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莉
目的:调查登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14种标准化吸入变应原对229例拟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实验,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①229例患者中,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蟑螂、动物毛、小豚草、霉菌1、小虾、禾本科、欧芹、霉菌2、鸡蛋、凤梨、牛奶.②单一变应原阳性占19.2%,多重变应原阳性占80.1%.③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阳性变应原分布中,19~50岁组阳性率高,性别分布无差异.结论:登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主要是尘螨(包括屋尘螨和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的患者绝大多数都为多重变应原,仅有少数为单一变应原;不同年龄的患者以19~50岁阳性率高,性别分布无差异.
作者:刘俊杰;郭会丽;赵艳丽;朱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实习期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从护理实习生到护士的转轨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的过程,也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该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多元化的高素质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1-2].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行的护理带教管理模式已经落后,如何转变观念,提高护理带教的管理水平,培养高质量的新一代护理人员,使护理事业后继有人,是当前护理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3].现将整形美容科临床带教工作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孙成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次数及心肌缺血时间、血糖、总胆固醇、体重、血压等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遵医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吕连双;邹建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运用流程管理理论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运用流程管理三步骤:制作流程、优化流程,执行流程,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的流程.结果:通过流程管理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流程管理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作者:赵晓辉;赵毅;黄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重叠,又称Rhupus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临床罕见,病情特殊,在护理上实施针对的措施、统筹兼顾、综合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波;王莹;范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本文对63例急诊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其中钝挫伤56例,刀刺伤7例.钝挫伤以多根肋骨骨折和肺挫伤多见,刀刺伤以血气胸为多.结合文献讨论了肺挫伤和创伤性湿肺的发生及发病机理.
作者:詹志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其中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损伤或结石、异物的突然阻塞或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临床上应及时处理.
作者:王卫叶;连贵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乳腔镜保乳手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32例乳腺癌乳腔镜保乳手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无并发症.结论:乳腔镜在保乳手术的治疗中,创口小、易愈合、疗效确切,通过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常晓辉;丁梅;杨艳玲;王增辉;张淑芝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50例不同皮损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50例病人经治疗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头面部带状疱疹部位特殊,要尽早治疗,且护理过程要细心,护理方式要积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及时识别护理风险,并有效的防范,避免各种风险,转化危机.方法:对乡镇卫生院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结果: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才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季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康复程序康复效果.方法:利用康复评定系统,根据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制定不同的康复程序,对30例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膝关节为主僵硬生活不便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结果:下肢股四头肌和胫前肌肌力增加提高率达75%和68%,大腿和小腿围增粗提高率达65%和69%,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提高率达82%和91%,下肢长度增长提高率达71%,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率达87%.结论: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制定个体化康复程序,早期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加强肌肉后负荷运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作者:罗毅玲;王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而观察组的39例患儿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复发情况,观察纽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2.6%,而对照组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10.3%,观察组的患儿术后复发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耳带状疱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殊治疗手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能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龚爱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噪音污染对血透中心护士睡眠的影响及心理特征分析,旨在改善睡眠,减轻身心症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成人生活事件量表(ASLEU)对符合CCMD-3失眠症80名血透中心护士(观察组)和108名非失眠的血透中心护士(对照组)的身心健康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总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情绪不稳定或倾向不稳定者高达52.5%,高于对照组(20.3%);对生活事件反应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呈现神经症性人格特点;③生活事件应激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疗噪音污染导致血透中心护士睡眠生理紊乱和心理状态紊乱,对工作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姚海燕;陈云波;王婧;王滢;彭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防治与护理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中,出现的4例颈内静脉置管口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在采用改进换药方法后,皮肤瘙痒程度减轻,脱屑皮肤面积明显减小,症状好转,脱屑现象消失.结论:颈内静脉留置管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活动方便,痛苦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
作者:李飞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型乳旁加奶器对预防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160例健康产妇及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新生儿用新型乳旁加奶器补奶,对照组新生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输液软管进行乳旁补奶,观察各组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婴儿发生乳头错觉2例,发生率为2.5%,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平均22.3±7.9h,母乳充盈时间平均37.9±9.6h;对照组发生乳头错觉11例,发生率为13.9%,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平均26.7±8.7h,母乳充盈时间平均41.6±12.3h,P<0.05.结论:新型乳旁加奶器的临床应用可降低婴儿乳头错觉率,缩短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母乳充盈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卫生,便于家属掌握,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马志仿;翟丽君;郭亚丽;胡丽丽;孟令花;马永军;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阿普唑仑影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21天,观察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变化.结果: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有效率达90.63%(58/64),优于对照组的26.56%(17/64,P<0.01).随着睡眠障碍的改善,两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阿普唑仑可改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而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冬梅;张博;万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合理使用抗生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7~12月抗菌药物使用记录,采取Excel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6个月均值为72.63,该院AUD值明显高于国内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报道的均值,排名前10名药品来自于注射剂喹诺酮类、二代头孢菌素、加酶头孢类.结论:医院存在使用抗生素强度过大、用药时间长、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等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杜菊梅;胡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冬春季节多见,多由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常发生于70-300um的毛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是气管分支的末端靠近肺泡的部分,它的管腔很细,一旦发炎,粘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阻塞,造成呼吸困难.重病患儿有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困难、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口周发青,非常痛苦.由于呼吸困难,影响吃奶、喝水.喘憋时间长了还可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跳加快,心音低钝,肝脏进行性增大.本病由于喘憋严重,且患几年龄幼小,约1/3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能在日后发展成为哮喘,所以要及早诊治.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高速氧气把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给患者吸入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起到稀释痰液、利于排痰、消炎、解痉、平喘等作用.
作者:王小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讨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主要针对了我院2010年收入院的6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做好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抗结核和糖尿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1年后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1),观察组治疗1年评分与治疗6个月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评分与治疗6个月相比明显降低(P<0.01).讨论: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系统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晴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