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颜面部吸脂术后凹陷畸形

翟燕

关键词:自体脂肪颗粒, 面部, 凹陷畸形, 脂肪颗粒移植术, 吸脂术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面部吸脂不当造成的术后凹陷畸形.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大腿内侧部脂肪,清洗、纯化成脂肪颗粒后超量30%注射移植于整形术后的凹陷区.结果:本组共13例,11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2例由于凹陷较深,行二次注射.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有术后感染、组织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其中10例就医者有回馈资料,反映治疗效果满意.凹陷部位畸形消失,外观平整,轮廓自然,局部无硬结,未触及移植物界限.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颜面部吸脂不当导致的术后凹陷畸形方法可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因素对肥胖病的作用和影响

    肥胖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营养过剩和体态异常的疾病.心理问题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和心理的障碍往往是肥胖的起因,也常常成为肥胖的后果.

    作者:冯居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下睑袋治疗现状

    下睑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态表现,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但一部分可出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多与遗传有关,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外眦部鱼尾纹增加等面部老化改变,足面部组织衰老的形态标志之一,下睑袋的出现使面部失去光滑平整的外观,给人以疲劳、老态的感觉.

    作者:乔锋丽;陈兵;柳大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良应用矫正器微创治疗乳头内陷

    目的:观察改良应用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的临床疗效,探讨矫正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回顾研究2007年4月~2008年12月,10例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改良应用矫正器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包括:适应证选择、效果分析及并发症发生.结果:矫正器佩戴时间均为6个月,去除矫正器后随访6~12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1例重度内陷患者已经顺利哺乳;没有并发症发生.在去除矫正器后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8个月.结论:改良应用乳头内陷矫正器适用于任何程度的乳头内陷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保国;乔群;赵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隆乳术后严重精神障碍一例

    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以往人们把心理十预的重点大多放在术前、术中,而术后心理疏导却往往被忽略.我科于2008年9月实施1例假体隆乳术,受术者在术后4个月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萍;刘毅;马丽梅;陈忠兰;蔡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手老化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颗粒脂肪移植治疗手老化症,以达术后手背组织皮肤细腻、脂肪丰满、形态正常的效果.方法:在脂肪堆积处,如腹部、大腿选择供区,应用肿胀麻醉法,采用注射器抽吸颗粒脂肪,经过处理后将适量脂肪注入手脂肪缺少部位.结果:1995年以来,为32例患有不同程度的手老化症病人、或手脂肪缺少症的患者进行了脂肪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整形效果.结论:该方法对治疗手老化症效果满意.

    作者:齐越;王晓媛;王沛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波紫外线照射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XPA和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EGCG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的着色性干皮病A组蛋白(XPA)和切除修复互补交叉蛋白1(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在UVB辐射前后加入EGCG干预处理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XPA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不同剂量UVB照射后以及EGCG干预的同一时点XPA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0mJ/cm2的UVB照射后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XPA和ERCC1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h达到峰值,后逐渐恢复至UVB照射后24h接近正常值;不同剂量UVB照射4h后,XPA和ERCC1蛋白表达随UVB剂量增大而增加.EGCG可下调UVB诱导的XPA和ERCC1蛋白表达.结论:人原代KC中XPA和ERCC1蛋白表达与UVB辐射存在一定的时间和剂量关系,EGCG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上述蛋白表达.

    作者:林向飞;闵玮;蔡宝祥;骆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相关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TGF-β)超家族是一大类多效能细胞因子,分布及作用十分广泛.

    作者:罗雯;何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巨乳缩小术的护理体会

    巨乳症是乳房发育超常,与整体大小比例明显大调,为乳房肥大,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因多为青春期内分泌紊乱或哺乳后导管扩张.

    作者:王红霞;覃霞;陶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房外Paget's病的外科手术护理

    Crocker在1889年首次报道了一例发生在阴茎和阴囊部位的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nnnary Paget's disease,EMPD),这是一种罕见的表皮恶性肿痛,在外阴肿瘤中小超过1%.EMPD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8.0岁)[1],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2].

    作者:于立欣;胡建中;柯吴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色素分析软件在评估色素性皮肤病及其疗效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评估面部色素性皮肤病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前及复诊时采集患者皮损区的数码照片,输入计算机,应用色素分析软件系统测量患者色素性皮肤病的皮损面积,红、绿,蓝色的灰度值,平均灰度值,大及小灰度.结果:采用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系统,可以测量皮损的面积和平均灰度,面积减少、平均灰度值增加说明治疗有效.结论: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系统可以对色素性皮肤病皮损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评估.

