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蒿琥酯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的影响

李伟;石崇荣;黄崇本;吴一

关键词:青蒿琥酯钠, 兔耳增生性瘢痕, 肥大细胞, 影响, 成纤维细胞, 对照组, 细胞计数, 局部注射, 胶原合成, 动物模型, 真皮层, 新西兰大白兔, 纤维细胞增殖, 甲苯胺蓝染色, 纤维排列, 细胞数量, 染色显示, 排列紊乱, 比较差异, 关键字
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钠(Ar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兔左耳为Art组,用60mg/ml Art 20l/瘢痕作局部注射,每隔2天1次,共5次;右耳作为对照组,用5%NaHCO320μl/瘢痕作局部注射.HE、VG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形态,甲苯胺蓝染色作肥大细胞计数.结果:HE和VG染色显示:Art组真皮层较薄,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对照组真皮层较厚,胶原排列紊乱,有漩涡状结构.肥大细胞计数Art组为(5.27土1.27)个/HP,对照组为(10.67±.2.35)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青蒿琥酯钠能减少瘢痕中肥大细胞数量,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合成.[关键字]青蒿琥酯钠;动物模型;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内入路下颌角弧线形截骨术围手术期护理

    下颌角肥大比较常见,以下颌角骨性增生肥大、外翻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颜面美丽的追求日渐增多,下颌角整形术就成为流行美容手术之一[1].

    作者:王淑凤;王福茹;孙国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侧鼻孔入路矫治重度驼峰合并歪鼻畸形

    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单侧鼻孔切口矫治驼峰鼻的同时鼻假体植入矫正歪鼻及低垂鼻尖5例,效果满意(如图1、2),报道如下.

    作者:赵军;熊苏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A-T形皮瓣修复头皮缺损

    目的:介绍头皮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方法:先将缺损修剪成梯形或等腰锐角三角形创面.沿底边向两侧做切口线,长度分别为底边边长的1-2倍;切口线末端各做一个顶与创面方向相反,边长为1~1.5 cm的等腰三角形,以利于皮瓣向创面移动.在帽状腱膜层与颅骨骨膜之间形成皮瓣,向受区推进修复创面. 结果:14例头皮缺损中,面积小为3cm×3cm,大为6cm×4cm,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I期修复.结论:A-T形皮瓣制作简单,因该皮瓣的剥离范围广泛,对于皮肤缺乏弹性和活动性的头部来讲,是修复该部位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刘大海;张蕊;汪涛;骆艳杰;周云霞;严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唇裂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与体温变化的观察与护理

    唇腭裂是颜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O.1%[1].手术治疗是唇腭裂的唯一手段,而手术的成功除取决于手术技巧外,术后进食时间的早晚对患儿伤口的愈合及身体的恢复等亦非常重要.现将唇裂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与体温变化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宋名娟;尤桃英;王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后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CTA),如手、颜面、喉、腹壁移植等,相对于组织结构相对单一的肾、肝、心、肺等实质性内脏器官移植而言,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异体移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的部分或伞部.

    作者:潘华;郭树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颊粘膜预制尿道分期治疗尿道下裂残废

    目的:探讨运用颊粘膜移植预制尿道,分期治疗尿道下裂残废.方法:2001 年至今,对76例尿道下裂残废患者采用I期颊粘膜移植预制远端尿道,II期局部皮瓣转移尿道吻接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术后除一例尿道口狭窄外,其余病例的尿道均通畅,疗效满意.结论:颊粘膜移植分期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残废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循镭;赵穆欣;陈斌;段晨旺;李森恺;李养群;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是由间质细胞分泌的,通过旁分泌途径刺激土皮增殖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KGF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辛要是KGF通过加强上皮屏障功能完成,包括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存活等.

    作者:郝晓艳;郭树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皮肤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自2000年我们开始研究和应用软组织扩张术,已成为面颈部瘢痕、斑痣、血管痛及外伤性纹身的首选修复方法.但由于面颈部对术后效果有着较高的美容要求,更合理地应用扩张术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无疑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现将我科几年来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施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躯体变形障碍与美容患者选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媒体对美的大肆宣传,人们变得越来越在意外貌.有报道74.396的学生关心自己的外貌[1];普通人群众中1096的男性和15.6%的女性对外表非常不满意[2].在美国从1997年到2004年美容手术增长了119%[3].

