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现状

关旭鸥;梁勇;曹军;张文艺;杜昊;王会朋;张培蕾

关键词:丹参酮, 多发性骨髓瘤, 研究现状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近年研究表明,活血化瘀可以有效防治肿瘤转移.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整形专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6月于我院烧伤整形科接受创面修复治疗的患者94例,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然后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出现;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为8~35天,平均(15.2±4.1)天;抗生素的应用率13.8%;院内交叉感染率5.3%;住院时间为25~46天,平均(32.5±5.3)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修复后皮肤表面平整.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整形专业的创面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从而较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卫;刘剑毅;刘先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Ensite3000 Array非接触标测行房颤射频消融的介入配合

    心房纤维性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中总发病率为0.5%~1%,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5%,超过75岁者发病率达10%,器质性心脏病者房颤发病率则高达40%.房颤的危害不仅在于其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在于其高达正常人5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如脑卒中等),和显著增加心衰的发生率、死亡率,因此,恢复患者的窦性心律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Ensite3000 Array等电位激动标测是利用非接触式标测球囊记录一个心动周期的激动,从而确定心律失常的关键区域并制定消融策略和部位,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自2009年以来我科对房颤患者应用Ensite3000 Array系统行射频消融,现将介入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何新民;张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妇产科病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而且病种众多,尤其是在孕妇、产妇以及新生婴儿中,在围手术期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1].对于妇产科室的高感染率,除了病患自己所患的显性疾病之外,还可能是外界所存在的易感染因素导致,包括环境的污染、护理工作缺漏、抗生素的误用等,其中抗生素的滥用是目前妇科病患感染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外因[2].本研究主要从病患在住院期间的身体特征、抗生素的运用、护理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李晓华;江潇菊;江玉霞;宁新丽;齐国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1 2月~ 2011年1 2月对26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得到及时处理.结论: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重视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系统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迅速有效地处理.

    作者:马维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探讨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治疗的19名消化系统肿瘤的患几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运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送检.结果:19例均成功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并作出组织病理学诊断.除4例采取保守治疗外,其余接受剖腹手术治疗,术后1 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判断其手术可能性和预后转归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郭飞;王家祥;杨合英;张大;贾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药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以6个月~2岁发病率高,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半数.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率高[1].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并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近年来我科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小儿腹泻,受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5月在我院输液的患者240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绩显著,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形象等满意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护患零纠纷的目标.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实施优质服务的前提,输液护患沟通技巧,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诊断不能完全明确外科急腹症病例中,运用腹腔镜探查治疗,均经获明确诊断,其中180例腔镜下完成治疗性手术,22例中转开腹手术,6例不需要外科处理,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急腹症有许多传统开腹不能比拟的优点,创伤小、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减少创伤性感染以及良好的预后,更因其微创效应使得外科医生可以将其探查指征适度放宽,大大减少了漏诊或延误治疗的情况,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确诊为FGID,同时伴有明显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选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PPI剂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硫糖铝或铝碳酸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0mg,Bid,8周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0%和64.0%,而对照组则为15.1%和4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GID患者存在精神情绪障碍,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尤为突出.抗抑郁药物在改善FGID患者精神情绪障碍的同时对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何丹;韦昭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妊高症的护理

    目的:回顾55例妊高症病例的护理,探讨妊高症患者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妊高症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剖宫产33例,顺产12例,其中发生子痫11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对55例妊高症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增加了安全分娩系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围生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吴盛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肉毒毒素面部注射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采用肉毒毒素面部注射进行面部除皱患者的临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肉毒素面部注射除皱临床疗效均较为明显,仅有1(16.67%)例鼻部除皱术,治疗效果欠佳.经过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面部表现不自然,瘀斑,皱纹皱纹加重与注射次数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6.34,-5.98,-6.12,P均<0.05).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除皱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多次使用.

    作者:张克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流动儿童的管理非常困难.这就造成了流动儿童不能及时接种免疫疫苗,从而影响了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计划免疫是我国长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来达到控制并且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我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现状,然后就这些现状提出一些对策供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时参考.

    作者:王军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在护理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护理业务学习的质量.方法:运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学习.结果:通过运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业务学习,提高了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同时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在护理业务学习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及护士长晨间提问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业务学习的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郭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患者超声、CT、MRI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超声、CT、MRI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CT、MRI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8.1%、87.5%、90.6%.CT、MRI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检查,CT与MRI灵敏度接近.结论:超声、CT、MRI检查各有其特点,应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作者:林如山;施玉森;李大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剂量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联合用药对颅脑手术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联合用药对颅脑手术全麻气管拔管期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拟经口气管插管颅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A、B、C组n=20)麻醉诱导相同,符合拔管指证时:A组;乌拉地尔0.5mg/kg;B组;艾司洛尔1mg/kg;C组:乌拉地尔0.25mg/kg+艾司洛尔0.5mg/kg分别于拔管前静注.记录用药时、用药后2min、拔管即刻、拔管后1min、5min的SBP、DBP、MAP及HR.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A组:拔管后1min、5min的SBP、DBP、MAP均低于术前(P<0.05),心率在拔管即刻及拔管后明显较术前升高(P<0.05).拔管即刻:A组MR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拔管即刻SBP DBP和MAP高于A组和C组(P<0.05).C组拔管即刻SBP低于B组和A组.拔管后SBP明显低于给药前DBP MAP及HR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可预防拔管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有效弥补单独用药的不足,预防颅脑手术拔管期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张金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针刺透穴推拿法对顽固性面瘫久治不愈所造成的面部麻木、感觉迟钝、肌肉无力有满意效果.

    作者:杨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认知现状分析及思考

    目的:分析中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认知情况及探讨教学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106名中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概念了解的占总数的0.94%,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90.60%;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目的了解的占总人数的22.60%,不了解占总人数的77.40%;了解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对研究中医的意义的占总人数的83%,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17%;了解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对学习中医的意义的占总人数的67%,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33%.结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使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在中医院校,应加相关的强师资培训并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中医研究中的优势.

    作者:吕红玲;李潇;闵晓黎;俞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器械600件,按随机抽样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为管理依托,运用程序化控制手段,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完成清洗工作;对照组以常规环节控制手段完成清洗.检测两组清洗后嚣械的洁净度及残留污染情况,对两组清洗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分析与调节策略

    目的:通过对急诊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原因分析,探索预防和调节的方法,以此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健康水平.方法:通过对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对其急诊手术室护士所处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医院的工作制度和自身生理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急诊手术的护士做好自我保健,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素质,轻松工作.护士才能远离压力;远离心理疲劳;远离纠纷和伤害.结论: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调节措施,使之急诊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对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文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点高校大一学生隐性逃课、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重点高校大一学生隐性逃课、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某重点高校2009级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测查学生隐性逃课现象较常见;不论男女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19.29%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高状态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而自责、幻想、退避应付因子分则显著高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说明学生如果常采用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焦虑的产生,而睡眠质量差、采用自责应对方式则可加重焦虑水平.结论:隐性逃课作为一种消极的行为模式,已成为高校、家庭及至全社会的一种焦虑,采取有效的认知应对策略其意义是使学生改变应激源.

    作者:支峭原;曾伟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