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带透视可立式X线机对传统静脉肾盂造影的改良

顾瑞基;罗东;范真真;张应和

关键词:透视功能, 立式, 静脉肾盂造影, 改良
摘要: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是检查泌尿系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1-3],但传统IVP耗时长,效率较低,且无法动态观察.我院应用带有透视功能的可立式X线机,在实时透视下进行IVP检查,显著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造影效率,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CT灌注成像预测局部晚期喉鳞癌联合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喉原发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在以顺铂为基础的放化疗联合治疗过程中灌注参数的变化及CT灌注成像(CTPI)在预测联合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29例局部晚期喉鳞癌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放疗剂量达40 Gy、70 Gy时分别进行CTPI,并测量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根据第3次检查时的肿瘤体积减小的百分率分为敏感组及不敏感组,并对肿瘤各项灌注参数值进行对比,采用ROC曲线分析对基础(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灌注参数在肿瘤对治疗方案敏感性方面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在敏感组,放疗剂量达40 Gy、70 Gy时,灌注参数BF明显下降(P=0.04和0.01);放疗剂量为40 Gy时灌注参数BV明显下降(P=0.04),70 Gy时减低更加明显(P=0.01);肿瘤基础BV在预测肿瘤对治疗方案敏感性方面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100%和83.00%;40Gy以后,灌注参数BV的预测价值高于BF和MTT.结论 CT灌注成像在明确局部晚期喉鳞癌对以顺珀为基础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敏感性方面有预测价值.

    作者:高光峰;龙淼淼;沈文;祁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发性肾周脂肪肉瘤1例

    患者男,40岁,以“右上腹隐痛、低热1个月”入院,无腰痛及血尿等症状.查体:体温38.5℃,腹平软,双肾区无隆起、无压痛,右肾叩击痛阳性.WBC 13.77×109/L.彩超:右肾背侧及下方探及两个低回声肿块,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诊断为后腹腔实性占位.静脉肾盂造影:右肾下极肾盏及肾盂可见弧形压迹,右输尿管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CT:右肾背侧及下方见两个不规则混合密度肿块,大小分别为7.0 cm×10.0 cm、6.9 cm×6.0 cm,密度不均匀,平扫实性部分CT值为25~38 HU,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CT值为-17~56 HU;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为42~76 HU;右肾受压前移,肾盂受压、变形,肿块与右侧腰大肌相邻,右肾周筋膜增厚(图1、2);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术中见与右肾融为一体的质硬肿块,与腰大肌、下腔静脉及腹膜广泛粘连,侵犯右肾皮质.术后病理:肿物切面呈灰黄色,浸润被膜,输尿管断端及肾周围组织未见肿瘤细胞;免疫组化:S-100(+),CD68(一),SMA(一),Desmin(一).病理:右肾周多发多形性脂肪肉瘤,浸润肾皮质.

    作者:李喜;金光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采用神经血管线圈和体线圈测量颈部良性淋巴结表观弥散系数值的稳定性

    目的 观察神经血管线圈和体线圈接收信号测量的颈部良性淋巴结的ADC值与指数化ADC(eADC)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对15名健康志愿者于同日内分别采用8通道神经血管线圈和体线圈行颈部DWI扫描,b值均取0、800 s/mm2,对比双侧(30个)及左右分侧(各15个)良性淋巴结DWI图、ADC图及eADC图特点,分别测量两种线圈测量出的淋巴结ADC及e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15名受检者采用两种线圈扫描均获得可测量ADC的图像.神经血管线圈测量出的淋巴结平均ADC值为(0.892±0.165)×10-3mm2/s,平均eADC值为(0.425士0.068)×10-3mm2/s;体线圈测量出的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0.857士0.142)×10-3 mm2/s,平均eADC值为(0.432士0.057)×10-3 mm2/s.采用两种线圈所获双侧或左右分侧淋巴结的ADC值、eADC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血管线圈或体线圈接收信号对颈部良性淋巴结DWI ADC值的测量无影响.

