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点式切开缝线法重睑术临床应用体会

曲学延;曲学炜;杜晓岩

关键词:缝线法, 重睑术, 临床工作, 术后瘢痕, 成功率, 总结, 自然, 验证, 形态, 方法, 持久, 操作
摘要:2004年8月~2010年8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究总结了一种点式切开缝线法行重睑术,经临床6年的验证,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持久,形态自然,成功率高,无术后瘢痕,现介绍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纯口服醋酸泼尼松与口服醋酸泼尼松和醋酸曲安奈德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1月~2010年10月采用两种方法治疗血管瘤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3年随访,口服醋酸泼尼松组有效率80.64%,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5.74%,两种方法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627,P<0.05).结论:根据瘤体大小、部位,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血管瘤有较好疗效.

    作者:逯岩;项艳;张心霞;郭爱弟;李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1-3],尤其是位于头面部暴露部位或者位于重要器官的IH,对容貌有明显影响并有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险,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作者:是长峰;王晨;袁斯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腿离断伤再植与交腿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缺损的护理

    我科于2009年进行了一例小腿离断伤致小腿大面积缺损行交腿皮瓣修复术,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不仅取决于医师精湛的医术,而且术后精心护理也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立梅;李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五单位排列计数法在毛发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脱发患者的增多,愈来愈多的脱发患者开始选择治疗脱发的根本措-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移植数量.所以无论毛发移植医牛还是患者对移植的毛囊单位数量都非常重视,如何在手术过程中计算毛囊单位是多年来毛发移植医生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者:韩兴斌;李会民;侯佳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种肌腱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体外评价实验

    目的:通过对制备的异种肌腱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鉴定其作为软组织修复充填材料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采用标准的毒理学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内刺激实验、细胞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对制备的异种肌腱基质材料进行评价.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各组小鼠活动正常,72h小鼠无死亡,各组动物未见中毒症状或不良反应.致敏试验显示材料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皮肤反应指数均为0,无致敏性.皮内刺激实验观察显示,材料浸提液和生理盐水处无明显红斑、水肿和皮肤坏死,极轻微刺激.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示该材料的相对增殖度较高,细胞毒性分级在0-1级.遗传毒性试验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无遗传毒性.结论:异种肌腱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满足作为软组织修复充填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要求,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软组织充填材料.

    作者:陈元良;姜平;夏学颖;陈伟;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Fas和FADD表达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观察死亡受体(Fas)、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27例scc组织的石蜡切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切片分别进行Fas、FADD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其阳性细胞,根据阳性细胞平均表达积分来判定.结果采用t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①Fas、FADD在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均为阳性,平均表达积分3.10±0.87、3.20±0.63;②Fas在27例scc组织中的平均表达积分2.19±1.14,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DD在27例scc组织中的平均表达积分2.15±1.4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27例scc组织中,Fas、FADD蛋白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Fas和FADD共同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皮肤SCC的发生发展;②Fas、FADD蛋白的异常表达程度与皮肤scc的恶性程度有关,同时检测两个蛋白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皮肤scc的病理分级,有可能作为反映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杜永贵;王继华;赵亚南;毛波;邹同荣;吕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童手部创伤行腹部管状皮瓣修复的护理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皮瓣,多用于手部皮肤缺损修复,它是把一个双蒂或单蒂扁平皮瓣卷起来缝合,即成管状皮瓣<'[1]>.手术优点是创伤小、血供可靠、临床上应用广泛.缺点是术前术后护理不当均可造成皮瓣坏死,手术失败,儿童腹部管状皮瓣是否成活与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

    作者:蒋丽娟;李东倩;陈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包茎治疗时机与方法选择探讨

    包皮口小,包皮紧包着阴茎头而遮掩尿道口,不能翻转露出阴茎头时称为包茎.新生儿包皮与阴茎头存有生理性自然粘连,称之为先天性包茎.由于包皮过长而反复发生包皮阴茎头炎引起粘连,包皮口形成瘢痕性缩窄,称之为继发性包茎<'[1]>.

    作者:饶颖慧;杨晓林;赵绍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点式切开缝线法重睑术临床应用体会

    2004年8月~2010年8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究总结了一种点式切开缝线法行重睑术,经临床6年的验证,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持久,形态自然,成功率高,无术后瘢痕,现介绍如下.

    作者:曲学延;曲学炜;杜晓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阴股沟皮瓣修复阴囊深度烧伤

    目的:探索阴股沟皮瓣治疗阴囊烧伤的方法.方法:采用阴股沟皮瓣转移修复治疗阴囊烧伤患者8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随诊6-12个月,阴囊形态良好.结论:利用阴股沟皮瓣修复阴囊深度烧伤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娟;何青峰;周玉梅;林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以探寻更符合美学要求的软组织扩张整形美容技术.方法:根据瘢痕类型选用不同型号及形状的可控型扩张器,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经1.0~2.0cm小切口埋置扩张器.冷光源照射下,直视止血,切口皮下做减张缝合,术中注水10%~100%,切口7~10天拆线.结果:236例患者,507个扩张部位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切口裂开3例(0.6%),发生血肿11例(2.2%),平均埋置一个扩张器的时间为45min,平均注水时间12周.手术时间和注水时间比常规方法缩短.结论:扩张器置入手术时应用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及注水时间缩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连召;王化冰;李斌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及顶骨生长规律的研究

