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护理

孙丽珍;武美玲

关键词:奥沙利铂, 化疗治疗, 大肠癌, 消化道恶性肿瘤, 甲酰四氢叶酸钙, 人民生活水平, 现报道如下, 饮食结构, 临床效果, 联合治疗, 氟尿嘧啶, 发病率, 应用
摘要: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奥沙利铂加甲酰四氢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大肠癌,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生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总结金生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30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外敷金生膏并进行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生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

    作者:李凤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在脑血管病中常见.家庭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

    作者:高荣花;马艳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的饮食预防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新食品的大量引进和国内新食品的不断开发,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精神压力过大所致免疫调节机能的异常,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也不断增多.在皮肤科领域除了营养代谢障碍所导致的各种皮肤疾病以外,也有很多由于食物过敏所致的皮肤疾病.食物过敏所致的皮肤病常见的为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特异性皮炎等.本文简述常见特应性皮炎和荨麻疹与饮食营养的关系及预防对策.

    作者:宋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多合并合并肾功能不全.结论:缺氧、炎性反应、相对性血容量不足、横纹肌溶解是导致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作者:苏金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0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探讨有利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综合护理等措施.结果:305例患儿无1例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病例.除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304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其临床表现.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予以规范化治疗与护理.

    作者:方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a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比较两种a1肾上腺受体阻制剂特拉唑嗪和阿夫唑嗪,及一种a肾上腺受体阻制剂酚苄明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作用.方法:检测上述三种药物对PC-3和DU-145细胞系细胞存活百分率,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发现a1肾上腺受体阻制剂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G1期细胞数的增加,从而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而阿夫唑嗪和酚苄明对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G1期细胞增加,减少G2期和S期细胞数目来抑制其生长,考虑此药有可能用于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作者:白杰;许克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病例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依达拉奉、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并据患者情况采用头针和体针进行治疗,2组均以1 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均有效,但是治疗组疗效更佳,2组治愈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效率相比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而重视心理效应则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作者:樊炼;李铭;汤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三种护理方式的比对、剖析、评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素养,护理服务工作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等途径更好的实施优质护理,以利于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真正实现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心理护理主动,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取得让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大限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医惠关系和谐.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是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前提,在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谢红梅;祁荣;柯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结合游离植皮在手指末节残端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指未节残端的修复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术结合游离植皮修复手指末节残端收到良好效果.方法:2010年5月~ 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手指末节残端损伤33例.行手指残端扩创后负压封闭式引流(VSD)7~10天,拆除VSD后创面用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效果患者非常满意,手指长度、形态和功能方面满意率均达到95.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游离植皮是治疗手指末节残端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老年患者候诊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采用内容分析归纳法,通过分析老年患者候诊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263例老年候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分诊护士在其候诊时询问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候诊患者为迫切的心理需求是焦躁不安急于就诊、医疗技术、就诊顺序、健康知识.结论:掌握老年候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强化服务质量内涵,能适度缓解心理焦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赵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自身抗体引起的疑难配血分析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血清学检测中的特性,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送检患者的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自身抗体和所有红细胞均出现凝集反应.结论:由于红细胞直抗阳性,在配合试验中主侧次侧均发生凝集现象时,主要考虑主侧配血,选择“小不相容性”的同型洗涤红细胞进行输注.

    作者:黄梅香;袁茜茜;曾德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伤的医学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实施医学干预措施对降低高强度军事训练伤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之间某武警部队高强度训练的560名官兵进行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80名官兵按照常规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而观察组的280名官兵采取医学干预措施进行训练,观察两组的实施后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结果:通过干预后对比分析,观察组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官兵训练前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而两组的训练后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军事训练中实施医学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施全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氯胺酮口服用于小儿麻醉前的用药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术前应用氯胺酮的佳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行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儿30例,体重7 ~ 10kg,随机分3组:A组(氯胺酮8mg/kg、咪达唑仑0.5mg/kg,),B组(氯胺酮9 mg/kg,咪达唑仑0.5mg/kg,),C组(氯胺酮10mg/kg,咪达唑仑0.5mg/kg,)术前30 min,口服.结果:3组在苏醒时间、镇静、镇痛及术后睡眠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组用药方法和剂量是较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作者:王梅;王立伟;徐兰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 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冠、降脂、抑制心肌重塑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血脂的变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形成、防止脂质的沉积和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玉芳;胡晓燕;陈勇;韩红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时的合适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时的合适剂量.方法:将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产妇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A-D组,观察各组丙泊酚使用总量,麻醉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唤醒时间及苏醒后15min宫缩痛的VAS评分.结果:四组患者术中A组丙泊酚总量、麻醉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唤醒时间、苏醒后15min宫缩痛的VAS评分与其它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间比较苏醒后15 min宫缩痛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D组比较丙泊酚总量、唤醒时间、宫颈松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苏醒后15min宫缩痛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C、D两组之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0.75 ~1.0mg/kg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时较为合适.

    作者:荣海峰;周爱香;张燕;甘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直肠造口术是当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直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或尿液[2].直肠造口术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排泄方式,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容易造成患者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直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凤;曹岩;方颖;徐心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乳腺癌中淋巴细胞亚群与ABCG2、p-gp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ABCG2、P-gp表达及血标本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了解乳腺癌术前ABCG2、P-gp表达状况及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乳腺癌ABCG2、P-gp表达情况及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乳腺癌组织ABCG2、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50%,术前淋巴细胞亚群CD3+,NK,CD4+,CD8+,CD4+/CD8+,B与ABCG2、P-gp均具有相关性,其中CD3+,NK与ABCG2呈正相关;CD4+,CD8+,CD4+/CD8+,B与ABCG2呈负相关;CD8+,NK与P-gp呈正相关;CD4+,CD3+,CD4+/CD8+,B与P-gp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中ABCG2、P-gp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亚群具有相关性,推测肿瘤组织的多药耐药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这为探讨肿瘤的发生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作者:郭建美;郑淑君;贾喜花;张金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打造医院新型学习社区

    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有效打造医院新型学习社区是一个急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笔者主张着眼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与当前医院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构建医院全员协同参与、充满创新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以有效创新医院全员学习模式,力求“让学习贴近需要,让学习蔚成风尚,让学习便捷高效,让学习成就发展”.本文试就医院新型学习社区构建的有关理念、目标及运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舒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不同浓度番泻叶浸剂口服在胸腰椎骨折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口服不同浓度番泻叶浸剂治疗便秘的效果,明确合适的番泻叶浸剂浓度,提示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正确合理地应用中药,以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方法:将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5%番泻叶浸剂组和10%番泻叶浸剂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服用不同浓度番泻叶浸剂后排便时间、腹泻及腹痛情况.结果:两组的排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番泻叶浸剂组的腹泻、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10%组(腹泻:8.0% vs30.0%,P<0.05;腹痛:16.0%vs40.0%,P<0.05).结论:应用5%浓度番泻叶浸剂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既可解除便秘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春梅;马绮慈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