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岩;项艳;张心霞;郭爱弟;李彤
婴幼儿血管瘤为良性先天性血管病变,在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2%,男女发病比例为1:3~5.约三分之一的患儿在刚出生即被发现有红色毛细血管扩张的斑点,其余大多在出生后2周才被发现<'[1]>.
作者:黄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1-3],尤其是位于头面部暴露部位或者位于重要器官的IH,对容貌有明显影响并有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险,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作者:是长峰;王晨;袁斯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在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术中需行控制性降压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酸甘油组(C组),每组23例,分别于麻醉前(TO)、麻醉诱导后(T)、降压开始3min (T+3),5min (T+5)、10min (T+10)、15min (T+15),20min (T+20).25min (T+25)、30min (T+30),记录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压(mean pressure,MAP).结果: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各时点的MAP均有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控制性降压期间各时点的HR较基础值明显减慢(P<0.01),与C组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是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较为安全、有效的降压方法.
作者:田航;熊雨美;杨冬;胥琨琳;刘具会;魏灵欣;邓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小型钛板结合颌间牵引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与单纯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80例患者中40例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40例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结果:40例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骨折固位稳定性,咬合关系恢复,减少个别牙早接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效果优于单纯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疗效满意.
作者:熊际文;黄擎;唐慧;詹佳;孙辉;孙晖;王元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60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由专职护士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般知识宣教.采用X<'2>检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戴固定矫治器3个月和6个月时牙龈炎的发生率.结果:载固定矫治器3个月时两组间的牙龈炎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固定矫治器6个月时实验组牙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计划的专科护理干预,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接受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实施口腔卫生宣教,有助于减少其在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发生.
作者:冯金兰;武玉海;邹晖;陈晓英;曾敏华;徐雁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以探寻更符合美学要求的软组织扩张整形美容技术.方法:根据瘢痕类型选用不同型号及形状的可控型扩张器,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经1.0~2.0cm小切口埋置扩张器.冷光源照射下,直视止血,切口皮下做减张缝合,术中注水10%~100%,切口7~10天拆线.结果:236例患者,507个扩张部位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切口裂开3例(0.6%),发生血肿11例(2.2%),平均埋置一个扩张器的时间为45min,平均注水时间12周.手术时间和注水时间比常规方法缩短.结论:扩张器置入手术时应用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及注水时间缩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连召;王化冰;李斌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n<'2>,20min/天)连续处理1周,分别于处理1、3、5、7天后收集标本,同期培养的未接受任何处理的H-PDLCs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BMP-2基因表达变化,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变化量,对△CT值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LIPUS处理后H-PDLCs内BMP-2表达逐渐增强,于第3天达高峰,第5天逐渐减弱,但表达仍高于同期未处理组,到第7天下降到接近同期未处理组水平.尤其是,LIPUS处理3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6.07倍;5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2.30倍,△CT值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LIPUS处理可有效诱导H-PDLCs的BMP-2表达增强,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表明LIPUS具有潜在的促进H-PDLCs成骨分化效应.
作者:杨尊;任蕾西;宋锦磷;周洁;李发琪;赵纯亮;王智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激光美容门诊的就诊者进行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指导临床医师在激光美容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226例激光美容门诊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0岁以上就诊者对光老化的知晓率更高,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知识的准确性也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来自于大城市的就诊者对光老化知识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在美容门诊工作中应加强对青少年,男性、低文化、相对贫困地区的防晒健康教育.
作者:林彤;龚向东;黄玉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广东省籍正常人群自然头位下舌骨的位置进行测量及性别对比研究.方法:以40例(男20例,女20例)广东籍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在自然头位下拍摄其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所拍摄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结果:舌骨到颈椎各标志点、颅骨各标志点的距离,舌骨到下颌升支平面、前颅底平面、腭平面的距离男性明显大于女性(P<0.05);除下颌升支平面外,舌骨到上述各点及平面的距离与鼻根点到蝾鞍点的距离(SN)的比值男性明显大于女性(P<0.05):舌骨到下颌平面的距离、舌骨与下颌骨联合的关系、舌骨与鼻根点的水平关系及舌骨的角度男女间一致(P>0.05).结论:舌骨的位置男性较女性更靠前下方.
作者:辛婧蕾;兰泽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病理性瘢痕主要有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两种,同属美容皮肤科顽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因其瘢痕组织高出皮肤表面,色红,有硬结,伴有瘙痒,部分瘢痕挛缩造成机体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痛苦,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姚博;李庆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乳头内陷即女性乳头不能突出于乳晕的表面,甚至凹陷沉没于皮面,局部如同火山口状.乳头内陷并发乳腺癌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妇女,故患者应尽早医治.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退缩,用手可挤出乳头,或负压吸引使乳头突出于体表;重者表现为完全淹没于皮面,无法被挤出,常呈反向生长.
