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全洲
目的:观察蔗糖铁在治疗血液透析(HD)患者肾性贫血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 ~ 2011年期间符合铁剂治疗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8例,将蔗糖铁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使用,观察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及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于用药4~8周后其HB、HCT、RBC、SF、TSAT的数值比用药前都得到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补充铁剂及应用rHuEPO可以明显改善贫血症状,疗效明确,可靠性高,方便可行.
作者:李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加葱白贴敷神阙穴的中医护理方法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76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用腹部按摩加葱白贴敷神阙穴护理,对照组采用尿潴留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加葱白贴敷神阙穴护理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文;彭小苑;庞雪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麻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前10min右美组患者10min内静脉泵注0.5ug/kg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围插管期和围拔管期SBP和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即刻和拔除气管导管时以及气管拔管1minSBP和HR均显著性升高(P<0.05);右美组中,在气管插管即刻、拔除气管导管时、气管拔管1min和5minSB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气管插管即刻、拔管时、拔管后1min,右美组SBP和HR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有效减轻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麻插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晓玲;伍佳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的特点.方法:采取人口统计学的方法对59例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以青年、未婚、低文化层次、农民主要对象,其中又以精神发育迟滞为主,精神分裂症次之.结论:加强对这些强势群体的监管力度,并对明知对方精神不正常而还要实施强奸的犯罪嫌疑人予以重处.
作者:李萍;曹德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和西医疗法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肌酶(CK、LDH)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中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酶明显(CK、LDH)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明显降低(P<0.01).结论:穴位贴敷血府逐瘀汤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中西医结合疗法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刘雅峰;鲁宪凯;张永华;周海丰;佟丽;江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不同程度男性乳腺发育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从2008年6月~ 2010年12月,笔者根据男性乳腺发育不同的分度,采用Mammotome旋切刀切除、开放式切除术、乳晕小切口乳腺切除结合反复吸脂的方法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共460例.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胸部外形平整,手术效果满意.随访3~46个月,胸廓外形双侧对称,乳头感觉恢复良好,无复发,患者满意.结论:按照男性乳腺发育的程度不同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可以获得佳的治疗疗效.
作者:李宗涛;顾笑梅;郑进;刘广寅;盛树海;赵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随着PICC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静脉炎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置管早期出现的静脉炎通常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5.15%[1],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h,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cml[2].它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3].本文对近年来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周春燕;寇京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针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大体性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两种定值质控血液、正常人血液以及随机20份患者血液等,分别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定值全血各项结果s值在0.025~ 0.71之间;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总重复性CV值均小于3.0%;携带污染率小于1.0%; WBC分类同手工比较具有相关性,r值在0.5739~ 0.8680之间;对异常形态细胞的筛查,特畀性为95%.结论: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全面的血细胞分析仪,特别适合在医院门诊检验中普及推广.
作者:曹红;江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是一种实用的中长期静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所接受[1].尤其是大量应用于肿瘤化疗及静脉高营养治疗[2].因其尖端直达上腔静脉中下1/3交界处,可避免输入高渗、高或低pH值、强刺激性药物等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但在应用中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堵塞、移位和脱出是其主要并发症,特别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而影响患者治疗[3].为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规范PICC置管的管理,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总结出一套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经验.
作者:周秀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旨在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盲探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择性手术的颞颌关节强直患者20例,予瑞芬太尼0.5μg/kg单次推注后0.25μg/(kg.min)静脉维持,经环甲膜穿刺行表面麻醉,面罩诱导,开启七氟醚挥发罐浓度4%,以1%增量逐渐递增,速度为每隔5次呼吸,氧流量为6L/min,设定OAA/S镇静评分2分为插管状态.放置食管气管引导管,经光索引导再更换为气管导管.监测插管过程各时间点MAP、HR、SpO2的变化,记录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和术后患者遗忘率的情况.结果:20例患者气管插管均成功,插管用时5.7±1.9min.用药后以及插管过程中,MAP和HR变化较为平稳,T1时两者下降(P<0.01),T2时MAP和HR增高,但与T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躁动,但均未影响插管操作.气体诱导过程中无咳嗽、窒息和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的患者对麻醉技术满意,遗忘率100%.结论: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盲探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付会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1).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结果:28天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博丽;高兰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适应与食管癌手术患者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Mini-MAC-19)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132例食管癌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和生命质量水平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助/无望、焦虑与生命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积极态度与生命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与其生命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心理适应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水平与整体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9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Glasgow Coma Scale)≤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依手术指征消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及脑细胞药物应用及支持治疗等).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 30mL加入250m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为1个疗程.必要时停用5天后再应用第二个疗程.结果:观察组G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后第2周、第4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度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催醒作用明显有效,提高苏醒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祁进亮;王弘锦;罗彦辉;孙晓立;赵宗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对胎盘植入病人的处理.方法:2010年6月~ 2012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1例植人性胎盘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对胎盘植入病人多方面处理,49例被成功救治,保全子宫,仅2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妊娠结局:除1例孕28周新生儿死亡,余均为活产儿,妊娠结局比较理想.结论:多学科协作、及时的相互沟通、早期的规划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顾笑梅;曹淑新;邢运贞;季淑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6月随访,根据GOS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良好18例(39.1%),中残7例(15.2%),重残4例(8.6%),植物样成活4例(8.6%),死亡1 3例(28.2%).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好,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崔连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肛肠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ASAⅠ ~Ⅱ级住院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SAⅠ-Ⅱ),F组53例,K组43例,F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组,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结果:F组血压在T2较T1明显下降,HR T2较T1明显下降,呼吸抑制程度明显重于K组,具有统计学意义;K组MAP在T2较T1稍有升高,无统计学意义,Sp02在T2较T1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F组稍短于K组.结论:在无痛肛肠外科手术麻醉中,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对患者呼吸的抑制及生命体征的影响较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更低.
作者:周激;叶明琴;胡先彬;杨捷;李乔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评估和原因分析,为临床防治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 2年3月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种类进行总结,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中有44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0例(4%),循环系统疾病例26例(10.4%),神经系统疾病8例(3.2%);老年组发生率显著大于少儿组和成年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和成年组,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125±21min,未患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63±23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发病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发病率与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蔡国斌;杨晓铭;聂红亚;方幼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4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孕24 ~ 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孕妇在教育前后对GDM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划分:了解90 ~ 100分,部分了解50~ 90分,不了解<50分.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对GDM的认知水平,从而有利于GDM孕妇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王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轻,常常造成漏诊和误诊,老年糖尿病不仅并发症多,而且有其他一些与糖尿病无关的复杂疾病,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复杂化.又因为老年人年老而致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一些特点,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特别重要.本文收集我科收住院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ABCG2、P-gp表达及血标本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了解乳腺癌术前ABCG2、P-gp表达状况及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乳腺癌ABCG2、P-gp表达情况及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乳腺癌组织ABCG2、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50%,术前淋巴细胞亚群CD3+,NK,CD4+,CD8+,CD4+/CD8+,B与ABCG2、P-gp均具有相关性,其中CD3+,NK与ABCG2呈正相关;CD4+,CD8+,CD4+/CD8+,B与ABCG2呈负相关;CD8+,NK与P-gp呈正相关;CD4+,CD3+,CD4+/CD8+,B与P-gp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中ABCG2、P-gp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亚群具有相关性,推测肿瘤组织的多药耐药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这为探讨肿瘤的发生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作者:郭建美;郑淑君;贾喜花;张金库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