    作者:钟婧;陈韵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膜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41岁,于2个月前出现右侧腰部疼痛,近1个月来进行性加重,伴尿频、尿急、腹胀、乏力、纳差,无发热、呕吐.CT平扫于肝脏与右肾间见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影,约12.6 cm×8.7 cm×18.3 cm,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斑片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及钙化影;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斑片索条状影强化明显(CT值由41 HU强化为108 HU),片状低密度区无强化(CT值约为13 HU);肿物推挤肝脏、右肾及右侧肾上腺,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下腔静脉受压向左移位,内可见小的充盈缺损(图1、2).

    作者:宋曼;洪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小肠结石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74岁,因“腹痛、呕吐3天”入院.腹部平片示不全性肠梗阻;CT示小肠套叠合并不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图1).超声探及大量内容物于胃内蠕动,左中下腹探及小肠肠管扩张回声,宽径约3.6 cm,其内肠黏膜丰富,呈“琴键征”;远端肠管内见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大者约5.1 cm×3.5 cm(图2).超声提示:小肠内强回声团(考虑肠结石)伴肠梗阻、胃潴留.术中见空肠远段充血水肿,管壁上有4个巨大憩室,其内均有结石,大约5.0 cm×4.0 cm,位于小肠中段,并阻塞肠管;切除憩室,行空肠端端吻合.术后诊断:小肠多发性憩室伴结石性肠梗阻.

    作者:姚延峰;高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危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目的 观察高危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超声表现与相关临床因素,评价颅脑超声诊断PIVH的价值.方法 对1768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91例PIVH患儿,其中早产儿占68.13%(62/91),低体质量儿占53.85%(49/91).早产儿中,胎龄32~37周者重度PIVH(Ⅲ级及Ⅳ级PIVH)占13.33%(6/45),胎龄<32周者重度PIVH占41.18%(7/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低体质量儿中,出生体质量1.5~2.5 kg者重度PIVH占8.82%(3/34);出生体质量<1.5 kg者重度PIVH占40.00%(6/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重度PIVH发生率越高.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常规颅脑超声筛查是一项有效、可行的检查手段.

    作者:陈文敏;马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SPECT检查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方法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离辐射传感技术自主研制一种智能化的SPECT放射性水污染防护系统.结果 智能防护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实时防护SPECT放射性水污染,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低于3.7×102 Bq/L.结论 SPECT放射性水污染智能防护系统可实现放射性废水排放的智能化、自动化,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作者:李祥林;殷志杰;李建平;董艳军;邓大平;刘泉源;张迪;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时虚拟超声引导下冈上肌腱超声弹性成像

    目的 探讨实时虚拟超声(RVS)引导下弹性成像诊断冈上肌腱损伤的价值.方法 24例肩关节疼痛患者,均经常规MR检查明确为一侧慢性冈上肌腱损伤.在RVS下进行MRI与超声图像融合,然后行超声弹性成像,对患侧和健侧相应部位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统计学分析.评分标准:1分:弹性图像90%以上为绿色,可伴有10%以下的紫色或红色;2分:弹性图像50%~90%为绿色,其余以紫色为主,可伴有10%以下的红色;3分:弹性图像50%以上为紫色,其余为绿色与红色相间;或弹性图像90%以上为红色、绿色相间;4分:弹性图像50%~90%为红色,其余以紫色为主,可伴有10%以下的绿色;5分:弹性图像90%以上为红色,可伴有10%以下的紫色或绿色.结果 24例患者中,14例灰阶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对所有患者均可进行有效的实时虚拟导航,通过MRI引导超声定位病变的冈上肌腱.超声弹性成像患侧冈上肌腱3分3例,4分13例,5分8例;健侧冈上肌腱2分5例,3分16例,4分3例;患侧弹性评分高于健侧(P<0.05).结论 借助于RVS,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诊断慢性冈上肌腱损伤.

