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灌注成像分析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管储备损害

戴峰;张秀明;卢万俊;高歌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脑缺血, 脑血管储备
摘要:目的 应用5% CO2作为血管扩张介质,通过CT灌注成像(CTP)分析基础态和激发态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CVR)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对34例患者行基础态CTP和CTA联合检查,对其中10例CTA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5%CO2混合气体吸入激发态CTP检查.结果 10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5%CO2激发后,患侧和健侧CVR受损,激发前、后脑血流量(CBF)增幅百分比为-20.25%~26.19%和-13.00%~38.00%,激发前、后脑血容量(CBV)无明显差异(P>0.05),而达峰时间(TTP)明显延迟(P<0.05).结论 5% CO2可作为良好的血管扩张介质用于临床CVR功能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激发后CVR功能受损,反应性减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正常成人中脑体积的高分辨力MRI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 测量中国健康汉族成人中脑体积,并建立正常值参考范围,分析中脑体积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为建立中国正常人标准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取18~70岁健康成年志愿者1000名,按年龄18~30、31~40、41~50、51~60、61~70分为共5组,标记为A、B、C、D、E,每组共计200名,男、女各100名.对所有受试者行全脑容积MR扫描,用3D体积分析软件进行中脑体积测量.分析年龄与中脑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中脑平均体积[(8087.89±1177.43)mm3]大于女性[(7763.87±1007.44)mm3,t=-4.68,P<0.001].男性A~E组中脑体积分别为(8857.65±980.12)mm3、(8691.22±913.56)mm3、(8072.26±1024.78)mm3、(7688.33±981.91)mm3、(7129.98±1059.98)mm3,女性A~E组中脑体积分别为(8290.68±995.41)mm3、(8034.79±1000.00)mm3、(7767.43±907.28)mm3、(7619.18±836.72)mm3、(7107.29±889.09)mm3.A~C组男性中脑体积均大于女性(P均<0.05),D、E组男、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除A组与B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除A组与B组、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和女性中脑体积均与年龄相关(r=-0.55、-0.38,P均<0.001).结论 正常中国成人中脑体积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中脑体积总体上大于女性;18~50岁男性中脑体积大于女性,51~70岁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中脑体积及其性别间差异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作者:孙黎;陈楠;王星;王丹;卓彦;陈霖;李坤成;申宝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糖调节受损者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

    目的 采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评估血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探讨其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数转换值(HOMA-IR)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其中IGR 57例(IGR组),45例糖耐量正常(NGT组).使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分别获得两组患者颈动脉IMT、颈总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僵硬度(β)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其与血糖、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与NGT组相比,IGR组颈总动脉弹性已发生改变,β、PWVβ增高,CD降低,而IMT无明显改变.IGR组的CD、β、PWVβ均与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糖代谢异常早期已存在动脉弹性参数异常,并与血糖及HOMA-IR相关,表明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为早期诊断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动脉病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栾艳艳;王燕;曾敏霞;李艺;胡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20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

    目的 探讨320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CTP)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对13例疑诊为下腔静脉阻塞的患者行直接法下腔静脉CTP检查,通过Vitrea 4.0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VR、MIP及MPR重建.由1名医师测量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上方1 cm处的CT值,另2名医师采用9段分段法对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对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下腔静脉CTP检查;CT值为(341.33±62.95)HU;13例共117个血管节段中,图像质量为优、良、中等、差的节段分别为64、29、16、8个.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下腔静脉的结构、病变部位、范围及狭窄程度.结论 直接法下腔静脉CTP用以诊断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切实可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传臣;张兆琪;赵轶轲;陆东旭;晏子旭;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误诊甲状腺滤泡癌1例

    患者女,42岁,体检发现颈部肿物1周,无心悸、消瘦.彩超示甲状腺右叶1.0 cm×0.8 cm中、高回声结节,边界清,形态规则,周边可见低回声晕(图1).CDFI:结节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2).PWD:结节内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0.68.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实性结节,腺瘤可能性大.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病理检查示右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后行右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①右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②双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③中央淋巴结未见转移.

