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李杰

关键词:髋部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及预防护理的关联性.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所有粗隆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49 ~85岁,男51例,女38例,分为两组,一组行人工静脉泵护理,一组采用主动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功能训练促进静脉回流护理,两者比较.结果:两种护理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髋部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需因人而异进行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司他韦治疗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治疗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56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随机分为奥司他韦治疗组、清开灵颗粒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的好转时间奥司他韦组明显早于清开灵组,差异显著(P>0.05).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失眠的发生奥司他韦组与清开灵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奥司他韦治疗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迅速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建菊;高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榄人民医院门诊患者对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正确引导人们合理膳食,为今后对门诊患者开展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患者36名.结果:营养知识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分布方面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高,离退休人员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住院患者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和对营养因素与疾病关系均具有基本的认识.结论:小榄人民医院门诊患者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偏低,营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杨慧英;廖丹英;姬劲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静注射液治醒疗重度颅脑损伤9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9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Glasgow Coma Scale)≤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依手术指征消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及脑细胞药物应用及支持治疗等).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 30mL加入250m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为1个疗程.必要时停用5天后再应用第二个疗程.结果:观察组G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后第2周、第4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度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催醒作用明显有效,提高苏醒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祁进亮;王弘锦;罗彦辉;孙晓立;赵宗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年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45例同期健康青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C反应蛋白升高与青年脑梗死密切相关,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对青年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建伟;李亚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普鲁卡因麻醉之外的临床新应用

    普鲁卡因(Procaine)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对中枢或外周神经冲动和传导均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在临床各科中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比较广泛应用的有呼吸科、儿科.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还有更多的临床新应用,现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刘畅;葛洪;侯静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差异.方法:分析14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天.观察组76例,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天,两组用药均为1年.结果:治疗1、6、12个月之后的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两组患者之间比较,较高剂量的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较低剂量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发生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高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调脂效果确切,还可以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易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酒精性心肌病28例护理

    酒精性心肌病(以下简称ACM)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乙醇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Ⅲ.该病在不同国家、地区及民族间发病率各有差异.而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气候寒冷及少数民族聚居热情好客等特点,因饮酒的人数多,饮酒量较大,饮酒的人群年轻化,近年来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经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低温射频消融处理对甲状腺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猪甲状腺射频消融后甲状腺组织生物学特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1 2头健康幼猪,对甲状腺组织行射频消融处理,术后动态观察T3、T4、TSH、TGAb,分批取甲状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甲状腺射频消融处理后一般经历无菌性炎症反应-坏死组织逐渐纤维化-纤维组织吸收的发展演化过程.甲状腺激素术前及术后无明显改变.结论:甲状腺射频消融能够引起甲状腺组织完全坏死,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改变.

    作者:曹正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麻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前10min右美组患者10min内静脉泵注0.5ug/kg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围插管期和围拔管期SBP和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即刻和拔除气管导管时以及气管拔管1minSBP和HR均显著性升高(P<0.05);右美组中,在气管插管即刻、拔除气管导管时、气管拔管1min和5minSB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气管插管即刻、拔管时、拔管后1min,右美组SBP和HR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有效减轻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麻插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晓玲;伍佳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先天性偏侧增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偏侧增生综合征(congenital Hemihyperplasia Syndromes),早由Beck于1836年提出,是一组以半侧肢体过度增生或发育不对称为特点的综合征,同时可能伴随内脏的不对称发育.本病可以是独立发生的偏侧增生,也可能为某些复杂畸形综合征的一部分临床表现,如威德曼综合征(BWS)、Proteus综合征等[1-4].现将近年关于先天性偏侧增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琨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MRI在基层医院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在基层医院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半月板损伤74例,其中撕裂28例;韧带损伤78例,其中撕裂25例,以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主;骨挫伤76例;骨软骨骨折2例.同时发生半月板、韧带、和骨损伤3类中两者及以上的复合性损伤75例(77%).关节积液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为伴随表现.结论:MRI能准确的显示膝关节外伤后的各种表现,是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丽芳;李惠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 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住院费用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何惠清;刘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输卵管结扎绝育术式比较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绝育术的较佳术式.方法:通过267例妇女输卵管疏通术,观察其绝育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盆腔瘀血的关系.结果:双折双扎法与抽芯包埋法盆腔瘀血数相比有很显著差异(P<0.001),双折双扎法的瘀血数明显多于抽芯包埋法.结论:抽芯近端包埋法优于双折双扎法,手术部位峡部优于壶腹部.

