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志
目的:研究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Bax和Bcl-2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天后,将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黑布药膏治疗组和瘢痕模型组,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涂抹黑布药膏,每3天1次,连续用药56天.在用药后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Bax和Bc1-2mRAN的表达.结果:黑布药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Bc1-2 mRAN表达显著减弱(P<0.01),Bax mRAN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黑布药膏可以通过抑制Bc1-2mRAN表达,促进BaxmRAN表达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这可能是黑布药膏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丽;王莹;关洪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婴幼儿血管瘤为良性先天性血管病变,在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2%,男女发病比例为1:3~5.约三分之一的患儿在刚出生即被发现有红色毛细血管扩张的斑点,其余大多在出生后2周才被发现<'[1]>.
作者:黄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死亡受体(Fas)、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27例scc组织的石蜡切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切片分别进行Fas、FADD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其阳性细胞,根据阳性细胞平均表达积分来判定.结果采用t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①Fas、FADD在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均为阳性,平均表达积分3.10±0.87、3.20±0.63;②Fas在27例scc组织中的平均表达积分2.19±1.14,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DD在27例scc组织中的平均表达积分2.15±1.4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27例scc组织中,Fas、FADD蛋白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Fas和FADD共同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皮肤SCC的发生发展;②Fas、FADD蛋白的异常表达程度与皮肤scc的恶性程度有关,同时检测两个蛋白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皮肤scc的病理分级,有可能作为反映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杜永贵;王继华;赵亚南;毛波;邹同荣;吕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次切除色素痣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痣的部位,大小及美容要求,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切除351例患者的378个皮损.结果:色素痣分次切除术后外观基本正常,均无感染、无复发、周围器官无牵拉变形,总体效果良好.结论:分次切除治疗色素痣具有临床应用的普及性和良好美容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仕涛;赵涛;赵建红;廖文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体美、面容美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各种方法包括外科手术<'[1]>,使自己变的更美.但究竟怎样才算是美,有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来描述美,或者一个确切的标准来限定美呢?在整形美容外科学中,面部标志与比例分析直接影响到术前诊断、手术方式的确定及术后的评价.
作者:冯苏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即刻种植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软组织的美学形态.方法:30例患者共35个牙位拔出患牙,同期植入种植体35枚,种植手术过程中测量并记录牙龈附着高度及骨水平高度,种植3~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测量上述指标,同时拍摄根尖片,计算牙槽骨吸收高度,按常规取模、戴牙,对比牙龈附着手术前后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所有种植体二期均形成良好骨结合.种植后9个月牙槽骨唇颊侧骨板近、远中吸收量分别为1.2mm和1.0mm.种植修复后3个月矛龈乳头近、远中牙龈附着退缩量分别为0.45mm和0.43mm,患者满意度达97%,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即刻种植临床效果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软组织美学更佳,可以进行椎广和应用,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作者:常晓峰;胡娜;李大旭;贺龙龙;刘少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完美的胸部曲线是性感魅力的体现,也能为女性带来更多的自信,随着隆乳技术的逐步完善,要求行隆乳术的人数逐渐增多.我科自2007年12月~2011年1月共行硅凝胶假体隆乳术188例,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满意,现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晨;隋志甫;王聪敏;祁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设计相同大小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将皮片用于创面修复.结果:术后皮片全部成活,均获得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未出现感染、血肿及皮片坏死等并发症,一次手术完成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月~2年,修复皮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匹配,面部的轮廓形态及视觉效果良好,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保持皮肤色泽、质地一致性,效果可靠,是获得良好的面部形态和功能效果的一种修复方法.
作者:李波涛;安可忍;李萍;杨宇梓;刘晓薇;庞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美容中心2005.1~2010.10施行经睑结膜超脉冲激光下睑袋去除术65例,同期行常规经睑结膜下睑袋整形术52例,我们对激光下睑袋整复术手术效果,安全性、并发症等方面作初步分析,改进激光下睑袋整复术手术技巧后疗效提高,报道如下.