    作者:贵玉;钱林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方法 选择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应用RT-3DE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以及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各参数Tmsv1 6-SD、Tmsv16-Dif、Tmsv16 SD/R-R(%)、Tmsv16-Dif/R-R(%),并对两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LVEDV、LVESV、LVM、LVMI、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 6-SD/R R(%)、Tmsv16-Dif/R-R(%)显著升高,而L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 RT-3DE可反映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异常和收缩不同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江阿力·吐尔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中经食管超声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常情况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OTEE)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常情况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异常情况患者,对IOTEE在诊断及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常情况中的作用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 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异常并发症的患者中,IOTEE检出瓣周漏23例(23/45,51.11%),卡瓣4例(4/45,8.89%),室壁运动异常6例(6/45,13.33%),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6/45,13.33%),人工瓣膜狭窄4例(4/45,8.89%),升主动脉与胸骨粘连2例(2/45,4.44%),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IOTEE可检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人工瓣膜卡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异常情况,帮助术者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

    作者:王燕;吕秀章;王浩;李建蓉;孟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扩散张量成像观察脊髓压迫症

    目的 探讨采用3.0T MR研究亚急性及慢性脊髓压迫症(SCC)DTI及纤维束示踪(DTT)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单次激励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对42例SCC患者(SCC组)及4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3.0T MR脊髓DTI.采用ROI法分别测量正常对照组的颈髓及下段胸髓的ADC和FA值及SCC病变部位受压脊髓的ADC及FA值.根据T2WI脊髓内有无高信号将SCC组分为SCC-HI和SCC-nHI亚组.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纤维束示踪软件重组脊髓纤维束.结果 正常对照组脊髓各节段扩散定量值(ADC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C-HI组与正常对照组扩散定量值间比较,病变脊髓ADC值增高(P<0.05),FA值减低(P<0.05);SCC-nHI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为头尾向的一束,显示了头尾侧的各向异性.SCC则表现为脊髓纤维束不同程度受压改变而无明显的破坏.结论 DTI和DTT是一种显示脊髓纤维束及其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能为SCC患者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王葳;秦文;李坤成;郝楠馨;王轶彬;宗根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国健康成人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目的 测量1000名中国健康成人丘脑体积,分析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丘脑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不同地区选择健康汉族成人志愿者1000名,按年龄分为5组:18~30、31~40、41~50、51~60、61~80岁组,每组200名,男、女各半.采用1.5T MR采集图像,应用Aquariusws软件手动逐层勾画出丘脑边界,软件自动测算出其体积.分析丘脑体积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年龄段之间丘脑体积的差异.结果 18~30、31~40、41~50、51~60、61~80岁组右侧丘脑体积正常值范围分别为(6069.38±531.90)mm3、(5894.67±538.93)mm3、(5357.43±479.97)mm3、(5396.08±445.58)mm3、(4791.44±558.15)mm3,左侧丘脑体积正常值范围分别为(6179.82±534.29)mm3、(6046.97±561.83)mm3、(5425.67±470.90)mm3、(5551.65±526.47)mm3、(4866.00±551.73)mm3.分别比较各年龄组间左侧和右侧丘脑体积,除18~30岁与31~40岁、41~50岁与51~60岁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侧丘脑体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63、-0.65,P<0.05).结论 丘脑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即随着年龄增大,丘脑体积逐渐减小.

    作者:马帅;陈楠;秦媛;王星;卓彦;陈霖;郭玉林;李坤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的独立教学系统的研发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PACS的独立的教学系统,便于不同层次学生方便地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使用放射科信息系统(RIS)服务器作为系统服务器,总体采用B/S架构,Microsoft SQL 2005作为数据库,以ASP.NET为基本开发技术.使用JavaScript+ DOM(文档对象模型)实现客户端的人机对话.软件构建完毕后,根据不同学习对象输入教学大纲、知识点和鉴别诊断知识点,并将PACS中的教学病例与知识点相关联.结果 系统成功建立,主要包括软件架构和教学内容两大部分.授权用户登录后可进入“学习应用”界面,包含“学习中心”和“在线测试”.学习中心包括:教学大纲、知识点(含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影像学等内容)、鉴别诊断要点、PACS中相关病例链接.在线测试则包含不同难度的题库,系统自动评判对错.管理员拥有“数据维护”和“系统管理”两大权限,可对教学相关的目录、大纲、教学资源、试题和试卷进行维护,也可管理用户身份和权限.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基于PACS的独立教学系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水平.

