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余建群;朱洪基;彭礼清;曾涵江;张丽芝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动脉瘤破裂是其为灾难性的预后.目前公认为动脉瘤直径是导致AAA破裂的主要因素,AAA直径小于5.4 cm者,其每年的破裂率接近于1%;而瘤体直径大于7 cm的人群,其每年的破裂率则高达32.5%(表1)[1-2].
作者:陈忠;寇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经验,并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完成的14例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结果、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14例患者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技术成功率为100% (14/14),即刻临床成功率为100% (14/14),手术时间(124.3±11) min,每例患者使用造影剂(127±15)mL,每例患者手术使用弹簧圈(7±2)个.围手术期间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麻木,其余患者无穿刺导致的并发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12例患者获得3~ 57个月(平均17.3个月)的随访,1例仅栓塞供血动脉的患者及另2例仅栓塞瘤腔的患者在术后发现内漏复发,但瘤体未明显增大,未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继续随访.结论 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患者是安全的,能够有效地阻止动脉瘤瘤腔的进一步扩张.由于Ⅱ型内漏复发率高,术后的随访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唐涵斐;郭大乔;唐骁;史振宇;王利新;林长泼;严栋;符伟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术后放疗对伴有1~3个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PubMed数据库、EBM Reviews-Cochrane中心注册的对照试验、Embase数据库、ICTRP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肿瘤数据库进行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日期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关于伴1~3个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放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1 254例患者.4个试验质量好.对于随访10 ~ 20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复发率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值为0.23,95%置信区间(95%CI)为(0.15,0.37),P<0.000 01,存在异质性(P=0.09,I2=59%).总生存率的HR值为0.82,95%CI为(0.71,0.93),P=0.002,无异质性(P=0.65,I2=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HR值为0.71,95%CI为(0.56,0.90),P=0.005,无异质性(P=0.63,I2=0%).无病生存率的HR值为0.74,95%CI为(0.66,0.85),P< 0.000 01,无异质性(P=0.49,I2=0%).结论 术后放疗可以降低1~3个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于淼;陈进;董伟;秦文哲;吕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培养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成人甲状旁腺组织,进行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隔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取传代一代细胞,一部分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培养液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含量,另一部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甲状旁腺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RNA:钙敏感性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PTH和神经胶质细胞缺失转录因子(glial cells missing-2,GCM-2).结果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传代至第7d的细胞,发现细胞质丰富,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质和细胞间可见分泌囊泡;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可检测出PTH;甲状旁腺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aSR、PTH及GCM2呈阳性.结论 经胶原酶消化法消化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并培养,所得甲状旁腺细胞具有良好的形态和分泌功能,并保持甲状旁腺细胞的特异表型,可作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的来源.
作者:赵越;王晓辉;刘爽;孙海晨;罗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机制治疗晚期肝癌,探索将其变为慢性疾病的可能.方法 采用MDT机制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多次MDT诊疗确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多次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手术切除、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多次微波消融、放射治疗等治疗手段.结果 晚期肝癌患者经治疗后已无瘤生存5年多,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MDT机制下制定个体化的方案,适时采取合理的、安全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获益,有将晚期HCC变成慢性疾病的可能性.
作者:邹海波;罗兰云;王显魁;路涛;谢坪;陈吉东;王冠;骆乐;姚豫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中射频消融止血法在肝右叶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中射频消融治疗18例肝右叶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膈下脓肿1例,肝周积液2例,低流量胆瘘1例,经术后外科引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 处理较为困难的肝右叶肝外伤,术中射频消融止血法是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作者:谢亮;王姝;武国;李建水;雷俊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多年来,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微创”的特点对于存在手术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1].这不仅包括髂股动脉入路损伤、造影剂肾病、盆腔内脏缺血、移植物综合征等围手术期并发症,还包括内漏、支架移位或断裂、动脉瘤破裂等远期并发症.现就EVAR术后随访期并发症进行阐述.
