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琦
目的: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3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124例,将124例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试验组于穿刺前1~2h用稀碘伏灌肠,对照组按常规用0.2%肥皂水灌肠,比较2组患者穿刺术后出现发热等临床感染症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x2=6.96,P=0.0083),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1~2h用稀碘伏灌肠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敏;俞玲英;邵金娥;李樱婷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脉动真空灭菌器用于间接喉镜消毒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了环氧乙烷灭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用于间接喉镜的灭菌,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脉动真空灭菌器与前种方法比较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优势.结论:认为脉动真空灭菌器用于间接喉镜的灭菌是可行的.
作者:胡明霞;姚志红;汪福英;张剑利;张魏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对65例变异型哮喘患者,治疗组35例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氨茶碱、酮替芬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8.6%,对照组53.3%,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廖伟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消炎镇痛膏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6.00%,对照组为64.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及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启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PICC置管后通过超声定期检测血管提高Ⅰ级血栓的检出率.方法:实验组768例病人,置管后应用超声定期检测血管并随访;对照组386例病人,待病人主诉局部不适或出现阳性体征后再行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经超声证实18例发生血栓,16例出现Ⅰ级血栓及时采取措施后来再发展;2例出现Ⅱ级血栓拔管.实验组386例病人,9例发生Ⅲ级以上血栓,5例拔管.结论:PICC置管后定期超声检测血管提高Ⅰ级血栓的检出率,防治血栓的进展,降低拔管和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霞;张璐;赵晓玉;麻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来此种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间,对86位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戴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多见,常为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所引起,而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多[1],笔者从199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62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罗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是把病人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气体交换(氧合)后,再送回病人的动脉或静脉.ECMO治疗期间,心脏和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全身氧供和血流动力学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对5例肺移植患者术前行ECMO支持,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杭洁;刘筱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本文从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病理学角度,通过实验证明分析了肝硬化患者输血后易产生免疫性抗体原因.
作者:宋宁;徐柏平;王可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9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1例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和严密观察及悉心护理,保肾成功,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7天,随访3-24个月,未见并发症.结论:加强对闭和性肾损伤的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静;何春艳;姜丽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无溶检禁忌症的8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院前急救入院的42例为院前急救组,自行来院的39例为对照组.入院后两组均予以的尿激酶(UK)150万U溶栓及其他对症治疗,并比较两组从发病到住院溶栓时间,住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院前急救组发病到溶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后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处理能够缩短AMI患者发病到住院溶栓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清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地西洋、利多卡因、缩宫素联用促进产程进展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应用10%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5u静脉滴注,宫口扩张≥3cm时给予地西泮10毫克静推,继行人工破膜,如有宫颈水肿给予1%利多卡因蘸棉球宫颈局部涂抹压迫,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及用量.对照组则单用10%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5u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宫口开全时间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明显缩短并加速第一产程,两组产后出血无差异,新生儿出生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破膜、地西泮、利多卡因、缩宫素联用有明显加快产程进展的作用,优于单用缩宫素促进产程.
作者:付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评价冷先美白技术对着色牙治疗效果.方法:用牙齿美白仪及配套的冷光美白剂对60例着色牙(四环素牙16例,氟斑牙19例,外源性着色牙25例)进行治疗,用VTTA比色板评价牙颜色变化情况,对其效疗进行比较.结果:外源性着色牙、氟班牙疗效优于四环素牙,轻度四环素牙的疗效好于中、重度四环素牙.结论:冷光美白治疗着色牙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快速、安全.
作者:顾晓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止血绫对甲状腺手术创面渗血,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对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手术切除后,剖面贴上止血绫纱布,残腔内不放置引流物.观察创面渗血情况.结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止血绫,在闭合腺体残腔后,创面渗血减少.结论: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减少创面渗血、促进组织愈合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秦开崇;罗启军;肖远朝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90例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特点.结果:90例变应性鼻炎中,间歇性AR54例,持续性AR36例.治疗4周、3个月、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2.5%、88.9%、87.0%;91.6%、88.9%、86.1%.结论:临床医生需要提高皮肤点刺实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客观诊断AR的比例,无论是间歇性AR还是持续性AR,药物治疗仍旧是重要手段.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病变或微波凝固治疗也不失为治疗AR的好办法.
作者:卢颖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计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甲状腺受检者43200人,男女各半,行触诊、彩超检查,发现问题者进一步行CT、ECT、化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甲状腺微小癌7例,直径大0.95cm,小0.43cm,其中2例原发癌,5例分别并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和桥本氏病.触诊发现1例,彩超7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蒋伟;郑星;金俊杰;曹远征;陈秀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在护士不同程度缺编的今天,在让我们每一位护士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今天,如何使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护士的个人优势,是护理管理者所要研究的核心,也是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志远;董泽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w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作者:邹国红;甘建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比较两种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全瓷冠修复前牙(A组)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B组)的患者各40例,1年后 观察牙龈指数.结果:A组40例中,正常39例,轻度炎症1例,中、重度炎症0例;B组40例中,正常14例,轻度炎症22例,中、重度炎症4例.结论:全瓷冠用于前牙的效果修复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作者:刘延峰;刘建;施存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对于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保证病人得到合理用药.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少了化疗病人多次穿刺的痛苦和发生感染的危险.留置针一次穿刺可以保留5~7天甚至更长,不需要每天进行穿刺,只要将输液器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即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软针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随血管走行而变化,不影响躯体运动,有利于病人的活动及搬动;静脉留置针套管对血管刺激小,减少了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对化疗病人的周围浅静脉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立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