    作者:杨学东;陈阳安;王继琛;叶锦棠;孙晓伟;秦乃姗;王霄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扣带回结构和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前扣带回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情绪、认知及执行等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在一些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前扣带回的解剖结构、功能分区及相关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

    患者女,29岁,孕1产0,孕30+1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双活胎,右胎儿腹腔大量积液,羊水量偏多,左胎儿羊水过少,转诊至我院.超声:宫内见双胎.其一位于宫腔左上方,臀位,双顶径67.2 mm、头围251.0 mm、腹围226.0 mm、股骨48.5 mm,估测胎儿综合孕周约26+6周,体质量约(983.1±147.5)g,胎心率140次/分,羊水大深度27 mm.另一胎儿头位,双顶径79.7 mm、头围277.0 mm、腹围307.0 mm、股骨54.0 mm,估测胎儿综合孕周约30+2周,体质量约(1952±292)g,胎儿右侧侧脑室后角宽度约10 mm;胎儿腹壁连线未见明显中断,皮下软组织增厚并可见宽约3.0 mm无回声带,腹腔内见大量无回声区,大深度约27.6 mm,内脏漂浮其中(图1、2);胎儿脐血管增粗,血流增快、明亮,胎心率132次/分;羊水大深度90 mm,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张伟;朱亚;吴海燕;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生物显微镜成像与组织病理的对照分析

    目的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成像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方法 以8周及16周龄雄性ApoE/-小鼠各8只为实验组,8周及1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用UBM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形态结构,并于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测量内-中膜厚度(IMT),与相对应血管节段的病理组织学测值进行对比.结果 ApoE-/-小鼠的主动脉根部IMT较同周龄对照组增厚(P<0.01);16周龄ApoE-/-小鼠较8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IMT增厚更为明显(P<0.01).采用UBM所测IMT与病理测值呈高度正相关(r=0.81,P<0.0001).结论 采用UBM成像可准确测量小鼠主动脉IMT,观测ApoE/小鼠升主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征.

    作者:杨娅;王艳红;谢谨捷;李嵘娟;李治安;王征;宋砾;罗向红;苏瑞娟;秦彦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流向量成像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涡流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血液流场的特点.方法 选择AM1患者25例和正常志愿者40名,采集两组心尖三腔心切面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测量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涡流的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及其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等指标,比较上述两组各参数.结果 与正常志愿者比较,AMI患者等容收缩期涡流纵径增大(P<0.05),横向位置更靠近后侧壁,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均减低(P<0.05).结论 等容收缩期AMI患者左心室内涡流纵径、横向位置、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涡流形态、位置发生改变.VFM为评价心腔内血液流场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刘蕊;纳丽莎;刘丽文;马斌;郭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SCT评估冠状动脉钙化:基于每个钙化性斑块的定量测量

    目的 初步评估MSCT定量测量冠状动脉钙化(CAC)具体钙化斑块的意义.方法 分析186例接受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CAC患者,对每个钙化性斑块进行测量并计算以下各参数值:浓度(CC)、体积(CV)、矿物质量(MM)和钙化积分(AS),并测量所有钙化性斑块整体的参数值:CVtotal、AStotal和MMtotal.以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以秩和检验观察样本间差异.结果 于186例患者共检出689个钙化性斑块.每个钙化性斑块的CC与CV呈正相关(rs=0.75,P<0.001).男性CC显著低于女性(P=0.03);55岁以上年龄组CC显著高于≤55岁年龄组(P<0.01).于86例患者发现多个钙化斑块(n≥3),其CC不均匀程度不依赖于性别(P=0.71)、年龄(P=0.18)和斑块数量(P=0.68).结论 具体钙化性斑块的各参数值更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演变特征.CC对评估CAC进展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丽娟;李东;于铁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20排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

