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的误区

闫旺;武翠平;王进亮

关键词:胶原酶, 术治疗, 酶的活性, 椎间盘突出症, 维生素, 增强疗效, 临床应用, 临床治疗, 疗效肯定, 利多卡因, 康宁克通, 沉淀剂, 误区, 配伍, 技术, 参数
摘要: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应用多年,技术先进,疗效肯定,临床应用广泛.但临床治疗中存在许多误区,介绍如下.用维生素B12、康宁克通、利多卡因与胶原酶相配伍以期增强疗效,忽略了酶的两个重要参数,即适pH值和沉淀剂对酶的影响.每种酶都有适pH值,在此值范围内,酶的活性大,低于或高于此值,将导致酶的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胶原酶的适pH值为6.5~7.2,而维生素B12的pH值为2.8.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12株肠球菌临床分布特点及体外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体外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712株肠球菌进行鉴定,药敏分析采用GP67药敏卡及K-B纸片扩散法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新规则及标准进行解释.结果:在712株肠球菌中,尿液标本分离率高,其次为伤口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痰液.腹水,其它的脑脊液.胆汁.脓.胸水.脓胸液脓肿等分别为1%.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莫西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为96.76%,96.19%,96.02%,90.04%,敏感率比较低,分别为0.71%,1.34%,3.98%,1.7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基本不耐药,敏感率在91.98%-100%之间,对米诺环素,四环素,呋喃妥因,高水平链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35.52%-89.60%之间,敏感率在10.40%~47.5 5%之间;屎肠球菌对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09%,91.05%,敏感率比较低,分别为16.91%,3.8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0.00%~9.07%之间,敏感率在90.93%~100.00%之间,对米诺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红霉素,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在26.27%~77.33%之间,敏感率在17.73%~96.50%之间.结论:肠球菌在泌尿系感染中占重要位置.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作者:杨丽玮;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急救护士心理状况的原因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调查样本及对照样本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调查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不适、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救护士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正确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使急救护士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保证工作质量.

    作者:秦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喷他佐辛与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导引起咳嗽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及利多卡因对抑制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应的效能.方法:80例拟行全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Ⅰ组:喷他佐辛组,1I组:利多卡因组.2组分别在10s内静脉匀速注入.1min后分别静脉给予芬太尼3ug/kg.分别记录2组注射芬太尼后2min内出现的咳嗽反应和心血管变化.结果:Ⅰ、Ⅱ组咳嗽发生率分别达17.5%,22.5%.2组间不同时间段血压和心率变化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喷他佐辛0.5mg/kg在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射与利多卡因0.5mg/kg效力相当.

    作者:董锡臣;黄宇光;时金华;谢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成功抢救重症毒死蜱中毒一例护理

    毒死蜱是一种广谱性中等毒性的有机磷酸脂类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和城市害虫的防治.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的方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外源性药物及毒性物质,后使净化后的血液重新回输给患者,以达到体内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抢救药物过量及药物中毒.今年3月我院收治了地例重症毒死蜱中毒,患者中毒18h通过施行有效的血液灌流治疗和护理,现己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金怀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院制剂新生发丸的开发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AGA)的新方法.方法:中医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功能.结果: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新生发丸是陕西省中医院的经典院内制剂方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改善剂型,完善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为成功报国家级新药做准备.

    作者:赵连皓;刘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县市级医院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思路分析

    临床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常以一系或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来就诊,主要表现贫血和或自发性出血,由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非典型性以及同一疾病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表现形式截然不同,实际工作中难以就其临床表现作出诊断,本文作者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二十余年,就将两疾病诊疗思路总结如下.

    作者:声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高血压发病率与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分析对该类人群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600例,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干预组实施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周期为2年,落实膳食管理,经常测量血压,且重点要进行限盐,加强体育锻炼,对具有超重、血脂与血糖异常的个体加强干预管理;对照组仅进行一般高血压的健康宣传.结果: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管理2年后,高血压发病率为10.2%,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6%;对照组的高血压发病率为26.7%,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2%.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防治知识知晓率很高.结果: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且提高非高血压个体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具有显著实用价值.

