者:尹锐;林琳;肖艳;郝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隆鼻术是目前开展多的整形美容手术项目之一,固体硅橡胶假体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隆鼻植入材料,快速、突然或极大的外力可致鼻假体扭曲变形甚至折断.近两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外力致固体硅橡胶假体隆鼻术后鼻畸形患者2例,经手法矫正复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忠;陈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计算机辅助CT三维重建技术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生命科学中应用和发展的成果.与传统cT扫描比较其能显示三维解剖结构,精确测量距离与表面积、体积.在颌面外科、口腔矫形科、整形美容外科等领域,三维重建对于术前诊断、手术设计、治疗后的预测分析及美容整形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至关重要[1-2].本文就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唇腭裂多发畸形的序列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徐文鹏;程新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高,约每出生600~700个新生儿就会有一个唇腭裂患儿.唇裂有损患儿的容貌,腭裂会影响患儿的发音,唇、腭裂患儿通常有吸吮困难,不能正常喂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1999年Graysdn等提出了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一牙槽骨塑形(Nasal-alyeolar molding)的方法与技术[1],为唇腭裂序列早期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唇腭裂治疗中心都已接受和开展了该治疗技术.我国唇腭裂临床治疗指导原则中也提出,新生唇裂儿一出生后应尽早进行术前鼻一牙槽骨塑形矫治治疗[2],这样不仅可以使母乳喂养得以实现,还能大限度减少上唇、腭部和外鼻的畸形.
作者:李媛媛;赵雯;程丹;吴国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对我科60例腋臭患者,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方法,沿腋纹做两个小切口,彻底修剪皮下毛囊以及大小汗腺组织,修剪成为超薄皮瓣,达到腋臭根治目的.并对患者进行随访4个月~1年.结果:58例患者Ⅰ期愈合,切口极其隐蔽,切口瘢痕很小,腋臭气味消失.1例患者切口超薄皮瓣下少量积血,清除积血后愈合.1例患者切口感染裂开后约为1cm,经过抗感染和换药后Ⅱ期愈合.结论: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根治腋臭的方法,手术切口隐蔽,术后切口瘢痕小,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对术后切口外形满意率较高.
作者:葛礼正;刘安军;王凌东;郭利刚;焦洋;顾世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Mcdpor在颅骨缺损整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改善情况.方法:对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因颅骨缺损患者行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修复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个月,外形恢复满意,无不良并发症.结论:研究表明高密度聚乙烯多孔材料操作容易,可塑性高,材料在体内可促进自体组织长入,不易感染及外露,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对颅骨缺损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长慧;丁祥生;裴永东;孙娆;魏翠娥;鲁开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抽吸自体的脂肪颗粒填充于眼睑的凹陷处,用来修复眼睑的内陷畸形.方法:用普通的注射器抽吸大腿的前侧面,抽取需要量的脂肪颗粒注射于眼睑内陷处.结果:报告26例眼睑内陷通过脂肪颗粒注射后,随访2年,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对组织的创伤性小,手术中出血很少,填充眼睑改善内陷效果好,手术安全有效,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作者:范进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2岁.于4岁时因蚊帐着火烧伤躯干,送当地医院治疗,换药加植皮术治愈创面.愈后腰背部遗留广泛增生性瘢痕,左肩胛部和左髂部有少量健康皮肤.10岁时腰背部瘢痕明显软化,右腋后壁为蹼状瘢痕.于2006年7月收入我院治疗.查体: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腰背活动正常,右上肢外展轻度受限.腰背部广泛性瘢痕(图1),边界清楚,面积42cm×33cm,表面不平整,质中等硬度.诊断:腰背部特大面积瘢痕.经病例讨论并由患者家属同意决定做腰背部残存皮肤重复扩张修复瘢痕.
作者:李江;徐炜志;葛秀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自Radowan(1976年)首次报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以来,因其可提供质地、色泽、厚度和感觉等与受区相近的额外皮肤,减少供区损伤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瘢痕、畸形、缺损等创伤修复领域[1].但同时扩张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也屡见报道.
作者:臧妍;周琴;王一楠;张敏;孙静;梁敏;雷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皮肤科医师熟知皮肤解剖和皮肤病生理,对皮肤层次疾患或缺陷的有创治疗探索出很多有特色甚至是独有的理念和技术,终形成皮肤科学的一支亚学科--皮肤外科.到底皮肤外科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手段呢?此讲将对皮肤外科的基本技术与适应证做一概述,希望读者借此对皮肤外科能有一个宏观了解.后续讲座中还会详细介绍皮肤外科各种经典技术和新进展.
作者:李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27<'tipl>、ki-67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36);ki-67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00);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l的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结论:P27<'kipl>蛋白表达的下降及ki-67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
作者:吴文艺;朱世泽;吴瑞兰;邹承浩;王朝阳;黄种心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