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李玲
目的:探讨脑膜瘤γ刀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一例脑膜瘤γ术后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及时有效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护,及时识别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配以熟练的抢救措施,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整体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6月~2011年6月我科24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伴缺损患者和20例口腔癌术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胸大肌肌皮瓣存活42例,存活率为95.45%,3例患者皮瓣出现部分坏死.患者无血管危象、感染、瘘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41例患者皮瓣平整,吞咽、进食、发音等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具有组织量大、局部血运丰富、灵活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恢复完美外形和功能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学鹏;钟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本院入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滴纳洛酮.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后遗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方面,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燕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偏瘫病人能否有效地预防手挛缩畸形的发生.方法:将2010年1月~ 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给与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入院后即进行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的康复护理.训练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以判断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预防的作用.结果:康复锻炼2个月后,治疗组发生手挛缩的患者为11例(22%),对照组发生手挛缩的患者为26例(52%),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具有明显的康复疗效,对提高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向华;王丽丽;韩成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此类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孟翠巧;王丽;刘春霞;安旭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 0例采用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对照组110例采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谢丽杰;许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入院的9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50mg/天+氢氯噻嗪6.5mg/天口服,若无效将氢氯噻嗪增至13mg/天,对照组给予缬沙坦50mg/天口服,若无效将缬沙坦100mg/天,服药16周后测量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心动超声及左室肥厚(LVH)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BP,DBP,左室高电压,LVH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小,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臧书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皮瓣移植是烧伤整形外科、手外科等科室基本又有重大意义的治疗手段,一个皮瓣移植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植皮患者的预后.然而静脉瘀血作为皮瓣移植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就会发展成为静脉危象,造成皮瓣部分甚至全部坏死,从而导致皮瓣移植的失败.瘀血皮瓣从瘀血开始到终成活,常常经历一整套微循环系统的更新,因而微血管的新生是救治静脉瘀血皮瓣的关键过程[1].该文主要探讨皮瓣静脉危象的病理机制和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
作者:程行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厄贝沙坦;B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厄贝沙坦,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B组疗效优于A组(P<0.01).结论:说明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降低尿白蛋白和抗氧化应激有协同作用.
作者:邵德荣;马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 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104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3~12月.结果:104眼翼状胬肉真性复发率为0.9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
作者:谢阳;卢国华;毛平安;李朝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 0年7月~ 2012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惠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例数分别为24例,38例;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3.3%,84.4%;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沟通交流、服务态度、日常护理、病房环境及整体评价等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临床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牛志杰;牛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再培训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采取专人带教及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精神科知识再培训及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进行有效干预的能力和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能力,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金惠;高海玲;邹花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我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囊肿性痤疮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囊腔内注射治疗1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28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确诊的囊肿性痤疮患者,近两周内未使用过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外用药物,未使用过抗生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无系统性疾病.女性均为非妊娠、哺乳期.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方法.方法:为了规范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采用两种方法即常规方法和敷料货架式进行管理,比较一次性物品取物时间、接台一次性物品准备时间及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无菌物品质量检查、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使用证实,敷料货架在取物时间、接台物品准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料货架在护理人员知晓率、无菌物品质量检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料货架使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得到很好的改善.结论:采用敷料货架式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可以节省取物时间接台用物准备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知晓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王惠;校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静脉和口服两种不同方法应用利福平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选择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3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全部病例均采用2HRZE/4HR标化准方案治疗;治疗组应用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剂(维夫欣)与对照组应用利福平胶囊口服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依从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8.4%,33.3%(P<0.05);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7%,55.6%(P< 0.0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福平相关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其中胃肠道反应1例,肝损害2例,头晕1例);对照组12例(其中胃肠道反应7例,肝损害3例,粒细胞减少2例).两组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静脉较口服应用利福平疗效提高,消化道反应较少,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标准化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作者:吴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对体液免疫等功能的影响而发挥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可能对MG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作者:潘先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掌、指骨骨折时,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8例(92处)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9例45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39例47处),两组分别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8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8.8±3.3)个月,92处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微型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微型钢板内固定组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11%,感染率为4.44%;克氏针内固定组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63.83%,感染率为23.40%,两组优良率及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掌、指骨骨折时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其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海峰;李会玲;赵军红;贾志贤;郝彦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确诊为IPH的1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IPH可无任何体征或有干湿罗音及喘鸣音等.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减轻肺部病变.结论:IPH临床表现多样,易被漏诊,长疗程激素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称心;吴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利凡诺配伍间苯三酚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方法:中期妊娠健康孕妇100例,自愿要求引产,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规律宫缩后,给予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对照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缩短,疼痛程度减轻,胎儿娩出时间至胎盘娩出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应用利凡诺配伍间苯三酚中期妊娠引产,使产程缩短,减轻了孕妇的分娩痛苦.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酒精性心肌病(以下简称ACM)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乙醇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Ⅲ.该病在不同国家、地区及民族间发病率各有差异.而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气候寒冷及少数民族聚居热情好客等特点,因饮酒的人数多,饮酒量较大,饮酒的人群年轻化,近年来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经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