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六)——光动力疗法治疗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李翠华;杨慧兰;刘仲荣

关键词: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光动力疗法, 法系, 讲座, 治疗, 硬化萎缩性苔藓, 扁平苔藓, 慢性苔藓样糠疹, 银屑病, 化脓性汗腺炎, 皮肤癣菌病, 淋巴细胞瘤, 皮肤肿瘤, 非黑素瘤, 硬皮病, 寻常疣, 前病变, 皮肤科, 痤疮, 斑秃
摘要: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在皮肤科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非黑素瘤皮肤肿瘤及其痛前病变,以及用于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嫩肤等,此外还可用丁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硬皮病、皮肤T淋巴细胞瘤、斑秃、寻常疣、Darier's病以及皮肤癣菌病等.本章主要介绍光动力疗法对银屑病、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慢性苔藓样糠疹等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治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颜面部吸脂术后凹陷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面部吸脂不当造成的术后凹陷畸形.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大腿内侧部脂肪,清洗、纯化成脂肪颗粒后超量30%注射移植于整形术后的凹陷区.结果:本组共13例,11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2例由于凹陷较深,行二次注射.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有术后感染、组织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其中10例就医者有回馈资料,反映治疗效果满意.凹陷部位畸形消失,外观平整,轮廓自然,局部无硬结,未触及移植物界限.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颜面部吸脂不当导致的术后凹陷畸形方法可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头内陷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乳头内陷是种比较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常为先天性,或为遗传性.单侧或双侧,双侧常见,发生率约为1.77%[1].先天性乳头内陷是由于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和乳腺导管发育不良,乳腺导管间的纤维束挛缩牵引乳头向内,且内陷乳头多发育不良、细小,常没有乳头颈部.

    作者:马瑛;严晓雪;赵晓丽;申璐璐;潘勇;杨力;鲁开化;郭树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额部皮瓣修复内眦及鼻根部基底细胞癌创面一例

    笔者于2007年6月11日收治右眼内眦及鼻根部基底细胞癌1例,手术切除后采用额中部岛状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孟祥;马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腋臭治疗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腋臭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代谢性疾病,常由于腋窝大汗腺过度分泌的有机物质和细菌分解所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所致.

    作者:陈织;尹宁北;赵振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点阵激光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在皮肤重建中,剥脱性激光可在少治疗次数下提供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治疗中要汽化全部的表皮和部分真皮,愈合时间较长,并常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1].

    作者:余文林;李勤;刘宏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年轻恒牙根中1/3根折体外再接治疗一例

    儿童年轻恒牙外伤,多发于7~9岁,约占所有恒牙外伤的50%~70%.牙外伤对儿童的牙齿咬合,美观,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一例根中1/3折断病例体外再接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文云霞;霍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颊脂垫部分摘除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颊脂垫摘除术.方法:对30例颊脂垫肥大患者行颊脂垫摘除术,其中28例采用口内小切口径路行颊脂垫摘除术,2例在行面部除皱术的同时行颊脂垫摘除术.结果:对3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29例对面型改善效果满意,1例经再行下颌角肥大截除术后亦获满意疗效.结论:口内小切口径路行颊脂垫摘除术是一种理想的颊脂垫摘除手术方法,具有简便性、安全性、微创性、显效性,且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容手术原则.

    作者:胡克苏;蒋平;王磊;祁俊;蔡玉辉;张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口内入路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

    目的:探讨应用口内入路进行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白、红唇交界区域设计三角形皮瓣,结合口腔内粘膜切口入路,在恢复患侧唇峰、唇珠结构的同时,一次性完成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人中嵴的成形和鼻翼畸形的纠正.结果:本组30例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鼻底丰满度良好,鼻孔横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人中窝及人中嵴形态良好.所有患者对轻微的白唇瘢痕能够接受,表示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口内入路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具有手术后瘢痕轻微,减少术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优点,结合口内切口入路可同期完成传统入路的各项操作要求,是治疗Ⅰ度裂或隐裂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尹立铮;尹宁北;赵振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VNP对碾压撕脱皮瓣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对碾压撕脱伤皮瓣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分别为SHAM手术组、碾压撕脱组及VNP+碾压撕脱组,于术前、术后12h及24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不同方式处理组皮瓣中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碾压撕脱组皮瓣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较高,而采用VNP治疗组皮瓣中P-选择素表达量较前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VNP可显著降低碾压撕脱皮瓣中P-选择素的表达量,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血栓形成,可为临床上提高碾压撕脱皮瓣成活率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王师平;兰志勇;赵茜;夏炜;任静;马戈甲;孟宝玺;郭树忠;潘宝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

    目的:通过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强两侧鼻翼软骨的强度,探索理想的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方法.方法: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强两侧鼻翼软骨强度的方法对30例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行鼻畸形矫正术.结果:30例患者鼻翼塌陷畸形均得到了明显地改善,18例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排异反应.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是一种理想的植入材料,通过运用这种材料,可以使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强;封兴华;蒋威;陆斌;张浚睿;魏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扩张皮瓣耳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由于第一和第二鳃弓发育异常所引起,可表现为何置、大小、形态各方面的异常;另外,外伤、烧伤也可造成耳缺损畸形.

