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清创植皮的治疗进展

魏君虎

关键词:大面积, 皮肤撕脱伤, 植皮, 组织损伤, 交通设施, 事故发生率, 治疗效果, 意外伤害, 居高不下, 骨与关节, 安全隐患, 血管, 神经, 深部, 农村, 临床, 局部, 经济, 肌肉, 肌腱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农村不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复杂的交通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车祸造成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不少见,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1],是临床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这种损伤治疗效果的优劣,关键是早期局部处理是否得当.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与护理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彻底清除毒物,合理使用解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马世蓉;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排泄代谢产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功能下降,出血倾向,易感染等高危因素,围术期的护理对病人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笔者对5例慢性肾功不全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前护理、术后心电监护、肾功能监测、呼吸道的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及感染的预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作者:殷善秀;盖艳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多元文化护理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针对外科特殊的医疗环境和病人对多元文化的迫切需要,总结在外科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的具体护理对策.指出依据病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需要,通过改善外科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居住环境、语言环境,可缓解多元文化冲击,提高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护士整体素质.

    作者:朱群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运用舒适护理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将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解决剖宫产产妇因身体不适带来的困扰,使产妇的身心处于佳状态,从而提高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韦树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住院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对家属的心理护理技巧.方法:通过回固性总结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不同时期家属的心理问题,提出及时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尽早给予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宋雁红;梅咏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盛灿若教授运用对穴治疗痛证经验

    盛灿若教授是著名针灸学家,江苏省名中医,国家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盛老从事针灸临床60余载,运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效如桴鼓,特别是临床上运用对穴治疗各种痛证,手到病除,深有心得.吾有幸跟随盛老作为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弟子,现将盛老临床运用对穴治疗痛证的经验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作者:王和生;盛灿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与初乳铅含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为了解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和初乳铅的含量,同时尝试寻找降低人体含量的途径,对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0例正常产妇进行血清和初乳铅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铅含量为10.237±3.41ug/dl,与初乳铅含量11.43±3.174ug/dl比较呈高度显著性相关(r=0.7843 p<0.0001)揭示乳汁铅含量水平受血清铅含量的影响,铅可通过血液进入乳汁,母亲通过喂乳可将铅传递给新生儿.

    作者:彭素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左侧臀部大血肿护理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8岁,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5年,长期吸烟及喝酒史.

    作者:黄艳;张艺;夏玲;唐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40例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被分为A组(120例)和B组(120例),A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度有氧运动,B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6个月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A组LVEF较B组好转(P<0.01);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强度的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缪惠宁;任越;王艳飞;尹博英;赵文萍;张兰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重大事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并应用到重大事故的抢救中,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对一批突发重大事故伤者的抢救启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分析记录预案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结果:16例患者的整个抢救工作有章可循,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地进行,避免了抢救中混乱局面的出现,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突发意外重大事故的患者,制订可行的应急预案,采用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专科化的治疗护理,可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伤残率.

    作者:田雪筠;华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同济医院麻醉科开展麻醉护理工作的探讨

    麻醉专科护士早在1861年于美国就已经出现,是已经完成相关培训和学习毕业后,行使外科手术麻醉及相关护理工作的专业护士.麻醉护理现已在全球广泛开展,部分欧美国家麻醉护理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如1931年6月美国护士麻醉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AANA)成立,并发行麻醉护士杂志(Nurse Anesthetists);在非洲、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及我国台湾[1]、香港地区[2]也相继成立了麻醉护士协会,甚至专业认证机构.

    作者:刘湘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骨科患者术后整体护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由于长期卧床静养、合并症等原因,骨科患者术后极易出现预后不良或各种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轻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痊愈、导致功能障碍,重者可致患者残疾或死亡.本文结合近年来骨科护理资料报道和学术观点,对骨科患者术后的整体护理措施作一综述,以提高骨科术后护理的正确性及系统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6周为1个疗程.结果: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痤疮炎症皮损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美容疗效明显,愈后不留疤痕,无明显色素沉着.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皮肤轻度发红、脱屑、瘙痒.结论: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有良好疗效及美容效果,且短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敏;吴来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病例组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病例组hs- CRP和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病例组HbA1c水平越高hs-CRP均值越大两者呈正关系.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早期诊断意义.

    作者:高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鼻内镜下经鼻窦口吸引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体会

    作者自2011年1月采用鼻内镜引导经鼻窦自然口吸出引流法治疗三例急性鼻窦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例一:刘某,男,35岁,感冒一周后,鼻流涕伴头疼3天急来诊.检查见双鼻腔充血,鼻道有脓涕,CT片示全鼻窦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鼻腔收敛鼻内镜引导下经自然窦口吸取大量脓性分泌物,症状明显改善,连续治疗3天,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张念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感染内科门诊抽血室控制医院感染措施

    目的:探讨感染内科门诊抽血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重视人员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注重手卫生,净化抽血室的环境卫生,医疗废物及垃圾的处理;结果:,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注重每一个感控环节,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勤;万美萍;侯玉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目标分步实施法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目标分步实施法,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按护理部每月总体工作目标要求,结合本科室质控检查存在的问题,把长期目标分解到每周,分步设置每周护理工作目标并组织落实.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目标任务的知晓率和落实率,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效率,手术室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结论:目标分步实施法是提高护士积极性、持续改进手术室工作质量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健;彭文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急诊抢救室护士与昏迷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医疗护理的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急诊抢救室科是医院医疗服务窗口,病人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心理压力大.在接诊清醒患者时,护士在治疗操作时还会与患者做好有效地沟通,但在紧急状态下,如遇到昏迷患者时,护士忙着抢救病人,执行医嘱,忽略了与家属的沟通.护士往往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患者家属在心理上也处于高危状态.

    作者:张依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4例需种植义齿修复同时件错合畸形的患者;或者常规支抗缺乏或不理想的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Branemark种植体在牙列缺损律错合畸形患者的缺失牙医植入,以此为种植支抗对34例错合畸形患者进行了治疗.3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而且种植体无明显松动,34例患者经畸形矫正和义齿修复后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种植支抗能够应用于需种植义齿修复同时件错合畸形的患者,且对口颌系统无不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茜;王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美托洛尔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心功能,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患者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搏次数均显著减低(P<0.05),且无严重血压下降和心率减低.结论:美托洛尔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国利;甘建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