    作者:柳俊;詹维伟;周明炀;张晓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4排128层共轭采集技术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以宽体探测器、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力高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使其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1].空间(z轴)分辨力的高低决定着三维重组图像质量的优劣.本文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共轭技术提高图像z轴分辨力、显示细微结构的能力.

    作者:吕仁锋;姜殿威;徐哲;闵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CEUS定量分析在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该技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许多因素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仍需进行深入的规范化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临床作用.本文对CEUS定量分析软件及其在心脏疾病以外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张会萍;杜联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弓离断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各型主动脉弓离断患者的超声特点,并与手术或CTA、MRA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正确诊断14例,误诊4例,漏诊1例.确诊病例中分型正确率为78.57%(11/14),其中A型14例,B型4例,C型1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弓离断有较高的正确诊断率,并能提供实时动态资料,可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武晓燕;谢明星;方凌云;王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于FAIR-FIESTA的3.0T MR肾脏灌注成像技术开发

    目的 在3.0T MR上采用流动敏感交互反转恢复(FAIR)灌注准备和稳态自由进动序列(FIESTA)的方法实现肾脏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方法 采用FAIR准备的单激发FIESTA,分别采用屏气法和非屏气法对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肾脏ASL成像,并评价其成像可行性、质量及肾血流量.结果 屏气序列扫描时间20 s,非屏气序列扫描时间55 s.5名受试者均成功进行成像,图像质量能够接受,获得的肾脏血流量(RBF)分别为:屏气法全肾(220士41)ml/(100 g· min),皮质(303士65)ml/(100 g·min),髓质(103士11)ml/(100 g·min);非屏气法(221士52)ml/(100 g·min),皮质(302士67)ml/(100 g·min),髓质(107士17)ml/(100 g·min).结论 在3.0T MR上可用FAIR-FI-ESTA法进行肾脏ASL成像,推荐使用屏气法.

    作者:杨学东;王晶;刘冬冬;党祎;王霄英;张珏;方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肠系膜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

    患者女,37岁,因“下腹部隐痛不适3月余”入院.体检: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压痛不明显,移动性可,边界清.全腹盆腔CT:平扫见肠系膜内多处病灶,大者位于右上腹(图1A),星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弥漫分布点片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软组织部分不均匀显著强化,病灶周围血管未见明显受侵征象;腹腔、肠系膜、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影;CT三维重建示病灶散在分布于腹腔(图1B);考虑肠系膜恶性肿瘤.术中见小肠系膜内肿块,约20 cm×19 cm×18 cm,肿瘤包绕远端回肠约40 cm,质硬,相应肠管粘连明显;遂行肠系膜肿物切除及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作者:曹务腾;周智洋;黄艳;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LVNC)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超声诊断标准的LVNC患者60例(年龄15~87岁),以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壁17节段法计算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绘制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诊断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LVEF< 50%)的ROC曲线.以ROC曲线测得的截断点为界,将LVNC患者分为A(受累节段数<6)、B(受累节段数≥6)两组.结果①两组间比较.B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Dd)均高于A组(P<0.01).B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P<0.01).②LVNC患者的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1).③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诊断LVEF< 5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截断点值为5.5,敏感度为76.20%,特异度为88.90%.结论 LVNC患者的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与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室壁受累节段数是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玥霖;谢明星;吕清;方凌云;王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名受检者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前口服美托洛尔将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以4分法对各冠状动脉段的佳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定.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心率、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80名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纳入分析1039段冠状动脉,其中1003段(96.54%)满足诊断需要.平均有效剂量为(6.07士1.13)mSv.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及总体图像质量与心率呈负相关(P<0.05),左前降支、左主干图像质量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及各支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变异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当受检者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时,心率变异对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心率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之一.

