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静脉采血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蒋莹

关键词:静脉采血,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08例静脉采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采血的操作进行,干预组在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现察三种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需行根管治疗的第一磨牙121颗,随机分为M组37例、P组35例、K组38倒,三组患牙均采用一次法进行根管治疗.M组:使用Mtwo机用镍钛旋转锉常规法预备根管;P组:使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K组:使用不绣钢K锉改良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三组均采用超声治疗仪消毒根管,冷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结果:根管恰填率M组为93.5%、P组为93.3%、K组为88.4%,M、P组与K组相比,P均<0.05.根管预备时间M组为(235.6±69.7)s/根、P组为(490.1±123.8)s/根、K组为(568.7±167.4)s/根,M组与P、K组相比,P均<0.05.根管治疗术后为M、P、K组出现疼痛者分别为2、3、10牙,M、P组与K组相比,P均<0.05.结论:Mtwo和Protaper预备根管根管成形效果好,根管充填质量高,且术后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孙琼;张志宏;刘堃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45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为防治下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45例的痰液分泌物中共分离到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5株,占75.0%,其中前5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氏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10株,占16.7%,真菌5株,占8.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50.1±21.2/67.9±20.3h)、症状体征缓解时间(3.2±0.9/5.2±3.2d)、失败例数(3/8)、住院天数(8.3±3.2/12.6±6.2d),治疗组上述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始初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考虑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应及时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作者:贾凯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拨开乌云见红日——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案例咨询报告

    本案例介绍了一位大学生士官,因失恋而引起头通、失眠,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及生理表现,通过对求助者一般状态的观察,主诉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明确的诊断,并运用了适当的咨询方法,使求助者逐渐摆脱了心理问题,从而走出压抑和忧伤,恢复了快乐和自信,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徐钧;殷正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酒精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体内酒精及局部消毒酒精对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A、B、C三组,A、B为实验组,C为对照组,均以相同的方法在前臂掌侧中下1/3处做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20分钟后看皮试结果作比较,实验组结果为阳性者再做对照试验.结果:酒精可致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假阳性较多.结论:饮酒病人8小时之内不做皮试,饮酒及未饮酒病人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而不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减少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阳性率.

    作者:杨彩英;张晓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股骨干骨折是指小转子下2~5cm起至股骨髁上2~4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长、大、坚强的长管状骨.股骨干后外侧有4支股深动脉分支,骨折时容易造成这些动脉严重出血,上述动脉又发出分支由股骨嵴进入股骨,形成股骨的滋养动脉,因此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股骨的后侧.股骨干血液供应充足,骨折易愈合,但如处理不当可畸形愈合,留下残疾.

    作者:范秋生;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以甦醒穴为主针刺对一氧化碳中毒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以甦醒穴为主,早期针灸干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患者.观察针刺综合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将9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常规组,针刺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法),常规组30例.两组在发病后治疗7天,将两组治疗率和Glasgow- pittsburgh评分、意识恢复时间变化作比较.结果:针刺组在恶有效率和清醒时间和Glasgow- pittsburgh评分改善均有显著疗效.针刺后护理对疗效有决定意义.结论:抓住佳治疗时机,从整体上提高疗效,尽早配合针灸促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彩霞;王力英;吴风青;高洁明;马海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脑萎缩合并肠瘘患儿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运用经口鼻吸痰法采清除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好的发挥各管道的作用,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方法:采用诱导和建立信任感的方法来促使患儿配合术后的各项护理.结果:患儿主动配合吸痰,使得咽喉部的痰鸣音明显减弱,血氧饱和度由原来的85%上升至97%,各管道在位通畅,10天后拔管,一个半月后出院.结论:提高护士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肠瘘患儿的癌苦缩短病程.

    作者:李静;钱小丽;陈华;吴莉莉;彭南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践方法.方法:明确护士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保障支持,合理调配人员,科学绩效考核,激励护理人员,营造温馨环境,打造服务品牌等.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需要进一步思者和研究,从而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张丽红;闫春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激光打孔微创新技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

    腋臭,又称腋部臭汗证,为腋窝部出汗时发出的特殊臭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臭汗症.目前临床上对于腋臭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刀全切术、微波照射法、激光全灼术、局部涂药法,高频电针破坏汗腺术.上述四种方法均有弊病.

    作者:王锡民;王芸;王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清创植皮的治疗进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农村不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复杂的交通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车祸造成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不少见,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1],是临床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这种损伤治疗效果的优劣,关键是早期局部处理是否得当.

    作者:魏君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时行无痛胃镜检查的体会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腹水时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肝硬化需行胃镜检查的277例患者分肝硬化无腹水患者、肝硬化合并少量腹水患者239例(A组),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患者并抽吸腹水后患者17例(B组),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患者21例(C组).按常规无痛胃镜术前检查要求,并配备好抢救设备后,静脉缓慢注射咪达挫仑、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吞咽动作消失及全身肌肉松弛时,即行插镜检查.结果:A组和B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疼痛等不适感受.C组患者未顺利完成检查,出现指脉氧饱和度下降、发绀进行性加重、血压下降等症状.结论: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患者抽吸腹水后行无痛胃镜检查会更安全,舒适.

    作者:宋元鲲;左颖;舒小芮;谭红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腹腔镜脾切除15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LS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总结LS的应用经验.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平均15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6ml,术后平均禁食时间2.8d,平均住院时间6.5d.术后切口无感染、出血、脾瘘、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外伤、脾脏占位性病变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创伤小.

    作者:刘新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肝肾综合征的病因探究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重症肝病晚期常见的直接的死亡原因之一,其预后极差.笔者对HRS的病因及机制等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国珍;杨玉珍;杨敬博;张安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小青龙汤配合冬病夏治治疗过敏性哮喘80例

    过敏性哮喘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反复咳嗽为主要的表现,极易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相混淆,以至于出现误诊、误治.抗生素、止咳药治疗无效[1].我们利用小青龙汤配合穴位贴服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美芹;张建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50例孕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其中28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28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24例,早产2例,流产2例,胎儿成活26例;与非手术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作者:张春青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补钾的监护与探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易发生电解质失衡,以低钾血症尤为突出,严重低钾易诱发心律失常,传统的补钾浓度0.3%不适合心脏术后需严格控制液体的病人.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钾需要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新形势下提倡优质护理服务,了解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解除护士压力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与调查,针对性进行沟通与疏导.结果: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需要,改善工作环境,学会自我调节,争取社会及医院领导的支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结论:采取相互的措施,满足其需求,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淑平;庞玉霞;尹芳;刘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与分析

    护生完成了课堂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尤其进入了特殊的科室,急诊科实习,急诊临床带教有它的特殊性,但其内容又刺于其它临床科室,交叉性强,渗透性也强.临床教师具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如何加强急诊护理临床带教,如何让护生在未来的护理生涯中选择急诊护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通过262份护生实习手册整理分析,“都喜欢急诊护理,”也激发了急诊临床带教老师热情,特此报道.

    作者:李明凤;邹利群;李红;高永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神经外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外康复科常规治疗、护理和脑卒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2个月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 Meyer指数的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Fugl- 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翠珍;罗秋如;黄华英;温宇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男护生心理问题研究现状

    中国的护理行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护理内容到护理理念,其间各项进步显著,但一个事实始终没变,那就是在护士队伍中,女护士仍然“一统天下”,男护士还是“稀缺资源”[1].多年来,受传统思想影响,多数男性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而不少已就业的男护士因不安心本职工作而转岗,甚至流失.现就男护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邱会利;戴爱平;何平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