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蓓;樊卫;许泽清;陈相猛
目的 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甲状腺结节后方声影的特点.方法 选取甲状腺超声检查后方有声影的病例456例,根据其长短、宽窄、立体感等特点对各种原因所致声影进行分折.结果 456例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伴钙化224例(224/456,49.12%),甲状腺实质性占位172例(172/456,37.72%),甲状腺术后瘢痕改变12例(12/456,2.63%),胸锁乳突肌内缘干扰所致结节声影48例(48/456,10.53%).241例患者接受手术,经病理证实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纤维化88例,甲状腺恶性肿瘤108例.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及甲状腺占位的后方声影立体感明显,其中前者以长、宽声影居多,后者以短、窄声影居多;术后瘢痕及胸锁乳突肌内缘干扰所致的后方声影立体感差.结论 不同原因所致甲状腺结节后方声影的形态有明显差异,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超声医师正确诊断甲状腺结节.
作者:周明炀;詹维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通过降低CT灌注成像(CTP)采样时间分辨力对CTP灌注参数值准确性的影响而降低CTP扫描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25例有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患者进行CTP扫描,球管旋转速度为1转/秒,采样时间分辨力为1 s,采集方式为4i×7.2mm,共得到160幅图像.对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组)进行降低时间分辨力分组,分别为2、3、4及5 s组.使用Neuro PCT软件对5组数据进行后处理,各组选择相同ROI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达峰时间(TTP),并与原始数据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时间分辨力降低,灌注参数伪彩图SNR降低.时间分辨力为2 s时,各灌注参数值与原始数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s及以下时间分辨力图像SNR降低趋于明显.随着时间分辨力降低,CTP扫描射线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CTP中,时间分辨力为2s时,仍能测得准确的灌注参数值,且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
作者:马春;明兵;王周璇;孟义兴;陈淑君;官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佳临界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计算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佳SUVmax诊断界值.结果 337个纵隔淋巴结中,病理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129个(129/337,38.28%),无转移淋巴结208个(208/337,61.72%).纵隔淋巴结SUVmax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当SUVmax为4.5时Youden指数大(0.605),准确率高(81.6%).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佳临界值SUVmax≥4.5较为合适.
作者:段晓蓓;樊卫;许泽清;陈相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男,47岁,肝硬化10年,肝内多发实性结节(多年随访未见变化,不除外肝硬化增生结节或血管瘤).本次随访超声见肝内数个中、高回声,较大者1.5 cm×1.3 cm;门静脉主干内径1.4 cm,脾厚4.5cm,脾静脉内径0.8cm,未探及腹腔积液暗区.右肝见条索状稍增强回声区,宽约2 cm,长约6 cm,内见细管状结构(图1),CDFI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提高Scale显示为蓝色离肝血流和其旁增粗的肝内动脉;于离肝血流处测得峰值血流速度38~188 cm/s、阻力指数0.22~0.32(图2),其旁肝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96~186 cm/s、阻力指数0.26~0.42.
作者:林中能;李艳彬;施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左心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21例接受胸部全程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于放疗前1天、放疗后1天、1个月进行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组织多普勒获取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a/A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和E峰减速时间(D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同时计算E/Vp和E/Ea.结果 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1天NT-pro-BNP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放疗后Sa、Ea、Vp减低,Aa、E/Vp和E/Ea均升高;常规超声指标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NT-pro-BNP有一定程度升高;组织多普勒、Vp、E/Vp和E/Ea可为早期左心功能损伤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郭建锋;黄敏;吴锦昌;吴传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30岁,以“左腰部反复阵发性酸痛6天,发热(39.6℃)1天”入院.查体:左中上腹部触及约10 cm×8 cm包块,质偏硬,压痛明显,活动度差.左肾区叩击痛.CT(图1):左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内见约5 cm×9 cm×10 cm不规则混杂稍高密度影,边界欠清,CT值约32~69 HU,病灶与相邻肾实质边界模糊;增强扫描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约35~96 HU;左肾周筋膜稍增厚,局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左侧腰大肌肿胀,双侧腰大肌内可见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增强扫描囊壁见强化.