作者:唐骁;符伟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39例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 39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癌7例,导管内癌13例,浸润性导管癌19例.乳腺导管造影主要表现为:导管内充盈缺损24例(61.5%),导管中断15例(38.5%),僵硬或紊乱31例(79.5%),虫蚀征18例(46.2%),潭湖征4(10.3%),断续征17例(43.6%),狭窄24例(61.5%),扩张22例(56.4%).对于39例乳腺癌,单纯乳腺钼靶平片诊断符合率为64.1% (25/39),导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7.2%(34/39),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3例导管内癌,单纯乳腺钼靶平片诊断符合率为61.5%(8/13),导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100%,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更具独特诊断价值.
作者:张艳;余建群;朱洪基;彭礼清;曾涵江;张丽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残胃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方法 收集近5年相关文献,对残胃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残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黏膜活检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目前,残胃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残胃全切除为主,并结合腹腔镜治疗及内镜治疗,在以No.1-No.4和No.7-No.13淋巴结清扫基础上,根据首次手术方式的不同,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结论 残胃癌在治疗上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其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则为残胃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和精准的方法.
作者:王朝阳;蔡忠林;石鑫;吉翔;刘宏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腺少见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期加深对这类肿瘤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并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胰腺少见肿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of the pancreas,NETP) 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 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2例、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SCA)7例和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MCA)2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1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者4例.重点分析每种肿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 13例NETP中,实性肿块6例、实性成分为主4例、囊性成分为主3例;增强扫描较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7例;肿瘤实性成分均呈中到明显强化.10例SPTP中,实性成分为主2例,囊实性成分相仿5例,囊性成分为主3例;10例肿瘤实性成分均呈渐进性强化,3例肿瘤有出血、1例见斑点状钙化.2例IPMN均为混合型,表现为胰管扩张形成的多房囊性肿瘤.7例SCA中,微囊型3例、单囊型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囊或多囊性肿瘤.2例MCA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囊性肿瘤.结论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胰腺少见肿瘤各具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可以提高这类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谢欢;印隆林;苟文枭;陈晓煜;王富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就近年来关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炎或者胰腺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常因囊肿较大或出现并发症而引起严重症状,并可造成严重后果.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经皮穿刺引流、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引导下引流技术、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而每种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结论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不同的适应证、不同的患者及病情的发展阶段采取个体化治疗.
作者:汪志伟;柴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otch-1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颈部转移淋巴结(ML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PT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34例MLN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分析Notch-1在PTC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癌组织和MLN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在癌组织和MLN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癌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与PTC患者的肿瘤大小及包膜外浸润有关(P<0.05).结论 在癌组织和MLN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PTC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Notch-1蛋白在癌组织和MLN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癌细胞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恶性程度没有明显提高,生物学行为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马竞优;崔喆旭;李华根;杨富强;王岩;申浩;刘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大动脉疾病,若破裂,死亡率高.由于动脉壁的损伤或病变,导致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因此腹主动脉瘤多以腹部搏动性包块为首发症状.大多数腹主动脉瘤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少数起因于创伤及感染,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现代检查手段的发展,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作者:王深明;崔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PB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建立大鼠SAP肝损伤模型,将24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和PBA组,每组8只.PBA组在SAP造模前3d经腹腔注射PBA生理盐水溶液(50mg/kg),SAP组及SO组则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12h处死大鼠,采集各组大鼠的血液、胰腺及肝组织,采用全自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含量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胰腺及肝脏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SAP组血AMY、ALT和AST水平,胰腺病理学评分,肝脏病理学评级以及肝脏GRP78、CHO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SO组(P<0.05),除AMY水平外(P>0.05),PBA组上述各项指标与SAP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 PBA有减轻SAP肝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ERS)并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洪育蒲;郭闻一;赵亮;邓文宏;项明伟;余佳;周瑜;王卫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一组术者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总结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同一组术者连续开展的119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每一例患者的手术时间,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累及分析法(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风险调整累及分析法(risk-adjusted CUSUM,RA-CUSUM)以及曲线拟合软件Matlab分析学习曲线;再通过比较学习曲线中每一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个数、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来验证近期疗效,总结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的手术经验.结果 该组医师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学习曲线分为3个阶段及2个时间截点,第1个截点是在完成手术第36例左右,第2个截点在完成手术第80例左右.3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3个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个数、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阶段优,第2阶段次之,第1阶段差.结论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可分为初步探索期、掌握期和熟练期;有丰富开腹直肠癌手术经验的该组固定手术团队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达到掌握程度完成第1阶段需要36例左右,达到熟练程度完成第2阶段需80例左右,且在学习曲线不同阶段所完成手术的近期疗效有差异.