作者:张丽艳;任普阳;孙江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估积雪苷霜软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12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试验,受试者左右两侧面部黄褐斑区域随机使用积雪苷霜软膏与不舍积雪草总苷成分的安慰剂,观察色斑改善程度.通过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研究者盲法评价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受试者盲法自评、仪器测量三个方面评价比较用药侧与安慰剂侧黄褐斑的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36例全部按期完成,在试验结束揭盲后统计,受试者的治疗侧MASI指教下降45%,结合受试者对疗效的自我评估、颜色定量测量及拍照,治疗侧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侧.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积雪苷霜软膏治疗黄褐斑皮肤耐受性良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
作者:侯伟;张洁尘;田蔚蔚;张怀亮;陈解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微种植体支抗已日渐广泛地运用于正畸临床中,因其体积小,植入和去除简单,创伤小,植入部位灵活,支抗稳定,患者易耐受等<'[1]>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认识和接受,并在各类错畸形矫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作者:刘怡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皮肤是严密受神经支配的人体器官之一,与神经系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它们均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大多数皮肤细胞均表达神经介质受体,同时皮肤细胞自身也是神经介质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研究证实皮肤与神经系统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对皮肤内环境稳定和皮肤疾病有重要影响[1].
作者:龚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将体外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与蚕丝蛋白支架初步构建的组织工程脂肪移植到大鼠体内,观察其演变过程.方法:hUCMSCs与蚕丝蛋白支架复合培养10天后,进行成脂诱导;6周后将其移植到Wistar大鼠后肢肌肉内,同时,以同体积支架材料作为对照;分别于移植后4周和8周取材,行油红0染色、HE染色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hUCMSCs与蚕丝蛋白支架复合培养及成脂诱导6周后,见大量成脂样细胞生成,并与支架牢固粘附.移植4周,移植物体积略小,质稍硬,表面有透明薄膜形成,膜中分布新生血管网;油红0染色见支架内新生脂肪组织及细胞呈橙红色;HE染色显示支架网眼内有新生脂肪组织,并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扫描电镜见支架网眼内有球形、表面光滑的脂肪细胞.移植8周,移植物体积进一步缩小,质变软,表面薄膜内血管网丰富;油红0染色见支架中着橙红色组织较前明显增多,部分呈片状融合;HE染色显示新生脂肪明显增多,仍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扫描电镜显示脂肪细胞较前增生明显.对照组同样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新生脂肪组织生成,支架材料8周时较4周时降解更加明显.结论:随着时间推移,蚕丝蛋白支架网眼内脂肪细胞逐渐增多,支架材料在体内呈现逐步降解趋势,说明体内环境有利于组织工程化脂肪的进一步形成.同时,也提示支架材料在组织相容性方面尚存不足.
作者:刘毅;肖宏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设计相同大小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将皮片用于创面修复.结果:术后皮片全部成活,均获得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未出现感染、血肿及皮片坏死等并发症,一次手术完成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月~2年,修复皮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匹配,面部的轮廓形态及视觉效果良好,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保持皮肤色泽、质地一致性,效果可靠,是获得良好的面部形态和功能效果的一种修复方法.
作者:李波涛;安可忍;李萍;杨宇梓;刘晓薇;庞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包皮口小,包皮紧包着阴茎头而遮掩尿道口,不能翻转露出阴茎头时称为包茎.新生儿包皮与阴茎头存有生理性自然粘连,称之为先天性包茎.由于包皮过长而反复发生包皮阴茎头炎引起粘连,包皮口形成瘢痕性缩窄,称之为继发性包茎<'[1]>.
作者:饶颖慧;杨晓林;赵绍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脱发患者的增多,愈来愈多的脱发患者开始选择治疗脱发的根本措-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移植数量.所以无论毛发移植医牛还是患者对移植的毛囊单位数量都非常重视,如何在手术过程中计算毛囊单位是多年来毛发移植医生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者:韩兴斌;李会民;侯佳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梭形细胞脂肪瘤为罕见的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由于其形态有一定异形性,容易误诊为软组织肉瘤.先将我科近期诊治的一例腰部梭形细胞脂肪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鹏程;于蒙;常春娟;胡国栋;邱亚斌;余东文;吴玉家;周国勇;贾赤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4年8月~2010年8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究总结了一种点式切开缝线法行重睑术,经临床6年的验证,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持久,形态自然,成功率高,无术后瘢痕,现介绍如下.
作者:曲学延;曲学炜;杜晓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