    作者:周桂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床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目的:总结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自2005年4月~ 2012年5月对采用VSD技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本组并发症43例,占总病例的37%,其中,引流管堵塞21例,泡沫干结变硬15例,VSD材料颜色污秽1 3例,创面感染3例,半透膜下积液3例,创面出血2例,负压源异常l例;11例出现两种或多种并发症,占总例数26%.结论: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的并发症可以充分发挥VSD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保证VSD技术修复创面的临床疗效.

    作者:喻忠斌;覃松;王凯;李鹏斌;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利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来减轻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症状,将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出了治疗的注意要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情况与表现了解到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与传统治疗的疗效差异较大,因而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效果略好.结论:微创治疗能够快速、一次性的解决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问题,由此,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尽量实施微创治疗的方式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MSCTU)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取输尿管梗阻病例40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三维重建后进行尿路成像,并与X线平片、B超、IVU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U诊断输尿管结石1 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8例、输尿管中段狭窄6例,输尿管末端囊肿4例、输尿管肿瘤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输尿管迷走血管压迫狭窄1例,输尿管畸形1例.结论:MSCTU是一种无创伤且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军;朱文海;陆进;诸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J波与J波综合征

    J波是心电图上紧随QRS波群之后的一个小的半圆形波.J波综合征是与J波有关的多种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早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以及原发性室颤(或称夜间猝死综合征).作者结合本病例谈谈对J波综合征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何永锋;吴建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通过医疗与护理降低剖宫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率.方法:将2011年1~6月份的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00例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B组)100例根据寒颤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A组寒颤发生率38%,B组寒颤发生率1%.结论:针对寒颤的原因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可降低剖工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率.

    作者:陶娥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某医学院93名男护生心理问题调研与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表对某医学院93名男护生和1 20名女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SCL结果:男护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妄想5因子得分高于女护生,其它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自制量表:与女护生相比,男护生在社会压力、环境、工作内容、工资待遇方面有较大压力,在掌握专业知识、自身动手能力、就业、孤独感方面压力较小.结论:男护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角色适应能力,缓解各种心理压力,强化临床男护士形象,以促进其良好心理的发展.

    作者:邱会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给予环磷腺苷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天1次,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1天1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梁锦红;阿锋;曾桂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院内交叉感染现状与预防措施研究-ICU病房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各种感染性疾病.感染是在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也列为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的对象除住院患者外,还可以是门诊患者及医院的工作人员、陪床人员和探视者.我国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72%.因院内感染,尤其是ICU的院内感染,其发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使患者尽早脱离危险期,因此切实加强医院的消毒工作,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刘莎;唐春炫;曹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D133阳性干细胞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CD13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1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中CD133的表达呈升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133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结论:CD133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会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以低钾性瘫痪为主要症状的远端肾小管酸中毒10例

    目的:探讨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致低钾性麻痹的机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00例低钾性麻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低钾性麻痹患者中10例病因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结论:低钾性麻痹病因追查不容忽视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同时应重视肾小管酸中毒的原发疾病.

    作者:胡伟;汪霞;刘开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内单侧纵切口隆颏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阐明采用口内单侧纵切口隆颏术较其他术式的优点.方法:在唇龈沟一侧,3、4号牙之间作一长约1cm纵行切口,以此切口入路行假体隆颏术.结果:本组对40例患者进行假体隆颏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女性患者术后感下唇麻木,分别与术后1周及术后40天恢复,其余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采用口内单侧纵切口隆颏术是目前矫正小颏畸形治疗效果较满意的手术方法.

    作者:高艳丽;李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急救护理相关措施(附17例报告)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 7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临床治疗与急救护理相配合,无一例死亡.结论:护士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黄褐斑的针灸治疗进展

    黄褐斑(melamine)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难治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呈淡褐色或咖啡色,多呈蝶形分布在前额和颧部.患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美观和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具有多种致病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滥用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种族、精神紧张、睡眠质量,部分患者伴有月经不调、睡眠不安、神疲乏力、烦躁易怒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黧黑斑”、“面尘”、“肝斑”、“面黑干”,《诸病源侯论》中提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

    作者:王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