    目的 探讨320排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9例临床诊断AD患者的320排CTA检查资料,对比其与16排CTA、MRA及DSA的差异.结果 59例AD患者中,3种方法共诊断AD 43例,胸主动脉瘤4例,真性腹主动脉瘤9例,假性腹主动脉瘤3例.320排CTA诊断AD破口位置的准确率(75/77,97.40%)高于16排CTA(47/53,88.68%,x2=4.14,P<0.05)及MRA(40/46,86.96%,x2=5.17,P<0.05);其电离辐射剂量[(849.62±44.73)mGy]低于16排CTA[(927.11±39.47)mGy,t=2.84,P<0.05]及DSA[(976.85±54.21)mGy](t=2.51,P<0.05),并可清晰显示内膜片、真假腔、血栓形成及主要内脏动脉分支受累情况.结论 320排CTA是诊断AD的安全、快捷、有效且无创的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刘琦;陈德基;谭理连;王广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迭代重建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与滤过反投影法(FBP)对比,评价迭代重建(IR)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7例患者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采用常规FBP法和IR法对佳期相图像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两种重建方法所得冠状动脉图像的CT值、噪声、SNR及CNR.结果 57例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中,IR图像质量为优的血管段比例为83.18% (628/755),高于FBP重建图像(595/755,78.81%,P=0.030).FBP重建与IR图像强化水平(CT值)分别为(311.49±63.76) HU、(310.57±64.45) HU(P=0.280),图像噪声分别为(19.58±3.47) HU、(13.11±3.06) HU(P<0.001),SNR分别为16.27±3.89、24.48±5.73(P<0.001),CNR分别为20.63±4.24、30.84±7.24(P<0.001).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IR法可在保证冠状动脉腔内强化程度不变的同时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

    作者:徐超;杨琳;于薇;刘一;姜红;郭淼;张兆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影像DICOM格式测试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对影像文件进行DICOM标准验证的方法.方法 介绍DICOM标准中对DICOM文件格式的定义及国际通用的验证DICOM标准遵从性的工具,并针对DICOM文件格式的验证,提出具体的测试方法,给出测试实例.结果 使用ADVT的validation方法对1幅CT图像进行验证,在log中看到有3处错误.结论 使用国际通用的验证软件,选择适当命令,能够方便明确地验证1个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DICOM标准.

    作者:费晓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体部棘球蚴病CT表现

    目的 探讨小儿体部棘球蚴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小儿体部棘球蚴病,其中单发棘球蚴病7例,多发棘球蚴病13例,共有32个囊肿,包括肝包虫囊肿17个,肺包虫囊肿9个,腹腔包虫囊肿4个,颈部包虫囊肿1个,胸膜包虫囊肿1个.20例患儿全部接受CT扫描,其中14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20例患儿32个病灶中,21个表现为单纯性囊肿,11个呈囊肿破裂表现,未见钙化和多子囊征象.结论 小儿体部棘球蚴病以多发和单纯性囊肿为主,CT表现特点与成人棘球蚴病存在差异.

    作者:徐昕;袁新宇;王娅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Kimura's病的高频超声表现和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Kimura's病的临床特点及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Kimura'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6例Kimura's病患者病程较长(平均11年),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5例为颈部无痛性肿块,1例为右侧大腿及右侧上臂皮下无痛性肿块.高频超声表现:①位于颈部的病灶呈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单发椭圆形低回声肿块,亦可为多个肿块融合的混合回声团块,位于四肢皮下的病灶呈夹杂高回声及不规则片状低回声的混合回声肿块;②病灶附近均可见肿大淋巴结,淋巴门结构清晰或欠清晰,多无融合、囊性变、钙化等表现.结论 Kimura's病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定性诊断.

    作者:韦力;梁前晖;周军;王莹;周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PRUV)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超声检查发现的PRUV胎儿92胎,分析PRUV胎儿合并畸形情况及预后.结果 PRUV胎儿检出率为0.16%(92/58 946).孤立性PRUV共74胎(74/92,80.43%),49胎获得随访且均预后良好;合并畸形的PRUV共18胎(18/92,19.57%),6胎预后良好,11胎引产,1胎胎死宫内.结论 产前超声可诊断胎儿PRUV.孤立性PRUV胎儿预后良好.对于合并多系统畸形的PRUV胎儿,应结合畸形严重程度及染色体检查结果来评价预后情况.

    作者:李婧宇;王冰;蔡爱露;王晓光;解丽梅;赵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