作者:吴军;罗洁;胡玫瑰;孙锦波;于潇;冉隆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临床常见,治疗较困难.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坚;刘元;陈斯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国产聚焦超声减脂塑形设备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应用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JCS-01型聚焦超声减脂塑形机,以超声波频率1.9MHz、平均声功率(550±20%)W、对67例就医者的腹部脂肪堆积部位进行减脂塑形治疗.设备治疗头固定,治疗床按程序自行移动,在设定治疔范围内逐行扫描.每位就医者一次治疗聚焦超声在腹部扫描3遍,3天后再重复治疗一次,4周后随访.结果:有67例门诊就医者接受了聚焦超声减脂塑形治疗,其中,61例完成2次6遍扫描并接受随访,平均腹围减少(3.49±1.66) cm;在此批就医者中,有18例在随访后又接受了第2循环治疗,腹部共承受了4次12遍聚焦超声的扫描,第二次随访时腹围减少(4.64士1.12) cm.治疗过程中,治疗部位未见皮肤红肿,水疱,溃疡.结论:应用聚焦超声进行减脂塑形治疗,临床证明有效.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增加治疗次数获得加强.
作者:金燕;董勇;李文志;费兴波;夏克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6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由专职护士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般知识宣教.采用X<'2>检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戴固定矫治器3个月和6个月时牙龈炎的发生率.结果:载固定矫治器3个月时两组间的牙龈炎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固定矫治器6个月时实验组牙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计划的专科护理干预,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接受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实施口腔卫生宣教,有助于减少其在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发生.
作者:冯金兰;武玉海;邹晖;陈晓英;曾敏华;徐雁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微种植体支抗已日渐广泛地运用于正畸临床中,因其体积小,植入和去除简单,创伤小,植入部位灵活,支抗稳定,患者易耐受等<'[1]>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认识和接受,并在各类错畸形矫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作者:刘怡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口服醋酸泼尼松与口服醋酸泼尼松和醋酸曲安奈德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1月~2010年10月采用两种方法治疗血管瘤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3年随访,口服醋酸泼尼松组有效率80.64%,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5.74%,两种方法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627,P<0.05).结论:根据瘤体大小、部位,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血管瘤有较好疗效.
作者:逯岩;项艳;张心霞;郭爱弟;李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制备的异种肌腱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鉴定其作为软组织修复充填材料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采用标准的毒理学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内刺激实验、细胞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对制备的异种肌腱基质材料进行评价.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各组小鼠活动正常,72h小鼠无死亡,各组动物未见中毒症状或不良反应.致敏试验显示材料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皮肤反应指数均为0,无致敏性.皮内刺激实验观察显示,材料浸提液和生理盐水处无明显红斑、水肿和皮肤坏死,极轻微刺激.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示该材料的相对增殖度较高,细胞毒性分级在0-1级.遗传毒性试验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无遗传毒性.结论:异种肌腱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满足作为软组织修复充填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要求,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软组织充填材料.
作者:陈元良;姜平;夏学颖;陈伟;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假体置入隆乳术是通过手术把硅凝胶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或胸大肌下,使乳房隆起以增加美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要求塑造曲线美的女性日趋增多,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因其具有显著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青睐.我科自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621例小乳症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何佳;刘畅;姜晓东;隋志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面部色素痣是常见的影响面容的皮肤病变,而全耳疣状色素痣则比较少见,且修复困难,笔者收治1例右侧全耳疣状痣病例,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谆;徐娜;隋继强;霍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1-3],尤其是位于头面部暴露部位或者位于重要器官的IH,对容貌有明显影响并有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险,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作者:是长峰;王晨;袁斯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n<'2>,20min/天)连续处理1周,分别于处理1、3、5、7天后收集标本,同期培养的未接受任何处理的H-PDLCs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BMP-2基因表达变化,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变化量,对△CT值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LIPUS处理后H-PDLCs内BMP-2表达逐渐增强,于第3天达高峰,第5天逐渐减弱,但表达仍高于同期未处理组,到第7天下降到接近同期未处理组水平.尤其是,LIPUS处理3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6.07倍;5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2.30倍,△CT值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LIPUS处理可有效诱导H-PDLCs的BMP-2表达增强,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表明LIPUS具有潜在的促进H-PDLCs成骨分化效应.
作者:杨尊;任蕾西;宋锦磷;周洁;李发琪;赵纯亮;王智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采用乳腺底面放射状切开固定,同期在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凝胶假体,矫正伴有乳腺发育不良的筒状乳房畸形的方法和经验.方法:经乳房下皱襞切口,乳腺底面放射状切开,形成4个乳腺瓣,向下固定于胸大肌筋膜上,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凝胶假体.结果:2002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该方法共治疗3例伴有乳腺发育不良的筒状乳房畸形的患者,无血肿、感染、乳头乳晕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乳房丰满挺拔,畸形得到矫正,乳头乳晕感觉功能正常.结论:该术式在增大乳房体积的同时矫正筒状乳房畸形,对伴有乳腺发育不良的筒状乳房畸形患者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整形方法.
作者:唐新辉;赵正杰;李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