    作者:焦虎;范金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皮肤外科系列讲座(六)——毛发移植

    毛发移植是皮肤外科的经典术种之一,该技术由皮肤科医生建立并发展普及.被尊称为毛发移植之父的美国肤科医师Norman Orentreich,也是美国皮肤外科协会创始人之一,并担任了该协会首任主席,可见毛发移植技术对于皮肤外科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作者:李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用中药治疗面部炎性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好发于面部,有丘疹、粉刺、脓胞、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常伴皮脂溢出[1].我院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寻常性痤疮114例,以外敷中药配合针挑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治疗过程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李茂玉;侯勇;熊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edpor在颧骨颧弓低平畸形矫正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颧骨颧弓低平畸形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9例先天性或外伤所致颧尊颧弓低平畸形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颧骨颧弓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6月~7年,49例颧部低平畸形均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无感染、假体外露等并发症.结论:Medpor置入矫正颧骨颧弓低平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琳;刘剑锋;俞冰;唐晓军;牛峰;臧梦青;雷华;王太玲;归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话回访在医学美容科的应用及体会

    医学美容专业是一个存在很大潜在风险的学科,医学的发展水平、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就诊者的预期值等诸多因素均影响美容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平南;罗明灿;刘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护理

    颧部褐青色痣是皮肤美容科常见病,就诊的患者中以中青年女性多见[1].临床表现为颧部对称分布的色素斑点,直径1~3mm.灰褐、灰蓝或深褐色,少数可累及眼睑、鼻翼及颞部.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是治疗该病安全且有效的方法[2].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用红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患者1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基因的异同

    瘢痕疙瘩(Keloid,K)与增生性瘢痕(Hyperpladtic Scar,HS)是病理性瘢痕(AbnormaI Scar,AS)的两种表现形式,其产生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K和HS所涉及的基因出发,探讨其基因表达的异同.

    作者:高正君;徐靖宏;姚航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瘤体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优点.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7年9月用PYM+DXM 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82例.结果:本组病例经12-24个月随访:治愈46例(56.1%),基本治愈30例(36.5%),有效6例(7.3%),治愈和基本治愈达92.6%,有效率达1 00%.结论:PYM+DXM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刘洪泉;张静;祁智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癌术后乳房再造的时机选择

    乳癌治疗方法的每一次改进都对乳房再造的时机与方法产生重大影响.这其中为重要的就是放射治疗在乳癌治疗体系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作者:刘武韬;栾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异位成骨的初步研究

    目的: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转染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和β-磷酸三钙复合后,植入原大鼠肌肉中,探索转染外源基因的MSCs异位成骨能力.方法:SD大鼠12只,在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股骨的骨髓基质细胞,并用矿化液诱导培养.在脂质体介导下将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转染到诱导培养的MSCs,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将阳性克隆细胞和未转染的MSCs共同接种于β-磷酸三钙上,体外培养7天后,植入原大鼠肌肉内.分别于4周、8周和12周处死动物,观察异位成骨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β-磷酸三钙复合体植入肌肉后,材料周围血管生长较多,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小的骨岛逐渐融合为大的骨块,并有骨髓腔样结构,表现出较好的异位成骨能力.结论:应用VEGF165基因转染MSCs作为种子细胞植入体内后,有利于发挥VEGF165的血管化作用,同时促进组织工程骨的成骨速度,将会成为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探索的方向.

    作者:高全文;柳春明;宋慧锋;柴家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株毛发游离移植治疗眉毛缺损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眉毛缺损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在耳后或枕后发际内切取一条带毛发的完整头皮.利用特殊器械将毛干及毛囊完整分离,用植毛针把带完整毛囊的毛发移植于眉毛缺损处.结果:30例52只眉毛通过本方法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每株移植的毛发均带完整的毛囊,成活率高,并可控制毛发的生长方向及密度,可取得近似真眉毛的效果.

    作者:李帆;欧阳山蓓;任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连接蛋白43的免疫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Cx43及其构成的缝隙连接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取正常皮肤2例、正常修复组织2例、增生性瘢痕5例、瘢痕疙瘩5例,用特异性抗体(Cx43)作为标记物,用胶体金标记的IgG作示踪物进行免疫电镜观察Cx43的分布与表达,并对其进行定位,同时观察不同标本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Cx43在正常修复组织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及近胞膜上表达,且明显集中于粗面内质网;Cx43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粗面内质网中见到少许Cx43金颗粒的聚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仅在胞浆中见到少许Cx43散在金颗粒.结论:成纤维细胞Cx4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造成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异常,从而导致病理性瘢痕发生的因素之一.

    作者:张娟娟;吕世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