作者:陈春新;陈美燕;胡寅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孕周胎儿肾动脉(R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低血流速度(Vmin)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确定其正常参考值,分析其与孕龄的相关性.方法 从接受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18~40周孕妇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627名进入样本库,测量胎儿肾动脉Vmax、Vmin和PI、RI,后按孕龄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胎儿左、右侧肾动脉血流Vmx(r=0.75,0.75)、Vmin(r=0.62,0.60)与孕龄呈正相关(P均<0.05),RI、PI随孕龄增长而呈缓慢下降趋势,仅在妊娠末期略有回升;胎儿左、右肾各血流参数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肾动脉血流速度与孕龄呈正相关,而肾动脉RI、PI随孕龄变化幅度很小.胎儿肾动脉血流监测可作为预测和评估胎儿有无宫内缺氧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涛;冯泽平;田艾军;袁红霞;周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因“右腹胀痛”10天人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腰部胀痛,伴背部及右侧腹股沟放射痛,伴恶心、呕吐.查体:右肾区叩击痛明显.超声:右肾大小正常,形态规则,实质回声均质,窦区可见两个肾盂回声,均可见液性分离暗区,上、下位肾盂宽径分别约1.9 cm、2.0 cm;于下位肾盂下份见约1.0 cm×0.9 cm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可见两输尿管回声,上、下位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径分别约1.1 cm、0.9 cm(图1),上、下位输尿管距肾门约9.0 cm汇合成一条输尿管(图2),输尿管中段见约1.1 cm×0.9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图3),下段开口于膀胱.
作者:刘学;蒙静芳;杜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适用于临床的脑语言fMRI任务刺激模式,并观察与汉语语言相关的脑功能区.方法 对22名健康志愿者在模拟临床语言生成模式下进行汉语语义、语法句子正确性判断,同时采集[MR]数据,通过后处理分析获得汉语语言相关的脑功能区,对其进行定位,并判断汉语的语言优势半球.结果 语义、语法判断任务激活的脑功能区有很大重叠,双侧额下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枕叶及左侧辅助运动区在两种语言任务中均有明显激活.汉语语言的脑激活区额下回表现为左侧半球优势.结论 应用语义、语法句子判断的语言刺激模式能激活正常人语言相关的脑功能区,简单易行,依从性好,激活脑功能区稳定,适用于临床对语言脑功能区进行定位.
作者:冯燕韻;黄飚;高明勇;刘泳坚;梁长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卵巢类癌(POCTs)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OCT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结果 7例患者因盆腔包块就诊,部分患者出现月经不规律、腹痛或便秘等症状,4例患者血清CA125升高.病灶均为单侧发生.10例POCTs中,8例肿物形态规则,边界清晰;2例为实性,7例为囊实性,1例为囊性,壁厚薄不均.6例患者接受CDFI检查,其中4例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1例可见少许血流信号,1例未见明确血流信号.全部病例的手术分期均为国际妇产科联合会Ⅰ期.结论 POCTs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声像图上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囊实性包块.超声检查旨在发现附件肿物,确诊需依赖病理结果.
作者:王铭;戴晴;刘真真;苏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利用CDFI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PTC患者,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30)和无转移组(n=17).回顾性分析术前CDFI检查资料,观察病灶血流分布情况,进行Adler血流分级,测算肿瘤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分析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利用RI和PI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佳界值.结果 ①转移组与无转移组Adler血流分级均以2,3级为主.两组间CDFI血流检出率及2、3级血流信号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转移组PSV、RI及PI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均<0.01),而两组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R1及PI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r=0.58、0.64、0.60,P均<0.01),AT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相关性(r=0.38,P>0.05).③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佳诊断界值:RI为0.74,PI为1.09.结论 CDFI检查可用于术前评估PTC患者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杨方;王学梅;张浩;李璇;欧国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39岁,下腹部坠胀痛10余天,无其他不适,外院B超提示左侧卵巢囊肿.入院查体: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盆腔可扪及包块,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因患者既往无性生活史,未行经阴道检查.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两上肺及左下肺纤维增殖灶.既往无结核病接触史.
作者:李水婷;江魁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胸壁错构癌的MSCT征象.方法 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错构瘤患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病理起源、临床特点与MSCT表现.结果 4例为单发病变,1例为双发病变.共6处病变,其中位于左后胸壁3处,位于左前胸壁、右后胸壁、右侧胸壁各1处,均起源于肋骨.CT均表现为肋骨膨胀性改变,局部形成凸向胸腔内或胸腔外的不均匀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内见高密度骨化或钙化影,增强后肿块部分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胸壁错构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很好地显示病变起源、大小、受累肋骨的数量及邻近组织结构情况.
