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斯慧;刘鸿圣;徐宏文;陈元凯;缪定强;聂丽怡
目的 评价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前及不同透析时间段的肱动脉内皮功能指标,观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随透析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计算透析前和不同透析时间段(透析前、透析12个月、透析36个月)以糖尿病(DN组,n=60)和其他疾病(NDN组,n=60)为原发病的尿毒症患者和正常成人(n=20)的肱动脉扩张系数(DC)、僵硬度(SD)及血流介导的内径扩张值(FMD).结果 ①DN、NDN组透析36个月肱动脉DC值、FMD值小于透析12个月,SD值大于透析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DN组、NDN组DC值和FMD值减小,SD值增大(P<0.05);透析前及各透析时间段组间比较,DN组肱动脉DC值、FMD值小于NDN组,SD值大于NDN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皮功能损害程度较其他原发病患者更为严重,且随透析时间延长继续恶化.
作者:李丽娜;李翔;徐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四维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6胎孕20~39周正常胎儿,先在二维超声下进行常规扫查,然后进行B-flow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结果 在306胎中,289胎在B-flow显像方式下STIC数据采集成功,采集成功率为94.44%(289/306);所采集的容积数据通过重建可获得下列心外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降主动脉、下腔静脉、静脉导管、肝静脉及肺静脉.B-flow联合STIC技术对≥1条、≥2条、≥3条和4条肺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100%(289/289)、97.23%(281/289)、81.31%(235/289)、46.37%(134/289),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显示率分别为100%(289/289)、94.46%(273/289)、44.64%(129/289)、17.65%(51/289),二维灰阶超声显示率分别为100%(289/289)、93.08%(269/289)、40.83%(118/289)、15.92%(46/289).采用B-flow联合STIC技术对于3条及以上肺静脉和4条肺静脉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P均<0.05).结论 B-flow联合STIC技术能较好地显示血流速度较低的细小血管,如肺静脉.
作者:吴红梅;蔡爱露;张颖;孙微;孙佳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家兔正常肝脏CEUS两种大小ROI的定量参数.方法 将15只肝脏正常的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行CEUS检查,选择两种大小的ROI,得出肝实质、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相应的定量参数[曲线上升支斜率(SIC)、峰值强度(DPI)、达峰时间(TT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大小ROI所测得的定量参数中,肝实质、肝动脉、肝静脉SIC、DPI、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静脉SIC、DPI、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实质区适合应用固定大小的ROI,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适合应用与血管截面积大小相同的ROI.
作者:李银燕;王学梅;欧国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磁共振T2W快速梯度回波(FFE)序列进行多参数定量测量,观察正常小儿髋关节发育过程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63名6个月~12岁正常发育小儿髋关节进行MR扫描,测量反映股骨头覆盖率的指标,包括髋臼总覆盖角(TCA)、骨性髋臼覆盖角(ACA)、盂唇覆盖角(LCA),并测量反映髋臼窝宽度、深度和股骨头直径的指标,包括髋臼窝宽度(AW)、髋臼窝深度(AD)和股骨头直径(DFH),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ACA、LCA、AW、AD、DFH均与年龄呈明显相关.TCA在1岁以内与年龄有相关性,1岁以后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TCA与ACA及LCA均呈明显正相关,ACA与LCA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正常髋关节的发育是髋臼软骨增加、骨化比例增多、髋臼窝逐渐增大与加深、股骨头逐渐增大的过程.发育早期髋臼软骨及盂唇在维持髋关节承重及保持关节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随年龄增大,骨性结构逐渐替代软骨结构的作用,髋臼与股骨头同步发育,髋关节结构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曾斯慧;刘鸿圣;徐宏文;陈元凯;缪定强;聂丽怡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段和亚段支气管重构的差异.方法 COPD患者76例,正常对照者30名(正常组),均接受胸部HRCT检查.对双上肺尖后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定量分析,分别测量4支段和4支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T)、腔内径(Din)、壁面积(WA)和壁面积百分比(WA%),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 76例COPD患者分为支气管炎型(A组,41例)和肺气肿型(B组,35例)2种临床表型.A组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以亚段支气管明显;B组表现为肺密度减低和肺气肿,支气管壁增厚不明显或轻度增厚.A、B两组段和亚段支气管WT大于正常组(P<0.05),段支气管Din小于正常组,A组亚段支气管Din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段和亚段支气管WA大于正常组(P<0.05).A、B两组段和亚段支气管WA%大于正常组(P<0.05),亚段支气管WA%显著大于段支气管(P<0.05).结论 HRCT能够检测段和亚段支气管重构,有助于诊断COPD患者临床表型.