    目的:研究8周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的生长规律,并探讨顶骨外板修复颧弓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15头8周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每头小型猪颅面部左右侧随机分为实验侧和正常对照侧.获取15头小型猪8周、12周、16周,20周龄时头颅三维CT扫描数据,用Mimics10.01软件对头颅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对重建三维图像进行测量,获得8周龄小型猪30例颧弓的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数据,并获得12周龄、16周龄、20周龄小型猪15例正常侧颧弓长度、高度、厚度数据及顶骨厚度数据.比较各个时间点颧弓厚度及顶骨厚度,并绘制8周至20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生长曲线.结果:8周、12周、16周、20周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为分别为(28.18±0.94)mm,(29.64±1.23)mm,(30.86±1.19)mm,( 31.86±1-63)mm;颧弓高度分别为(12.80±1.56)mm,(13.95±1.47)mm,(15.00±1.43)mm,(15.94±1.53)mm;颧弓厚度分别为(3.00±0.51)mm,(3.46±0.39)mm,(3.80±0.48)mm,(4.05±0.48)mm;顶骨厚度分别为(3.68±0.86)mm,(4.44±1.04)mm,(5.07±1.25)mm,(5.85±1.89)mm.各个时间点顶骨厚度均大于颧弓厚度(P<0.05).8周至20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生长曲线平稳向上.结论:8~20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稳定生长,顶骨与颧弓相比具有更厚的厚度,具有制成颅骨外板进行颧弓重建的潜力.

    作者:马静;吕长胜;归来;刘剑锋;牛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皮肤磨削及术后外用硅凝胶或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皮肤磨削以及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磨削术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将10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5天起外用硅凝胶和0.25%积雪苷霜至术后8周结束.均观察治疗结束时红斑及色素沉着发生率,治疗前后瘢痕严重程度的积分评价.结果:与对照组A比较,治疗C组红斑发生率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降低,C组的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B组;B组和C组的瘢痕疗效明显优于A组,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皮肤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者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效果可靠,后者还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肤色.

    作者:吴迪;鲁严;李巍;曹筱冬;赵敏;时素英;骆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两种类型下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两种类型下睑内翻倒睫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先天性睑内翻倒睫患者,一般采用下穹窿皮肤穿线术、L形皮肤切除去除赘皮及肥厚的轮匝肌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痉挛性睑内翻倒睫患者,采用增强下睑皮肤眶隔张力、眼轮匝肌增强术.结果:本组102例198眼,均I期愈合,术后1周180只眼全部矫正,24只眼轻度过矫.术后1月,191只眼全部矫正(占96.46%),4只眼轻度过矫(占2.02%),3只眼轻度欠矫(占1.52%).结论:在下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中,只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手术方式,才会使得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李军;贺新征;倪芳芳;孙青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针电凝对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小针电凝对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小针高频电凝分别在6J/H、8J/H、10J/H、12J/H功率下对SD大鼠真皮进行选择性电热解作用2s,然后分别在术后第14天、第35天取标本制成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数量变化.结果:经小针高频电凝作用后第35天的SD大鼠真皮中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小针高频电凝的适度选择性电热解作用可增加SD大鼠真皮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增加其对胶原纤维的分泌,从而提示小针高频电凝对人体皮肤有非剥脱性除皱的作用.

    作者:于海生;陈石海;刘庆丰;韦强;廖明德;蒙旭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激光美容门诊就诊者对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

    目的:对激光美容门诊的就诊者进行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指导临床医师在激光美容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226例激光美容门诊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0岁以上就诊者对光老化的知晓率更高,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知识的准确性也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来自于大城市的就诊者对光老化知识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在美容门诊工作中应加强对青少年,男性、低文化、相对贫困地区的防晒健康教育.

    作者:林彤;龚向东;黄玉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雌激素对皮肤黑素细胞和皮肤肿瘤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40多年前,Jensen等研究发现17 β-雌二醇(E<,2>)在子宫特异性结合受体,认识到雌激素生物学活性是通过受体蛋白调节实现的.随后的20多年,针对该受体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的20多年,针对该受体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6年,两个研究小组成功克隆了这一蛋白(ER),一直到1995年,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这一种受体参与了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以及抗雌激素作用.

    作者:刘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假体隆乳术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完美的胸部曲线是性感魅力的体现,也能为女性带来更多的自信,随着隆乳技术的逐步完善,要求行隆乳术的人数逐渐增多.我科自2007年12月~2011年1月共行硅凝胶假体隆乳术188例,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满意,现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晨;隋志甫;王聪敏;祁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研究

    目的:小型钛板结合颌间牵引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与单纯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80例患者中40例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40例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结果:40例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骨折固位稳定性,咬合关系恢复,减少个别牙早接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效果优于单纯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疗效满意.

    作者:熊际文;黄擎;唐慧;詹佳;孙辉;孙晖;王元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预防兔耳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对兔耳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选10只新西兰白兔雌雄各半,按本研究组建立的改良方法制作兔耳瘢痕模型,左耳为空白对照组涂凡士林软膏,右耳为实验组涂他克莫司软膏.伤后14天,21天、28天、35天及49天采集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三色法染色,统计成纤维细胞密度,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外基质成分Ⅰ型胶原(collagen I; Col I)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CD4+辅助性T细胞-2(Th2)产生的重要纤维化基因IL-4及参与T细胞早期活化的重要基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的表达.结果:HE及Masson三色法染色可见实验组较对照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PCR结果可见Coll,Fn、IL-4、M-CSF和TNF-α在实验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减少.结论:应用他克莫司可通过下调IL-4、M-CSF和TNF-α的表达来抑制兔耳瘢痕增生.

    作者:韩晓霞;曾海峰;刁建升;郭树忠;夏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