    作者:薛晓玲;黄芳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建立HPLC-ESI-SIM法测定盐酸多奈哌齐在血浆中的含量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口服制剂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等效性,建立HPLC-ESI-SIM方法测定血浆中的盐酸多奈哌齐浓度.方法:以乙哌立松为内标,待测血浆经碱化处理后,经乙酸乙酯进行液-液萃取,采用0DS-2C18柱(250mm×2.0mm,5μm),以甲醇-20mmol/L醋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柱温35℃.采用质谱电喷雾离子源正源(ESI+)将样品离子化,选择性离子监测(SIM)准分子离子峰.结果:多奈哌齐在0.10~ 20.0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低定量限为0.1ng/ml.方法回收率为92.9%~98.4%,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批内与批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人血浆中多奈哌齐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艳翠;辛华;高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其能明确高血压的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治疗长期性及定期随访的重要性等.方法:通过群体教育、户外活动、相互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90口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学习从新认识了高血压以及它的危害性,学会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对用药有深刻的认识.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让高血压患者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从而提高生活水平质量.

    作者:杨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淫羊藿苷对BMSCs复合冻干骨支架体内异位成骨的效果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作用后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复合冻干骨支架的体内成骨能力.方法:取实验犬第三代BMSCs,将浓度为50ng/ml的淫羊藿苷添加到培养液中,设立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0ng/ml BMP-2).将各实验组BMSCs与猪冻干脱钙骨支架复合培养7天后回植到裸鼠皮下,8周后取材,通过HE染色、X线灰度分析和标本钙磷含量的测定来评价其体内成骨情况.结果:大体标本看见个实验组细胞支架复合物均可见支架孔隙内有有软、硬组织长入;HE染色显示个实验组均可观察到新生组织为骨小梁样结构;影像学分析淫羊藿苷和BMP-2两组细胞支架复合物灰度值高于DMS0组更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淫羊藿苷组和BMP-2组细胞支架复合物的钙、磷离子含量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中的磷、钙比值接近一个固定值.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有效的增强骨髓基质细胞(BMSCs)和冻干骨支架复合物在裸鼠体内的成骨能力.

    作者:刘海江;王小平;孙嘉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CRRT的治疗和护理进展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以缓慢的血液流速和透析液流速,是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通过弥散和对流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统称[1].CRRT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能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氮质产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因此,CRRT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也逐渐提高.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个案追踪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追踪方法学的个体追踪方法,对急诊患者所接受的诊疗护理服务经历进行追踪检查,全面分析提供治疗、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通过运用个案追踪法分析和评价,很快就找到了原因,通过整改大大降低了急诊科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结论:个案追踪法是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改进的起点,是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急救护理品质,和谐护惠关系的良好举措.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美皮康有边型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的观察

    目的:探讨美皮康有边型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换药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皮康有边型固定穿刺点,对照组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再以透明薄膜敷料固定纱布,观察和比较两组穿刺点局部感染、敷料下汗液聚积、额外换药及脱管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美皮康有边型换药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夏季采用美皮康有边型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较棉质敷料换药效果好.

    作者:刘春霞;侯改英;张玉英;马杏云;侯胜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EGFR和IGF-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和IGF-2的表达情况探讨EGFR和IGF-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IGF-2的表达.结果:在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IGF-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在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鳞癌及大细胞肺癌患者.结论:EGFR和IGF-2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联合检测EGFR、IGF-2可在早期协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刘涛;林庆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