作者:邹利光;张旭升;戚跃勇;张松;文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在不同方向上收缩运动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83例,其中52例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冠心病组),31例造影未见异常(对照组).超声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长轴切面的高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和旋转角度(RA).结果 二维应变技术对冠心病组缺血心肌的测量成功率为95.26%(402/422);缺血心肌的LS、RS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心肌(P<0.05);除乳头肌水平前壁及后壁RA外,两组心肌CS、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应变技术所测LS、RS可敏感反映缺血所致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而CS、RA对于观察缺血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不够敏感.
作者:杨莉;吴灵敏;邱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收集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8例(重症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30例(轻症组)、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体检儿童30名(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重症组、轻症组及对照组左心室17个节段的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双平面Simpson法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重症组、轻症组与对照组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结果 重症组心率增快,白细胞总数、血糖及肌酸磷酸激酶心肌同工酶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与轻症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仅见下壁基底段及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左心室后壁基底段及中间段、侧壁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与轻症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壁基底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与轻症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壁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减低.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尽管整体收缩功能正常,但可见个别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异常.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可为轻症患儿的心脏受累的早期诊断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价提供帮助.
作者:王红英;李健如;虢艳;朱玲;徐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女,54岁.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皮肤瘙痒,在当地医院应用激素治疗后好转;近2个月再次出现发热,伴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铁蛋白897.00μg/L;RBC 3.48×1012/L;WBC 3.28×109/L;PLT 62.00×109/L.骨髓穿刺细胞涂片;组织细胞比例增高,可见巨噬细胞及吞噬血细胞现象.
作者:马晓璇;时惠平;于梅艳;郭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SWI评价慢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相应供血区域的脑氧代谢,检出易损脑组织.方法 对单侧慢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1例(患病组)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10名(正常对照组)行TOF-MRA及SWI检查,选取相同大小的ROI测量,并比较患者患侧、健侧以及正常对照组两侧脑组织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结果.结论 患者患侧、健侧、正常对照组左侧及右侧的相位弧度值分别为(6.00±2.10)×10-3、(11.66±3.52)×10-3、(12.08±2.86)×10-3、(10.51±2.30)×10-3(F=13.48,P<0.05),SWI信号值分别为194.29±28.08、238.33±24.76、245.05±8.76、233.06±11.66(F=13.3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侧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均低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P<0.05).患病组患者中2例大脑后动脉侧支循环丰富区域(枕叶为主)SWI信号及相位弧度值高于健侧.结论 SWI能间接反映慢性缺血脑组织氧摄取分数升高及脑血流量降低,可代替CT或MR灌注成像评价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缺血范围及缺血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红军;梁长虹;黄飚;张水兴;王广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DWI定位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目标穿刺方法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似PCa患者行DWI,之后于TRUS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采用系统穿刺(SB)与DWI目标穿刺(DWI-TB)相结合进行穿刺.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分别统计DWI-TB、SB及DWI-TB+SB的PCa检出率和穿刺阳性率.结果 DWI-TB和SB及DWI-TB+SB对PCa的检出率分别为54.00%(27/50)、46.00%(23/50)和66.00%(33/50),其中DWI-TB+SB与单纯S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TB、SB及DWI-TB+SB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0.41%(59/146)、9.33%(39/418)和14.23%(72/506),三种穿刺方案穿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有助于发现可疑PCa病灶,为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提供目标、特别是移行区目标信息,联合运用SB和DWI-TB价值较高.
