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蔡望洲;张燕;陈亮

关键词: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 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时行MSCT和CAG检查23例共105支血管,MSCT发现37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35支冠状动脉狭窄,MSCT与CAG结果相符病变血管32支,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93.7%,阳性预测值为86.4%,阴性预测值为95.6%.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多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引用价值.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健康教育实施方法探讨

    临床健康教育又称患者健康教育,它是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临床健康教育可使医院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保健服务转变,是满足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现探讨如下.

    作者:龚海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序贯式结肠透析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每周2~3次.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即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明显减轻,肾功能各项指标接近正常值即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100例患者中69例患者治疗明显有效,即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各项化验指标明显下降90%,治疗后病情稳定80例(80%),治疗无效10例(10%).结论: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控制或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曾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压氧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1).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结果:28天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和硫辛酸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博丽;高兰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精神科护工被殴后致惊恐症一例报告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受到患者的突然攻击,有一名护工在受到无故殴打后出现了惊恐发作.通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心里暗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燕;陈胜华;张昌保;王德刚;徐静;唐荣;薛换英;罗克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 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2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9牟2月~2010年3月2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均接受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做好治疗前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治疗后严密生命体征的监测、导尿管的护理、膀胱灌注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和出院宣教是良好临床效果的保证.结果: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患者24h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大排尿量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治疗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准备,治疗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疗效的巩固.

    作者:蒋玉梅;王美玉;白晓静;李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井陉县医院糖尿病高危人群调查

    目的:对我院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早发现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已经存在糖尿病临床症状的职工直接进行相关诊断,无糖尿病临床症状的高危人群则进行问卷调查及危险因素计分.复查阶段直接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或进行糖耐量实验,比较不同人群的血糖值.结果: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5 ~60岁的人群中.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总人数的16.21%,肥胖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非肥胖人群;高血压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总人数的15.43%.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非高血压人群;性别对血糖的高低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通过体检可以帮助笔者及时发现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高血压人群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笔者今后工作的重点指导对象.

    作者:马志明;杜文丽;李录花;李辉;任增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四联法治疗斑秃效果观察

    总结2012年7月~ 2012年8月对我科12例班秃患者采用“四联法”治疗,通过治疗能有效改善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迅速生长.12例患者中11例有明显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1.7%.

    作者:贾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轻,常常造成漏诊和误诊,老年糖尿病不仅并发症多,而且有其他一些与糖尿病无关的复杂疾病,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复杂化.又因为老年人年老而致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一些特点,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特别重要.本文收集我科收住院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面部年轻化非手术治疗进展

    皮肤老化包括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老化的主要因素受年龄和紫外线辐射影响,其他外在因素包括重复性夸张表情、失眠、重力、生活方式和抽烟等.老化的特征表现包括各种色素斑、细小皱纹,皮肤松弛、皮肤纹理改变和毛细血管扩张[1].

    作者:马少吟;朱慧兰;赖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加丝裂霉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翼状胬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翼状胬肉患者21 2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转移术,复发胬肉加0.02%丝裂霉素术后观察3个月1.5年.结果:治疗组1 06例中没有一例复发,角膜光滑,术后散光小,外观好,无并发症,治愈率100%;对照组:106例,复发1 6例,角膜不光滑,术后散光大,治愈率达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许燕红;郑根主;向金明;郑琦;李晓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新鲜髋臼骨折的疗效评估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新鲜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8月~ 2012年8月期间在院行手术治疗的新鲜髋白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9~60岁,中位年龄39.7岁.按Letourne-Judet分型,后壁11例,横形2例,横形加后壁6例,后柱加后壁2例,T形2例,双柱3例.术前经骨盆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分型后,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采用前、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显露并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26例患者Matta评分:疼痛(5.02±0.09)分,活动度(5.11±0.82)分,行走情况(4.87±1.23)分,总分(5.14±1.02)分;其中,优5例,良1 5例,中3例,差3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栓塞1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新鲜髋臼骨折手术疗效与复位质量密切相关,正确选择手术切口入路和复位内固定可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补肾解毒汤治疗死精子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汤治疗死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补肾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精子活力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精子活力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解毒汤能显著地提高精子活力,对男性不育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振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精神科护士再培训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作用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再培训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采取专人带教及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精神科知识再培训及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进行有效干预的能力和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能力,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金惠;高海玲;邹花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误诊为心肌炎的常见几种疾病类型分析

    心肌炎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可由病毒(B型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感染性因素引起,也可因物理(放射线)、化学(毒物、药物)、免疫损伤等非感染性因素引发.由于损伤范围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从无症状至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典型心肌炎诊断井不困难,但轻症或不典型病例常与其他疾病混淆,容易造成误诊[1].临床上虽然有许多心肌炎被漏诊,但误诊同样也很多,本文对临床工作中易被误诊为心肌炎的疾病作一简要归纳分析.

    作者:赵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The wand无痛口腔注射仪在心电监护拔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The wand无痛口腔注射仪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进行局麻注射的麻醉效果.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仅用The wand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进行口腔局麻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局麻注射.注射后由患者本人自我评价,采用10分分类法评定麻醉效果.并在局部麻醉注射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时的疼痛VAS值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口腔治疗中局部麻醉完全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局麻注射术中血压与注射术前及注射术后相比有明显上升.结论:无痛口腔注射仪具有不良反应小,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好,预防术中血压升高及心肌缺血加重,减少心绞痛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发作.

    作者:张欣茹;吕亚静;古雪松;张卫华;卢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 2012年1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13岁,皮肤缺损范围9cmx 6cm~ 15cmx 12cm,术中皮瓣切取面积10cmx 7cm~ 16cmx 13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修复7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皮瓣均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惠儿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供区损伤小,切取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修复效果好,是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优良供区.

    作者:王冬艳;李贵东;贾涛;赵鑫;关德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 00例支原体肺炎,10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RP进行对比.结果: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2 5例,阳性率为25.0%;100细菌性肺炎患儿中,CRP阳性97例,阳性率为97.0%; 100例健康对照儿童中,CRP阳性2例,阳性率为2.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孔丽清;唱丽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home-based telemanagement HBT)对高血压前期(PH)患者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HBT组(A组)和普通干预组(B组).两组均采用PH循证护理方法.A组通过便携式电信设备进行护理指导.B组的护理指导主要在住院部和门诊进行.连续干预12个月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含量.结果:IL-6在HBT组(A组)(87.56±17.32ng/L)比普通干预组(B组)(101.64±19.13ng/L)低,P<0.05.结论:HBT能够降低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白介素6水平.

    作者:周文华;宋巧凤;胡万宁;王希柱;甘建辉;杨玉梅;陈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此类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孟翠巧;王丽;刘春霞;安旭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