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恩
目的:探讨尝试连续排班模式(APN排班)改革护理排班方式,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改革原有传统护理排班方式,通过设立APN班,制定各班次的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服务满意率、护理质量、护理职业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该项改革尝试,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N连续排班模式有助干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护士的需求话应新的医学模式需求.
作者:刘冰;张娟;刘花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用药护理指导师、饮食营养指导师三项专科护理,观察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且设为试验组;回顾观察开展前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及出院前一天MSSS量表、ADL量表变化情况,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对本病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MSSS量表试验组治疗后为6.08±2.07,对照组治疗后为7.81±2.72,二组治疗后比较P≤0.05;ADL量表试验组治疗后为81.63±15.67、对照组治疗后为72.48±23.06,二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不仅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率及满意度,更能降低因服务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因此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林自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将细胞中具备抗原性的成分制备出相应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抗体上的显色剂(通常为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示一种颜色,借助于电子、荧光或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颜色变化,从而在抗原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某种成分的方法,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1].
作者:汤晓东;高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蜜蜂尾针向穴位注入蜂毒.结果:1998年9月-2010年12月门诊接收治疗686例类风湿患者,痊愈82例,显效112例,有效398例,无效94例,总有效率87%.结论:蜂毒具有生物学及药理学活性,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蜂针蛰入穴位,有针刺经穴的机械性刺激,蜂螯后局部的红肿反应,有类似温灸的治疗效应.因同时具备了针刺、温灸、药物治疗的效果,其疗效大大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寿清;何银洲;白晓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护理人员和200例病人,在院里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实施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200份调查的内容有患者对护理技能态度,对护理态度的态度以及医疗环境的态度;时护理人员的100份调查内容有对工作环境态度,同事关系等,然后收集所有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原来的5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并且患者的心情都普遍转向良好,前后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提升了32%,同事关系也更加和谐,护理纠纷案降到了1%,减少了17件,护理积极性上升到94%,提高了30%,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也上升了29%.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罗秋如;黄华英;黄翠珍;温宇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病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对老年病人实施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老龄化,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
作者:刘岚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适合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鼻饲插管的方法.方法:将34例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种模式备17例,模式1采用常规插管方法,模式2采用半卧位昏迷病人插管法.结果:模式1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5例,三次改为模式2成功10例.模式2一次成功12例,二次5例.结论.改良鼻饲插管法应用于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刘兰;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严燕;殷铁梅;杨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前后髋关节活动能力.方法:对62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两种评价法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活动能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内学者李子荣制定的髋关节功能的评定方法可代替Harris髋关节评分.
作者:钱定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08例静脉采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采血的操作进行,干预组在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医师的观察和问诊,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强及教感性差等方面的缺陷;PET/CT脑代谢显像及SPECT脑血流显像,可以充分地反映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功能的差异,应用脑功能区自动提取软件可以准确的对差异性区域进行研究比较,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
作者:贾支俊;申景涛;郭万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通过监测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与各时间段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并予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各时同段血糖中以03:00至06:00低,餐后2、3h血糖高.HbAlc、GSP与三餐前1h、三餐后1、2、3h、晚上22:00至24:00、00:00至03:00、03:00至06:00段平均血糖均显著相关,与全天血糖平均水平、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时间显著相关,HbAlc、GSP与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时间无关.血糖波动系数与全天血糖平均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HbAlc、GSP能反映糖尿病患者全天各时间段平均血糖水平、全天血糖水平和全天高血糖时间,血糖波动系数与HbAlc、GSP和全天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邓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提高输卵管超声符合率,给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方法:对108例术后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8例经阴道超声下均探及包块,包块大小约2.4cm,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输卵管妊娠,随着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结论:经阴道超声对盆腔包块的检出极为敏感,再辅以血流显示阴道起声在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中成为可靠的首选的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给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作者:王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1~11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及对照组(PE)各50例.观察两组术后相关营养免疫指标的变化、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关营养免疫指标,EEN组在术后一周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E组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EEN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PE组显著降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减轻术后蛋白分解,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詹晓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愈率42.5%,总有效率8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振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性溃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瘤72例,占53.33%;胃溃疡51例,占37.78%,其他溃疡12例,占8.89%;所有患者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临床治愈130例(96.30%),无效5例(3.70%).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上要合理用药,适度的抑酸,足够的疗程,为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还要加强对胃粘膜保护剂的重视和使用,减少复发率.
作者:魏红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肿瘤的第三个导致死亡的原因.脑卒中约有80%的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脑卒中偏瘫康复中巫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即研究空气波压力仪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桂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高血糖在心脑血管事件急性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并与其死亡率显著增加有关,入院血糖越高左心衰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越高,且血糖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董晓玲;毛亚妮;齐学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及时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赵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乳腺结核是一种极少见的乳腺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细菌学检查、病理学与免疫学诊断等多种方法,治疗可通过适当的手术治疗,及标准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作者就一例复杂病例的治疗经过,复习文献阐述该病的诊治原则.
作者:王少华;纪祥军;倪黎登;于泽平;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