作者:霍梦娟;范淼;杨有优;刘鸿圣;高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并测试自制MR综合测试体模.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采用机械加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件并组合装配,制作MR体模.体模具有三向定位、满周星(楔)形测试调制传递函数(MTF)、正交双测试等独有设计,并与美国Magphan SMR170柱形综合测试体模进行实验比较.结果 对自制体模与美国Magphan体模分别在场强0.36T(1个)和1.5T(2个)的临床医学MR系统上进行综合检测试验.自制体模能正常测试12项测试参数(空间定位、弛豫值、高对比度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几何畸变、线性度、均匀度、SNR、流体测试、层厚、层偏差、MTF),结果均准确,其中低对比度分辨率、MTF、弛豫值优于美国Magphan体模.结论 自制MR综合测试体模性能良好,可有效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成本较低,能满足常规MR质量控制与保障工作.
作者:邱建峰;王鹏程;王国柱;王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MRI表现差异.方法 选取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球囊拉伤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药物诱发斑块破裂前、后各进行1次MR扫描,之后处死动物,获得主动脉病理资料.对扫描所得数据与病理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11只实验兔存活,MRI显示主动脉均呈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改变.其中7只成功诱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共检出75个斑块,其中14个为易损斑块,61个为稳定斑块.MRI表现与病理学所见在纤维帽厚度、斑块面积、脂核面积方面相关度较高.与稳定斑块相比,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核以及高脂核/斑块面积比等特点.脂核/斑块面积比是斑块易损性的较强预测因子.结论 MRI能够区分兔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可作为无创检测易损斑块的工具.
作者:张明多;马晓海;曾聪贺;冯婷婷;张兆琪;赵欣;赵全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三步节段法”对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40 884胎产前超声检查中采用“三步节段法”,胎龄14~38周,平均(27.4±6.5)周;孕妇年龄20~33岁,平均(23.6±4.3)岁.11胎诊断为内脏异位综合征,将其产前超声表现与引产后解剖学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胎内脏异位综合征胎儿中,左异构3胎,右异构8胎;10胎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主要产前超声表现包括内脏心脏异位,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异位引流或下腔静脉紧靠腹主动脉和心脏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有效可行的方法.采用产前超声“三步节段法”全面有序扫查获得主要超声征象可减少漏诊.
作者:石伟元;张彤;张昊晴;颜海英;曾灵峰;廖敏兰;肖琳玲;胡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已经成为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1].本研究利用256层螺旋CTA技术对正常人椎动脉各段直径进行测量和分析.
作者:杨家明;蒋战魁;赵好果;段惠峰;周建收;李秋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叶酸介导的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对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表面叶酸受体的靶向性及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①制备叶酸介导的耦联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的USPIO( FA-APTMS-US-PIO),通过TEM、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②USPIO组.竞争抑制组(FA-APTMS-USPIO+叶酸)及叶酸介导的耦联APTMS的靶向组(FA- APTMS-USPIO)分别与MCF-7细胞孵育不同时间,通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不同组别铁颗粒的摄取情况.③对与纳米铁孵育后的细胞采用3.0T MR仪进行体外MR成像.④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透射电镜照片显示FA-APTMS- USPIO外形较规则. 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靶向组细胞摄取的氧化铁较多,可见大量蓝色沉淀. 竞争抑制组与USPIO组细胞内蓝色颗粒较少. 体外MRI结果显示,与MCF-7孵育的靶向组T2信号降低显著,竞争抑制组和USPIO组无明显变化. MTT实验显示,靶向组不同时间对细胞生存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 FA -APTMS-USPIO对MCF-7细胞有良好的靶向性,对早期诊断乳腺癌具有重大应用潜力.
作者:潘迪;严飞;郑海荣;吴瑞凤;邱本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瞬时波强(WI)与血管弹性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93名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W1,获取收缩早期正向波(W1)、收缩晚期和部分等容舒张期正向波(W2)、W1到W2的时间间隔(1st-2nd)、心电图R波到W1的时间间隔(R-1st).分析WI各参数和血管弹性指标与血清激素水平、血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血管弹性指标包括血管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β).结果 β、Ep、PWVβ与W1、W2、1“st-2nd呈正相关,与R-1st呈负相关(P均<0.05);多种血清激素水平、血生化指标与WI、血管弹性指标间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WI及血管弹性指标可以反映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功能的早期改变.
作者:林宁;李红;唐力;李建卫;陈玮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门控PET/CT评价猪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后桥血管和冠状动脉形态、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方法 对6头实验猪行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术后送至PET中心对其再行门控13N-NH3心肌灌注和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6头猪共12条桥血管的18处吻合口中15处显示清晰,冠状动脉充盈良好;左心室各壁心肌灌注放射性分布均匀,室壁运动正常,左心室功能均大于50%.结论 门控PET/CT可无创地评价搭桥术后血管形态、心肌灌注和左心室功能.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可为心脏提供充足血供.
作者:王思云;胡志辉;郑少忆;徐卫平;王淑侠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