    作者:李锡雪;李东;于铁链;马延贺;李锋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Varian23EX加速器附加锥形束CT图像均匀性分析

    目的 分析Varian 23 EX加速器附加KV X线锥形束CT(CBCT)在不同扫描条件下图像均匀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安装在直线性加速器上的CBCT系统,在标准头/体部扫描条件下重复扫描体模,并将数据通过放疗网络传至计划系统及Matlab 7.0,利用Eclips计划系统评价获取图像在x、y及z轴方向上的均匀性变化,并与传统扇形束CT(FBCT)扫描重建图像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BCT图像在标准头/体部扫描条件下,在三个轴向上均有良好的对称性和均匀性.在标准头部扫描方式下CT值的波动范围分别为:x轴士25 HU,y轴士30 HU,z轴士20 HU.在标准体部扫描模式下,CT值的波动范围略大.等中心横断面x,y轴方向上具有佳的对称性和均匀性.相对于x,y轴方向,z轴具有更佳的对称性和均匀性.Bowtie滤过器能够明显减少模体散射线,可提高图像的均匀性.结论 Varian 23 EX加速器附加KV X线CBCT图像均匀度好,通过对CT值校正,CBCT可以用于治疗计划系统的剂量计算.

    作者:张俊;徐利明;刘晖;李炜澔;全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肝脏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肝脏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7名,经左侧肘静脉以6种不同剂量注射造影剂,采用QLab软件描绘TIC获取每一剂量在不同监测条件下的常用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①相同面积和形状ROI:随深度增加,增强强度(△I)明显减低.②在低剂量时(0.5 ml和1.0 ml),△I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剂量增大后,△I无明显差别.③改变面积和形状,不同ROI之间△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聚焦深度增加,△I呈现下降趋势.⑤△I和上升时间(△t)的比值(△I/△t)与造影剂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造影剂剂量对造影参数的影响较大,而改变ROI的大小和形状对造影参数无显著影响;于适当位置选取R01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影参数,聚焦位置不同可以影响造影剂微泡的稳定性,从而对造影效果产生影响.

    作者:蒋洁;王金锐;曲恩泽;陈香梅;何萍;柳曦;崔立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全胰腺CT灌注成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64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扫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患病时间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灌注参数,初步探讨其在反映糖尿病患者胰腺微循环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病时间分为3组,A组13例,病程1~5年,B组16例,病程6~10年,C组25例,病程>10年,行64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检查,测量胰腺头、颈、体和尾部实质的径线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各组内胰腺不同部位(头、颈、体和尾部)比较,灌注参数(BV、BF、MTT、PS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A组与B、C组比较,胰腺头、体部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胰腺颈部MTT、BF及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A组与C组比较,胰腺体、尾部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胰腺尾部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胰腺CT灌注成像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微循环情况有一定价值.

    作者:崔斌;赵长伶;贺建新;张晓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种精确提取三维脑图像对称面的方法

    在脑图像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提取三维脑图像中间矢状位对称面( MSP)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自动分步精确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结合子空间粗略定位及原始空间小范围精确优化计算,提高计算精度,可有效简化初始对称面的选择,并使用Powell优化算法高效计算出对称面.采用本算法对多种条件的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性能测试,对于不同模态、噪声水平和不均匀场等数据均获得了较其他代表性方法更好的提取结果.

    作者:张宝贵;刘露;宋明;蒋田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影像学诊断评价中的参数法ROC曲线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ROC曲线参数分析法对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并介绍ROC曲线参数分析软件ROCKIT.方法 2名医师分别对60幅肺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5级分类诊断.分别用ROCKIT软件和SPSS软件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参数法和非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结果 对2名医师的诊断结果利用ROCKIT进行参数法ROC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士0.039和0.785士0.075(Z=2.056,P=0.040),利用SPSS进行非参数估计时结果分别为0.913士0.042和0.771士0.075.通过ROCKIT软件可绘制光滑的拟合ROC曲线,SPSS软件可绘制不光滑的经验ROC曲线.结论 当有序分类资料样本量适中时,参数估计一般均无偏倚,非参数估计的结果可能小于真实值;ROCKIT软件是双正态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的有力工具.

    作者:潘清;陈卉;马宇晶;沙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