作者:吴云桦;祁杰;孙学军;郑见宝;高琪;魏光兵;王炜;崔飞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因“外伤致脐周疼痛6h”入院.患者入院前6h骑车摔倒时被钢管击中脐部,伤后脐周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急诊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X光胸片检查提示:两肺纹理增多及所示肋骨未见明显异常,腰椎轻度退行性变.右肩关节脱位.腹部CT检查提示脾破裂,肝周及脾周积液,腹腔积液,阴囊积液(图1a),请结合临床,建议复查.
作者:乔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病例资料 患者,女,45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的距离为500 m左右,不伴有静息痛症状.入院前半月,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加重,距离减至200 m左右.查双下肢动脉彩超及腹部CT扫描示“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总动脉,瘤腔完全被血栓堵塞,未见明显血流”(图1),为求进一步诊治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作者:吴洲鹏;赵纪春;黄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老年胃十二肠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腹膜炎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胃十二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共88例,所有患者于确诊胃十二肠溃疡急性穿孔使用抗菌药物前同时检测外周血PCT和hs-cRP水平,并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培养.结果 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及hs-CRP水平依次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和重度脓毒症组白细胞计数依次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脓毒症组血培养结果阳性率为0;轻度脓毒症组血培养结果阳性者5例,占全部血培养患者的5.68%;重度脓毒症组血培养结果阳性者38例,占全部血培养患者的43.18%,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M与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老年胃十二肠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感染状况的判断以及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廖辉雄;李志刚;谢东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近5年来收住笔者所在医院科室首次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病变患者806例,其中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TMC 40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403例,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的病史资料,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TSH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id 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以及比较不同TSH水平之间PTMC患者所占比例,对PTMC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前TSH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3,P=0.001);2组间男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46,P=0.072);2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55,P=0.001);2组间民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6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TSH水平是PTMC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0.914,P=0.027;TSH:OR=4.662,P=0.008).结论 PTMC患者血清TSH水平较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高,血清TSH水平的高低可能与PTMC的发生有关,血清TSH是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的指标之一.
作者:其阿米西·别孜尔见;哈力木拉提·木尔提扎;哈尔满·阿吉汉;赛力克·马高维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一种能够预防腹腔镜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简单、实用及价廉的缝合方法.方法 使用弹性钩线针在腹腔镜直视下缝合小切口,将用弹性钩线针进行分层缝合切口的腹腔镜手术患者3 120例设为研究组,将用传统弧形针缝合的腹腔镜手术患者3 1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疝和切口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16%,其中上腹部手术为0.15%,下腹部手术为0.18%;对照组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68%,其中上腹部手术为0.64%,下腹部手术为0.70%;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切口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下腹部手术术后切口出血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疝发生率为0.07%,其中上腹部手术为0,下腹部手术为0.12%,老年人手术为0.15%;对照组术后切口疝发生率为0.44%,其中上腹部手术为0.24%,下腹部手术为0.59%,老年人手术为0.99%;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下腹部手术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使用弹性钩线针在腹腔镜直视下缝合小切口,能够在不延长切口和不增加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将腹膜层和肌层对位缝合,能够发现并缝合结扎切口处合并存在的隐匿疝和腹壁缺损,从而能够显著降低腹腔镜术后切口疝和切口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方向;麦刚;刘忠亮;张跃天;郑本波;刘震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