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周颖;郭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8月住院行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经B超确诊,行1次介入后清宫术者15例,行二次介入者7例,清宫术中出血超过500ml者7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中转开腹手术者.结论:B超可以明确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MTX介入联合清宫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应视患者及医院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必良;马佳佳;马向东;刘淑娟;梁海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40例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被分为A组(120例)和B组(120例),A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度有氧运动,B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6个月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A组LVEF较B组好转(P<0.01);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强度的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缪惠宁;任越;王艳飞;尹博英;赵文萍;张兰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在产科优质示范病房实施中,将三师工作正确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使产妇及家属能够科学的认识产后护理,同时加强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为产妇提供满意服务.方法:责任护士为孕产妇进行不同时期的健康宣教,通过护士长的检查,三师与责任护士再次为孕产妇指导,从而使孕产妇有新的科学的产后护理理念.结论: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使其学会科学的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常识,增近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浩暘;信姝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方法:选择120例住院治疗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配对分为时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规范治疗,实验组在规范涪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规则服药、消毒隔离、遵医行为、合理膳食、生活规律,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等多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雅文;丁珺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本文对侵权责任法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做了点评和分析,对医务人员如何应对提出思考.
作者:戴琼;李丽岩;刘敦旺;张春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通过对776例1120周期IUI(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不孕患者的治疗周期的护理,总结出不同治疗过程中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有助于不孕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IUI技术,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从而有利于提高妊娠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青梅;臧惠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监测183例次住院患者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183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0.8~2.0ng·ml-1为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123例次(占67.21%),低于此浓度范围下限(<0.8ng ·ml-1)33例次(占18.03%),高于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上限(>2.0ng·ml-1)27例次(占14.75%).结论:通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地高辛,为临床提供合理依据.
作者:陈敏;陈霞;缪应祥;石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它的原子序数是80,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是一种很重、银白色的液态过渡金属.不但极易蒸发,而且很容易经过人体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汞经皮肤等吸收易导致慢性汞中毒,口服后易引起急性中毒.中毒患者轻者出现头昏、头痛、纳差、乏力和失眠等,严重者出现口腔和咽喉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继有腹泻,金属味口臭,呼吸困难、心脏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等危及生命,呕吐物和粪便中常伴有血性粘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抢救关键在于不断变化患者体位,使水银在肠内流动,达到终从直肠排出的目的,我科干2010年11月23日成功抢救1例因口服500ml水银汞中毒的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妮;仲月霞;杜淑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通过对产妇分娩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产前由“导乐师”陪伴产妇,疏导产妇消除紧张的心理,并对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心理护理指导等;得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产妇分娩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自然分娩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延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根据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在一剥离腔隙内埋置一个或两个大小不同的扩张嚣,扩张至额定容积的1.5倍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域.结果:自2004~2011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3例,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技术的应用,在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创伤修复的认识,使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作者:褚国华;崔国胜;郭文哲;巩祥胜;姚金英;毕文倩;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针刺拔罐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40例寻常痤疮患者行针刺拔罐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3例,占32.5%;好转27例,占67.5%,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拔罐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爱春;李斌;范杰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青少年吸烟有害无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1].吸烟已经成为全世界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2-3].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吸烟率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开始吸烟的年龄逐渐减小[4].笔者通过对所在社区及周边2所学校青少年观察了解和谈话发现,身边的青少年吸烟现象也十分严重,年龄小的才10岁,有23.5%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男生的吸烟率高于女生;吸烟的学生家庭中吸烟的比例高达51.21%.
作者:邓红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腕管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用高频探头对30例60个(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0岁,平均体重63Kg)正常人的腕管进行探测,并详细记录测量数据.结果:起声可实时显示腕管及其内容物形态、大小,从而获得其超声解剖.结论:为进一步探讨腕管综合症的病因奠定超声解剖基础.
作者:吴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总结了2例四腔二囊压迫止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插管前做好心里护理、物品准备、合并症的护理.插管后护理以及插管后观察,是抢救肝硬化金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成功的关键.本组2例均成功.
作者:王树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原始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寸带压迫颈部,颈后皮肤受损或病人颈部不舒适、浪费固定带等,笔者经过多次临床实践后,制作了一种气管插管病人颈部保护垫,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制作方法1.1材料:棉质布料,长20cm,宽10cm;棉质系带,长50cm,宽2cm;针线.
作者:文英花;许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妇康宁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冰醋酸-水(16:0.5: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176~1.3431μg/ml线性良好,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 (n=6) RSD=2.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为妇康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缑芳红;粱锦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病例组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病例组hs- CRP和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病例组HbA1c水平越高hs-CRP均值越大两者呈正关系.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早期诊断意义.
作者:高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1例人工颈4/5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和体位练习等;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体位护理,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合理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等.结果:该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结论:手术前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杨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净化疗法(血液灌注和血液透析)抢救百草枯中毒的疗和价值.方法:50例百革枯中毒患者,其中20例应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等抢救,余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和透析抢救,比较二者治愈率的不同.结果:50例中共治愈20例,死亡30例.其中血液净化组治愈18例,死亡12例,治愈率60%;非血液净化组治愈4例,死亡16例,治愈率20%.另比较开始血液净化时间的迟早,发现中毒6h内净化者治愈21例,死亡9例,治愈率70%;中毒6h后净化者治愈9例,死亡21例,治愈率30%.结论: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作者:毛海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对168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科16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中发生置管后并发症46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20例,发生率为11.90%,皮肤过敏样改变8例占4.76%,导管脱出7例占4.17%,局部感染5例占2.98%,导管堵塞6例占4.17%.结论:穿刺前注意对患者的评估,采用正确的维护方法,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作者:潘杰;王虹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