作者:戚庭月;陈亚青;苗华栋;朱云开;蒋珺;姚晓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斑点追踪(STI)技术探讨不同月龄正常小鼠左心室内膜及外膜心肌应变的特征.方法 对48只不同月龄的健康成年雄性小鼠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胸骨旁左心室长轴、乳头肌水平左心室短轴二维图像.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VFS).脱机分析两个不同切面左心室内、外膜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的峰值应变(PK)、达峰时间(TPk)、室壁大达峰延迟时间(MOWD)等指标.结果 不同月龄间心率、IVST、LVPWT、LVEDD和LVES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月龄组比较,12月龄组LVEF、LVFS均减小(P<0.05).随月龄增加,小鼠左心室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纵向、圆周及径向PK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与3月龄组相比,12月龄组的测值均明显减小(P<0.05);与6月龄组相比,12月龄组径向应变测值也明显减小(P<0.05).外膜下心肌的纵向及圆周应变均显著小于内膜下心肌(P<0.01).随月龄增加,左心室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纵向、圆周及径向TPk、MOWD均呈逐渐增大趋势.与3、6月龄组相比,12月龄组的部分测值明显增大(P<0.05).同月龄正常小鼠内膜下及外膜下心肌纵向、圆周TPk及MOWD接近(P>0.05).结论 UBM及STI技术能够无创、简便地全面评价正常小鼠左心室内、外膜下心肌的应变;所获不同月龄正常小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正常测量值范围可为今后其他小鼠心脏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振洲;李泉水;郑敏娟;Shu-ping GE;Xiong-wen CHEN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磁共振设备面世以来就以其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飞速发展,但随着应用的广泛普及,其繁复的定位与参数设置、复杂的扫描序列和后处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使扫描效率与扫描质量受到极大制约.为此,将全程智能检查与高分辨成像技术完美结合起来的Achieva 1.5T SE锐智磁共振产品应运而生.
作者: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WI、ADC、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MAP患者19例(MAP组)及正常对照者24名(NC组),均接受MR和DWI扫描(b值为0、600 s/mm2).采用双盲法对DWI、MRI诊断MAP阳性率进行比较;分别测量MAP组、NC组的ADC、eADC值并进行分析,评估两者的95%可信区间;对MAP组ADC、eADC值与MR检查当日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竖脊肌DWI信号为参照,MAP组胰腺组织DWI呈高或明显高信号,而NC组呈等或稍高信号,DWI诊断MAP阳性率为84.21%(16/19),明显高于常规MRI(9/19,47.37%,χ2=5.14,P<0.05);MAP组、NC组ADC均值分别为(1.76±0.44)×10-3 mm2/s、(2.13±0.48)×10-3 mm2/s,eADC均值分别为0.20±0.08、0.15±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0.01、0.02,P均<0.05);MAP组中ADC、eADC值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无相关性(rADC=-0.06、-0.04,reADC=0.03、0.01,P均>0.05).结论 MAP在D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DWI诊断MAP优于常规MRI,并有可能作为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
作者:谢斯栋;王劲;单鸿;全力;康庄;何炳均;廖碧红;刘静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别采用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PAWS)及同时多重容积(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二维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2DNAV DIR FSE,2DBH DIR FSE)黑血心脏MR序列的图像质量,评价前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1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2DNAV DIR FSE及2DBH DIR FSE黑血MR心脏成像,对比评价两个序列对应层面的图像质量(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结果 2名医师评估2DNAV DIR FSE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73,P<0.01);2名医师对2DNAV DIR FSE序列相对诊断可信性主观评分显著相关(r=0.733,P<0.01).2DNAV DIR FSE序列各层面图像左心室心肌、心腔信噪比及左心室心肌/心腔对比噪声比均低于2DBH DIR FSE序列(t=-15.847、-18.399、-14.824,P均<0.05).结论 采用PAWS及SMV算法的2DNAV DIR FSE黑血MR序列对于屏气配合差的患者优势明显,但对屏气配合良好者不宜作为首选.
作者:具海月;杨立;程流泉;蔡祖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女,34岁,因”阴道出血近1个月,HCG持续上升”入院.患者1个月前宫颈妊娠,清宫术后超声复查“子宫、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当日血βHCG 81 596 mIU/ml,超声见右侧卵巢大小32 mm×24 mm,内见26 mm×19 mm无回声区,且有细小分隔;左附件区见32 mm×36 mm无回声区,内见细小分隔,宫颈处见4 mm×3 mm等无回声区.
