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吴亚宁

关键词:曲美他嗪,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LDL-C、LVEF、LVEDD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4月-2009年3月9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20mg,3次/d,长期服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244.5士27.1m)vs(229.4士26.8)m,P<0.01],但治疗组步行距离显著增加[(291.3士27.6)m VS(229.5士25.3)m,P<0.01].治疗组治疗后LDL-C、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LVEF明显提高;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1一般资料近期在临床上遇到10例经传统的依靠解剖标志插管失败,后改行经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例.其中4例为探测不到颈内静脉,6例为导丝送入受阻.分析其原因,其中4例患者常规插管前体检发现颈部有异常体征:1例为甲状腺肿大,1例为颈部有烧伤疤痕组织,1例为肥胖颈部短粗,1例为颈部饱满,颈外静脉扩张.

    作者:田蜜;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骨科换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骨科换药室内工作环境中两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以2008年换药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样本为对照组,采用“84”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消毒.2009年的换药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样本为观察组,采用75%乙醇消毒液和三氧消毒灭菌机进行消毒,对两组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室内环境空气消毒效果优于对照组,用百分构成法统计分析,经x2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5%乙醇消毒液和臭氧对空气消毒效果优于“84”消毒液和紫外残对空气的消毒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了骨科患者换药的安全系数.

    作者:邓远平;张琴;王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大面积烧伤植皮后残余创面应用浸浴疗法与护理

    目的:用浸浴的方法治疗与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植皮后的残余创面.方法:选择80例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在TBSA20%~90%之间,其中浸浴组(治疗组,40例)和常规换药组(对照组,4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浴组采用1:10000的洗必泰浸浴液浸浴治疗,后常规换药.根据病情,每周两次或隔日浸浴,同时加强护理,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并记录愈合情况;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换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缩短(P<0.05),治疗1周后创面菌株明显减少(P<0.05).结论:用浸浴的方法治疗与护理植皮后的残余创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控制感染、缩短病程.

    作者:徐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肿瘤患者化疗植入输液港的健康教育

    随着肿瘤患者的日益增多,需要行化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输液港是近几年来输液系统的新技术,它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不需要换药,可以沐浴,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为更好地配合输液港的发展,对我院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

    作者:龚群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体会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32侧输尿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必要诊断性检查,血肌酐高于700umol/L伴有高钾血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选用输尿管镜直视下腔内碎石、置双J管内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均很快进入多尿期,2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2例术后进行3次和5次血液透析,肾功能恢复基本正常后出院,术后复查腹部平片,输尿管结石排石干净.结论:输尿管腔内技术通过碎石、取石、置入双J管内引流,立即解除肾后梗阻,恢复排尿,改善肾功能,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

    作者:张明群;李龙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TDP中药液照射及针灸和拔罐治疗膝关节炎45例

    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中医称之为“骨痹”.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的疾病,是引起膝关节痛及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障碍,膝关节肿大变形,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9月采用TDP中药液及针灸、拔罐等综合治疗膝关节炎4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福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

    目的:探讨施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手术获成功.手术时间15~80min,平均38min.无脐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3.9d.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好.

    作者:陈墩敏;朱定华;唐杰荣;何东来;谭宇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静脉输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引起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间155例COPD患者分为随机分为氨荼碱组和多索茶碱组,观察两组引起的心率失常的原因.结果:注射氨茶碱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25.00%(21/84),注射多索茶碱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6.25%(4/71),X2 =10.6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静脉应用氨茶碱组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2)推注速度过快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及媛;张自茹;孟立波;张影;李光;白云;魏楠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波治疗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的作用

    目的:观察对应部切口应用徽波治疗预防感染的作用.方法:将50例合并有糖尿病或低蛋白血症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于术后1d开始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部位并采用恰当的治疗护理,对照组不使用微波治疗.结果:两组切口感染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采用微波治疗可有效的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彭纯;李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金黄散治疗化疗静脉炎临床疗效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金黄散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疗效.方法:化疗后所致静脉炎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研究组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局部外涂.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治疗化疗后静脉炎治愈率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Fibroscan测量值与影像学检查之间关系的分析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对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硬度测量值与肝脏影像学检查之间的相关性.在31例影像学正常组患者中,肝脏硬度测量值为7.895±4.007,21例光点增粗组中硬度测量值为10.357±4.602,16例肝硬化组为18.342±4.347,正常组与光点增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正常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光点增粗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

    作者:张俊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人本式精细化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人本式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组织学习、培训、逐步落实.结果:通过实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满意护理服务.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在聘用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军队精简整编工作不断进入“实质性工作”[1],军队护理在编人员不断的减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卫生部制定的1:0.5的床护比要求.为了完成军队医院医疗卫勤保障任务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聘用护士成为继军人护士、聘用文职护士之后的新编制中的主体[2].为了加强聘用护士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军队医院发展需要,我们对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了改变,提出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小双;罗敏;李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传统针灸方法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研究

    从多个方面阐述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针灸技术运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当中,只有抓住两者的之间的佳结合点,深入进行研究,才能够真正理解本质性的东西,使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在未来的医学发展过程当中相互促进,更好的推进针灸这一技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桂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手术室护士对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护理

    斜视不但影响美观和视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单和(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多数于儿童时期发病,小儿斜视是小儿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其占小儿眼病住院患者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对11岁以下不能合作手术的小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现将这几年来对346例小儿斜视在麻醉下行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李艳英;陈俊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拔T型管后并发胆漏9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后并发胆漏原因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探查术后常规留置T型管引流,时间由原来3-6月减少至2周左右,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带管所带来的不便,且长期带管往往会出现腹壁缝线切割,需反复重新缝合固定,给患者造成多次痛苦.结果:因长期带T管,腹壁窦道持续存在,造成逆行感染的隐患,因T管为异物,长期刺激胆管,可导致局部炎性反应,甚至结石形成.结论:现行术后2周左右拔除T管,虽可极大的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因类道形成时间较短,相对较薄弱,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情况时有发生,多发生于体质消瘦、老年、并存糖尿病、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严重时可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如不能妥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雷鸣;高平;张雄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治疗组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孔珺;戈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与护理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彻底清除毒物,合理使用解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马世蓉;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

    通过对3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总结,提出应根据疾病的特点,以正确诊断为前提,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运用药物治疗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积极的康复知识指导,是降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危险因素及减少和防止复发的有力措施.

    作者:孔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

    目的:对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进行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43例DVT患者平均(42.3±8.7)岁.所有病例患DVT平均(5.9±4.5)天时间.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23例行导管直接溶栓20例(86.9%)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0例行系统溶栓,4例(20%)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DVT中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作者:侯培勇;李祺熠;苏奕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