    作者:唐建兵;柳大烈;程飚;李勤;余文林;齐向东;周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颊脂垫部分摘除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颊脂垫摘除术.方法:对30例颊脂垫肥大患者行颊脂垫摘除术,其中28例采用口内小切口径路行颊脂垫摘除术,2例在行面部除皱术的同时行颊脂垫摘除术.结果:对3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29例对面型改善效果满意,1例经再行下颌角肥大截除术后亦获满意疗效.结论:口内小切口径路行颊脂垫摘除术是一种理想的颊脂垫摘除手术方法,具有简便性、安全性、微创性、显效性,且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容手术原则.

    作者:胡克苏;蒋平;王磊;祁俊;蔡玉辉;张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面部原发性孤立性粒细胞肉瘤一例报道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髓外由未成熟髓样细胞构成的体表肿瘤.

    作者:吕仁荣;霍然;韩立会;袁东亮;傅洪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根管冲洗方法对前牙侧支根管充填的影响

    目的:对比根管超声冲洗和注射器冲洗对前牙侧支根管充填的影响.方法:在前牙根管治疗的患者中,选择有侧支根管的前牙160颗,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根管预备时用超声冲洗;B组根管预备时用注射器冲洗.达到充填条件后用注射型vitapox充填根管,观察侧支根管充填情况.结果:A组侧支根管充填率为77.5%,B组侧支根管充填率为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超声冲洗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提高侧支根管充填率,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疗效.

    作者:杨志峰;孟令秋;李海霞;姜圣洋;刘子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吸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体型塑造有了更高的要求,负压肿胀技术作为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吸脂方法,因其低创、遗留瘢痕小,并发症少,受到越米越多爱美女性的青睐,但在应用中仍时有并发症发生,甚至很严重.

    作者:郭斐;刘畅;武彦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应用新型三维扫描技术建立单侧唇裂修复术评价方法的研究

    目的:利用三维扫描仪(Three Dimensional Seasing System,3DSS)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一种新型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3DSS对单侧唇裂(III度)患儿进行面部扫描,获得患儿术前及术后面部形态数据,将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0.0中进行重建并进行数据测量.结果: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患儿面部形态的重建,并可以在软件中完成面部标志点的标定、既定标志点间距离的测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新型评价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效果的方法.结论:利用三维扫描仪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建立一种评价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效果的方法,且该方法客观、准确、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光辉;封兴华;吴国锋;肖晨亮;王博;毕云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隆鼻术中的应用研究

    隆鼻术为目前面部整形术中常见的手术之~,因黄种人的面部轮廓缺乏立体感,隆鼻有利于面部立体感的雕塑,故位于面部中央的鼻成为美容整形的焦点部位.

    作者:乌云;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睑术同期改良Y-V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内眦赘皮采用改良Y-V成形术,即Y-V推进并切除两边的三角形皮肤.之后,根据新内眦位置行重睑术.结果:2007年8月~2009年10月共矫正40例患者,35例经3个月~1年半的初步随访,术后效果满意.术后1个月有5例出现内眦部增生发红,3~4个月逐渐软化消退.结论:采用重睑术同期改良Y-V成形术是矫正内眦赘皮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充分的矫正内眦赘皮,又尽可能的减少了切口设计,避免了过大瘢痕的产生,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庄(风劦);马海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腹部慢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腹部慢性溃疡中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2月间,对5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下腹部慢性溃疡患者进行修复,术前根据腹部组织缺损的大小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岛状股前外侧皮瓣,充分游离血管蒂部,在合适张力下经过皮下或开放隧道将皮瓣带蒂转移至下腹部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所有5例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远端坏死,术后加强供瓣肢体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皮瓣及组织缺损区域外形良好.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下腹部慢性溃疡,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外形厚薄比较一致,可以作为修复下腹部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吴焱秋;柴家科;付松林;王建国;李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扩张器在面颈部黑毛痣切除术中的应用

    面颈部是人体功能结构及形态外表重要的部位之一,面颈部黑毛痣因病变面积较大,导致切除后皮肤缺损不能直接缝合,传统植皮后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有明显差异而影响美容效果.

    作者:陈建崇;詹新华;黄永新;朱剑仙;吴祖煌;谢包根;林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体会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是阻生牙中常见的,并常引起一系列口腔病变,如反复发作的冠周炎及造成邻牙龋损等并发症,尤其老年人的阻生智齿,还可以引起神经痛、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病等,应尽早拔除[1].

    作者:何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