    作者:栾佳;刘毅;李玉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正颌外科术后正畸颌间牵引的临床效果评价

    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完成后,虽此时颌骨骨骼畸形已得到矫正,但是由于神经肌肉还未适应新的甲衡,加之上颌骨前移或下颌骨后退手术瘢痕的牵拉,往往会存存不同程度的回复.

    作者:高宇;刘清莲;刘怀勤;徐扬;蔡建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微创治疗腋臭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法治疗腋臭的优势.方法:62例腋臭,采用微创治疗,术中肿胀麻醉,顺皮纹小切口,皮下刀片锐性分离,翻转皮瓣直视下修除汗腺,术毕加压包扎.结果:60例痊愈,并发症2例,1例血肿,1例皮瓣挛缩.结论:微创治疗腋臭,不仅能够彻底清除大汗腺,根治腋臭,而且创伤小,瘢痕隐蔽,并发症少.

    作者:朱华锋;顾斌;王健;夏存林;吴燕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手老化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颗粒脂肪移植治疗手老化症,以达术后手背组织皮肤细腻、脂肪丰满、形态正常的效果.方法:在脂肪堆积处,如腹部、大腿选择供区,应用肿胀麻醉法,采用注射器抽吸颗粒脂肪,经过处理后将适量脂肪注入手脂肪缺少部位.结果:1995年以来,为32例患有不同程度的手老化症病人、或手脂肪缺少症的患者进行了脂肪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整形效果.结论:该方法对治疗手老化症效果满意.

    作者:齐越;王晓媛;王沛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体会

    A型肉毒毒素在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早已被肯定,在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中可使痉挛在短期内迅速缓解.

    作者:舒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下睑袋治疗现状

    下睑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态表现,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但一部分可出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多与遗传有关,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外眦部鱼尾纹增加等面部老化改变,足面部组织衰老的形态标志之一,下睑袋的出现使面部失去光滑平整的外观,给人以疲劳、老态的感觉.

    作者:乔锋丽;陈兵;柳大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AcSDK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后,给予不同浓度AcSDKP(10-7,10-4,10-9,10-10,10-10 mol/L)的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WST-8法检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RT-PCR技术检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10mol/L AcSDKP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强;10-8 mol/L和10-9 mol/L AcSDKP对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本实验发现AcSDKP能够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有望为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作者:邓智明;赵喜彬;郑江红;邓晨亮;丁志;茅广宇;王慧东;杨松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负压引流方式的改进与腮腺手术后美容效果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开口选择在腮腺手术的应用,分析与腮腺术后涎痿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将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传统方法(橡皮条引流)组(52例)、负压引流低位颈部开口组(8 3例)与负压引流发际内开口组(19例),记录术后涎瘘发生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负压引流低位颈部开口组的涎瘘发生率10.84%,负压引流发际内开口组的涎瘘发生率10.52%低于传统方法组17.31%,但传统方法组(橡皮引流条引流)与负压引流颈部开口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负压引流低位颈部开口组与负压引流发际内开口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负压引流发际内开口结合短暂的加压包扎能取代传统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爽;张海钟;布静秋;席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正畸与烤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将正畸与烤瓷贴面联合应用进行前牙美容修复.方法:采用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和烤瓷贴面联合治疗52颗前牙(21例患者),包括错位、扭转、过小、牙间隙,或伴牙齿部分缺损、色泽异常.结果:6~24个月随访显示: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良好,色泽形态自然,修复体和基牙边缘过渡自然,未发生敏感或其他牙髓症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单纯采用正畸或修复都不能彻底解决的前牙美容修复问题,采用正畸与烤瓷贴面联合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兰晓静;钱红;杨顺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绿茶提取物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在其背部选取7个非曝光部位.阴性对照部位不予照光亦不涂抹检测物质,阳性对照部位予1.5倍小红斑量的模拟日光照射但不涂抹检测物质,另有5个部位分别涂抹基质及2%~5%绿茶提取物并于半小时后予照光.照射前后测量皮肤红斑指数(erythma index,EI).于照射后取皮肤病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厚度(epidermal thickness,ET)、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2、-9含量.结果:在阴性对照部位EI差值、ET、MMP-2评分、MMP-9评分分别为8.2、60.4 μm、1.8和2.1;在阳性对照部位上述指标分别显著升高至168.0、105.4 μm、2.4和2.6;而涂抹2%或3%绿茶提取物的照光部位上述指标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其它照光部位,分别为131.5~143.4、79.5-83.1 μm、1.8~1.9和2.1(P<0.05).结论:2%~3%绿茶提取物可有效地防护模拟日光照射引起的光损伤.

    作者:吴严;李远宏;刘佳;武海恩;郑颖娜;姜黎黎;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