作者:赵淳;邓学东;刘会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一种与运动功能、视觉、听觉以及认知障碍密切相关的疾病,是早产儿脑瘫的主要原因.经颅超声能对PVL做出初步诊断及预后评价,且可重复多次对早产儿脑部结构变化进行评估;结合MRI,可评价PVL患儿的损伤程度,预测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对早产儿脑白质软化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程桂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DTI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小脑微观解剖结构的变化情况,探讨相应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PD组为25例符合PD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震颤亚组12例,非震颤亚组13例;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常规颅脑MR检查和DTI检查,分别计算出全脑的FA图及平均弥散率(MD)图.采用基于体素依赖分析(VBA)方法的SPM 5软件分别比较PD组和对照组、震颤亚组和非震颤亚组的FA图和MD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组右侧小脑后叶FA值增高,MD值减低;与非震颤亚组相比,震颤亚组FA值升高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后叶及脑桥,MD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前后叶、右侧小脑后叶及脑桥.结论 PD患者小脑结构的完整性在发病早期已发生改变,小脑可能对PD患者的功能障碍起到代偿作用,并参与静止性震颤的调节.
作者:李建;范国光;徐克;何志义;商秀丽;韩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和(或)综合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后,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及常规影像学方法检查患者的随访及临床评价资料,与临床随访的金标准[再次术后病理和(或)长期随访观察]进行对比,并分析PET/CT显像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 52例患者中,33例经临床随访确诊为复发和(或)转移,19例无明显复发和(或)转移.PET/CT显像以视觉分析法结合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阳性诊断标准),34例诊断为复发和(或)转移(真阳性30例,假阳性4例),阴性结果18例(其中3例为假阴性).PET/CT在随访中诊断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30/33)、78.95%(15/19)、86.54%(45/52)、88.24%(30/34)和83.33%(15/18);而常规影像学分别为70.00%(28/40)、58.33%(7/12)、67.31%(35/52)、84.85%(28/33)和36.84%(7/19).基于PET/CT结果,16例(16/52,30.77%)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 应用18F-FDG PET/CT检查对卵巢癌综合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在监测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
作者:奚嘉婧;兰晓莉;曹国祥;张永学;廖珊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对心率≥70次/分或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临床诊断和疑诊冠心病的心率≥70次/分或心律不齐患者51例(研究组)及窦性心律且心率<70次/分者40例(对照组),在1个月内完成MSCTCA和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价MSCTCA对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组MSCTCA检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73%(29/55)、78.02%(142/182)、88.98%(113/127)、67.44%(29/43)、81.29%(113/139),中度狭窄为62.50%(30/48)、87.82%(137/156)、99.07%(107/108)、96.77%(30/31)、85.60%(107/125),重度狭窄为69.89%(65/93)、90.07%(263/292)、99.50%(198/199)、98.48%(65/66)、87.61%(198/226).MSCTCA与DSA检出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总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9,P>0.05);两种方法在检出冠状动脉狭窄方面显著相关(r=0.731,P<0.01).结论 与DSA相比,MSCTCA评价心率较高、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度虽然偏低,但采用适当的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后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特异度,与DSA相关性较好,能满足临床筛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适应证的需要.
作者:曾庆玉;邸杰;祖德贵;潘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PW-TDI)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胎儿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PIH孕妇62例(PIH组),正常妊娠孕妇60名(对照组),在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应用PW-TDI测量左心室(LV)侧壁、右心室(RV)侧壁、室间隔(IVS)与房室环交界处心肌运动速度,获得舒张早期E波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A波峰值速度(Am)、收缩期S波峰值速度(Sm),计算Em/Am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孕周增大,对照组胎儿RV、LV的Em增高,IVS、LV的Sm增高,RV、IVS的Em/Am增大(P均<0.05),PIH组胎儿LV、RV、IVS的Em、Sm升高,RV、LV的Am升高,RV、IVS的Em/Am降低,LV的Em/Am升高(P均<0.05).与相同孕周正常胎儿相比,PIH组胎儿LV、RV、IVS的Em、Am、Em/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0周的胎儿中,PIH组较对照组RV的Sm增高(P<0.05),<30周的胎儿中,PIH组较对照组IVS、LV的Sm降低(P均<0.01).结论 PIH患者胎儿心脏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受损.PW-TDI可评价PIH患者胎儿心脏形态和功能.
作者:冯艳红;张华荣;吴世慧;展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