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探讨

敖秀华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防止感染及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术中与医师的配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5月经我院治疗的45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五例全麻),术中、术后元一例感染与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12个月,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时,严格按手术室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是减少并发症与防止感染的必要保证.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Ⅲ、Ⅳ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2例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NeerⅢ、Ⅳ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镇定钢板治疗老年NeerⅢ、Ⅳ型外科颈骨折患者22例,其中Ⅲ型18例,Ⅳ型4例.结果:22例经过1-2年随访,根据Neer评分法,18例Ⅲ型优11例,良7例,优良率达100%.4例Ⅳ型骨折,优1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7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磺胺嘧啶锌与象皮生肌膏联用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锌与象皮生肌膏联用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磺胺嘧啶锌治疗与单纯磺胺嘧啶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褥疮深度.结果:两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t=13.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磺胺嘧啶锌与象皮生肌膏联用治疗褥疮疗效显著.

    作者:石佳军;王惠凌;张红;刘斌;黎海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癌症疼痛评估方法止痛与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饮食、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压倒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宝华;胡天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DM)是涉及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故严格血糖控制是糖尿病肾病综合治疗的基础[1].地特胰岛素是一种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作用维持时间长24h,血药浓度稳定,每日注射1次依从性好的特点;瑞格列奈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肾毒性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之一且多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以探讨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杨东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体温计消毒、管理的研究进展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而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1]体温计是测量生命指征的基本工具,是临床上使用科室多、应用频繁的医疗器械之一.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遇热膨胀的物理特性进行机体的温度检测,而且体温计在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由于水银体温计价廉且性能稳定成为目前医院及家庭使用广泛的体温测量工具.[2]体温计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消毒方法麻烦,管理不善,交接繁琐等弊端.临床护士做出多种设计研究及管理办法.

    作者:赵爱娟;王秀丽;姜振环;高凤荣;杨立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我院1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14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48例ADR中,涉及药物67种,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免疫抑制剂及维生素类药物,循环系统用药等;抗感染药以头孢菌素类药物ADR发生率居首位;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首,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9例.结论:在临床药品使用过程中,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宣传,重视对临床表现隐匿的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荣兵;刘金守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护理

    目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理念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临床结果显示出显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本研究拟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护理.方法: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与常规围手术期方案比较,比较手术期间的护理差异.分析探讨手术期间的护理.结果: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方案较传统的方案,强调手术前向患者宣教、围手术期间限制液体输入、手术期间保温等措施.这些综合的手术室期间的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促成了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刘康菊;赵琴;龚敏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护理.方法:护理3例采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患者.结果: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植皮成活,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既可缩短病程,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又不影响疗效,减少了护理问题,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雷海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探讨

    目的: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20 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856例碘过敏试验阴性者3827例,阳性者29例,其中2例过敏试验阴性患者在注射全量造影剂后发生严重的休克、昏迷反应,经积极抢救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扫描前要认真按常规做好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章爱华;姚世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55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558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频率高.43.32%的患者术前0.5 h用药,56.68%在切断脐带后用药.11.88%患者用了2~3种的抗菌药物.不同的用药种数及用药时机、以及一次性用药与术后持续用药之间比较,均示对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本组存在着抗菌药物选药档级偏高、术后用药时间长和联用率高等不合理情况,应予以干预.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痰热清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均连续用14天.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7.5%);血氧饱和度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AECOPD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加速肺部感染的控制,改善血氧饱和度.

    作者:谢健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坎地沙坦脂和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心,脑,肾均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理发展过程易受累的重要器官尤其是肾脏在高血压早期已受到病理性损害,微白蛋白尿是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程度可靠指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在降低血压同时减轻高血压引起肾损害,减少蛋白尿排出,保护肾功能.钙离子拮抗剂对肾脏保护作用如何?本研究意在比较坎地沙坦脂及非洛地平分别及联合用后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寇晓睿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乌头碱中毒5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地位.方法:分析55例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催吐洗胃、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早期及时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可提高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阳;沈丽娟;王长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眼部下睑袋填充成形术在美容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眼部下睑袋松弛的美容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内侧眶隔脂肪释放填充眶睑沟状下陷,利用眼轮匝肌瓣与脂肪瓣结合,在眶隔与眼轮匝肌之间增加一层由脂肪和肌肉组成的复合组织作为衬垫,以增加组织厚度,弥补或缓解眼眶下陷.结果本组42例,其中33例医患双方均满意,4例下陷区矫正不足,5例下陷区矫正过度,再次手术去除适量脂肪.结论被释放并下移的脂肪组织或被释放的眶隔脂肪组织和返折的眼轮匝肌充填于睑袋下陷区,眶隔脂肪-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的形成加强了下眶前壁的张力,保证了眶内外的生理屏障及充填脂肪、肌肉的血供,使其在生理、解剖学方面,更趋于合理、自然,避免了术后远期内的组织因缺血退化而引起的组织退缩,增加了美感,达到了美客的效果.

    作者:张炳泰;徐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外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熙组(40例),两组病人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康复组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个月~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两组均采用Fugl-meyer评分(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1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早期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外伤病人接受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疗效优于晚期康复.

    作者:蔡亚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48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3-6个月随访:44例术后泪道冲洗通畅,2例轻度溢泪,1例下睑轻度外翻,1例泪道梗阻,手术成功率92%.提出术前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做好术中配合的宣教,做好手术用物的准备和选择,术中加强手术要点的护理和观察以及术后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江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临床护理人才高素质的培养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学由一门简单,从属,辅助的学科逐渐妇展为复杂,独立,整体的学科,特虽是整体护理的实施,为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护理的对象日趋广泛,为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人民生活的需要,医学护理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护理的程序必须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了.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作者:郑淑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前臂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修复手、腕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方法:根据不同创面的位置,分别采用前臂内(n=34)、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n=58),急诊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92例.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8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优56例,良28例,可8例,优良率达91.3%.结论:前臂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丰富、创伤小,应用于急诊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覆盖完全、并发症少、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汪海涵;黄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例钙化性肌腱炎合并冻结肩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对1例钙化性肌腱炎合并冻结肩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并节囊松解+钙化性肌腱炎清理术,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疗效满意.提示关节镜手术配合康复护理是治疗钙化性肌腱炎合并冻结肩患者的佳疗法.

    作者:王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科技成果转型的成功之路——云南白药成功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云南白药的成功证明了一个事实:老的品牌通过产品创新,重塑消费模式,并借助适当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适应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能实现突破性增长.这是云南白药的案例带给我们大的启示.在当今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也是值得借鉴并复制的商业模式.

    作者:段淼;高鸿雁;杨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